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第一节利尿药尿的形成(1)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为血液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构成过滤膜。a.小分子溶质(如水、尿素、葡萄糖、电解质)及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能滤过基底膜→肾小囊→原尿。b.血液中绝大部分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等)不能滤过。d.如咖啡因、强心药→血循环↑→肾小球滤过↑→原尿↑。非常有限,99%被重吸收。(2)近曲小管:a.吸收大量的Na+(60-65%:NaCl、NaHCO3;主动吸收)。b.主要靠Na+-H+交换、Na+-K+-ATP酶:c.如乙酰唑胺:抑制CA活性→H2CO3生成↓→H+生成↓→Na+-H+交换↓→Na+重吸收↓→利尿。d.作用弱(近曲小管及以下各段对Na+、H2O的重吸收有代偿功能);HCO3-排出较多,酸中毒→少用。(3)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a.吸收30-35%的Na+、Cl-;不吸收水。b.主要靠Na+-K+-2Cl-同向转运系统、Na+-K+-ATP酶(钠泵是通向转运的驱动力)。进入细胞内的K+通过侧膜K+通道顺浓度差→管腔→K+的再循环→管腔内K+↑→管腔内正电位→管腔内Ca2+、Mg2+从细胞旁道重吸收。c.肾对尿液的稀释功能:该腔膜上皮细胞对水不通透→管腔内由高渗变为低渗→无溶质的“净水”。肾对尿液的浓缩功能:低渗尿流经高渗髓质的集合管→抗利尿激素影响下→水被重吸收→尿液浓缩。d.如呋塞米干扰Na+-K+-2Cl-转运系统。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分泌,结合基侧膜受体V2,增加集合管内水的重吸收,产生的终尿是浓缩尿。(4)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5-10%的Na+被重吸收。①远曲小管近端(弯曲部分,皮质部):a.Na+-Cl-通向转运系统:管腔内Na+、Cl-→细胞内;b.Na+-K+-ATP酶:细胞内Na+→细胞间液;c.甲状旁腺激素调节:管腔内Ca2+→细胞间质;d.Na+-Ca2+交换系统:细胞内Ca2+经基膜侧→细胞间液。如:噻嗪类利尿药:干扰Na+-Cl-共同转运系统,影响尿的稀释,不影响尿的浓缩→利尿作用弱于呋塞米。②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a.存在两种细胞:主细胞:主细胞腔膜侧含有Na+、K+通道,Na+由腔膜侧→细胞内,经钠泵→细胞间液→腔膜侧负电压→驱动K+进入管腔——K+-Na+交换。插入细胞(嵌入细胞):主动向管腔内分泌H+(H+的来源:CO2和水在碳酸酐酶作用下下生成H2CO3)→H+-Na+交换。作用弱,受醛固酮调节。H+还能与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NH3结合→NH4+。b.醛固酮的作用:醛固酮转运到细胞内与DNA结合→醛固酮诱导蛋白(AIPs)合成↑1)激活Na+通道和Na+泵→促进Na+吸收;2)增加腔膜负电压→驱动K+分泌→促进K+-Na+交换;3)激活线粒体酶→促进生物氧化→ATP生成↑→供Na+泵运行。如螺内酯:醛固酮拮抗剂,对Na+-K+交换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氨苯蝶啶:Na+通道阻断剂,直接抑制Na+-K+交换。产生排Na+保K+的利尿作用——保钾利尿药。该段Na+、K+通道转运有一定限度→利尿较弱。利尿药: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的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通过影响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特别是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实现利尿作用。临床应用:各种类型的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促进毒物的排出。利尿药的作用部位肾小球滤过:正常成人每日经肾小球滤过原尿约180L;而肾小管的再吸收率为99%以上;排出终尿1-2L。作用于肾小球和肾小球类的利尿药作用小,影响终尿量的主要因素为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功能。(1)近曲小管:a.大量Na+(60-65%)重吸收;b.由Na+-H+交换触发;c.碳酸酐酶(CA)抑制药---乙酰唑胺(低效利尿药);(2)髓袢降支细段→只吸收H2O;(3)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a.30~35%Na+重吸收;b.依赖于管腔膜上的Na+-K+-2Cl-共转运子;c.呋塞米等高效利尿药抑制Na+-K+-2Cl-共同转运系统,发挥强大的利尿作用→又称为袢利尿药。(4)远曲小管:a.5~10%的Na+重吸收;b.Na+-Cl-共同转运子;c.肾脏对尿液的稀释功能;d.噻嗪类:中效利尿药通过阻断Na+-Cl-共同转运子而产生利尿作用;e.Ca2+可通过Na+-Ca2+交换子而被重吸收,PTH(甲状旁腺激素→升血钙降血磷),可促进对钙的重吸收→尿钙↓→血钙↑(5)集合管:a.重吸收原尿中2-5%的NaCI;b.醛固酮通过对基因转录的影响→增加Na+、
K+通道以及Na+-K+-ATP酶的活性→促进Na+重吸收、K+排泄→保Na+排K+;c.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低效利尿药)作用于此部位,氨苯蝶啶:直接抑制Na+-H+交换、Na+-K+交换;螺内酯为醛固酮拮抗药→排Na+保K+。1.高效利尿药呋塞米
(速尿、呋喃苯胺酸)理化性质:口服吸收快,0.5h见效;静注5-10min起效。98%与血浆蛋白结合,大部分以原形经尿排出。对NaCl的重吸收具有强大的抑制能力,又称袢利尿药;是目前最有效(强效、高效)利尿药。药理作用:利尿作用迅速、强大而短暂。主要作用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抑制Na+-K+-2Cl-,Na+、K+、Cl-的重吸收↓;髓质和皮质间隙渗透压↓,浓缩能力↓。
导致结果:(1)管腔液Na+、K+、Cl-浓度↑→Na+、K+、Cl-、水排泄↑→低Na+、低K+、低Cl-血症。(2)Na+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Na+-K+、Na+-H+交换↑→K+、H+排泄↑→加重低K+血症。
(3)Na+、Cl-、K+的排出→带走大量水→强大利尿作用。(4)Na+、Cl-、K+的重吸收↓→K+在细胞内蓄积并扩散返回↓→管腔内正电位↓→Ca2+、Mg2+再吸收的驱动力↓→Ca2+、Mg2+的再吸收↓→低Mg2+血症;
Ca2+在远曲小管可被重吸收,较少引起低Ca2+血症。利尿时易引起低Na+、低K+、低镁血症、低盐综合症及低氯性碱血症。临床应用:(1)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a.心、肝、肾的顽固性水肿和严重水肿;b.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2)急慢性肾功能衰竭(3)加速毒物排泄:结合输液,如长效巴比妥类、水杨酸类、溴化物、氟化物和碘化物等中毒。(4)高血钙症:联用袢利尿药和输生理盐水。不良反应(1)水与电解质紊乱:低Na+、低K+、低镁血症、低盐综合症及低氯性碱血症(2)高尿酸血症:呋塞米与尿酸竞争排泄机制,减少尿酸分泌。(3)耳毒性:与药物引起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改变及耳蜗基底膜细胞损伤有关。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2.中效利尿药:噻嗪类氢氯噻嗪体内过程:所有噻嗪类均以有机酸的形式从肾小管分泌,与尿酸分泌产生竞争。口服1-2h起效,4-6h排出体外。药理作用:(1)利尿:增强NaCl和水的排出,利尿作用中等。a.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同向转运系统,抑制NaCl和水的重吸收→肾小管管腔渗透压↑→水重吸收↓→利尿。b.转运至远曲小管的Na+↑→促进Na+-K+交换→Na+、Cl-、K+排出均↑→低血钾。c.有轻度抑制碳酸酐酶作用→抑制Na+-H+交换→Na+-K+交换↑→低血钾。d.尿酸排泄↓→Ca2+重吸收↑→Mg2+排出↑。(2)降压:a.用药早期:利尿、血容量减少→降压;b.长期用药:排Na+较多、血管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血管扩张→降压。临床应用(1)各种水肿: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的首选利尿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肾性水肿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有关;肝性水肿与螺内酯合用效果好(易致血氨升高)。(2)高血压病:本类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多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低Na+、低K+及低氯血症。应及时补钾或合用留钾利尿药。抑制碳酸酐酶→H+分泌↓→氨排出↓→血氨↑(肝功能不全慎用)(2)高尿酸血症:噻嗪类与尿酸竞争同一分泌机制→尿酸排出↓→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肾小球率过滤↓→加重肾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3)代谢变化:抑制胰岛素分泌、↓组织利用葡萄糖→高血糖、高血脂。3.低效利尿药螺内酯(安体舒通)体内过程;
服药后1日起效,2-4日达最大效应,长期使用效果可能减弱。药理作用:(1)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他各段无作用,故利尿作用较弱。(2)醛固酮拮抗剂,可竞争性与胞浆中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是保钾利尿药。利尿作用与醛固酮水平有关,作用弱而缓慢。临床应用:主要用于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及肾病综合征。作用弱,常与其他利尿药合用。不良反应:较少。(1)久用可引起高血钾,肾功能不全者禁用。(2)性激素样副作用。(3)消化道功能紊乱,甚至出血,溃疡者禁用。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1)直接阻滞管腔Na+通道→Na+重吸收↓;(2)抑制Na+-K+交换→Na+的排出↑→利尿;同时K+↑。临床应用:常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水肿。不良反应:(1)高血钾;(2)消化道症状;(3)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叶酸缺乏;(4)肝硬化患者服用→巨幼红细胞贫血。阿米洛利:目前保钾利尿药中作用最强的药物。乙酰唑胺药理作用:抑制近曲小管的碳酸酐酶活性→Na+-H+交换与HCO3-的重吸收↓→Na+、HCO3-、水的排出↑→利尿。临床应用:(1)利尿;(2)青光眼:抑制眼睫状体向房水中分泌HCO3-→房水生成↓、眼内压↓。第二节脱水药概念脱水药(渗透性利尿药):静注后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当药物通过肾脏时,增加水和离子的部分排出,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该类药特点:(1)静注后不易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2)易经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再吸收。甘露醇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主要用20%高渗溶液静脉注射或点滴。10min产生利尿作用,2-3h达高峰,持续6-8h。药理作用:(1)不易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组织脱水。(2)肾小球滤过率提高,滤过后不易被重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发酵虫草菌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丙烯薄膜介质电容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施工锥形路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短期信用担保贷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私家车借用及安全责任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车买卖合同书(含车辆交易纠纷解决机制)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书:婚姻解除与经济补偿3篇
- 二零二五版水电安装分包合同模板(含验收标准)3篇
- 二零二五版水电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与审查合同3篇
- 2025版电商促销活动宣传品制作合同2篇
- 消防救援-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灾害防范及救援行动与安全
- 供热管网工程监理大纲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临床中心五年发展规划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引起受众传播内容要素的掌控
- 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绘本《汪汪的生日派对》
- 分手的协议书模板(5篇)
- 助产护理毕业论文
- 地震工程学概论课件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生字偏旁、拼音、组词
- 纺织厂各工种考核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