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岳麓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32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2、如图表示免疫调节的某些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IV主要攻击细胞③,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B.受刺激后细胞③多数分化为细胞⑤,少数分化为细胞④C.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细胞④可以由细胞⑤分化形成D.细胞①能特异性地识别处理抗原并将其信息传递给细胞②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血糖的含量有关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都属于内环境成分4、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遗体为食,属于分解者B.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C.不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可忽略不计D.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5、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A.吲哚乙酸B.甘氨酸C.色氨酸D.乳酸6、下列关于缓冲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抵制外界干扰而保持pH相对稳定B.缓冲溶液通常是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C.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D.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不能用缓冲溶液作为洗脱液7、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会突然弹起。在膝跳反射中,不会发生的是()A.感受器兴奋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传入神经单向传导C.大脑皮层相应中枢兴奋D.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使不同肌肉出现不同的反应8、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都要经过逆转录产生子代病毒B.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C.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D.Rous肉瘤病毒属于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有关9、下图中的实线表示某岛屿上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环境中鹿群的K值始终恒定不变B.C点时鹿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A点时的增长率小于D点时的增长率D.CD段时间内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内环境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1、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外部因素有气候、_______、天敌、_______等。12、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____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13、根据高中生物学知识,用专业术语将表格补充完整:。生物学现象原理吃熟鸡蛋容易消化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_________①中耕松土中耕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_________②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促进根部_________③,从而促进无机盐吸收;促进土壤中分解者_________④,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棉花打顶解除_________⑤现象,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运用群落的_________⑥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14、生态系统:由_______和它的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15、_______,传递效率为_______。16、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17、_______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8、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20分)19、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l-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是________。20、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电刺激时,产生_________传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对突触传递产生_________。
(3)科研人员用Glu和Glu+ATP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ATP对突触_________(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
(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_________与_________融合,递质释放。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能够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结果推测,ATP对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进行验证。
实验材料:健康小鼠若干只;葡萄糖溶液、生长激素溶液、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注射器等。
实验思路:
①将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给两组小鼠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适当时间后测血糖浓度,记为甲a、乙a
②给甲组小鼠______________,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记为甲b、乙b。
③为使实验更加科学合理;再给甲组_______________,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记为甲c;乙c。
④预期结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填空:
②甲组:__________________;③甲组: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结果:甲b________乙b;甲c_________甲b(填“﹤”;“﹥”、“﹦”)。
(2)实验思路①中给小鼠口服一定量葡萄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实验思路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析关于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背景)蝌蚪遭遇捕食者攻击时;尾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问题提出)尾损伤是否影响蝌蚪的游泳速度?
(研究假设)轻微尾损伤对游泳速度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实验设计)
54.采集某地多个水塘中特定发育期的林蛙蝌蚪回实验室饲养。对在多个水塘中取样的最合理解释是___。
A.扩大样本数量B.增加样本种类C.增加取样随机性D.均衡性别比例。
55.为使蝌蚪更好地适应饲养箱环境;控制因素应包括____
A.水温B.室温C.湿度D.水生植物。
56.选尾部完整的蝌蚪;统一编号后分为三组,用于尾损伤处理。分组的最重要依据是____和___(从下列关键词中选择)。
蝌蚪颜色尾长来源地游泳速度蝌蚪编号。
根据尾损伤处理情况;将上述三组蝌蚪命名为轻微损伤组(QW);严重损伤组(YZ)、对照组(不损伤,CO),带伤口愈合后进行后续试验。
(数据采集)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编号、组别、原始尾长、断尾前游泳速度(V1)、断尾后尾长以及断尾后游泳速度(V2)。
(实验结果)
57.图20所示实验数据处理方式中;能支持研究假设的有___和_____。
图20图21
58.探究断尾前后尾长与游泳速度的关系;得到图21。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①游泳速度与尾长呈正相关②游泳速度与尾长的关系与尾损伤无关。
③在相同尾长情况下,尾损伤蝌蚪游泳速度变快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3、2020年沙漠蝗虫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威胁了2500万人的粮食安全和生计。为治理蝗灾,人们研究了沙漠蝗虫的产卵量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1)调查蝗虫产卵数量常用的方法为____。欲预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需对该蝗虫种群的____进行研究。
(2)天气越干燥,沙漠蝗虫种群数量越少,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沙漠蝗虫的产卵量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沙漠蝗虫所在的一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如下图所示,数据表示同化量[单位为×103J/(hm2・a)],同化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沙漠蝗虫和沙云雀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在10%-20%区间,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研究人员提出,可以通过大型的捕蝗机械和建立栅栏等物理手段来防治沙漠蝗虫,除此之外,请提出控制蝗灾的两项措施:____________。24、2003年;宁夏率先在全国开始实施全面封山禁牧,再叠加退耕还林政策,使得昔日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变成如今的天蓝水碧;苍翠清凉、如诗如画、生机勃勃的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样方法调查西海固地区草地特有植物——四花早熟禾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
(2)随着生态恢复的不断推进,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组分越来越多,食物网更加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____________稳定性越来越高;昔日荒山秃岭变成郁郁葱葱的森林,发生了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水土流失局面也得到显著遏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3)该地区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该地区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愈发复杂,使得动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原因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B错误;蚜虫的活动能力较弱,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C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2、C【分析】【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细胞①为吞噬细胞,细胞②为T细胞,细胞③为B细胞,细胞④为浆细胞,细胞⑤为记忆细胞,物质X是淋巴因子,物质Y是抗体。
【详解】
A;HIV主要攻击细胞②T细胞;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A错误;
B;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形成记忆细胞,B错误;
C;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机体发生二次免疫,此时浆细胞可以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C正确;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处理不具有特异性;D错误。
故选C。3、B【分析】【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一定限度后,稳态会遭到破坏,B正确;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C错误;
D;突触小泡存在于神经元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A【分析】【分析】
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土壤动物具有避光、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可以用诱虫器采集样本中的小动物。
【详解】
A;许多土壤动物以土壤中的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粪便为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A正确;
B;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B错误;
C;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记为待鉴定,C错误;
D;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A。5、A【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的一种;它与酶;动物激素一样都属于微量高效物质,主要对细胞代谢其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要与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要区分开,生长素属于吲哚乙酸,而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
【详解】
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动物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故选A。6、D【分析】【分析】
缓冲物质指能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的pH值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保持恒定或小范围变化的一种物质。弱酸和与其对应的弱酸盐(或弱碱和与其相对应的弱碱盐)可以形成一对缓冲对,当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碱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当溶液中加入少量碱性物质时,缓冲对中的酸性组分与之反应中和。
【详解】
A;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相对稳定,A正确;
BC;缓冲物质指能调节溶液的pH值;使溶液的pH值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保持恒定或小范围变化的一种物质,缓冲溶液通常是由一或两种化合物(缓冲剂)溶解于水中制得,调节缓冲剂的配比就可制得不同pH范围的缓冲液,BC正确;
D;“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利用磷酸缓冲液作为洗脱液进行洗脱的;D错误。
故选D。7、C【分析】【分析】
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通过神经递质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详解】
AB;在膝跳反射过程中;感受器感受到橡皮锤的刺激会产生兴奋,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传入神经单向传导,A、B正确;
C;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参与此过程的神经中枢只有脊髓,C错误;
D;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使有些肌肉收缩,有些肌肉舒张,共同完成小腿弹起的动作,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膝跳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反射弧的理解和对兴奋传导方式的识记。8、A【分析】【分析】
1;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2;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详解】
A;并非所有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都要经过逆转录产生子代病毒;一些不含逆转酶的病毒不需要经过逆转录过程,如烟草花叶病毒不需要,A错误;
B;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B正确;
C、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病毒;其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DNA构成,C正确;
D;Rous肉瘤病毒是生物(病毒)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有关,D正确。
故选A。9、A【分析】【分析】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详解】
A.由图可知;鹿的种群数量K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恒定不变,A错误;
B.C点后鹿的种群数量将由之前的增长逆转为减少;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正确;
C.A点时鹿的种群数量下降;表现为负增长,而D点时的增长率为0,C正确;
D.CD段时间内鹿群数量持续下降,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D正确。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解析】稳态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传染病12、略
【分析】【分析】
在自然界中;气候;生物、天敌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故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
【详解】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种群的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
【点睛】
种群的数量不会恒定不变。【解析】波动13、略
【分析】【详解】
高温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中耕松土能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还能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促进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也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增加无机盐的含量。
棉花打顶为解除顶端优势;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
果树和草菇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立体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解析】被蛋白酶水解竞争有氧呼吸分解作用顶端优势空间结构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逐级递减10-20%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载体动力无机环境生物群落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8、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四、实验题(共4题,共20分)19、略
【分析】【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动作电位。
【详解】
(1)电流表的指针一般情况下默认是指针方向即电流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静息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形成动作电位,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说明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正常的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点睛】
记住:神经纤维在静息时: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膜内外发生电位逆转,即膜外为负,膜内为正。【解析】①.静息②.内负外正③.向右偏转④.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⑤.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20、略
【分析】【分析】
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2;分析图1: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Glu受体抑制剂处理组,能阻碍兴奋的传递;AIP处理组能减弱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表明AIP能抑制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减弱兴奋的传递。
分析图2:用ATP处理,使得Ca2+通道电流相对值降低,故ATP能够抑制Ca2+内流。
【详解】
(1)神经元受到电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会传导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用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比对照组变化小,说明ATP对突触传递产生(部分)抑制作用。
(3)因为Glu是受体抑制剂;能抑制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用Glu和Glu+ATP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说明ATP对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没有作用。
(4)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当递质释放时,是要靠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出递质,由图2可知,加了ATP后,Ca2+通道电流减少,说明ATP能抑制Ca2+内流。
(5)综合上述结果推测;ATP对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是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递质释放从而抑制突触传递。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兴奋(或“神经冲动”)受体(部分)抑制后膜(或“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抑制Ca2+内流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递质释放从而抑制突触传递21、略
【分析】【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因此自变量是过量的生长激素,因变量是血糖含量的变化。实验的原理是过量的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因此胰岛素的产生量减少,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减弱。
【详解】
(1)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为实验目的是验证“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故应给甲组(实验组)注射过量的生长激素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甲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降低,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减弱,故预期结果应是甲b>乙b。为了使实验更加科学合理,再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降低,预期结果应是甲c<甲b。
(2)实验思路①中给小鼠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浓度升高;有利于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3)设置实验思路③注射胰岛素的目的是;进一步说明②结果的产生确实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的,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解析】甲组:注射过量的生长激素溶液甲组: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较高浓度的血糖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进一步说明②结果的产生确实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的22、略
【分析】【分析】
分析实验可知;本实验探究蝌蚪轻微尾损伤对游泳速度的影响,自变量是尾损伤处理情况,因变量是蝌蚪的游泳速度.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而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详解】
(1)在多个水塘中取样的目的是增加了取样的随机性。
(2)为使蝌蚪更好地适应饲养箱环境;控制因素应包括水温(而不是室温))和水生植物(模拟原生活环境)。
(3)蝌蚪的尾巴与其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实验目的是探究尾巴损伤与其游泳速度的关系,因此尾巴长度和游泳速度是分组的关键依据。
(4)研究假设是轻微尾损伤对游泳速度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实验数据应取各组个体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5)图21中;ATL和BTL均表现为随尾长增加,游泳速度加快;两直线平行,即斜率相同,说明游泳速度与尾长的关系与尾损伤无关;相同尾长条件下,损伤后游泳速度加快。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数据处理的一般原则,并能根据坐标曲线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58题容易判断错误。错因在于不能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代表的含义。【解析】CAD尾长游泳速度①④①②③五、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3、略
【分析】【分析】
种群密度常见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种间关系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和寄生。
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1. 利用微生物防治。2. 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3. 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
【详解】
(1)沙漠蝗虫属于动物;为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由于蝗虫的卵不能运动,因此调查蝗虫的产卵数量常用样方法进行。种群的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欲预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材料产销合作框架协议书3篇
- 专项旧房翻新改造授权合同2024版一
- 专项消防工程:2024年中央空调安全系统协议版B版
- 2025年度时尚秀场场地租赁拍摄合同4篇
- 2025年度产业园企业入驻绿色生产技术转移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工业0智能厂房租赁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虚拟现实设备检测服务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综合医院设备采购协议-64排螺旋CT设备3篇
- 2024年药品供应链管理合作协议6篇
- 2025年度影视制作公司兼职制片人聘用合同3篇
- 儿童糖尿病的饮食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 课件
- 干细胞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试题讲评课件
- 无人机航拍技术教案(完整版)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4《Plants around us》单元作业设计
- 《保密法》培训课件
- 回收二手机免责协议书模板
- 采购控制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