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考点0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2022·山东聊城高二下期中·13)春秋后期,诸侯国中卿大夫势力崛起,他们在经济上掌握了大量的私田和隐民,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所属官吏,在军事上有自己的军队、甲兵和徒兵,这种现象反映出()A.原有统治模式的瓦解B.周天子势力开始衰微C.血缘纽带关系的强化D.诸侯国内部更趋稳定2.(2022·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二下期中·1)春秋前期,盟誓(结盟立约)是诸侯之间实现互信的重要方式;春秋中后期,质子(将王子或世子派到他国做人质)作为盟誓的补充大量出现;战国时期,起到事实作用的盟誓寥寥无几,质子成为国家间邦交的重要手段。这表明()A.社会伦理由血缘纽带转向契约纽带B.传统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逐渐式微C.儒学调和社会矛盾的功能逐渐增强D.以信义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得到重建3.(2022·山东省济南市十一校高三2月联考·1)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与“公室”的争斗愈演愈烈,其结果各诸候国的“公室”程度不等地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这反映了()A.西周的分封制彻底崩溃B.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D.礼崩乐坏局面推动社会的变革4.(2019·福建厦门高二第二学期期末·3)春秋时期,秦人只祭祀自己的先祖白帝少灵。战国时期,秦灵公“作上畤(条坛),祭黄帝;作下時畤,祭炎帝”。这变化体现了()A.宗法制度的异变B.血缘氏族的解体C.华夏民族的融合D.政治联盟的形成5.(2019·四川宜宾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起源于白狄的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这种做法旨在()A.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确立起民族融合的观念C.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D.加强宗族文化传承意识1.(2022·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上期末·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诸夏”“诸华”及“华夏”在当时文献中一再出现。这反映出()A.君臣尊卑秩序的确立B.区域文化交流的加深C.族群认同意识的增强D.天下一统观念的萌发2.(2022·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大联考·2)某学者提出,《春秋·公羊传》代表一套当时的演化观念:在最古老的时候,是内中国而外诸夏;第二个阶段,是内诸夏而外夷狄;到最后达到大同,则是没有地理边界而有文化区别的天下。该学者意在强调春秋战国时期()A.民族交融得到了加强B.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开始出现C.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D.“华夷”之间的界定比较明确3.(2022·湖北省新高考高三11月考试·1)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白狄建立的王国,20世纪70年代河北平山中山王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器、银器、铜器和玉饰,其中《中山王方壶》(下图)刻有铭文448字,其中反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还有与《左传》相同的文句。据此可知()A.分封制促进了少数民族社会发展B.儒学治国理政的思想被广泛接受C.中山国百姓仰慕先进的中原文化D.实物印证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4.(2022·重庆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2)春秋时期,楚国曾明确宣称:“我蛮夷也。”战国时期,“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这一变化表明()A.楚国实力的强大B.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C.楚国文化的进步D.分封制度的日趋衰落5.(2022·四川省成都市高三联考·2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贵族之间的冲突加剧,贵族集团基于各种原因选择离开母国前往异国的“出奔”现象频发,而“出奔”的结果无外乎定居他国、被杀、成功复国等三种情况。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宗法礼仪彻底崩解C.既有秩序面临挑战D.人才流动现象频繁6.(2022·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考模拟·1)《左转》记载,昭公六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二十九年晋“铸刑鼎”,定公九年,郑国邓析“作竹刑”。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春秋后期()A.通过建立法制维护政治稳定B.地主阶级成为新的统治阶级C.贵族集团受到了法律的约束D.争霸战争需要诉诸法律解决7.(2022·辽宁省葫芦岛市一模·2)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质子制度反映了()A.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B.诸侯争端有效解决C.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8.(2022·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1)阅读下表时间事件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掉晋静公,并将晋国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公元前354年魏国进攻赵国,齐国围魏救赵,魏国大败。公元前303年齐、魏、韩联合讨楚,楚国请得秦国救兵,三国方才退兵。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齐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城。上述历史事件()A.反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B.体现了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C.利于诸侯割据局面结束D.表明齐国丧失春秋霸主地位9.(2022·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1)春秋前期,盟誓(结盟立约)是诸侯之间实现互信的重要方式;春秋中后期,质子(将王子或世子派到他国做人质)作为盟誓的补充大量出现;战国时期,起到事实作用的盟誓寥寥无几,质子成为国家间邦交的重要手段。这表明()A.社会伦理由血缘纽带转向契约纽带B.传统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逐渐式微C.儒学调和社会矛盾的功能逐渐增强D.以信义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得到重建10.(2022·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统一检测·1)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狄族在今河北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考古工作者在中山王厝墓中发掘出一套九件升鼎(依据周礼,升鼎只能专用于陈设牲肉),其中两鼎有烟熏烹煮痕迹,另一鼎壁有篆书汉字铭文,文字典雅优美。这反映了中山国()①学习华夏制度文化②形成统一中央集权国家③僭越华夏礼制规范④完全丧失游牧民族习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核心考点02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2022·湖北荆州高二上期末·2)商鞅徙木立信,张居正强调“悬法于众”,坚持“刑赏予夺,秉持公道”,使得“九围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这反映了两者()A.成就霸业的理想B.依法立信的思想C.富国强兵的理念D.救亡图存的信念2.(2022.1·云南学业水平·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3.(2022·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期末·2)大约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商朝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相当高。西周时期,青铜礼器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礼制的发展与完善。而到了战国时期,这种青铜制造业却逐渐衰落,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工艺传承缺失B.生产力的发展C.手工业发展滞后D.铜矿资源枯绝4.(2022·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高二上期末·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B.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的兼并5.(2022·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期末·1)商鞅在变法中提出了“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论功行赏的赐爵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措施,这有利于()A.强化对基层社会的管理B.推动新的社会阶层出现C.阻断旧贵族的上升通道D.促进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1.(2022·河北承德一模·1)1953年,河北兴隆副将沟出土了大量战国晚期时燕国铸造铁农具的铁范,其中镰范上铸有“右廪(地方官府粮仓)”。在距铁范出土处约1.5公里处的古洞沟发现冶铁遗址1处,并在遗址附近发现了2处采矿井。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晚期()A.官府垄断手工制造B.铁制农具普遍使用C.社会经济加快发展D.大土地所有制盛行2.(2022·河南省高考联盟高三12月联考·2)春秋时期的货币铸造地点,主要集中在晋国和东周王畿所在之地;战国中期以后,货币铸造的范围向东延伸到滨海的齐国境内,向南到达江淮间的荆楚,向北到达燕赵长城以南。这表明()战国主要货币图A.区域经济发展较快B.全国市场初步形成C.民族交融进程加速D.各国货币单一流通3.(2022·湖南省名校高三12月联考·1)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一些区域性的或全国性的经济都会,如定陶因交通发达被推为“天下之中”,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雒邑“东贾齐、鲁,南贾梁、楚”。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分封制的瓦解促进了经济发展B.生产技术进步推动了商业发展C.诸侯争霸兼并推动了商业发展D.各国的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失败4.(2022·湖北省荆州六县市高三12月质检考试·1)近代考古发现,陕西陇县边家庄秦墓、湖南常德楚墓及长沙楚墓等遗址,出土的铁器大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铧、铁铲、钢剑及铁鼎、铁带钩、铁环等铁制农具,日用生活品及武器。这说明春秋晚期()A.冶铁技术有了明显进步B.民营冶铁业进一步发展C.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高D.铁制农具已被普遍使用5.(2022·广东省高三上期中考试·2)表1是先秦至汉盐价变化表,据此表可知()表1齐国、秦国汉文帝汉武帝东汉100钱/石120—150钱/石300—1100钱/石400—8000钱/石A.国家控制经济的力度增强B.秦汉时期的通货膨胀严重C.汉代的经济逐渐恢复发展D.秦汉人口有较大规模增加6.(2022·重庆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1)有学者指出,“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中国必须再次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里“重新建构”是指()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从强调礼治到重视法治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7.(2022·湖北新高考重点中学高三联考·2)公元前536年郑国在执政子产主持下“铸刑书”,向全社会公布,此举遭到晋国贤臣叔向的坚决反对,其理由是平民知道法律后就会弃礼从法,不再畏惧贵族,不合先王礼制。而二十年多年后晋国也向社会公布了成文法。由此可推知,各国颁布法律()A.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B.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C.消除了郑、晋国的社会矛盾D.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形成8.(2022·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1)《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9.(2022·重庆南开中学一模·1)春秋时期管仲在《侈靡》篇中提出“俭则伤事”,“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可知,管仲主张()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戒奢从简与民休息C.调整消费以刺激生产D.发展经济称霸诸侯10.(2021·江西景德镇三模·25)战国时期,养牛业发展迅速,各国对牛的饲养十分重视,出现了一批专门牧牛的人。如《左传》中记载了有专门放牛的奴隶。这表明战国时期()A.重农抑商推动了农业动力革命B.农牧业的商品化趋势明显加强C.奴隶集体劳作方式仍然占主导D.耕作方式变迁影响农牧业发展核心考点03孔子和老子1.(2022·山东聊城高二下期中·1)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种主张意在()A.恢复西周礼乐B.重建社会秩序C.传播儒学思想D.提高个人修养2.(2020.7·山东学业水平·3)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3.(2020·浙江台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5)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有关孔子教育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A.孔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某一种技能的专门人才B.孔子主要教授四书五经,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C.孔子开创私学,使我国学校教育开始普及地方D.孔子主张君子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4.(2020·湖北武汉武昌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周礼规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子却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表明孔子主张()A.以德为主礼法并用B.礼制下移教化百姓C.确立儒家正统地位D.恢复西周礼乐制度5.(2019·湖南学业水平·1)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的是()A.老子B.孔子C.荀子D.韩非子1.(2022·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中·1)《诗经·十月》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来形容春秋时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当时有思想家提出了稳定秩序和安抚人心的主张,流露出对“大同之世”的怀念,于是,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2.(2022·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测试·2)在选人任官方面,孔子提出“举贤才”,认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主张从那些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中挑选人才,“学而优则仕”。据此可知孔子()A.对西周政治制度持肯定态度B.批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C.为诸侯国选拔了适用的人才D.建立了任人唯贤选举制度3.(2021·吉林长春二模·24)春秋时期,老子认为:“故贵以身(生命)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表明老子()A.认同生命本位的理念B.强调个人与社会统一C.反对诸侯争霸战争D.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4.(2022·辽宁名校联盟高三9月联合考试·3)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商鞅在《商君书·更法》中则说:“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这表明()A.两者都意在维护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利益B.两者都在规劝统治者要积极地创新变革C.商鞅明显比孔子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更深D.时代差异使两者对变革社会的要求不同5.(2022·杭州地区高三上期中考试·3)春秋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指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自胜者强。”下列项中与该观点一致的是()A.“以自苦为极”B.“苛政猛于虎”C.“道莫大于无为”D.“事异则备变”6.(2022·山东省济宁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1)《史记·周本纪》载,周文王时期,虞国和芮国因为边界纠纷而派使臣请周文王仲裁。等使臣到了周地,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说完匆忙回国并互相让出了曾经争夺的土地。当时作者这样描述旨在()A.褒扬周文王的德行B.揭示儒家的政治理想C.警示后世的统治者D.美化先秦的治国模式7.(2022·湖南省普通高中高三12月联考·1)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韩非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据此可知,二者都()A.遵循传统礼乐制度B.旨在提倡民本思想C.主张明君治理国家D.反对贵族徇私枉法8.(2022·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复习检测·24)有学者认为,比起诸子百家来,儒家“具有特别的文化优势”,“就连道家、法家、墨家等学者,自幼也得读儒家之书,因为那是社会的基本教科书”。儒家“特别的文化优势”主要得益于()A.植根于久远的文化传统B.满足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C.吸收了诸子的核心思想D.适应“大一统”的发展趋势9.(2022·江苏省常熟市高三12月阶段性抽测·2)“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句话对应的学术流派与下列观点对应的学术流派相同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D.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10.(2022·江苏省海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2)射礼是先秦贵族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论语·八佾篇》在关于射礼的论述中指出: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由此可见射礼()A.具有民主平等色彩B.推动儒学广泛传播C.注重修炼个人品性D.竞技仪式极其繁琐核心考点04百家争鸣1.(2020.1·内蒙古学业水平·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A.稷下学宫设立B.百家争鸣C.私学兴起D.新文化运动2.(2021·北京学业水平·2)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实行宗法制②奖励军功③普遍推行县制④重农抑商,奖励耕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1·山东青岛胶州高二第二学期期中·2)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两者的主张()A.塑造了共同价值观念B.目的是重构社会秩序C.体现了民本政治追求D.构建了完整学术体系4.(2020·湖南怀化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创立发展,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共同主张是()A.君主集权推行仁政B.治国应该礼法结合C.人的天性是善良的D.构建礼乐文明社会5.(2020·安徽池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公元前524年,卜筮预测郑国将遭大火,劝子产用瓘斝玉瓒禳灾,子产以“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的理由加以拒绝。这一记载表明子产()A.对宗教迷信活动持否定的态度B.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趋于理性C.关注社会现实而忽视天道伦常D.致力于维护世俗的道德规范1.(2022·山东省聊城市一模·1)《召公谏厉王止谤》载:“召公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等级意识B.法制观念C.重民思想D.制衡理念2.(2022·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高三3月模拟·1)《吕氏春秋》完成于秦统一六国前夕,其书基本上以儒家为宗,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学说为素材,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熔百家学说为一炉。对《吕氏春秋》评价正确的是()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C.完成了诸子思想的系统整合D.推动了秦的霸业与统一3.(2022·山东省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1)表1为先秦时期儒家部分代表人物的言论。这反映了他们()表1思想言论出处臣(禹、皋陶等)作朕(舜帝)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尚书·益稷》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上》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荀子·王制》A.重视君臣之伦B.推崇君臣共治C.关注社会秩序D.维护百姓利益4.(2022·广东省茂名化州市高中毕业班11月份调研·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以下能体现这一学派主张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5.(2022·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大联考·1)《尚书》记载了周公对贵族的训导:不要只以水为镜,更应以民情为镜。《孟子》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研发项目资金使用审计保障合同
-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女性员工生育保险与职业发展支持合同
- 境外房产投资收益汇回合规审核协议
- 电视剧剧本改编及影视制作授权服务合同
- 跨国物流保险理赔服务协议
- 商业空间精装修及软装一体化项目管理合同
- 股票期权行权分割与员工持股计划合作协议
- 国际展会样品冷藏柜租赁及维护保养服务协议
- 2025年应用软件设计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小型路面保洁设备合作协议书
- GB/T 44672-2024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建立校准品和人体样品赋值计量溯源性的国际一致化方案的要求
- 一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设计 -快速跑 人教版 17张
- DB34∕T 3345-2019 马尾松立木材积表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与护理
- 高等数学(第五版)课件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习导论期末复习题
- 中建三局三公司安装分公司劳务企业定额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5年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英语试题(辅导班)试题含答案
- 二轮复习3:阿氏圆反演变换秒杀
- 中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升课件
- 二手房买卖意向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