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

A.捕食。

B.竞争。

C.食物网。

D.食物链。

2、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属于遗传现象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人排便D.生物生活需要有机物等营养物质,这些有机物任何生物都可自己制造3、动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和捕食猎物。A.AB.B4、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①较大的光圈②较小的光圈③反光镜的平面④反光镜的凹面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由于湖水温度升高,鱼类大量死亡.导致鱼类死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空气B.阳光C.水分D.温度6、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你知道新生命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A.卵细胞B.精子C.受精卵D.婴儿出生7、下列关于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已经征服自然,可以任意妄为B.地球宽广辽阔,自然资源取不尽,用不完C.人类活动,对宏大的地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D.人类活动,已经达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肺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______.(判断对错)9、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10、在图所示的腺体中,能够分泌生长激素的腺体是[____]____;人在胎儿及婴儿时期,如果[____]____分泌的____不足会引起呆小症.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的腺体是[____]____.

11、在电视里,我们常常见到过这一场景,在辽阔的草原上,一群斑马在悠闲地吃草,突然出现一只狮子,斑马掉头就跑,这体现了斑马具有____的生物特性;狮子追捕斑马,那么狮子和斑马之间的关系是____;而,我们也常常看到,犀牛和犀牛鸟共同生活在一起,犀牛为鸟提供了保护,鸟为犀牛清除身上的寄生虫,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12、【题文】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头几天体内血液中的__________数量增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__________来输送氧。13、【题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____的变化最为明显。14、【题文】如图是一片叶子的示意图;①②是可以通过气孔进出的气体,请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图只考虑光合作用,则①表示的气体是____,②表示的气体是____.

(2)此叶片在黑夜中主要进行____作用,此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它是在细胞的____(填“线粒体”或“叶绿体”)中进行的.

(3)如果此图只考虑蒸腾作用,则②表示的气体是____.15、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物存在.于是,他移动玻片标本,污物不动;换用洁净的目镜后,污物仍然存在.据此判断污物最有可能在____上.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动物和人类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17、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总称。()18、种植白菜、菠菜时,应多施磷肥.(判断对错)19、植物种子内的胚一般由胚根、胚芽、胚轴和胚乳构成______(判断对错)20、判断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水温升高,藻类植物在水中大量繁殖。()21、造成假性近视的病理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后.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4分)22、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

A将馒头切成碎屑放入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B将馒头切成碎屑放入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C将馒头不切放入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

请回答:

(1)如果该小组选用A;B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

(2)把A;BC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B试管的颜色变化为:______。

(3)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此探究实验说明淀粉被消化成______。23、【题文】小明为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用银边(边缘是白色的)天竺葵作如下实验,请你回答问题: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

(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如图乙部分,然后移到____下;照射3至4小时。

(3)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____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乙部分呈____色,原因是____。

(5)没有遮光的丙部分变成____色,原因是____。甲部分呈____色,原因是____。

(6)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18分)24、【题文】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叶片逃命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方程式:____;

(2)曲线ab段表明____。

(3)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左右。

(4)当温度在35℃时,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____毫克。

(5)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你认为晚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___25、【题文】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所示结构分别为:

A____B____

C____D____

(2)甲图表示____(回答“吸气”还是“呼气”)。

(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使胸腔容积____,肺随着____,气体便被吸入。26、【题文】分析实验:(共8分)

(1)以上实验是观察____对____的消化作用。

(2)经过上述实验过程,D组2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将C组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组实验,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原因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

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通过食物关系形成了链状结构,例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这样的食物关系:草→鼠→蛇→鹰,这样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

故选:D

【解析】【答案】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解答该题要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考虑.

2、B【分析】解:A;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属于变异现象,错误;

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正确;

C;生物都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人排汗和尿,排便属于排遗,不属排泄。错误;

D;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错误。

故选:B。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解析】B3、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保护色的形成及意义。理解保护色的形成及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保护色的形成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和捕食猎物。即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和捕食猎物,是适应环境的一个表现。题目叙述正确。故选A。【解析】A4、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显微镜控制光线强弱的结构和正确的调节方法。【解答】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故C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5、D【分析】解:由于湖水温度升高;鱼类大量死亡.主要是环境中温度升高造成的,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关键是确定谁对谁造成的响应.【解析】D6、C【分析】【分析】多细胞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进而分化形成多细胞生物个体,而多细胞生物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最初的同一个受精卵分裂、生长、分化来的,受精卵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染色体,里面带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所以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需熟知胚胎的发育过程。7、D【分析】【解答】解: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人类活动,已经达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对于人类已经征服自然,可以任意妄为;自然资源取不尽,用不完;人类活动,对宏大的地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等观念均是错误的,因此只有选项D的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了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分析】解: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即肺动脉粒流的是静脉血.

故答案为:×

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颜色暗红的血;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处毛细血管时其成分会发生变化.

此题考查了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解析】×9、形态结构功能【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胞的分化。明确细胞分化的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即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解析】形态结构功能10、略

【分析】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如图所示:垂体分泌的一些促激素;可以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其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胰腺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

故答案为:1垂体;2甲状腺;甲状腺激素;5胰腺。

【解析】【答案】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11、略

【分析】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共生关系等.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就是共生.

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狮子和斑马是捕食关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这体现了斑马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物特性;犀牛和犀牛鸟共同生活在一起,犀牛为鸟提供了保护,鸟为犀牛清除身上的寄生虫,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关系.

故答案为: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捕食关系;共生关系.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基本生命特征的理解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方面切入.

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西藏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强血液的供氧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析】【答案】红细胞;血红蛋白.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由DNA荷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染色体1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叶子中因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如果此图只考虑光合作用,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由图可以知道,①和水进入植物体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②和有机物从植物体内出来,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判断①为二氧化碳(C02)②为氧气(02).

(2)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表达式: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因为植物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因此叶片在黑夜中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此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它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3)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使得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使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故若图形中表示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则②表示通过叶片气孔散失的水蒸气,水蒸气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解析】【答案】(1)①二氧化碳(C02);②氧气(02)

(2)呼吸;线粒体;

(3)水蒸气15、物镜【分析】【解答】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他移动玻片标本,污物不动;换用洁净的目镜后,污物仍然存在.说明污点一定在物镜.

故答案为:物镜。

【分析】此题考查了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不仅满足自身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物质和能量进入生物体内,分解者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把有机物转化成简单的物质被植物吸收。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解析】【答案】对17、√【分析】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所以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解析】【答案】√18、×【分析】【解答】解: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钾肥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可见种植白菜;菠菜等枝叶类蔬菜需要较多含氮的无机盐,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19、×【分析】解:种子的结构如图:

从图中看出;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而不包括胚乳,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的结构.【解析】×20、A【分析】【解答】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含叶绿体,藻类植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春天,温度适宜,适合藻类植物的生长,会使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而使得水呈现出绿色。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1、×【分析】【解答】儿童;青少年时期;由于用眼过度或光线不好,晶状体的凸度就会增大,形成假性近视;假性近视科学用眼、认真做眼睛保健操,视力会慢慢恢复.若仍不注意采取防治措施,就会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形成真性近视.所以造成假性近视的病理原因主要是睫状肌持续收缩,使晶状体凸度变大;而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形成“真性近视”,不是“假性近视”,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视物模糊不清.假性近视是功能性近视,物理方法,或通过患者自身强化眼肌锻炼都可放松肌肉,缓解疲劳,使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假性近视若不及时缓解,眼球长期受到紧张的眼外肌的压迫,终究会导致眼轴变长而成为真性近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4分)22、唾液;变蓝;麦芽糖【分析】解:A试管与B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A试管和C试管是以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的对照实验,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A试管。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变蓝的是B;C试管。

所以:(1)如果该小组选用A;B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唾液。

(2)把A;B,C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A试管的颜色变化为:不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但馒头没有切成碎屑,也没有进行搅拌,馒头与消化液的混合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因此部分变蓝色。

(3)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此炭疽实验说明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

故答案为:(1)唾液。

(2)不变蓝。

(3)麦芽糖。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A试管和B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了牙齿的咀嚼,进行搅拌模拟舌的搅拌;A试管和C试管是以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的对照实验。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本实验分别以唾液和牙齿的咀嚼为变量设置了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解析】唾液;变蓝;麦芽糖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4)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5)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没有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叶片的边缘部分,因为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产生,所以是黄白色。

(6)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即:因此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点评:此题一是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要点: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制造淀粉,二是考查学生设计实验能力,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预期实验结果的能力。【解析】【答案】(1)消耗营养物质(2)光(3)水浴。

(4)黄白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产生。

(5)蓝色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黄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产生。

(6)二氧化碳和水五、其他(共3题,共18分)24、略

【分析】【解析】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1)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以前,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0℃以后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曲线ab段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二者的差越大,有机物积累的就越多,蔬菜的产量就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2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8mg,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2mg,二者的差最大是6mg,而光合作用最强的25℃时二者的差是5.2mg,因此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温度在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6mg,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6mg,因此二者的差是0mg,故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0mg.

(5)植物晚上不进行光合作用;主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晚上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采取:降低温度;通风等措施,还可以增加光照,使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20;

(4)0;

(5)增加光照;降低温度、通风.

点评:解答此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