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案)_第1页
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案)_第2页
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案)_第3页
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案)_第4页
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灰雀教学目标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生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难点)4.能找出体现列宁与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重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预习单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多媒体课件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生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词句。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列宁的照片,指名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谈谈对列宁的了解。2.出示灰雀图和课题,齐读课题。过渡:今天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关于列宁的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和一只美丽的灰雀有关。看,这就是灰雀。我们来和灰雀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三遍。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出示填空,教师过渡。过渡:列宁和灰雀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老师先给大家出道题,请看大屏幕。(出示填空:列宁灰雀。)横线上应该填什么字呢?先别着急听答案,我们先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再说。2.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随文识字词。(1)逐段读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出生字新词。(2)同桌互读圈出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3)小组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互助合作,识记生字词。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生字。如运用形近字辨析法识记“仰、或”等字;通过组词、造句或图片识记“渣、粉”等字。还可以在学生自主熟读的基础上,让他们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内容,在运用词语的过程中巩固识记。(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大家读得更好。2.默读课文,思考: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1)小组交流,梳理出故事的主要人物以及发生的事情。(2)出示列宁、男孩、灰雀的图片,指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3.借助图示,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列宁十分喜欢公园里的三只灰雀。一天,列宁发现其中一只灰雀不见了,他着急得到处找也没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男孩,便跟他交流灰雀的下落,男孩向列宁保证灰雀会回来的。等到第二天,灰雀果然回来了。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4.指导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1)圈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2)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试着归纳每个部分写了什么。◆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灰雀颜色漂亮,歌声动听,列宁很喜欢它们。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列宁找不到灰雀很着急,感觉到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于是和男孩交谈,用温和的语言感化对方,使其主动还灰雀自由。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失踪的灰雀重新回到公园,男孩的自尊也受到了保护。(3)尝试把三个时间段的意思连起来,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拓展: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既可以根据主要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梳理表述,也可以串联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还有我们以前总结出的“六要素法”,都不失为概括课文内容的好方法。四、朗读段落,把握要点过渡:同学们,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呢?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惹人喜爱。)它们是怎么惹人喜爱的呢?我们一起来读第1自然段。(一)可爱的灰雀。1.默读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灰雀的语句。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合相关词句,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1)这句话写出了灰雀哪些方面的特点?明确:颜色(粉红、深红);动作(来回跳动);声音(婉转地歌唱)。(2)播放灰雀在林间跳跃、飞翔的视频片段,直观感受鸟儿的可爱。①观察灰雀的外形,引导学生欣赏其颜色的美丽。②观察“来回跳动”的动作,感受灰雀的活泼可爱。③倾听鸟鸣,感受“婉转地歌唱”。小结:你们听!这鸟叫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长,一会儿——(短),抑扬顿挫,不断变换着调子,真像唱歌一样呀!这就是“婉转”。鸟儿的歌声好听吗?(好听。)是呀,颜色美丽、动作轻盈、歌声好听,难怪这么——(惹人喜爱)!3.课堂小练笔。试着运用“跳动”“欢快”等词语写一写窗外的小鸟。提示:我们也可以从颜色、动作、声音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示例:校园的大树上,常常能看到小麻雀欢快的身影。小麻雀的羽毛是棕色的,带着些灰白色的斑纹,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小的嘴。它们很调皮,总是在树枝间来回跳动,灰黑色的小爪子牢牢地抓住树枝,从不担心会掉下去。它们也很爱唱歌,总是呼朋引伴地开音乐会,尤其是在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似乎想和我们一比高下。那叫声清脆响亮,引得我心里痒痒的,恨不得立刻到外面去撒个欢儿。(二)列宁喜欢灰雀。1.再次默读第1自然段,找出能够体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过渡:这三只活泼可爱的小灰雀,不止我们喜欢,列宁也十分喜欢。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呢?2.指名学生汇报朗读,出示句子。(1)你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每次”“都”“仰望”“经常”。)(2)仰望着灰雀的列宁,会在心里对灰雀说些什么呢?示例:多么可爱的小东西啊!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呢!养病的日子有了它们的陪伴,似乎不那么枯燥无聊了。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4.完成填空“列宁灰雀”。过渡:这么可爱的灰雀,怎能不叫人喜欢呢?尤其是在养病的时候,这三只小灰雀对列宁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了。同学们,中间的横线上可以填什么词?(喜欢、爱、亲近……)五、总结回顾,作业设计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是呀,列宁爱灰雀,对它们就像对待自己亲密的伙伴一样。可是,三个亲密的小伙伴,竟然少了一个。这可急坏了列宁。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见的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会怎么办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的读音、书写,还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还学到了两种不一样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有很多同学表现得非常棒,让我们用掌声再一次祝贺他们!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灰雀去哪儿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2.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3.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4.能找出体现列宁与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5.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的教育。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2.引导学生选用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应该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吧?(出示情节图:灰雀不见了→列宁找灰雀,与男孩交谈→灰雀回来了)你能从刚才我们听写的词语中选出几个,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指名学生说话,教师相机指导。)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发生在列宁、男孩和灰雀之间的故事。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播放灰雀休憩、嬉戏的视频,老师过渡,激发学生兴趣。2.教师过渡,引导学生探究灰雀的下落。(1)齐读第2自然段,了解“灰雀不见了”。过渡:看,多么活泼俏丽的身影!听,多么婉转悦耳的歌唱!灰雀多么惹人喜爱啊!在郊外养病的列宁,每天都到这里来和它们打招呼。可是这一天,当列宁拿着精心准备的面包渣和谷粒来到树下的时候,却发现——列宁发现了什么?(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请大家齐读第2自然段。(2)齐读示第11自然段,了解“灰雀回来了”。过渡:等到第二天,列宁再一次来到白桦树下,又发现了什么?(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请大家齐读第11自然段。(3)学生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过渡:灰雀去哪儿了?灰雀怎么又回来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自由表述。)有同学说,灰雀被男孩儿抓走了,又放回来了。文章中有没有写男孩捉灰雀、放灰雀?(没有。)既然课文中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你们会不会冤枉了小男孩呀?好吧,那就请你们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把能看出灰雀的消失和小男孩有关的句子一一找出来,并说明理由,让我心服口服,好不好?3.出示默读要求,学生勾画句子,教师巡视。(1)自读课文第3~10自然段,找出能推断出小男孩捉走了灰雀的句子,说一说你是怎么推断的。(2)和同桌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互相读一读、说一说。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品味男孩的话。男孩说:“没……我没看见。”(1)你是从哪儿推断出灰雀是男孩捉走的?(省略号。省略号表示他说谎,灰雀就是他捉走的。)(2)想象一下,平常你们如果说谎,会怎么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心里很紧张。)心里会怎么想?(很犹豫,想说真话,又不敢说,怕被批评,怕被责怪。)(3)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补白提示语,指导朗读句子。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1)你们还从哪些句子推断出灰雀就是男孩捉走的?(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2)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灰雀就是被男孩捉走的,要不然,他怎么会知道灰雀没有死呢?)过渡:是呀!说得有道理!所以,男孩才吞吞吐吐地说:“没……我没看见。”可是,这还只能推断出男孩肯定知道灰雀的下落,但到底是不是他捉走的呢?老师还是有点疑惑。谁找到了理由更充分的句子?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1)两句话里都有“一定会飞回来”,你推断出了什么?(男孩知道灰雀还活着,又说它一定会飞回来,我觉得灰雀就是男孩捉走的,而且他还准备把灰雀放回来。)(2)你真是个小侦探!不但体会出灰雀就是男孩捉走的,还体察到男孩准备放回灰雀的暗示呢!他是真心想放回灰雀吗?(是真心的。)从哪个词语体会出来的?(“一定”“肯定”。)(3)这两句读起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自己试着读读看。(学生试读。)(4)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重音“一定”“肯定”和语气的变化。(5)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补出提示语,指导朗读句子。(6)“肯定”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坚定。)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坚定的语气。5.引导学生体会男孩对灰雀的喜爱。(1)同学们真会读书,把小男孩捉走灰雀的证据都找到了。那么,男孩为什么要抓那只灰雀呢?(因为小男孩很喜欢那只灰雀。)(2)他这样做对吗?(不对。)为什么?(不能伤害小动物。喜欢不是自私地占有,真正的喜欢就是让小动物能够自由快乐地生活,不能以喜欢的名义,做伤害它们的事情。)(3)那男孩知道自己做错了没有?(知道了。)是的,因为他下定决心,要放回灰雀了。是谁叫他放的?(列宁。)列宁直接对他说“请你一定要放回灰雀”了吗?(没有。)那他怎么下定决心要放回灰雀的呢?(学生自由表述。)看来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好好研究研究列宁的话。6.出示默读要求,引导学生品味列宁对灰雀的喜爱。(1)再读第3~10自然段,把列宁的话画出来,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2)跟同桌读一读这些句子,说一说自己对列宁心理的猜测。7.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集体品赏相关语句。(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补出提示语,指导朗读句子(2)你补充的是什么?(焦急。)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列宁很“焦急”?(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是呀,列宁多喜欢灰雀啊,每次走到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它们,还经常喂它们,可是现在怎么找都没找到,心里该多焦急啊!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学生朗读。)(3)看到列宁这么焦急的样子,男孩是怎么回答的?(吞吞吐吐地说他没看见。)(1)引导学生补出提示语并指导朗读。(2)你从这句话里体会出了什么?(对灰雀的担心,对不见灰雀的惋惜,对灰雀可能死亡的难过……)(3)把词语融进句子,再读出你的感受来。(1)列宁多么担心灰雀的处境呀,不知道灰雀去哪儿了,是生还是死。那么惹人喜爱的鸟儿,从此再也回不来了,真让人——(学生接着回答:难过、伤心、可惜、悲痛……)(2)“多好的灰雀”,从这句感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列宁是发自内心地喜爱灰雀。)“可惜”表明列宁对灰雀的失踪或死亡感到怎么样?(失望、难过、叹惋……)(3)分角色朗读。现在老师就是小男孩,你怎么读这句话才能打动我呢?指导学生朗读(4)小组讨论:列宁真的是在“自言自语”吗?明确:列宁的“自言自语”是有意为之。他从男孩的表现中大概猜到了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可他并没有直接问男孩,也没有批评他、指责他,而是很担忧地猜测灰雀的去向,就十分难过、失望地“自言自语”,借此感染、启发男孩,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5)假设列宁一开始就指出男孩在撒谎,批评他,命令他把灰雀送回来,结果会怎样?(6)如果你是小男孩,列宁的态度会让你有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呢?(他没有大人的架子,很尊重我,也很注意保护我的自尊心。我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会把灰雀送回来的。)(7)所以男孩看看列宁,鼓起勇气告诉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又说了什么呢?(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补出提示语,指导朗读句子。(2)读到这儿,你们明白了吗?到底是什么让小男孩放了灰雀?(列宁对灰雀的爱,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8.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人物心情。三、质疑内容,课堂练笔1.自由默读第11~13自然段,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疑问。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疑问,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1)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去问灰雀?明确:一方面,列宁故意问灰雀,表达了他重见灰雀的高兴、惊喜之情;另一方面,列宁知道男孩已经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说到做到,是诚实的,不用再去追究或是直接拆穿,显示出列宁对男孩的宽容、爱护。(2)如果你是那个男孩,列宁问你:“你昨天把灰雀藏到哪儿去了?你还向我撒谎,真是太不应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难过。)列宁没有这样做,体现了什么?(对男孩的爱。)(3)指导朗读。从“果然”“欢蹦乱跳”“微笑”等词语,读出列宁的欣喜之情;从“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一句,体会男孩的愧疚之情。3.想象说话,课堂小练笔。(1)如果灰雀会回答列宁,它会怎么说?(2)读了课文,你想对小男孩或列宁说句什么话(3)用“诚实”“知错能改”“勇气”等词语写一写身边的某位同学。(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你怎样评价他?)四、课堂回顾,情感升华1.试着完成课后题第3题,整体回顾课文内容: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明确:第1自然段中描写列宁经常看灰雀、喂灰雀的语句,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第2自然段中描写列宁到处找灰雀的行为,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第3~10自然段中列宁和男孩的对话,显示出列宁想感化男孩、找回灰雀的愿望;男孩先是把灰雀抓走了,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时,又把灰雀放回来了,他的言语和行为都表现了对灰雀的喜爱。2.总结谈话,升华情感。小结:同学们,故事到这里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样是爱灰雀,列宁和男孩的爱是不同的。爱,不是占有,不是伤害。在一捉一放之间,男孩懂得了自己该做什么,我们也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更让人感动的是,整件事情当中,我们没有听到哪怕一句指责,没有受到任何一丝埋怨。错,却没有批评;没有人被批评,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