金融行业财务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金融行业财务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金融行业财务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金融行业财务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金融行业财务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行业财务规划作业指导书TOC\o"1-2"\h\u32061第一章财务规划基础理论 341631.1财务规划概述 3285741.2财务规划的重要性 3197681.2.1提高财务效益 3129551.2.2保证财务安全 3297761.2.3促进长远发展 3215721.3财务规划的基本原则 354081.3.1系统性原则 31521.3.2预测性原则 48901.3.3可行性原则 4319131.3.4动态调整原则 4221531.3.5风险与收益平衡原则 422480第二章财务分析 4188722.1财务报表分析 4275102.1.1资产负债表分析 4219652.1.2利润表分析 4179872.1.3现金流量表分析 4194262.2财务比率分析 5178432.2.1流动比率分析 5187222.2.2负债比率分析 5310722.2.3资产收益率分析 5208522.3财务预测与预算 514072.3.1财务预测 542182.3.2财务预算 59827第三章资本预算 5316313.1资本预算概述 5176693.2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 693833.3资本结构决策 619681第四章资本市场与金融工具 7197764.1资本市场概述 7137394.2债券与股票市场 74514.2.1债券市场 719534.2.2股票市场 723094.3金融衍生品市场 860284.3.1场内交易市场 843034.3.2场外交易市场 824494第五章融资策略 919335.1融资概述 9177055.2债务融资 9216585.2.1债务融资的定义 9219305.2.2债务融资的优势 9275845.2.3债务融资的劣势 9100755.3股权融资 10240365.3.1股权融资的定义 1054775.3.2股权融资的优势 10225275.3.3股权融资的劣势 109613第六章财务风险管理 10191406.1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019676.2市场风险管理 1022216.2.1风险识别 10261516.2.2风险评估 11218316.2.3风险监控 11139306.2.4风险控制 11307026.3信用风险管理 11295176.3.1风险识别 11136586.3.2风险评估 11140516.3.3风险监控 11283346.3.4风险控制 116090第七章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 12230187.1成本控制概述 1236827.1.1成本控制的意义 1299587.1.2成本控制的原则 1221197.2成本分析与管理 12156897.2.1成本分析方法 12176637.2.2成本管理方法 12253707.3绩效评估方法 12114577.3.1绩效评估指标 13227407.3.2绩效评估方法 136840第八章企业并购与重组 1379758.1企业并购概述 1377388.2并购策略与评估 13316998.2.1并购策略 1348018.2.2并购评估 14159318.3重组与清算 14114388.3.1重组 1424648.3.2清算 1418715第九章财务规划与税务管理 15230779.1税务管理概述 153289.2企业所得税管理 15253569.2.1税收筹划 15180249.2.2税务申报 1560959.2.3税务审计 15125029.3个人所得税管理 16325109.3.1税收筹划 16179189.3.2税务申报 1694809.3.3税务审计 1621115第十章财务规划案例分析 163030110.1财务规划案例分析一 16876210.2财务规划案例分析二 171728710.3财务规划案例分析三 17第一章财务规划基础理论1.1财务规划概述财务规划是指通过对个人或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财务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财务规划涉及收入、支出、投资、税收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财务效益,保证财务安全。在金融行业中,财务规划是一项的工作。它既包括对个人财务的规划,也包括对企业财务的规划。个人财务规划主要关注个人收入、支出、储蓄、投资等,以实现个人财务自由为目标;企业财务规划则侧重于企业资本结构、融资、投资、收益分配等方面,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1.2财务规划的重要性1.2.1提高财务效益通过财务规划,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合理配置财务资源,降低不必要的支出,提高投资效益,从而实现财务效益的最大化。1.2.2保证财务安全财务规划有助于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个人和企业的财务安全。通过对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和规避潜在的风险,降低财务危机的发生概率。1.2.3促进长远发展财务规划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明确财务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从而为实现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金融行业中,良好的财务规划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1.3财务规划的基本原则1.3.1系统性原则财务规划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将财务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保证各项财务决策相互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1.3.2预测性原则财务规划需要依据历史数据和未来发展趋势,对财务状况进行预测。预测性原则要求在财务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提高预测的准确性。1.3.3可行性原则财务规划应保证各项决策具有可行性。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个人或企业的实际情况,保证规划内容能够顺利实施。1.3.4动态调整原则财务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动态调整原则要求在财务规划过程中,保持灵活性,及时调整规划内容。1.3.5风险与收益平衡原则财务规划要充分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保证在追求财务效益的同时降低风险。遵循风险与收益平衡原则,有助于实现财务规划的长期稳定发展。第二章财务分析2.1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金融行业财务规划的基础环节,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深入剖析,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2.1.1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所有者权益结构,从而评估企业的财务稳健性。2.1.2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经营成果。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利润构成,为企业制定经营策略提供依据。2.1.3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2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2.2.1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分析流动比率,可以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2.2.2负债比率分析负债比率反映了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负债总额/总资产。分析负债比率,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和偿债能力。2.2.3资产收益率分析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计算公式为:净利润/总资产。分析资产收益率,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运用效果。2.3财务预测与预算财务预测与预算是金融行业财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和预算,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2.3.1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预测。预测方法包括趋势预测、比例预测、回归预测等。财务预测有助于企业提前发觉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2.3.2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财务预算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通过财务预算,企业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营效益。第三章资本预算3.1资本预算概述资本预算是金融行业财务规划中的一环,它涉及企业对长期资产的投资决策。资本预算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投资决策的有效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资本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投资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分析项目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贡献。(2)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预测项目现金流量,保证投资回报。(3)制定投资计划,合理安排投资资金,保证资金来源和使用的合理性。(4)监控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对项目进度和成本进行有效控制。3.2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在资本预算中,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净现值法(NPV):净现值法是通过将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至当前时点,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具有投资价值,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2)内部收益率法(IRR):内部收益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越高,项目投资价值越大。(3)回收期法:回收期法是指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累计达到现金流出累计所需的时间。回收期越短,项目的投资风险越小。(4)盈利指数法(PI):盈利指数是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与投资金额的比值。盈利指数大于1的项目具有投资价值。3.3资本结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企业资本来源和资本成本的问题。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价值。(1)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三种理论,即资本结构无关论、资本结构相关论和资本结构权衡论。(2)资本结构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财务杠杆系数法:通过计算财务杠杆系数,评估企业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b.资本成本法:计算不同资本来源的成本,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c.股东价值最大化法: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确定最优资本结构。d.实证分析法:通过对企业历史数据的分析,找出与企业价值相关的资本结构指标。(3)资本结构调整策略: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经营状况和融资能力等因素,适时调整资本结构。具体策略包括:a.增加债务融资:通过发行债券、取得银行贷款等方式,提高债务融资比例。b.减少债务融资:通过偿还债务、发行股票等方式,降低债务融资比例。c.股权融资:通过发行新股票、回购股票等方式,调整股权融资比例。d.资本运作: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第四章资本市场与金融工具4.1资本市场概述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为企业和提供筹集长期资金的平台。资本市场根据金融工具的期限和风险特点,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主要交易短期金融工具,而资本市场则主要交易长期金融工具。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资本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交易期限长: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一般较长,如股票、债券等。(2)投资风险较高:资本市场投资风险相对较高,但收益潜力也较大。(3)信息透明:资本市场具有较高的信息透明度,有助于投资者做出决策。(4)功能丰富: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融资途径,还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投资、避险和资产配置等功能。4.2债券与股票市场4.2.1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交易债券这一类金融工具。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特定时间内支付固定利息和偿还本金的一种债务凭证。债券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是指债券发行时,发行主体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市场。债券发行市场分为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公募发行是指面向社会公众发行债券,私募发行则是指仅面向特定投资者发行债券。流通市场是指债券发行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市场。债券流通市场包括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是集中交易债券的场所,场外交易市场则是指非集中交易的债券市场。4.2.2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中交易股票的场所,股票是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权益凭证。股票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是指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发行主体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市场。发行市场分为首次公开募股(IPO)和增发。首次公开募股是指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增发则是指公司已发行股票的基础上,再次发行股票。流通市场是指股票发行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市场。股票流通市场包括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是集中交易股票的场所,场外交易市场则是指非集中交易的股票市场。4.3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交易金融衍生品这一类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是指以基础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汇率、利率等)为基础,通过金融创新衍生出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可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4.3.1场内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是指金融衍生品在交易所内进行集中交易的市场。场内交易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交易规则明确:场内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由交易所制定,具有较高的公平性和透明度。(2)交易效率高:场内交易市场采用集中交易方式,交易效率较高。(3)风险可控:场内交易市场通过严格的监管制度,降低交易风险。4.3.2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是指金融衍生品在交易所之外进行交易的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交易灵活: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双方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金融衍生品,交易灵活。(2)信用风险较高:场外交易市场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信用风险相对较高。(3)流动性较低: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相对较小,流动性较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1)投资与避险:金融衍生品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渠道,同时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2)价格发觉:金融衍生品市场通过交易活动,有助于发觉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3)资产配置: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实现投资组合的优化。第五章融资策略5.1融资概述融资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或机构为满足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的过程。融资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结构、成本及风险。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及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5.2债务融资5.2.1债务融资的定义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银行贷款等方式,向债权人承担债务,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债务融资具有明确的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企业需按约定支付利息和本金。5.2.2债务融资的优势(1)成本较低:相较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成本较低,企业无需分配利润给债权人。(2)财务结构优化:债务融资可以增加企业的负债比例,优化财务结构,提高财务杠杆效应。(3)保留控制权:企业通过债务融资,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有利于维护企业的控制权。5.2.3债务融资的劣势(1)增加财务风险:债务融资会增加企业的负债,加大财务风险。(2)限制企业自由:债务融资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的限制,如限制企业分红、投资等行为。(3)融资规模受限:债务融资的规模受到企业信用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无法满足企业大规模融资的需求。5.3股权融资5.3.1股权融资的定义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转让股权等方式,引入投资者成为股东,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股权融资无需承担固定还款义务,但需分配利润给股东。5.3.2股权融资的优势(1)降低财务风险:股权融资无需承担固定还款义务,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2)提高融资效率:股权融资可以迅速筹集资金,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3)引入战略投资者:股权融资有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企业提供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5.3.3股权融资的劣势(1)成本较高:股权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企业需向股东支付股息。(2)稀释原有股东权益:股权融资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3)融资周期较长:股权融资过程较为复杂,从策划、实施到资金到位,周期较长。第六章财务风险管理6.1财务风险管理概述财务风险管理是金融行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以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财务风险管理涵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方面,本章将重点阐述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6.2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变动导致的金融工具价值波动的风险。市场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2.1风险识别金融企业应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等。通过分析企业的业务结构、金融工具和投资组合,明确风险敞口和潜在风险因素。6.2.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市场风险进行量化评估,采用风险价值(ValueatRisk,VaR)等指标,衡量企业在一定置信水平下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同时考虑风险的相关性,对整体风险进行综合评估。6.2.3风险监控建立市场风险监控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监测风险敞口和风险价值的变化。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发觉风险信号,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6.2.4风险控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如套期保值、对冲、分散投资等,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制定风险限额,对风险敞口进行约束,保证企业风险可控。6.3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指金融企业在贷款、债券投资、信用担保等业务中,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产生的损失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3.1风险识别对企业的贷款、债券投资等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包括借款人或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行业风险、担保状况等。通过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6.3.2风险评估采用风险模型,如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lt,PD)、违约损失率(LossGivenDefault,LGD)等,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结合客户的信用等级、行业风险、担保状况等因素,计算信用风险敞口和预期损失。6.3.3风险监控建立信用风险监控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行业动态等数据,监测信用风险敞口和预期损失的变化。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发觉信用风险信号,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6.3.4风险控制采取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如信用限额、担保要求、风险分散等,降低信用风险。同时加强对借款人或交易对手的信用审查和贷后管理,保证企业信用风险可控。第七章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7.1成本控制概述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金融行业中,成本控制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方面。7.1.1成本控制的意义(1)提高经济效益: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2)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价格优势。(3)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7.1.2成本控制的原则(1)实事求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2)全员参与:发动全体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形成全员成本意识。(3)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成本控制方法,提高成本控制效果。7.2成本分析与管理成本分析与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本的深入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潜在问题,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支持。7.2.1成本分析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或不同项目的成本数据,找出成本变化的规律。(2)结构分析法:分析成本构成,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3)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7.2.2成本管理方法(1)目标成本管理:设定成本控制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和岗位,实施成本控制。(2)标准成本管理:制定标准成本,对实际成本进行控制,降低成本差异。(3)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为基本单位,分析作业成本,优化作业流程。7.3绩效评估方法绩效评估是衡量企业成本控制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绩效评估,可以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成本控制效果。7.3.1绩效评估指标(1)成本降低率:衡量成本控制效果的直接指标。(2)成本利润率: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3)成本效益指数:综合反映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7.3.2绩效评估方法(1)平衡计分卡(BSC):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2)关键绩效指标(KPI):选取关键业务指标,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评估。(3)经济增加值(EVA):衡量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反映成本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第八章企业并购与重组8.1企业并购概述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股权,从而实现对另一家企业的控制或合并的行为。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兼并、收购、合并三种形式。兼并是指一家企业完全吸收另一家企业,使被兼并企业的法人地位消失;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权,实现对被收购企业的控制;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合并成一家新的企业。企业并购的目的主要包括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等。企业并购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8.2并购策略与评估8.2.1并购策略企业并购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横向并购: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旨在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2)纵向并购: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并购,旨在实现产业链整合、降低交易成本。(3)混合并购:跨行业并购,旨在实现多元化发展、降低经营风险。(4)战略并购: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的并购,如技术、品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并购。8.2.2并购评估企业并购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财务评估:分析并购对象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盈利、现金流等。(2)价值评估:评估并购对象的潜在价值,如市场份额、品牌价值、技术价值等。(3)风险评估:分析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文化冲突、整合难度、市场变化等。8.3重组与清算8.3.1重组企业重组是指企业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组织结构、业务范围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的行为。企业重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资产重组:将企业的部分资产进行剥离或整合,以优化资产结构。(2)负债重组:通过债务重组、债务减免等方式,降低企业负债水平。(3)组织结构重组: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4)业务范围重组:调整企业的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发展。8.3.2清算企业清算是指企业因经营不善、无法继续经营等原因,按照法定程序对企业进行清算、注销的行为。企业清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破产清算:企业因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被法院宣告破产。(2)解散清算:企业因经营目的无法实现、股东会决议解散等原因,进行解散清算。(3)吸收合并清算:一家企业吸收合并另一家企业,对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清算。(4)股东退出清算:股东因股权转让、减资等原因退出企业,对退出部分的资产、负债进行清算。第九章财务规划与税务管理9.1税务管理概述税务管理是金融企业财务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法合规的手段,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税务管理涉及税收政策的了解、税收筹划、税务申报、税务审计等方面。金融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在于遵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保证企业税收筹划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9.2企业所得税管理企业所得税是金融企业税收负担的主要部分,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税负。企业所得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2.1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法手段降低税收负担。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2)合理安排企业收入和支出,降低应纳税所得额;(3)合理利用税收减免、延期纳税等政策。9.2.2税务申报税务申报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环节。金融企业应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地进行税务申报。税务申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填写并提交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相关附表;(2)提供相关财务报表、凭证及其他税务资料;(3)按照规定时间和程序办理申报手续。9.2.3税务审计税务审计是指企业对自身税收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的过程。金融企业应建立健全税务审计制度,保证税收筹划的合规性和有效性。税务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审计,保证合规性;(2)对税务申报资料进行审计,保证准确性;(3)对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情况进行审计,保证合理性。9.3个人所得税管理个人所得税管理是金融企业财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保证员工个人所得税的合规缴纳,维护企业及员工的合法权益。个人所得税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