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周跃进、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B.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2、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A.发展农工商业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C.训练新式陆海军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4、一位老者收藏有四张1905年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其中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A.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举行宴会C.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进行操练5、1952年的一天,农民王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面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A.土地改革的进行B.镇压反革命C.粉碎“四人帮”D.实行改革开放6、【题文】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是A.1905年B.1911年C.1912年D.1915年7、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A.B.C.D.8、13、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A.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C.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9、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的大规模反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抗日战争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名称。(8分)(1)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国际组织是。(2)1991年我国加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3)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在上海结成的新型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4)2001年12月加入的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组织是。11、1937年____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____,以此作为战时的陪都。1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13、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平反,并于5月17日为七隆重举行追悼会的人物是______。14、______率清军收复新疆;______被称为状元实业家。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7、谭嗣同、杨锐、梁启超、康有为、康广仁、刘光第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被后人称为“戊戌六君子”。()18、1912年1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民国时期。()T.正确F.错误19、【】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20、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主、民权、民生主义。()22、1950年10月,志愿军在林彪司令员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侵略军。()。A.TB.F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2题,共6分)2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24、1901年;王五听到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非常气愤,腐败的清政府无法对付洋人,只会对付自己人,比如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就被清政府赶尽杀绝。
判断正误;理由是什么?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36分)25、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安居工程④两个凡是⑤公开招聘⑥原子弹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是如何逐步扩展的。
材料三1979-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
。时间1979-1982年1992年2001年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17.69亿美元110.08亿美元488.79亿美元1083.12亿美元(3)结合材料二、三,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26、结合上述图文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27、通过党在不同时期对农业政策的调整,你有什么想法?28、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6分)29、改错题:(下面是一段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948年10月1日;刘少奇在开国大典上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50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2)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3)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4)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5)错误______改正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说明了社会政治运动对人们取名的影响,通过人名可以判断其所处的时期,同时要注意题干中的“由大到小”的限制。顺序应该是: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所以答案选D2、D【分析】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没有规定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故选D。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戊戌变法的内容。【解析】D3、A【分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孙中山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释成为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除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本题材料“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A。【解析】A4、A【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所以,1905年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是不符合事实的。经分析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解析】A5、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李大爷能够分到土地,就是得益于土地改革。所以BCD不对,故选A。【解析】A6、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时间。1911年辛亥革命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是对历史事件时间的考查,难度不大。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解析】【答案】C7、A【分析】根据题干“1965年5月”“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可知,这可能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A图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的情景,B图是1970年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C图是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D图是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两弹一星”的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析】A8、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关知识。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强调,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所以BCD不对,故选A。【解析】A9、D【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选:D。
本题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的大规模反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抗日战争的有关内容。【解析】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略
【分析】试题分析:(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早在1945年4月,中国就派代表团参加了旧金山会议,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参加了代表团,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政府的阻挠,台湾当局继续非法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然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却有着一段曲折的历史。从1961年16届联大以后,许多国家为恢复中国的合法权利作了不懈的努力,直到1971年10月25日,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中被非法剥夺了20多年的席位得到恢复。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英文简称,1989年11月,首届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外交、经贸部长参加了会议,APEC由此诞生。APEC创始国有12个,即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泰国和印度尼西亚。1991年11月,经与APEC反复磋商,在“一个中国”原则和区别主权和国家地区经济的基础上,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正式加入APEC,同时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作为地区经济体加入。到目前为止,APEC成员已发展至21个,除前述国家和地区外,智利、墨西哥、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越南也相继成为它的成员,使APEC人口达到25亿,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40%。(3)、上海合作组织(The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简称上合组织(SCO),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自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2001年6月14日~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谈,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在次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举行首次会谈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元首正式签署《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宗教激进主义公约》。2001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首次会谈。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在会谈中联合决定启动上海合作组织多边经济合作进程,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定期会谈机制。(4)、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在日内瓦。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经过长达15年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从国内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已由有限范围、领域、地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转变为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转变为可以多双边机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全面的、深远的,必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外经贸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的途径。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解析】【答案】(1)联合国。(2)亚太经合组织。(3)上海合作组织。(4)世界贸易组织。(每小题2分。)11、12重庆【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国民政府迁都;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二子目南京大屠杀中的内容:“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据此可知,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以此作为战时的陪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对于南京大屠杀,还可以考查时间、日军罪行。12、略
【分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答案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考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掌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3、略
【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展开,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故答案为:刘少奇。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识记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解析】刘少奇14、左宗棠张謇【分析】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率清军分三路挺近南疆,攻占吐鲁番,打开通向南疆的门户。1878年除伊犁以外,新疆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
故答案为:
左宗棠;张謇。
本题以“收复新疆”“状元实业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左宗棠和张謇实业救国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张謇实业救国的相关史实。【解析】左宗棠张謇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0年,我国在上海设立了浦东开发区,现在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解析】【答案】对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属理解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本题表述正确。17、×【分析】【分析】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但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巩固的阻挠。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康有为逃亡国外,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国进入民国时期。故本题错误,为F。【解析】F19、略
【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因此本题错误。【解析】ד抗日战争的胜利”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0、√【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作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经过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答案】对21、×【分析】【分析】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不是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孙中山。2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横幅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薄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此题表述错误,故选B。【解析】B四、辨析题(共2题,共6分)23、把“渡江战役”改为“平津战役”。【分析】【分析】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河、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故把“渡江战役”改为“平津战役”。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三大战役。24、错误。清朝主张变法的是维新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分析】【分析】清朝主张变法的是维新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主张的不同之处。另外题目中提到的“腐败的清政府无法对付洋人,只会对付自己人”在《辛丑条约》的表现为: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了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五、材料题(共4题,共36分)25、略
【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红卫兵属于1966-1976年文革时期,属B段。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属A段。安居工程属于改革开放后,属于C段。两个凡是属于1976-1978年,属B段。公开招聘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属C段。原子弹1964年爆炸成功,属B段。小康社会是1987年十三大根据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属C段。公私合营为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属A段。故A为②⑧;B为①④⑥;C为③⑤⑦。
(2)根据题干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从东部到中西部再到沿边逐步推开,从东部沿海先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于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再到1985年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以次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
(3)根据材料二;三可知;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体现出对外开放有利于吸引外资。
故答案为:
(1)A:②⑧;B:①④⑥;C:③⑤⑦。
(2)回答对外开放的步骤且顺序正确;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指出了各步骤所在的空间范围,如沿海到内地,东部到中西部。
(3)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外资。
本题以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为依托,考查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对外开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解析】②⑧;①④⑥;③⑤⑦26、(1)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9世纪6090年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图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戊戌变法;图三是孙中山和三民主义,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图四是《新青年》,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图3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们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不怕牺牲精神。
故答案为:
(1)图一:洋务运动;二:戊戌变法;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
(2)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们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不怕牺牲精神。(其它言之有理即可)【分析】
本题以四张图片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史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以及特点。【解析】【小题1】(1)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9世纪6090年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图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戊戌变法;图三是孙中山和三民主义,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图四是《新青年》,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图3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们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不怕牺牲精神。
故答案为:
(1)图一:洋务运动;二:戊戌变法;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
(2)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们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不怕牺牲精神。(其它言之有理即可)【小题2】【小题3】27、(1)由材料一关键词“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判断“当年”分田是指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由材料一关键词“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判断“今岁”分田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在土地改革和改革开放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指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3)据材料二“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可知,材料二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体现了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和工作方法。
故答案为:
(1)土地改革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严重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人民公社。
(4)对农业政策的调整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和工作方法。【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改革采取的政策。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解析】【小题1】(1)由材料一关键词“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判断“当年”分田是指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由材料一关键词“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判断“今岁”分田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在土地改革和改革开放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指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3)据材料二“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可知,材料二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体现了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和工作方法。
故答案为:
(1)土地改革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严重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人民公社。
(4)对农业政策的调整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和工作方法。【小题2】【小题3】【小题4】28、(1)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把企业搞活,主要是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85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除深圳市以外的经济特区还有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3)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后批准海南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等。这样,中国就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树立远大的志向;自强不息,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才能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故答案为:
(1)增强企业活力。
(2)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树立远大的志向;自强不息,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相关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宝石花装饰玻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甲基苯骈三氮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膏状渗硼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制动系统清洗净化工具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铁矿石全球购销战略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聘用合同规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行政事项委托评估合同
- 二零二五版消防工程设计咨询与审查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版土地入股合作矿产资源开发经营协议书3篇
- 创业投资基金合同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中国末端执行器(灵巧手)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北京离婚协议书(2篇)(2篇)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康复医学科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 Samsung三星SMARTCAMERANX2000(20-50mm)中文说明书200
- 2024年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2篇)
-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内审检查表完整版本
- 3级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