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讲课教案_第1页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讲课教案_第2页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讲课教案_第3页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讲课教案_第4页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讲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鉴别5月19日CT室阅片学习一、形成机制不同1、硬膜外血肿(EDH)

形成机制

颅骨骨折(90%)致脑膜中动脉(71%-80%)或前动脉破裂出血,少数者系静脉窦或静脉破裂所致。

血液聚集在硬膜外间隙形成局限性血肿,一般不超过颅缝,但可越过中线。注:脑膜中动脉是布于硬脑膜的一条主要动脉。颈外动脉的终末支。颈外动脉分出上颌动脉,上颌动脉在下颌颈深面至颞下窝,经翼内,外肌之间至翼腭窝.主要分支有脑膜中动脉,向上穿棘孔入颅腔,分前,后支,贴颅骨内面走行,分布于颅骨和硬脑膜.二、影像学表现不同1、硬膜外血肿:典型者为双凸透镜形,边缘整齐、锐利密度均匀;少数者不均匀,系再出血、CSF进入或有气体影急性期血肿CT为高密度;MRI/T1为等信号,T2为低信号亚急性/慢性期血肿T1及T2均为高信号2、硬膜下血肿:典型血肿为新月形,厚度较薄;亦可为带状影可因CSF进入或反复出血,致血肿密度不均匀大量SDH可引起弥漫性占位效应,致灰、白质界面内移,中线结构对侧移位CT鉴别诊断:1、多成梭形;CT值50-70Hu;2、内缘光滑锐利;3、急性期质地较均一;4、常有骨折;5、中线结构移位较轻;6、局限,不越过颅缝。三、临床特点对比:硬膜外血肿:一般常有明显外伤病史,伴有颅骨骨折损伤血管而出血,尤其是动脉性出血,因此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极少,故伤后昏迷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改变和生命体征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同时,神经系统定位征一般较明显,如出现中枢性面瘫、失语、肢体瘫痪等,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出现脑部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危及病者生命。硬膜下血肿的分类:1、急性期:3天以内;2、亚急性期:4天—3周;分类:早中晚三期3、慢性期:3周以上。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等。年龄不同的硬膜下血肿病人,其临床表现可各有特点。青壮年由于血肿的压迫,使脑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引起脑水肿,产生颅高压症状。而老年患者,因脑萎缩颅内间隙相对增大,颅高压症状相对较轻。动脉硬化患者,容易出现神经及精神症状。硬膜外血肿好发于什么部位及原因: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故此,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多为单发,多发者少见。慢性硬膜下血肿为什么易误诊?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与外伤有密切关系,常不易误诊。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在伤后两周以上出现症状。不能及时诊断,贻误病情。部分病人无明显外伤史,部分病例可因剧烈咳嗽,血管本身缺陷,凝血过程障碍引起。慢性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