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1231.(2017课标全国Ⅲ,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从中无法获知民众是否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习俗,而“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则与西方婚礼仪式有关,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提及当时的择偶标准,因此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被颠覆,故C项错误;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反映政府主导社会习俗的演变,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4-3-123名师点评“衣食住行”是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侧面,透过“衣食住行”的变化,挖掘其背后隐含的历史信息,调动和迁移所学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是高考的命题点所在。4-4-1232.(2014课标全国Ⅰ,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并未涉及中外电影的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根据材料,可知上海比北京和天津的国产片放映比例高,再根据中国的电影制作中心是在上海,由此可判断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导致京津地区放映国产片比例较上海要低,故C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C4-5-1233.(2014课标全国Ⅱ,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的目的是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4-6-1234.(2015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4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7-1234参考答案

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考情分析

-9-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10-(2)表现

-11-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餐: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2)西餐: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3.居室建筑的演进(1)特征:中西合璧。(2)表现①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②西式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在租界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12-4.习俗风尚的变革

-13-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更新(1)特点①更迭速度加快。②在城市较显著,在乡村则迟缓得多。③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广泛应用。-14-(2)概况-15--16-2.邮电通信的发展(1)邮政①19世纪中叶,依靠驿站和民信局通信。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2)电信①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到1932年底,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3)电话①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电话营业所增加。③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期。-17-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大众报业的发展(1)发展原因:社会需要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2)西人办报: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的热潮。(3)国人办报①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②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③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实现了专门分工。-18-2.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①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②1926年,国人自办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③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2)电影①1896年8月,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首次放映电影。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③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快速发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19-(3)电视①1958年5月,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②1978年,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3.互联网(1)兴建: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影响①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②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20-主题一主题二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你读史】材料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会审公廨、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摘编自李维清《上海乡土志》-21-主题一主题二【方法技巧】

-22-主题一主题二【思维提升】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及特点(1)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23-主题一主题二(2)特点①从地域上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推进。②从过程上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着较强的半殖民地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③从水平上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程度不同。④从动力上看,每一次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变革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⑤从程度上看,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农村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24-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1.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

)A.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B.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C.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D.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可知都属于社会习俗的文明开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现象与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得出“普遍”的说法,故C项错误;材料“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不能体现反清的精神,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25-主题一主题二雨后的春笋——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名家评史】材料

若和世界各先进国相较……(中国)距现代式的规模之形成,尚相去甚远。……中国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中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因循浮惰营私的情形尚不能真正铲除……中国尚无能力在交通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一极小部分之材料上的及机械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外洋购入。……中国新交通事业之领域还嫌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还太不够用,而国内供给作这种专门的独立的研究机关简直等于没有。——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937年)-26-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解读】材料指出了阻碍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因循浮惰营私的情形”说明政府的腐败无能是阻碍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外洋购入”说明近代中国技术落后;“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还太不够用,而国内供给作这种专门的独立的研究机关简直等于没有”说明近代中国缺乏相关人才。【思维提升】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1)从时间上看: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从发展水平上看: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3)从地域上看:发展不平衡,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地区发展缓慢,地区差别较大。-27-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2.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有计划地修建铁路。这说明(

)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B.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便利C.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D.帝国主义侵华深入内地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可知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开始有计划地修建铁路,并没有涉及近代交通的具体状况和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的速度,故B、C两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深入中国内地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28-一、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原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奠定了经济基础。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29-4.历届政府的重视与提倡。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30-对应训练1.1902年,清廷颁布劝戒缠足的上谕。不久,“各省之称新学中人者,又到处劝设不缠足会,或撰成歌词,或编成俚语,闻风兴起,年盛一年”。这说明(

)A.官民共同推进移风易俗B.废止缠足被各阶层接受C.废止缠足引发政治制度变革D.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清廷颁布劝戒缠足的上谕”“各省之称新学中人者,又到处劝设不缠足会”可知官民共同推进移风易俗,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社会各阶层已经接受废止缠足,故B项错误;废止缠足仅是社会习俗的改变,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官民对废止缠足的大力推动,并未反映出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31-二、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了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32-2.影响: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3-对应训练2.1896—1898年,国人办报出现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报刊主要强调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国家制度,并提出开议会的主张,宣传民主思想。由此可见(

)A.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推翻清朝具有社会基础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民主革命思潮尚未出现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这一时期报刊主要强调效法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国家制度,并提出开议会的主张,宣传民主思想”并结合“1896—1898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推翻清政府统治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故C项错误;当时民主革命思潮已经出现,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解析关闭A-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家庭制度,这个大家庭源于农业社会。定居、种田,人愈多愈好,人多好做事。所以就鼓励多子多孙,多少代都不分家。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因团体生活也要照顾别人,中国人心量也就大。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摘编自《古代中国的大家庭制度》-35-材料二

20世纪初,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人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本位,而是转变为在不同的工业、商业机构之中。因此,年轻人大多离家工作,甚至离开自己生长的农村,到城市、工厂寻找工作机会。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因此小家庭模式逐渐衍生。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随着彼此生活环境不同而较易变得淡薄,导致夫妇的关系较难长久地发展,离婚个案增多,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亦变得较为疏离,兄弟姊妹的争吵亦趋于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的观念渐为个人为本的观念所取代,人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与地位,倾向于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上,冲击传统家庭文化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事规范。——据《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家庭文化的嬗变》等整理-36-(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大家庭制度形成的社会根源和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家庭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思路导引: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因团体生活也要照顾别人,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