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21-23)真题知识点-陆地水体的综合应用_第1页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21-23)真题知识点-陆地水体的综合应用_第2页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21-23)真题知识点-陆地水体的综合应用_第3页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21-23)真题知识点-陆地水体的综合应用_第4页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21-23)真题知识点-陆地水体的综合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三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21-23)真题知识点——陆地水体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共2小题)如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7~8题。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二.解答题(共1小题)3.(2022•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如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之陆地水体的综合应用(全国卷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小题)如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7~8题。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考点】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河流水文特征需要结合落差、地形、补给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图中可知,P点的水位高于O点的水位,故未来O点的水位上升,P点的水位下降,故B、C错误。相同的流量之下,水位越高,流速越慢,故O点的水速较快,P点的流速较慢,故A正确,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注意分析即可。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考点】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需要结合含沙量、水位、河床、地形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图片可知,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少,搬运能力差,因此含沙量比较小,故A错误。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故B错误。流量小,水位高,因此河床沉积抬升作用较强,故C正确。根据图片可知,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流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注意分析即可。二.解答题(共1小题)3.(2022•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如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考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区域的差异性和关联性;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地表形态的塑造;地壳运动与地貌;流水作用与地貌.【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自然地理要素.【分析】(1)海岸线的变化需要结合海水和陆地海拔的高低进行分析。(2)陆面垂直变化需要结合纬度位置、板块位置、海陆位置进行分析。(3)人为影响方式主要是从环境污染导致气候变暖、水库建设角度进行分析。(4)海岸线的变化需要结合海水水位和地势进行分析。【解答】解:(1)首先需要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和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方向:冰盖消融,冰川融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会随着海面和陆面的变化而变化:冰盖消融快,大量冰川融水流入海洋,使得海平面上升幅度快,此时超过陆面上升幅度,因此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冰盖消融完毕,冰川融水减少,此时陆面上升幅度超过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会向海洋方向回缩。(2)首先甲站位于基岩海岸区,位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其次甲站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也导致地壳抬升,使甲站陆面抬升。(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站所在区域海平面逐年不断上升,海岸线不断向陆地推进;从人类活动角度入手分析,一点就是环境污染导致的全球气温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其次乙站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该流域内水库等水利工程较多,使得泥沙来源减少,三角洲萎缩,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推进。(4)由图可知甲站海平面不断下降,可推测甲地海岸线向南移动,从地势来分析,基岩海岸带较陡峭,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小;由图可知,乙地海平面上升,故海岸线向北移动,从地势来分析,河口三角洲地势平缓,故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大。故答案为:(1)冰盖消融,冰川融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消融区陆面上升。冰盖消融快,大量冰川融水流入海洋,使得海平面上升幅度快,此时超过陆面上升幅度,因此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冰盖消融完毕,冰川融水减少,此时陆面上升幅度超过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会向海洋方向回缩。(2)位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也导致地壳抬升,使甲站陆面抬升。(3)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温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水利工程较多,使得泥沙来源减少,三角洲萎缩,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推进。(4)甲地海岸线向南移动,从地势来分析,基岩海岸带较陡峭,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小;乙地海平面上升,故海岸线向北移动,从地势来分析,河口三角洲地势平缓,故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大。【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是考查海平面和地貌的相关知识,注意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卡片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3716212:三大类岩石的成因2.地表形态的塑造37163:地表形态的塑造3.地壳运动与地貌3716311:地壳运动与地貌4.流水作用与地貌3716321:流水作用与地貌5.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3716342: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6.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371A1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7.区域的差异性和关联性8.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知识点的认知】1.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2.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1)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泥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2)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3)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③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④宣传教育。【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秋•会宁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分析:田纳西河大部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上中游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冬末春初多暴雨,易造成洪水泛滥;夏季水位较低。解答: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A项错误;由于河流上游山区的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故其植被分布状况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B项正确;河流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流域内的植被,C项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故主要位于河流的上中游山地、丘陵地带,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概况和理解地形、植被等特征对河流开发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熟记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9.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知识点的认知】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线变迁有很大影响。当全球气候变冷,特别是进入冰期后,大量水体从海洋转移到大陆,并以冰川等形式储存起来,致使海平面降低,海岸线后退。当全球气候变暖时,冰川消融,雪线升高,大量水体通过河流注入海洋,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前进。【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4•福州一模)如图是2010年我国黄海沿海月平均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1)指出2010年黄海沿海月平均海平面较常年变化的主要差异,并从季风的角度推测其成因。(2)描述图中海平面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我国夏季吹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冬季吹来自西北内陆的西北风。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地下水位升高;旅游业受到危害;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解答:(1)读2010年我国黄海沿海月平均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2010年黄海沿海月平均海平面基本上在常年月均海平面之上,因为夏季吹向陆地的东南风较常年强;冬季吹离陆地的西北风较常年弱。(2)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地下水位升高;旅游业受到危害;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结合图中的省份,分析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使风暴潮的致灾程度加剧,海岸受到侵蚀,海岸线变迁,沿海地区的咸潮、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加重。故答案为:(1)黄海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偏高;吹向陆地的夏季风较常年强;吹离陆地的冬季风较常年弱。(2)海平面上升,低地淹没,加重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咸潮加剧、入海口地下水质变坏;海岸侵蚀加大,破坏沿海生产基础设施等。点评:本题以2010年我国黄海沿海月平均海平面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我国季风、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和读图分析的能力。【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熟记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等基础知识,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10.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知识点的认知】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不同,灾害强度越大,危害程度也越大;如果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及时,及时进行自救等,也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自然灾害危害程度越高。【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4•江西校级模拟)地理一自然灾害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图示意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当你遇到雷电灾害时,任意写出一条具体预防措施。分析:从图中分析归纳得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南方出现雷电的月份较北方多,雷电日数较北方多。从题设“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分析形成原因,南方较北方:气温高,高温期长,对流旺盛;湿度大,雨季长。具体预防措施要从户内、户外两方面分析。户内预防雷击: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波侵入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户外防御雷击: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无论户内、户内,雷电天气时减少使用手机,最好不用手机。解答:(1)从图中可知,我国南方出现雷电的月份较北方多,雷电日数较北方多。原因可从题设“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分析,要“对流旺盛”,那得温度高,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