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练习册:第9课-诗歌与小说-_第1页
【学练考】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练习册:第9课-诗歌与小说-_第2页
【学练考】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练习册:第9课-诗歌与小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诗歌与小说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2.“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以上诗文的文体是()A.唐诗B.汉赋C.楚辞D.元曲3.优秀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对于我们正确生疏和把握时代背景有很大好处。唐代诗人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有“诗仙”的美誉。从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是()A.唐代的盛世B.唐代由盛转衰C.安史之乱后的景象D.历经沧桑的社会景象4.说到人生追求与感慨,我们或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楚辞、汉赋、唐诗、元曲B.宋词、唐诗、楚辞、元曲C.元曲、楚辞、唐诗、宋词D.唐诗、宋词、楚辞、汉赋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的富强C.中心集权的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的逐步提高6.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训练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开放深化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名著是()A.《红楼梦》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比南亩,田畯至喜。(注:一之日,指周历的正月,二之日是二月。于耜,修理工具。举趾,下地干活。)——《诗经·七月》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材料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请回答:(1)《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材料一中的诗反映了怎样的现实?(2)材料二中的诗反映了什么现实?(3)材料三中的诗与材料一、二中的诗风格有何不同?8.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关于文中的“风骚”生疏错误的是()A.“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屈原的《离骚》B.“骚”是屈原制造的楚辞体的代表作,开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之先河C.“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开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之先河D.“风”中的作品大都呈现出瑰丽华美、想象奇怪的浪漫主义特色9.“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能在宋代得到广泛传播,主要是由于他的词()A.洋溢着猛烈的爱国激情B.擅长描绘雄浑壮丽的景物C.蕴含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生活,有深厚的生活气息10.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消灭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下列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A.《儒林外史》B.《红楼梦》C.《聊斋志异》D.《西游记》11.《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精品,该作品气概恢宏,内容丰富。下图截取的是其中的说书场景。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说书人有可能正在说《西游记》里记载的故事B.听书人经常被说书人叙述的《窦娥冤》感动得泣不成声C.该场景反映了宋代城市经济的富强,市民阶层兴起D.说书人经常叙述商人经商致富的故事12.清朝钱大昕的《十架斋养新录》记载:“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小说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②小说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③小说是明清时期的宗教④通俗易懂的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观看下图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征的示例,把相关空格补充完整后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质朴的汉赋B.极摹人情世态的宋词C.豪放与婉约并存的明清小说D.极摹人情世态的明清小说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材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以上三位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有名诗人。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2)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3)据材料二、三,指出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刻本《水浒传》——明刻本《荷花荡》插图李逵负荆请罪材料二“二拍”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节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走海泛货”的伴侣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一千多个”重有“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珍宝,卖得了五万两银子。从今“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消灭的缘由有哪些?(2)材料二中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第9课诗歌与小说1.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材料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这反映了《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2.C[解析]题干的诗文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气助词“兮”,符合楚辞的特点。3.A[解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作品表现了盛唐气象。4.B[解析]“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是北宋词人晏殊《蝶恋花》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出自马致远有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B项正确。5.B[解析]从诗、词到散曲、小说的变化,是市井通俗文学进一步繁盛的表现,它根植于城市经济的不断富强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故选B项。6.A[解析]《红楼梦》是明清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7.[答案](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材料一中的诗反映了农夫无冬无夏的劳作,却换来了“无衣无褐”的惨境。(2)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3)材料三中的诗反映了诗人隐居田园,留恋山水,追求安静平和的自然之趣;而材料一、二中的诗主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凄惨命运。[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诗歌的几种类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开现实主义之文风;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其诗歌反映了当时军阀混战的状况;孟浩然是唐朝田园派诗人的代表。8.D[解析]A、B、C三项说法正确。楚辞及其代表作《离骚》呈现出瑰丽华美、想象奇怪的特点,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D项错误,符合题意。9.D[解析]本题考查北宋词人柳永词的风格和特点。柳永的词迎合、满足了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简洁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生疏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故选D项。10.D[解析]留意材料关键词:嘉靖前后。《西游记》属于这个时期“讲神魔之争”的小说,其他三部作品消灭在清朝。11.C[解析]《西游记》消灭在明代,排解A项;《窦娥冤》是元曲,排解B项;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进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些文学作品如“三言”“二拍”中才消灭了叙述商人经商致富的故事,排解D项。肯定时期的文化是肯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故选C项。12.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钱大昕认为小说受到了百姓的广泛欢迎,其影响“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说明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故①②④正确。小说不是宗教,故③说法错误。故选C项。13.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正确的表述应当是:专事铺陈、文采华丽的汉赋,豪放与婉约并存的宋词,极摹人情世态的明清小说。故选D项。14.[答案](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2)楚辞接受楚国方言,句式自由机敏,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颜色。(3)李白生活在富强、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他的诗体现了盛唐张扬共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