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 综合复习(解析版)_第1页
专题22 综合复习(解析版)_第2页
专题22 综合复习(解析版)_第3页
专题22 综合复习(解析版)_第4页
专题22 综合复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年级上册期中期末22第四章综合复习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20七上·慈溪期中)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颜色、状态

B.

可燃性

C.

密度、硬度

D.

溶解性【答案】B【解析】A: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A错误;

B:可燃性是能燃烧的物体具有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B正确;

C:密度、硬度,属于物理性质,C错误;

D:溶解性,溶解时物质没有变化,是物理性质,D错误。故选B2.(2020七上·兰溪期中)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酒精密度=0.8×103千克/米3)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A.

大于0.9×103千克/米3

B.

小于0.9×103千克/米3

C.

等于0.9×103千克/米3

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设水和酒精的体积都是V,那么混合液的总体积为V总=2V,总质量为:m总=ρ水V+ρ酒V;

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ρ=m总V总=ρ水3.(2020七上·兰溪期中)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

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

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半后,氧气的质量减小,密度变小

D.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成质量增大,密度变大【答案】B【解析】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但是材质的种类保持不变,因此密度不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的位置改变,但是种子质量不变。因为种子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半后,氧气的质量减小,但是氧气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公式m=ρV可知,氧气的密度变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成质量增大,但体积不变,根据公式m=ρV可知,气体的密度变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4.(2020七上·兰溪期中)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升高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

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

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答案】C【解析】A.根据公式Q=cm△t可知,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且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一定多,题目没有限定质量相同,故A错误;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与吸热、升高的温度和物体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C正确,而B、D错误。

故选C。5.(2020七上·兰溪期中)几种液体的密度见表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乙、丙、丁,四种规格的量简见表2.如果要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量出100g煤油,应选用(

)附表1

几种液体的密度物质ρ(kg•m-3)硫酸1.8×103柴油0.85×103煤油0.8×103汽油0.71×103附表2

实验室的量筒规格量筒种类最大刻度分度值/cm3甲种量筒50cm35cm3乙种量筒100cm35cm3丙种量筒250cm35cm3丁种量筒500cm310cm3A.

甲种量筒

B.

乙种量筒

C.

丙种量筒

D.

丁种量筒【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可知,煤油的密度为0.8g/cm3,

那么100g煤油的体积为:V=mρ=100g0.8g/cm3=125cm6.(2020七上·兰溪期中)小东用最小砝码为5g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质量,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质量为76.8g,后来同桌小兰指出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质量应为()A.

71.8g

B.

75.2g

C.

63.2g

D.

73.2g【答案】D【解析】读出的质量为76.8g,而砝码的最小质量为5g,那么砝码质量应该为75g,而游码质量为1.8g;

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得到:75g=m物体+1.8g;

解得:m物体=73.2g。故选D。

7.(2020七上·兰溪期中)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对有关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初冬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面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九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答案】D【解析A.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凝华现象,故B错误;

C.樟脑丸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故C错误;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8.(2020七上·兰溪期中)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③测出量简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①⑤③④⑥

B.

⑤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⑤①②④③⑥【答案】A【解析】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⑤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即安排最合理的是①⑤③④⑥,其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故选A。9.(2020八上·江北期中)甲、乙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密度为(

)A.

ρ甲+ρ乙2

B.

ρ甲ρ乙ρ【答案】C【解析】设金属的质量为m,那么合金的总质量为:m总=2m;合计的总体积:V总=V1+V2=mρ甲+10.(2020八上·江北期中)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油的密度,以下实验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

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

C.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

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答案】A【解析】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

这样分别测量出量筒内油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公式ρ=mV计算即可。

其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无用的,且不合理。11.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通过对比这两个实验做出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1)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都正确

D.

都错误【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冰从水中吸热后,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熔化现象;而碘从外面的水吸热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没有经历变成液态的过程。

因此(1)错误,(2)正确。故选B。12.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如图所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

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燕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答案】D【解析】干冰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发生升华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放出大量的热,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小水珠,聚集在瓶口附近,形成大量的“白气”,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3.某同学要称取50g水,操作步骤曾经做过以下几步:①称量一只100mL的空烧杯质量为m;②加水到天平平衡;③调节天平平衡;④再在右盘加50g砝码;⑤拿下烧杯整理天平。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③①④②⑤

D.

①⑤③②④【答案】C【解析】某同学要称取50g水,操作步骤为:③调节天平平衡;①称量一只100mL的空烧杯质量为m;④再在右盘加50g砝码;②加水到天平平衡;⑤拿下烧杯整理天平。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④②⑤。故选C。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丁四种固体的熔化或凝固图像,由此图像可以判断(

)A.

丙、丁是晶体,甲、乙是非晶体

B.

乙、丁是非晶体,甲、丙是晶体

C.

乙、丁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D.

丁是凝固图像,甲的熔点比乙高【答案】B【解析】根据图像可知,丙和甲有熔点,为晶体,乙和丁没有熔点,为非晶体,故B正确,而A错误;

乙和丁都是非晶体,丙的横线所对温度比甲的横线所对温度高,所以丙的熔点比乙高,故C错误;

丁的温度不断下降,为凝固图像,乙没有熔点,故D错误。故选B。15.关于扩散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在气体和液体之间才发生扩散现象

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

扩散现象与温度的高低无关【答案】B【解析】A.固体、气体和液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空隙,故C错误;

D.扩散现象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剧烈,故D错误。故选B。16.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但没有引力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答案】D【解析】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有空隙,但是空隙很小,故A错误;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故B错误;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谁也阻止不了,故C错误;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故D正确。故选D。17.(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A图和B图中,没有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即没有凝固点或熔点,肯定不是晶体,故A、B不合题意;C图和B图中,都有时间温度保持不变,但是C图中温度呈上升趋势,说明物质在吸热处于熔化状态;而D图中,温度呈下降趋势,说明物质在放热处于凝固状态,且它有凝固点,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18.铝、铁、铜三个实心球分别用细线拴好,吊在弹簧测力计下,三个球浸没在水中不碰底不碰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则这三个球的重力关系是(ρ铝<ρ铁<ρ铜)(

)A.

铁球受到的重力大

B.

铜球受到的重力大

C.

铝球受到的重力大

D.

三个球受到的重力一样大【答案】C【解析】当球在水里保持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G-F浮,

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所以G铝-F铝=G铁-F铁=G铜-F铜;

三个球在水里浸没,

那么它们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自身体积,即V排=V=Ggρ;

那么得到:G铝-ρ水g×G铝gρ铝=G铁-ρ水g×G铁gρ铁=G铜-ρ水g×G铜gρ铜;

G铝-ρ水×G铝ρ铝=G铁-ρ水19.质量1.25kg的水能把一个玻璃瓶装满,而某液体则需要1.5kg才能把这个瓶装满,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

1.0×103kg/m3

B.

1.16×103kg/m3

C.

1.75×103kg/m3

D.

1.2×103kg/m3【答案】D【解析】水的体积等于液体的体积,即V水=V液体;根据公式V=mρ得到:m水ρ水=m液ρ液;20.(2020·台州模拟)将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一段时间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豆腐里的水遇冷先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B.

豆腐里的水遇冷先结冰,后又升华成水蒸气形成的

C.

豆腐里的水蒸气遇冷先凝华成霜,后又升华成水蒸气形成的

D.

豆腐里的水蒸气遇冷先凝华成霜,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答案】A【解析】豆腐里的水先结成冰,从而占据了豆腐里一定的空间。冰熔化成水后,水从豆腐中流出,于是形成许多小孔,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21.一水杯装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后,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此时杯与冰的总质量为22g,当冰全部融化后,需向杯中加2mL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ρ冰=0.9g/cm3,则:①杯的容积为________;②杯的质量为________。【答案】20cm3;4g【解析】设杯子的质量为m,则冰和化成水的质量都是22g-m,根据题意得22g−mρ即22g−m0.9g/c杯子的容积为V=22g−m22.(2020七上·兰溪期中)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______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答案】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解析】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3.(2020七上·兰溪期中)小浦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__;(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_______(填“左或右”)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零刻度线(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标尺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答案】(1)游码没有归零(2)右(3)78.4【解析】(1)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游码没有归零;

(2)小明经游码归零后,会使右盘的质量偏小。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零刻度线;(3)根据乙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0g+20g+5g=75g,游码的质量为3.4g,那么小石块的质量:75g+3.4g=78.4g。24.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6min时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________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答案】小于;2【解析】(1)因为加热6min比8min时间短,所以吸收的热量少,因此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

(2)根据图像可知,CD段与AB段的吸热之比:Q:Q'=(12min-8min):(4min-0min)=1:1;

二者的质量之比:m:m'=1:1;升高的温度之比:△t:△t'=5℃:10℃=1:2;根据公式Q=cm△t得到:QQ'=cm△tc'm'△t';25.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1)将罐子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答案】(1)加快沙中水分的蒸发

(2)利用水蒸发吸收内罐中的热,使内罐温度下降而对其中的食物起保鲜作用【解析】(1)将罐子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空气的流速,目的是加快沙中水分的蒸发。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利用水蒸发吸收内罐中的热,使内罐温度下降而对其中的食物起保鲜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2分)26.(2020八上·镇海期中)小明在郊游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准备在实验室测出该矿石的密度。由于石块体积较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进行了以下的操作:(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时,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2)矿石无法放入量筒,小明想到了一个方法,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顺序进行了测量,可知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3)若此前用托盘天平测得矿石的质量为168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答案】(1)取下最小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2)70(3)2.4×103【解析】(1)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取下最小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

(2)矿石的体积V=200cm3-130cm3=70cm3;

(3)矿石的密度:ρ=m27.(2020·桐乡模拟)开展反思和质疑对学习十分重要。在研究分子间是否有间隙时,教材安排了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如图),实验后有同学提出了疑问。(1)实验中要先往细玻璃管内加水再加酒精,这是为什么?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两者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实验操作时,用手指堵住管口,导致一部分水粘在手指上了,使得总体积减小,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简要地写出实验方案)。________(3)为了进一步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隙,教材还安排了模拟实验:在量筒中先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先记下黄豆和芝麻的总体积,再充分混合后记下总体积,比较前后总体积的差异。这样的操作,你认为是否合理?如认为合理的,请说明理由;如认为不合理的,请写出更合理的方法。________

【答案】(1)因为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若先加酒精再加水,在充分混合前已有部分水分子进入酒精的分子间隙中(2)可将原先的酒精换成水,水与水混合,总体积不会有明显变化

(3)合理,实验有明显的现象,也能起到类比作用不够合理,应在量筒中先倒入芝麻,再倒入黄豆【解析】(1)实验中要先往细玻璃管内加水再加酒精,这是因为:因为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若先加酒精再加水,在充分混合前已有部分水分子进入酒精的分子间隙中;

(2)我设计的验证实验为:可将原先的酒精换成水,水与水混合,总体积不会有明显变化;

(3)我认为实验合理,理由是:实验有明显的现象,也能起到类比作用;

我认为不合理,改进方案为:在量筒中先倒入芝麻,再倒入黄豆。28.(2020八上·瑞安开学考)小柯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简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把塑料球和小铁块绑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简的示数为V2;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塑料球的质量为________。(2)小明用ρ=mV(3)若要用ρ=mV【答案】(1)11.2g(2)偏小(3)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解析】(1)根据a图可知,砝码的质量未为10g;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那么游码的质量为1.2g,因此塑料球的质量:m=10g+1.2g=11.2g;

(2)小明用ρ=mV2−V1

计算塑料球的密度,其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29.小星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星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⑴调节天平平衡,小星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g大米。⑵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大米密度值偏________。小星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g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所示),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注射器内空气压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压缩前p23mLV压缩后2p13mL?⑶根据题意,写出压缩后注射器内空气体积为________(用V来表示)。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答案】小;0.5V;1.67【解析】(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大米密度值偏小。

(3)根据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反比关系得到:pV=2p×?;

解得:压强为2p时的空气体积为:0.5V;

根据总体积减去空气的体积得到大米的体积,得到:23ml-V=13mL-0.5V;

解得:原来空气的体积V=20ml;

那么大米的体积为:V=23ml-20ml=3ml;

大米的密度为:ρ=m30.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表1甲物质(固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19102182032730表2乙物质(固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41110522206333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3)综合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3,表4所示。表3甲物质(液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710108202093030表4乙物质(液态)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10810111620122430综合分析比较表1和表3(或表2和表4)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答案】(1)1.2.3或4.5.6(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3)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值(4)处于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解析】(1)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密度相同,而改变物质的体积,故选1、2、3或4、5、6;(2)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可知,它们的体积相同,但是密度不同,因此得到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3)综合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值。

(4)综合分析比较表1和表3(或表2和表4)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处于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四、解答题(共5题;共36分)31.图示是甲同学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水酒精煤油碘铜铁金熔点(凝固点)0-117-30113.6108315351064沸点10078.5150184.25236027502500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甲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交流评估时,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乙同学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