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题文】下列图片不属于唐宋时期重庆地区大足石刻艺术成果的是()2、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有“贞观遗风”,这位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女皇武则天D.唐玄宗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粟B.水稻和小麦C.水稻和玉米D.粟和小麦4、北宋初年,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酒兴正浓的时太祖突然叹了一口气,说:“做皇帝也太艰难了,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宋太祖说此话的目的是()A.提醒石守信等人不要有异心B.要求石守信等人要管好部下C.要求石守信等人交出兵权,加强皇权D.感谢石守信等人助其登上皇位5、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因素是()A.土地高度集中B.宦官专权C.藩镇割据局面D.农民起义6、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①会子②市舶司③瓦子④岁币⑤夜市、早市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A.历史的倒退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C.历史的进步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8、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A.南方战乱少B.许多中原人南迁C.自然条件优越D.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9、下列那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可以查到()A.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E.焚书坑儒E.焚书坑儒10、朱元璋强化皇权措施A.取消行中省,设立“三司”B.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强化六部职权C.设立锦衣卫D.成立东厂11、下面历史人物是春秋五霸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始皇D.秦孝公12、宋朝著名词人有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马致远13、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14、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赵匡胤评价准确的有()A.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B.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C.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D.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士人地位15、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___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17、材料:鲁迅先生就中国的四大发明与应用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除了材料中说到的两大发明之外,你知道还有哪两项吗?试着列举出来。哪两个人在你要列举的发明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发明三:____人物:____

发明四:____人物:____18、北宋都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19、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______年。

20、21、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请写出下列政权的都城。(1)辽——(2)西夏——(3)金——(4)元——2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学派人物姓名著作主要思想儒家____《孟子》____韩非《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道家________无为而治物论齐一墨子《墨子》____兵家____《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2、北宋在地方上设______,各地赋税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全部转交中央,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23、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朝的______。24、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__,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5、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是指唐玄宗。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4题,共8分)26、两幅图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种房屋样式,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你知道图1是什么房屋样式吗?房子的建造者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

(2)你知道图2是什么房屋样式吗?我国的哪一原始居民住在里面?

(3)如果你有可能到图1所示的房屋里去做客,能够吃到的主食是什么?如果到图2所示的房屋里做客,能够吃到的主食又是什么?27、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开凿的?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3)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把货物从余杭运到江都,要经过大运河的哪一段?如果从涿郡出发,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要经过大运河的哪一段?

(4)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什么作用?28、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思想?(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商鞅所处的战国时代有哪些特点?(2分)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2分)。除此之外,请再写出一项其改革的内容。(2分)(3)对于上述两次改革的影响问题,史学界曾有这样的认识: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如何认识的?(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认识即可,4分)

29、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人物是谁?他在数学方面取得了什么突出的成就?如何评价他?(2)图二是谁的代表作?这一代表作的名称是什么?他的字有何特点?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3)图三是谁的代表作?这幅画的名称是什么?除此之外,请指出这一画家的另一代表作的名称。(4)我们从图一人物和图二、图三作品的作者身上可学到哪些精神品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宋时期重庆地区大足石刻艺术成果的知识;A.养鸡女;B.华严三圣;C.白鹤梁;D.牧牛图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唐宋时期重庆地区大足石刻艺术成果的是:白鹤梁,因为白鹤梁是一块天然巨型石梁,故答案选C。

考点:地方史【解析】【答案】C2、C【分析】【分析】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3、A【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和粟.【解析】【答案】A4、C【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他以此告诫他的将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要求石守信等人交出兵权,加强皇权。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杯酒释兵权.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杯酒释兵权的相关史实.【解析】C5、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唐朝灭亡原因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经历大规模农民战争扫荡之后,唐朝已经名存实亡。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一些藩镇势力逐渐膨胀。其中原起义军将领朱温降唐后被封为宣武节度使,兵力雄厚,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这样唐朝灭亡。由此可知,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因素是藩镇割据局面,故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解析】C6、D【分析】依据课本所学;会子,是南宋于高宗绍兴三十年由政府官办;户部发行的货币,会子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起源于临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宋朝商业繁荣,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①②③⑤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岁币是宋与周边政权签订条约,每年缴纳的钱物,④不正确。

故选:D。

本题以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解析】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BC【分析】大禹建立了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社会的重大进步.

故选BC.

本题考查世袭制.

要注意区分禅让制与世袭制的异同.【解析】【答案】BC8、ABC【分析】略【解析】ABC9、BCDEG【分析】略【解析】BCDEG10、ABC【分析】略。

【解析】ABC11、AB【分析】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王室衰微,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故选:AB。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知道春秋争霸的主要原因是周王室衰落。

本题以春秋五霸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AB12、ABC【分析】略【解析】ABC13、BC【分析】略。【解析】BC14、ABD【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经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通过“杯酒释兵权”,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C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是隋唐时期的史实。故选ABD。【解析】ABD15、B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到达时,受到日本朝野热烈欢迎。鉴真在日本除传授佛经外,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张骞是西汉时期;郑和是明朝时期。综合分析,BC符合题意。故选BC。【解析】B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小篆【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的措施,难度不大。关于文字的演变掌握其发展历程。17、造纸术蔡伦印刷术毕昇【分析】【分析】(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还有造纸术和印刷术。造纸术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发明;东汉蔡伦改进;唐初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毕昇进行改进,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两项发明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中国的科技确曾辉煌过;但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专制,缺乏开明的社会制度,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明清之际的闭关锁国等,最终导致科技没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实惠,以致落后于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有条件限制的。

【点评】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城市生活的相关知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被称为瓦子。故填瓦子。【解析】瓦子19、略

【分析】本题考查了隋朝的统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故填589。【解析】58920、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契丹兴起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故填“上京”。(2)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夏政权建立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故填“兴庆”。(3)本题主要考查了金政权建立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故填“会宁”。(4)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建立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即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故填“大都”。【解析】(1)上京。(2)兴庆。(3)会宁(中都)。(4)大都。21、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庄子《庄子》“兼爱”、“非攻”孙武。【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百家争鸣的准确记忆与理解;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主要思想是实行仁政,民贵君轻;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无为而治是道家庄子的思想主张,著有《庄子》;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其有“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孙子兵法》是兵家的鼻祖孙武所著。

【点评】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百家争鸣。22、略

【分析】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转运使,各地赋税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全部转交中央,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故答案为:

转运使.

本题考查的是转运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转运使的职责.【解析】转运使23、略

【分析】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

故答案为:商;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解题关键是知道商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母戊鼎造型和历史地位.【解析】商;司母戊鼎24、夏朝秦朝【分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中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故答案为:

夏朝;秦朝。

本题考查夏朝和秦朝的建立;知道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本题以夏朝和秦朝的建立为依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夏朝建立和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夏朝秦朝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5、×【分析】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以隋亡为教训,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故“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唐宗”是指唐太宗。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五、识图题(共4题,共8分)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识读图片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图1房子为半地穴圆形房屋,为半坡居民建造,适合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故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居民。(2)本题考查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识读图片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图2为干栏式房屋,为河姆渡居民建造,适合南方多雨、潮湿的环境。能够通风、防潮。故为:干栏式建筑,河姆渡人。(3)本题考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培植的农作物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半坡居民培植了粟,河姆渡居民培植了水稻。我国也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所以去图1半坡居民房屋里可以吃到粟,去图2河姆渡居民房屋里可以吃到水稻。【解析】(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居民(人)。(2)干栏式建筑;河姆渡人(居民)。(3)粟;水稻。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大运河的相关知识。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大运河。(2)本题考查大运河的中心。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3)本题考查大运河的相关知识。大运河共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把货物从余杭运到江都,要经过大运河的江南河。如果从涿郡出发,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要经过大运河的永济渠。(4)本题考查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解析】(1)隋炀帝。(2)洛阳。(3)江南河;永济渠。(4)贯通南北动脉(或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意对即可)。2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这体现了“变革”的思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所处的战国时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七雄并立,战争频繁;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出现了私田;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

(2)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鲜卑和汉姓对照表》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改汉姓;根据图片《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穿汉服。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还有:说汉话;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职;学习汉族的礼法。

(3)本题主要考查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的认识。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变法成功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导致了鲜卑族灭亡,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孝文帝汉化改革实际上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不是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鲜卑族并没有没忘,而是融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说,孝文帝改革是历史的进步。【解析】(1)体现了“变革”的思想。(1分)特点: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七雄并立,战争频繁;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出现了私田;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任写项1即可得2分,有类似意思即可得分)

(2)改汉姓;穿汉服。(2分)说汉话;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职;学习汉族的礼法。(任写一项得2分)

(3)商鞅遭车裂而死,有人据此说变法失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商鞅虽然被处死了,但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