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起点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52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A.人工制造表土B.特殊隔离C.土壤侵蚀控制D.植被恢复2、不同群落类型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苔原植物非常矮小,常匍匐生长或长成垫状B.湿地生物群落中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都比较多C.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藻类以及微小的浮游植物D.沼泽里的植物茂盛,一般是灌木偏多3、细叶榕的种子被鸟吃掉后随同鸟的粪便一起排出,落在红壳松的树干或枝丫处后,种子就会萌发生根,并从红壳松中吸取养分,之后幼苗长成粗壮的灌木缠绕在红壳松上,依靠红壳松支撑爬到雨林高层接受光照,最终将红壳松缠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叶榕借助红壳松争夺更多的光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细叶榕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和红壳松的关系是寄生和竞争C.鸟粪便中的能量会随着分解者的作用再次进入植物体D.红壳松被细叶榕缠死后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物质循环4、在许多动物中,如果两性在出生时死亡率相等,那么性别比例就应当是1:1,但如果其中一性的死亡率较高或需要双亲投入更多,那么性别比例就会向另一性偏斜,使其数量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野兔的种群数量用五点取样法B.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使害虫性别比例偏斜,属于生物防治C.鹃哥的雄雏鸟比雌雏鸟生长需要的食物多,所以雄鸟的数量比雌鸟多D.性别比例偏斜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5、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般高度为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1m左右。某林场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板栗与茶树的高度、根系深度不同,体现了林场群落的分层现象B.若要调查某方形板栗林里板栗树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板栗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D.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95%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试管中6、2023年1月9日,在气象学会的会议上,联合国的专家小组发布报告称:“从2000年起,南极洲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就在缓慢修复,预计到2040年,全球臭氧层就能整体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臭氧层恢复主要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A.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B.减少生产和使用氯氟烃(CFCs)类物质C.积极推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D.控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两个拥有相似功能生态位、但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生态等值生物。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种的生态龛的值越大,该物种可能越容易被淘汰B.两个食物来源不同的种群,它们的生态位也可能有重叠C.生态等值生物拥有相似功能的生态位,但无竞争关系D.剧烈的种内竞争将导致某种动物的食性和栖息地发生变化8、生活史对策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如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如图所示,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灭绝点X,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对策生物X点比S点的增长率大B.东亚飞蝗属于r对策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C.r对策生物即使在种群密度较低时也能迅速回升到稳定平衡点SD.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9、研究者对某大型农场中不同种类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图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燕鹆和蝗虫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和当年的种群数量(Nt)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较少时,蝗虫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B.不考虑迁入和迁出,当燕鹆种群数量长期低于X点时,该种群数量仍然会增加C.当燕鹆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高于X点)时,都会趋向S点D.乙曲线中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小于S点对应的种群数量10、下图分别表示a、b两个物种随时间推移的数量变化;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图表示的两者关系正确的是()
A.甲是互利共生B.甲是竞争C.乙是捕食D.丙是竞争11、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其全球现存仅约3500~4000只。白鹤在西伯利亚繁殖,我国长江中下游越冬。研究人员记录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到2019年期间越冬白鹤最大数量的年际变化,探讨白鹤数量变化与其越冬地气候变化的关系,得到如图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科学家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化就是指种群的“J”形和“S”形变化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白鹤种群数量时,若标记物易脱落则导致白鹤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C.气温下降对保护区白鹤的数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D.2004—2007年期间,保护区内白鹤种群数量减少,主要与种群出生率降低有关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_____。13、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属于_______,经历了裸岩阶段、_______、_______、草本植物阶段、_______、森林阶段。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______。14、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15、信息的种类:_______等。16、种群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17、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18、草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植物的种类_________,群落结构相对_________,生活在这里的植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这些植物往往叶片__________________,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抵抗干旱;动物大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3分)19、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试验,实验组放置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色柱是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测定结果;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能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除了利用信息素诱杀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天敌等方式来提高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三化螟的种群数量。防治过程中应将三化螟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9分)20、土壤生态系统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在土壤元素循环;有机质分解和维持土壤肥力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颗粒直径在5mm以下的小颗粒塑料被称为微塑料,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干扰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一般包括高等植物根系、藻类、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食腐动物、腐生真菌、腐生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等。其中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_。除生物成分外,土壤生态系统还应有____________。
(2)微塑料易被土壤动物误食。有研究发现某地的蚯蚓消化道内有吞食的微塑料碎片,为判断微塑料在蚯蚓机体内是否存在生物富集现象,还需进一步比较____________。
(3)微塑料引起的土壤条件改变对不同微生物的影响差异较大。为探究某区域内不同程度微塑料污染对土壤中好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矿区土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
(2)对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关键是植被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3)案例: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详解】
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的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D正确。
故选D。2、D【分析】【分析】
苔原也叫冻原;是生长在寒冷的永久冻土上的生物群落,是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苔原生物对极地的恶劣环境有很多特殊的适应。苔原植物多为多年生的常绿植物,可以充分利用短暂的营养期,而不必费时生长新叶和完成整个生命周期,但短暂的营养期使苔原植物生长非常缓慢。永久冻土组挡了植物向土壤深处扎根,浅的根系也使植物不可能在狂风下向高处生长。苔原植物非常矮小,常匍匐生长或长成垫状,既可以防风又可以保持温度。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详解】
A;苔原植物非常矮小;常匍匐生长或长成垫状,既可以防风又可以保持温度,A正确;
B;湿地水域丰富;因此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都比较多,B正确;
C;海洋中适合一些藻类和浮游植物生存;C正确;
D;沼泽里的植物茂盛;一般是挺水植物偏多,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不同群落类型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3、C【分析】【分析】
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①体内寄生: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②体表寄生:小麦线虫寄生在小麦籽粒中、蚜虫寄生在绿色植物体表、虱和蚤寄生在动物的体表、菟丝子与大豆。③胞内寄生: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等。
【详解】
A;细叶榕借助红壳松争夺更多的光照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细叶榕可以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生产者,同时从红壳松中吸取养分,所以是消费者,和红壳松的关系是寄生和竞争(竞争光照等),B正确;
C;鸟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但不能被植物体利用,也就没有进入植物体,C错误;
D;消费者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以红壳松被细叶榕缠死后分解,自身物质会被分解者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C。
【点睛】4、B【分析】【分析】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某一性别的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害虫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详解】
A;五点取样法即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等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的密度。野兔的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不能用五点取样法,A错误;
B;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使雌雄比例被破坏,导致幼虫的出生率出现下降,所以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
C;鹃哥的雄雏鸟比雄雏鸟生长需要的食物多;在食物并不充裕的情况下,雄雏鸟的死亡率跟可能会比雌雏鸟更高,造成雄鸟的数量比雌鸟少,C错误;
D;性别比例偏斜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不会影响死亡率,D错误。
故选B。5、D【分析】【分析】
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详解】
A、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一般高度为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1m左右,两树种合理搭配,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体现了该地群落结构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阳光(地上部分)和水分、矿质元素(地下部分)等资源,A正确;
B;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样方法;B正确;
C;由于土壤小动物个体小;数目种类较多,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板栗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C正确;
D;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试管中,D错误;
故选D。6、B【分析】【分析】
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和土地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其中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详解】
AC;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积极推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等措施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与臭氧层恢复无关,AC不符合题意;
B;臭氧层破坏主要与含氟制冷剂等排放有关;故减少生产和使用氯氟烃(CFCs)类物质对于臭氧层恢复具有重要意义,B符合题意;
D;控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缓解酸雨的产生;与臭氧层恢复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A:B:C【分析】【分析】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经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详解】
A;某物种的生态龛的值越大;即在生态系统中该物种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越大,一旦环境变恶劣,这种生物较容易被淘汰,A正确;
B;研究某种生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可见,两个食物来源不同的种群,它们的生态位也可能有重叠,B正确;
C;生态等值生物拥有相似功能的生态位;但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所以他们之间没有竞争关系,C正确;
D;剧烈的种内竞争不会导致该种动物的食性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ABC。8、B:C:D【分析】【分析】
图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
A、增长率=(Nt+1-Nt)÷Nt,X点与S点均为Nt+1和Nt的重合点;故X点与S点增长率均为0,K对策生物X点与S点的增长率相等,A错误;
B、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易受非密度因素的制约,B正确;
C、r对策物种的曲线特点是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这样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S型增长曲线,C正确;
D;K对策生物的曲线是S型曲线;其中的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正确。
故选BCD。9、A:C:D【分析】【分析】
1、虚线表示:Nt+1=Nt;即位于虚线上的点指该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没发生变化,低于虚线上的点指该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在减少,高于虚线的点指该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在增加。
2;环境容纳量指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详解】
A;当种群数量较少时;乙曲线高于甲曲线,说明图中曲线乙代表的蝗虫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A正确;
B、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当燕鹆种群数量低于X点时,Nt+1与Nt比值小于1;说明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年下降,甚至灭绝,B错误;
C;甲曲线中;S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其环境容纳量,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燕鹆的种群数量高于S点或低于S点(高于X点)时,燕鹆种群受到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负反馈调节,其数量都会趋向该平衡点(S点),稳定在环境容纳量的水平,C正确;
D;由图可知;乙曲线中A点~S点时,乙曲线仍在虚线以上,表示种群增长,即乙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故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小于S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正确。
故选ACD。10、A:C:D【分析】【分析】
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有时相反,有时平行。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
【详解】
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故选ACD。
【点睛】11、A:B:D【分析】【分析】
1;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2;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详解】
A;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的变化包括种群的增长、波动、衰亡等以及影响种群变化的因素,A错误;
B;根据公式:白鹤的总数=第一次捕获的总数×第二次捕获的总数÷标记数;若标记物易脱落导致白鹤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大,B错误;
C;气温下降可能影响幼鹤的生长和性成熟年龄;使后续年度内幼鹤不能迁徙到鄱阳湖保护区越冬,减少了保护区的白鹤数量,对保护区白鹤数量产生滞后性影响,C正确;
D;白鹤在西伯利亚繁殖;所以2004—2007年期间,保护区内白鹤种群数量减少,主要取决于迁入率,D错误。
故选A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略
【分析】【详解】
演替即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的类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解析】演替13、略
【解析】①.初生演替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④.灌木阶段⑤.次生演替14、略
【解析】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15、略
【解析】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同种生物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载体动力无机环境生物群落18、略
【分析】【详解】
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或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也相对简单。因此,草原上的植物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者蜡质层,以减少水分蒸发,能抵抗干旱;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解析】①.半干旱②.较少③.简单④.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⑤.狭窄⑥.茸毛或者蜡质层⑦.挖洞或者快速奔跑四、实验题(共1题,共3分)1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要求学生熟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特征及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三化螟是水稻害虫;会导致水稻减产,据此可判断图中白色柱是对照组的测定结果;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三化螟属于生物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最终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在水稻的叶片上;但产卵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三化螟虫卵不能移动,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
(3)在稻田引入三化螟的天敌,增加了三化螟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因此,控制种群数量低于K/2既防止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茶叶科研与技术推广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茶叶品牌授权经营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场承包经营合同样本4篇
- 专业广告策划与推广服务协议样本版A版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产品试用体验合同4篇
- 专业拓展训练服务协议范例版
- 专业保安人员派遣合同合同2024年版版
- 专业储油罐租赁服务协议示例版
- 2024年04月恒丰银行合肥分行2024年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体育场馆场地租赁安全与赛事运营管理合同4篇
- 《高绩效教练》GROW教练技术
- 刀模检测、保养记录
- 小学五年级脱式计算题300道-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题及答案
- 铝矾土进口合同中英文
- 最新台湾药事法
- 2022年金矿采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草稿
- 2022版云南财经大学推免管理办法
- 门诊特定病种待遇认定申请表
- 工伤保险待遇及案例分析PPT课件
- 自控工程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