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49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分别是()

A.子房和花药。

B.子房壁和胚珠。

C.子房和胚珠。

D.子房壁和花丝。

2、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A.侏儒的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人醉酒时,步履蹒跚,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C.儿童缺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D.在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症3、若某人骨骼中无机盐与有机物含量之比为2:1;此人正处于()

A.童年。

B.青年。

C.成年。

D.老年。

4、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不能继续发育的是()A.花冠B.子房壁C.受精卵D.胚珠5、【题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生物的性状:生物的______.7、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____;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____、____、____;吃“糖丸”可以预防____.8、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是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____.9、蜘蛛结网不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____.10、蛾类的性外激素是由雄蛾分泌并用来吸引雌蛾的.____.11、(1)图1是____,右图2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2)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____和____,区别是细菌没有____,只有____集中区.

(3)图1是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有____、____、____、____.其孢子排列特点是____.

(4)图1和图2体内都没有____,大多数只能利用____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1是____生殖,2是____生殖.

12、【题文】人类的色盲症是一种不可遗传的变异。()13、将下列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填人表内。​。细胞。

生物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人____23条________马64条____________水稻____________24条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15、动物所有的运动都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16、根据图“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分析可知(用A和a代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图中白色为隐性性状,后代中紫花的基因组成只可能是Aa.若用后代中开紫花的豌豆和开白花的豌豆杂交,不可能出现开白花的豌豆______(判断对错)

17、同种生物之间的各种差异,源于生物的变异______(判断对错)18、经常不及时排尿会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______.(判断对错)19、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2分)20、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植物园时,发现墙角潮湿的废旧花盆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花盆时,鼠妇会迅速爬走。据此,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如下: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潮湿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潮湿10只9只8只10只8只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4)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的结果是:阴暗潮湿一侧的鼠妇较多。

(6)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_的环境中。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1、2013年3月我国报道了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到2014年4月22日我国共确诊4例,病死率最高时达50%以上。2014年5月7日我国首先发现了与H7N9禽流感严重程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为早期判断病情、进行干预提供了依据。

(1)H7N9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禽类和人等动物的________中。(2)临床上常给危重病人点滴葡萄糖和吸氧,用细胞学的知识解释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_________。(3)对患者检查采血时,针刺破皮肤,病人会感觉到疼痛。如图所示,痛觉形成的神经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代码表示)

(4)在禽流感流行的高峰期,市场上买卖禽类的交易基本停止,人们进入市场后,看到写着“禽类区”的标牌也会绕道而走。“看到写着‘禽类区’的标牌绕道而走”是一种复杂反射,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视觉中枢、____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5)H7N9禽流感是禽——人传播的传染病。2014年2月时浙江患者还很多,在政府采取强制关闭活禽市场的措施后,病人很快就减少,现在基本上没有病人了。这说明__________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措施。22、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复旦大学曾对江苏;浙江、上海1000多名在校儿童尿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抗生素,食品药品应是主要途径之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特异体质的人还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导致休克,另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使其抗药性增强,“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1)抗生素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购买时通过看说明书的专用标识可进行确定,非处方药的标识是____。(2)特异体质的人能识别出抗生素为“非己”成分,作为____进行排斥和抵抗。

(3)抗生素药类不能抵抗病毒,病毒的消除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要做到____。(4)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______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细菌耐药性增强也是长期____的结果。23、判断题(在题后括号写上“√”或“×”)(1)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2)蚊、蝇、虱和狂犬都是病原体。()(3)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杀虫效果就会下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其原因是害虫在农药的诱导下产生了抗药性变异。()(4)父、母是双眼皮,基因型均为Aa,他们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孩子的基因型是Aa。()(5)动物和细菌、真菌一样,都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4、如图表示人的双眼皮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双眼皮性状由______基因控制;单眼皮性状由______基因控制。

(2)控制双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______上;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一对基因要随______的分开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3)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这一对性状;我们将它们称为______。

(4)父母体细胞中的基因为Aa;则他们各产生两种生殖细胞,即______和______,比例为______。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

(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性状是通过______传给后代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雌蕊发育来的具体发育为:可见;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故选:C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生理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花蕊有密切关系.传粉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必要条件.

2、B【分析】解:A;侏儒的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正确;

B;人醉酒时;步履蹒跚,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小脑,而语无伦次,表明酒精麻醉了小脑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错误;

C;儿童缺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正确;

D;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得呆小症;正确。

故选:B。

(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得巨人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得呆小症;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饮食中缺碘易得地方性甲状腺增生肿大,也叫大脖子病。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的作用,如分泌不足易得糖尿病。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侏儒症、糖尿病的原因、小脑和大脑的功能以及营养缺乏症。【解析】B3、C【分析】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题干中骨中无机物和有机物之比是2:1;因此有机物是约占2/3;无机物约占1/3,符合儿成年期时期骨的特点,因此此人可能正处在成年期.

故选:C

【解析】【答案】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4、A【分析】试题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的结构: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花药和花丝),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才能结出果实,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完成受精作用后不能继续发育的是花冠,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花的结构。【解析】【答案】A5、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的特点【分析】解: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的特点;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

故答案为: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的特点。

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解析】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的特点7、略

【分析】

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如吃“糖丸”疫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故答案为:肺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计划免疫的知识;疫苗是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8、略

【分析】

为了人类自身利益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仍然薄弱.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更应成为我国长久发展的目标.然而现在多数国民还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这反映出我国普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力度不够,宣传也不到位.普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国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要从青少年抓起.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目前;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生物圈,是人类调整自身和自然关系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变.地球不仅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9、略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蜘蛛织网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因此蜘蛛结网不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而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10、略

【分析】

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蛾类的雄性成虫,具有发达的触角,可以用来接收雌性成虫释放的性引诱外激素.凭着空气中少数几个性外激素的分子传播途径,雄蛾便可很快地找到配偶.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通讯;解答时可以从动物通讯的特点和方式方面来切入.

11、略

【分析】

(1)图1是青霉菌;图2是细菌,判断依据是图1中的①呈扫帚状,青霉菌的孢子呈扫帚状;图2的判断依据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和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2)动物细胞的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细菌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故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时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遗传物质集中区.

(3)不管是单细胞真菌还是多细胞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其孢子的排列特点是呈扫帚状;

(4)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大多数智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图1是通过产生的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下一代,图2是分裂生殖,即1个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的分裂方式.

故答案为:(1)青霉菌;细菌;图1中的①呈扫帚状;青霉菌的孢子呈扫帚状;图2的判断依据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和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2)细胞膜;细胞质;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3)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扫帚状;(4)叶绿体;现成的有机物;分解者;孢子;分裂;

【解析】【答案】根据青霉菌和细菌的结构图及细胞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进行回答.

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色盲是一种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遗传病,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所以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变异的类型。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原因。【解析】【答案】╳13、462346323264241212【分析】【解答】体细胞染色体数=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2。人中生殖细胞(精子)是23条;则体细胞是46条,卵细胞是23条,受精卵是46条。马中体细胞是64条,则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是32条,受精卵是64条。水稻受精卵是24条,则体细胞是24条,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是12条。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通过几个例子加深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理解。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试题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而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解析】【答案】√15、×【分析】【解答】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较高等的动物是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如哺乳动物的运动则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骨连接起到支点的作用;较低等的动物不是靠运动系统来进行运动的,如单细胞的动物草履虫就没有运动系统,其整个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其运动时靠纤毛的摆动而在水中旋转前进.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据此判断.16、×【分析】解:“豌豆的亲代都是开紫花;而子代中出现了白花”,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子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紫花的基因型是AA或Aa,白花是基因型是aa.子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亲代紫花遗传个子代白花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亲代紫花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亲代的紫花基因组成是Aa,子代中紫花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白花的基因组成为aa.若用后代中开紫花的豌豆和开白花的豌豆杂交,可能出现开白花的豌豆.

故答案为:×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解析】×17、√【分析】解: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不同种类的千差万别和同种生物间的各种差异,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故答案为:√

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千差万别和同种生物的种种不同都源于生物的变异,而且也正是变异,才使得自然界多彩多姿,生物的多样性得以维系.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变异主要看遗传物质有没有发生改变以及能不能遗传给后代.【解析】√18、√【分析】解: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如果不及时排尿会对膀胱造成一定的刺激,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分布在膀胱壁的肌肉里,若经常有意识地憋尿,会使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使膀胱逼尿肌张力减弱,导致排尿发生困难,引发尿潴留.若小便经常不及时排出,不仅会导致膀胱括约肌松弛,出现功能失调,还极容易诱发尿失禁.尿液经常长时间停留膀胱,其中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因而有可能诱发膀胱癌等.

故答案为:√

人体形成的尿液要先在膀胱里暂时储存起来;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及时排尿的危害,结合膀胱的作用来分析解答.【解析】√19、×【分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2分)20、(2)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光

(4)不能,只用一只鼠妇进行实验,偶然性大,实验结果不准确。

(6)阴暗潮湿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解答】(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根据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的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假设是对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此实验作出的假设可以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4)如果用1只鼠妇,因为数量太少,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大,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就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出现此类偏差,尽可能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因此,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因为只用一只鼠妇进行实验,偶然性大,实验结果不准确。(6)根据实验结果:明亮潮湿环境中的鼠妇少,阴暗潮湿环境中的鼠妇多,因此,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解析】(2)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光(4)不能,只用一只鼠妇进行实验,偶然性大,实验结果不准确。(6)阴暗潮湿​五、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1、(1)活细胞

(2)营养物质和能量(能量)

(3)A→C→E→F→H

(4)语言

(5)控制传染源【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毒的结构特点,大脑皮层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反射弧的结构,能量来源。掌握病毒的特点、人体能量的来源、反射弧的组成以及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等综合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生物活细胞内。故H7N9禽流感病毒寄生在禽类和人等动物的活细胞中。(2)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危重病人的消化及呼吸功能相对减弱。吸氧有助于病人的细胞获得氧气,静脉点滴葡萄糖可使病人的细胞及时获得葡萄糖,这样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就可以将葡萄糖和氧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病人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临床上常给危重病人点滴葡萄糖和吸氧,用细胞学的知识解释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该题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A感受器→C传入神经→E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B效应器,F是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由上可知,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故痛觉形成的神经传导途径是A→C→E→F→H。

(4)在禽流感流行的高峰期,市场上买卖禽类的交易几乎完全停止,人们进入市场后,看到写着“禽类区”的招牌也会绕道而走.“看到写着‘禽类区’招牌绕道而走”是一种复杂反射,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患病的禽类是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关闭活禽宰杀点,这项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控制传染源。因此,H7N9禽流感是禽——人传播的传染病。2014年2月时浙江患者还很多,在政府采取强制关闭活禽市场的措施后,病人很快就减少,现在基本上没有病人了。这说明控制传染源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措施。​【解析】(1)活细胞(2)营养物质和能量(能量)(3)A→C→E→F→H(4)语言(5)控制传染源22、(1)OTC

(2)抗原

(3)合理膳食(参加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心情愉悦等合理则可)

(4)抗药性自然选择【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安全用药常识、特异性免疫、健康生活方式、细菌抗药性的产生等。掌握安全用药常识、特异性免疫、健康生活方式、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原因等是解答的关键。【解答】(1)药物可以分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两种,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非处方药是不需要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就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的标识是“OTC”。在使用非处方药时,要依据自己的病情,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按规定用药,不要过量,过量对人体是有害的。(2)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因此,特异体质的人能识别出抗生素为“非己”成分,作为抗原进行排斥和抵抗。

(3)抗生素药类不能抵抗病毒,病毒的消除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要做到合理膳食、参加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心情愉悦等。

(4)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对细菌的长期选择,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甚至产生了“超级细菌”。因此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1)OTC(2)抗原(3)合理膳食(参加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心情愉悦等合理则可)

(4)抗药性自然选择23、(1)√(2)×(3)×(4)×(5)√【分析】(1)【分析】本题考查健康的生活方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健康的概念。【解答】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是指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故本题说法正确。(2)

【分析】本题考查病原体的含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病原体的概念。

【解答】病原体是能够使人或者动植物患传染病的微生物或者寄生虫,蚊、蝇、虱和狂犬并不是致病的病原体,只是一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如蚊子、虱子常是血液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苍蝇是消化道传染病的媒介,狂犬是体表传染病(狂犬病)的传播媒介。故本题说法错误。(3)

【分析】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结合具体的生物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杀虫效果就会下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其原因是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故本题说法错误。(4)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之分;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利用遗传图解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