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93冰期与间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狭义冰期是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即较寒的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为一相对温暖时期,即两次冰期之间气候变暖的时期称为间冰期。冰期时,冰川大规模扩张或前进;间冰期时,冰川消融后退。【拓展提升】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读图,相比较而言,新生代早期的气候()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暖干燥 D.寒冷湿润2.读图,不属于三次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A.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物种大灭绝时期是()A.元古宙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B.元古宙末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前期【答案】1.A2.C3.C【分析】1.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新生代早期与新生代晚期相对比:新生代早期全球平均气温较暖,新生代前期全球平均降水较多较湿,因此新生代早期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排除BCD,选A。2.读图,三次大冰期对应的特点是较冷,气温较低,对应的地质时代有元古代末期、古生代末期、新生代末期,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物种大灭绝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古生代末期的二叠纪末期95%生物灭绝;中生代末期以恐龙为代表的物种大灭绝,C正确,排除ABD,选C。读我国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4.与现今形,我国从东汉开始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中所经历时间较长的是()A.冰期 B.间冰期 C.温暖期 D.寒冷期5.下列关午东汉以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说内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南移 B.魏晋时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北移C.唐朝初期,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迅速 D.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稻生产繁荣【答案】4.D5.C【分析】4.气温距平值为正值表明气温相对历史平均气温较高,为负值则表明气温相较于历史平均值较低,我国从东汉开始,气温的变化就是寒冷和温暖相间分布,其中时间较长的是寒冷期。从图中可以看到温暖期只有隋唐,北宋,元,其余都是气温距平值为负值,自第四纪冰期以后,全球总体是处于间冰期的,期间的变化用寒冷和温暖表述比较合适,故选D。5.秦汉时期,气温较高,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北移,魏晋时期,处于寒冷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南移,唐朝初期,气温较高,处于温暖期,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迅速,明清时期,处于寒冷期,黄河流域农业生长条件差,水稻喜高温多雨。故选C。《明史·五行志》中记载:“景泰四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材料所描述时期在气候史上属于()A.冰期 B.间冰期 C.温暖期 D.寒冷期7.该时期,以下现象可信的是()①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②中国野象的分布北界北移③江南河面结冰,广东狂降暴雪④高山林线上限位置下移⑤小麦种植北界南移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答案】6.D7.A【解析】6.由题中“景泰四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可知,时间是第四纪冰期之后近一万年的历史时期,不是冰期和间冰期,AB错误。气温下降明显,属于寒冷期,C错误,D正确。故选D。7.该时期气温下降,冻害严重,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①正确;中国野象喜热,气温下降,分布北界南移,②错误;江南多地降雪,气温降到0°C以下,河面结冰,广东狂降暴雪,③正确;高山气温下降,林线上限位置下移,④正确;北半球小麦种植北界南移,南半球种植南界北移,⑤错误。A正确。故选A。下图示意渭河某河段南岸7个阶地的拔河高度(拔河高度是指河流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每个河流阶地均上覆黄土,黄土层底部为古土壤层,古土壤层下面为河床相砾石层。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影响。河流阶地下切形成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河流堆积发生在冰期,湿润的气候影响河流的下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8.近870千年来,该河段地壳抬升幅度最大的时期形成的阶地是A.丁4 B.T5 C.T6 D.T79.河流阶地形成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增大 B.流速减慢 C.含沙量增大 D.水位下降10.每个阶地的黄土层A.形成于寒冷的冰期 B.形成时间较同阶地的古土壤层早C.形成时砾石层裸露 D.利于开挖成本较低的窑洞【答案】8.B9.A10.A【解析】8.通常,地壳抬升幅度最大时,河流下切作用最强,阶地的拔河高度变化最大。读图可知,近870千年来,该河段由阶地T4到T5地壳抬升幅度最大,该时期最后形成的阶地是T5,故B正确。9.冰期时,寒冻风化作用强,河流中水量少,大量风化物被带至河流中,河流中上游发生大量堆积;间冰期时,河流水量增加,河流中上游发生下切侵蚀形成阶地,故A正确,B、C、D错误。10.渭河位于黄土高原的南部,黄土高原因风力堆积而成,因此这些阶地上的黄土来自于风力堆积。由此可推测每个阶地上的黄土层应该是在降水较少、风力强劲的冰期沉积而成。故A正确。黄土层底部为古土壤层,因此黄土层形成时间较同阶地的古土壤层晚,故B错误。砾石层位于古土壤层下部,而黄土层位于古土壤层上部,故C错误。并不是每个阶地的黄土层都利于开挖成本较低的窑洞,故D错误。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下图为“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图中气候变化属于A.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B.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C.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D.工业文明时期的气候变化12.关于图中②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处为末次间冰期B.②处为现代冰期C.②处冰川由低纬向高纬,由平原向高山推进D.②处气候变冷【答案】11.A12.C【解析】11.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由材料分析可知,改图为“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示意图”,因此气候变化属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故答案选A。12.读图分析可知,②处为现在的气候特点,现在处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时期,并传达而面积在逐渐减少,逐渐由低纬向高纬,由平原向高山推进,C正确。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3.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干旱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湿润明显14.在图示甲时期()A.蕨类植物繁盛 B.大陆处于间冰期 C.海平面高于现代 D.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答案】13.B14.A【分析】1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是恐龙的繁盛年代,据图示可知,中生代全球气温在上升方向上高于平均值,气温较高,在降水增多方向上低于全球平均值,降水较少,全球温暖干旱明显。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繁盛,A正确。结合图示可知,甲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B错误。C甲时期温度比现代低,海平面低于现代,C错误。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没有人类出现,不会出现水稻、小麦等农作物,D错误。故选A。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重庆(北纬30°,东经106°)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处于四川盆地东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区内群峰起伏、沟壑纵横,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是中国珍贵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和天然植物园。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银杉、黑叶猴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银杉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6500万年前,银杉曾在北半球广泛分布。第三纪到第四纪期间,地球上有几次大的冰期间冰期,银杉大量灭绝。全国现存4000多株,主要分布在金佛山。(1)在下面四幅图中选出该地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和特点。(2)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推测银杉的生长习性.(3)同时期,同纬度相同海拔高度上树木都已经落叶时,金佛山却是绿意盎然,试分析原因。【答案】(1)C;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受季风环流控制。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2)该地海拔高,说明银杉喜欢气温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大,说明银杉喜欢湿度大,雨量足;位于四川盆地,云雾量大,光照不足,说明银杉喜欢日照少(3)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降温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山谷地形较为闭塞,热量不易散失;降水较多,土壤湿度大,降温慢,降温幅度小空气湿度大,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效果好。【分析】(1)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知,A终年高温,有明显旱雨两季,是热带草原气候;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重庆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C。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形成西北风,特点是温和少雨;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风,特点是高温多雨。(2)根据题干可知,银杉主要分布在金佛山,山地海拔高,说明银杉喜欢低温环境;重庆市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雨量大且多暴雨,说明银杉适应湿度大,雨量足的环境;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云雾量大,光照不足,说明银杉喜欢日照少的环境。(3)根据题干可知,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处于四川盆地东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在四川盆地南部,则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等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受冷空气的影响小,降温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四川盆地为山谷地形,四周高,中部低,地形较为闭塞,对外空气交换少,热量不易散失;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土壤湿度大,降温慢,降温幅度小;由于空气湿度大,云雾多,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效果好。1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前的更新世,又称“第四纪大冰期”,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显著特征是全球气候变冷,冰川面积大幅增加,寒冷的小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交替出现。更新世是披毛犀等冰期动物繁盛的时代,披毛犀是大型食草动物,生活在草原和草甸地区,长达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找到干草。中国科学家依据不同时期的披毛犀化石,提出了冰期动物“走出西藏说”:更新世之前,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的“摇篮”,进入冰期以后,这些动物迁出了起源地,不断演化,它们的后代最终抵达北极地区。(1)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摇篮”的时空背景。图中1②③示意披毛犀种群“走出西藏”的迁徙线路。(2)说明披毛犀种群东迁和北上的原因。(3)晚更新世,最后披毛犀的最大分布范围可达中国东部的黄淮地区但是没有扩张到同纬度的亚洲中西部和北非地区,推测其主要原因。【答案】(1)更新世之前,全球气候温暖,随着地壳隆起,青藏高原的海拔升高,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促进冰期动物祖先的演化,耐寒能力增强,最终演化为冰期动物。(2)冰期时,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较少,形成草原带,吸引披毛犀种群东迁。相对温暖的间冰期,高纬度地区较为寒冷,适宜披毛犀的生存。随着冰川萎缩,草原带向北扩展,披毛犀种群随之北迁。(3)冰期时,亚洲中西部地区更加寒冷干燥,没有形成草原带(冰川和荒漠广布);由于地中海的阻隔,披毛犀种群不能迁徙到非洲。【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气候的历史演变的相关知识。更新世亦称洪积世(从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动、植物属种与现代物种相似。显著特征为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此时,欧洲发生过五大冰期:多瑙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末次冰期。人类也在这一时期出现。【详解】(1)更新世之前,全球气候温暖,由于当时青藏高原海拔高,比北极更寒冷。当地动物适应寒冷的环境,冰期到来之后,全球冰冻圈范围扩大,青藏高原动物凭着较强的耐寒能力走到了世界各地,使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摇篮”。(2)东迁的原因是气候变冷后,青藏高原气候过冷;而中更新世回暖之后,毛犀又向北迁寻找更加适宜的温度,主要是气候变化驱动的。早更新世气候较冷,青藏高原气候过冷,毛犀得东迁走下青藏高原;到了中更新世气候回暖,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只能向更高纬的寒冷地区迁徒。(3)同一纬度的热力条件是相同的,但水分条件也是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黄淮地区位于大陆东海岸,气候较湿润,食物来源丰富。中亚北非则相反,亚洲中西部、北非地区气候过于干燥,食物匮乏,毛犀难以适应当地的环境,所以并没有扩张到同纬度的亚洲中西部和北非地区;而披毛犀种群不能迁徙到非洲,是由于地中海的阻隔。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在距今2亿年至3亿年,地球又发生了第二次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叠纪中期,大约延续了一亿年,根据动植物化石和冰碛层的分析发现,这次大冰期主要影响南半球,被称为“南半球的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大冰期时气温比平均值下降4~7℃,海面降低,陆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间冰期时气候转暖,高纬度大陆冰川面积缩小,中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雪线上升,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海面上升。(1)推测大冰期和间冰期期间,地球上的物种数量各有什么变化及变化的原因。(2)在距今1万年到19世纪末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四次寒冷期和四次温暖期。说出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寒暖变化依据的获得途径有哪些?【答案】(1)大冰期时物种锐减。因为大冰期时气温下降,气候寒冷,许多生物因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而灭绝。间冰期时物种迅速增加。因为间冰期时气温上升,气候温暖,生物演化、进化和繁衍的速度加快。(2)史料记载(或文献记载);考古发掘。【详解】(1)大冰期:因气温下降,气候非常寒冷,物种数量大量减少,甚至有些生物灭绝。间冰期:气温较高,适合生物生存与发展,物种特别丰富。(2)在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史料记载、考古发掘、化石地层研究等方面获得气候变化依据。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两岸支流峡谷,多古冰川地貌。研究发现,流域内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河段广泛发育坡前黄土沉积地貌。其形成时间多是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的山坡前均有分布。有学者研究提出该地沉积地貌发育概念模型(下图):冰期,山坡主要被冰川和冰川沉积物覆盖。冰期末期,冰川沉积物受冰雪融水的搬运作用形成洪(冲)积扇。间冰期,该地谷风作用显著。(1)说明冰期末期该地区洪(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蓝釉产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保健品企业食堂改造协议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健身房翻新定金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盐酸玛林双胍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环保型阻燃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沪教版选修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政务云机房改造合同样本
- 人教版小学数学(2024)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平面图形综合素养测评 B卷(含答案)
- 企业年会摄影服务合同
- 电商运营管理制度
- 二零二五年度一手房购房协议书(共有产权房购房协议)3篇
- 2025年上半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协议
- 内燃副司机晋升司机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北京东城初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4设计院与职工劳动合同书样本
- 2024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电工高级工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