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原创】新课标2021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5《历史》必修二经济史_第1页
【KS5U原创】新课标2021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5《历史》必修二经济史_第2页
【KS5U原创】新课标2021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5《历史》必修二经济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2021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5《历史》必修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1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4分。1.纽约一家报纸曾经这样赞扬一项制造:“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这项制造的制造者是()。A.哈格里夫斯 B.瓦特C.爱迪生 D.西门子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开放的中国也离不开世界。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20世纪90年月的世界经济进展有两个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随着经济的进展,人类社会进展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潮流,世界上毁灭了“经济联合国”。“经济联合国”是指()A.WTOB.TheEuropeUnionC.APECD.NorthAmericaFreeTradeRegion4.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人,照旧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A.发达国家侵略进展中国家经济B.进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5.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行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缘由是()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D.缺乏充分货币资本的支持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近代”的含义是……()A.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B.受外商企业的刺激C.由私人投资兴办D.引进了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7.2008年的中国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都造成了数以万计的重大人员伤亡。结合所学,推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两国属于结盟国,理应相互帮扶B.中美欧日俄在海地震后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两国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救灾贷款D.两国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救灾贷款8.下列有关“陶瓷之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济重心南移导致B.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C.中外贸易的重心由陆路转向海路D.“陶瓷之路”分为海陆“陶瓷之路”9.关于近现代金融业的进展轨迹,旅美学者薛涌在其著作《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中有这样的论述:“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画,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进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进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终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金融业的进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D.最终转变了欧洲的统治地位10.1914年的一份中国报纸在一则告示中说道:“更有一般孤僻的人,自己觉着不愿趋时,他哪里晓得孔子是时中的圣人。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是A.劝导大家剪掉辫子B.提倡移风易俗C.批判儒家传统道德D.鼓吹反满革命11.下图反映了1920—1940年美国经济进展状况。结合所学学问解读,该图能说明当时的美国A.联邦政府为挽救危机放弃自由主义原则B.联邦预算与国民生产总值同向快速增长C.政府通过赤字财政反危机的机制创新D.政府火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恢复进展经济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目,第12题22分,第13题20分,第14题14分,共56分。12.哈佛高校图书馆内有副对联“文明新旧能适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美了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觉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民国成立这十年来,政治现象诚然令人呕气,但我以为不必无望。从甲午、戊戌到辛亥,多少仁人志士,实在是闹得疲筋力倦,中间自然会发生一时的惰力。但我想这时代也过去了,………从新觉悟,从新奋斗,后方的战斗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加厚。在这种形势之下,当然有一番新气象出来。——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三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盛会。蒸汽机、电灯、电视、汽车、飞机、航天器……这些重大制造正是通过世博会传遍了世界,深刻转变了人类的生活。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摩挲方式参观了l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她在书中写道,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贵重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做匆忙一瞥,看人类进步的困难曲折,看历代兴衰和沧桑之变。——温家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学问,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当时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之处?(6分)(2)据材料二说明“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缘由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学问概述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4分)(3)据材料三指出,世博会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了怎样的促进作用?(4分)(4)据材料三及所学学问,指出促进“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的主要因素。(4分)31.材料一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依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觉。……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当时)。……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3分)材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应,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3分)材料三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李维清《上海乡土志》(3)依据材料三,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对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缘由。(8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受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进展历程。请完成下表。(6分)措施典型代表意义①深圳、珠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②青岛、大连有力地增加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活力开拓沿海经济开放区③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1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济贫法》是由一系列法律组成的一个体系,救济或赡养那些没有工作力气的人。1662年制定的《居住法》规定各教区有救济贫民的义务,但各教区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只对本地区的贫民供应救助,对外来贫民则不愿供应挂念。1795年出台的斯频汉姆兰制度,规定“每个贫苦而勤劳的人每周应得到3先令维持自己的生活,无论这笔钱是来自他自己或是他家庭成员的劳动或是来自济贫税的补贴”,劳工工资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的部分由教区补贴,亦称工资补贴。这导致劳动力的自由流淌受到了确定的限制,造就了贫困、鼓舞了懒散,对贫困劳工“挂念过多和没有挂念都会同样损害人的感谢和独立精神”。材料二18世纪末期以来古典经济学思想已为英国社会尤其是上、中层社会所接受,成为了主流的经济思想,人们开头信任自由放任理论才真正符合当前的经济要求。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主要内容是:一、组建“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使之负责全国贫困救济的管理,包括贫民、济贫院、儿童训练等方面。……三、济贫院纪律严苛,受救济者按类别分区居住,有力气的人必需接受强制工作。——摘编自高潮、徐滨《英国1834年济贫法改革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根源》(1)依据材料,指出1834年济贫法相比以前有何进展?(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1834济贫法改革的背景和影响。(10分)新课标2021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5《历史》必修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1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4分。1.【答案】C【KS5U解析】“真正的阿拉丁神灯”是电灯,电灯的制造者是爱迪生。所以应选C。2.【答案】D【KS5U解析】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应选D3.【答案】A【KS5U解析】此题考查同学的理解力气和中英文对比力气。“经济联合国”是指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性经济组织。依据所学,A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符合题意,B欧盟、C亚太经合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是经济区域化的表现。4.【答案】B【KS5U解析】主要考查同学精确解读材料信息的力气,材料内容说明在区域经济进展中发达国家仍处于有利地位,而进展中国家经济则面临巨大挑战,当然这对提高进展中国家的经济进展也制造了更好的机遇,答案选B,AC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5.【答案】A【KS5U解析】留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因此核心思想是强调民族工业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BCD都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进展受阻的因素,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6.【答案】D【KS5U解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近代”的含义从经济角度来说,是指接受近代化机器进行生产。故正确答案为D项。7.【答案】D【KS5U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状况,供应技术和资金帮忙,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世界银行主要是向进展中国家供应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今日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所以应选D。8.【答案】D【KS5U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陶瓷大量输出海外是在宋代以后。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9.【答案】D【KS5U解析】题干的第一句话就是切题点抓住“现代金融业的进展轨迹”这一主线,后面著作的论述其实都围围着“进展轨迹”来勾画一个“变迁”的过程,即中心的转移由“佛罗伦萨”到“阿姆斯特丹”再到“纽约”也即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现代金融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据所学知是在14世纪,因而AB都错误,C错在“始终”上。10.【答案】A【KS5U解析】考查的是同学分析问题的力气。关于“直接缘由”的题目也就是从材料中直接可以得出的答案。本题中“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表明假如是孔子在世他也要剪掉辫子,所以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是劝导大家剪掉辫子,故选A。11.【答案】C【KS5U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峻的经济危机,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经济患病沉重打击。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政府投资,扩大财政赤字,以缓和经济危机。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目,第12题22分,第13题20分,第14题14分,共56分。12.【答案】(1)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2分)孔子提出了“仁”、“礼”。(2分)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分)(2)近代民族工业的进展;民主科学等思想的传播;中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答出两点即得4分)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任答2点即得4分)(3)推动广泛的国际沟通与合作,传播科技与制造,转变人类生活。(4分)(4)交通、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沟通越来越便利;多极化趋势加强,意识形态冲突减弱;和平和进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任答两点即得4分)【KS5U解析】(1)本题考查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和当时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的相通之处。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是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孔子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孔子提出了“仁”、“礼”。当时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的相通之处是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政治思想上的进展和表现。据据本题材料二说明“后方战斗力一天比一天加厚”的主要缘由有近代民族工业的进展;民主科学等思想的传播;中国民众的进一步觉醒。当时的思想政治领域中“一番新气象”的具体表现为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3)本题考查世博会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了的促进作用。世博会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了的促进作用为推动广泛的国际沟通与合作,传播科技与制造,转变人类生活。(4)本题考查促进“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的主要因素。依据材本题料三和及所学学问可知促进“人类文明在时空上的传承与交融”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沟通越来越便利;多极化趋势加强,意识形态冲突减弱;和平和进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31.【答案】(1)政府重视(或政府设置特地机构进行管理);范围广(或交易国家多);贸易税收(市舶收入)成为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敌对势力利用大海连续与中心对抗;倭寇侵扰;统治者(朱元璋)轻视海外诸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缺乏经济沟通的需求。(3)表现:毁灭西式建筑;近代邮电事业进展;外来宗教的传播。缘由:上海是鸦片战斗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大量西方官员、传教士、商人来此;上海是近代工业最早的诞生地和集中地;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渐渐传入。(4)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任答两点即可)④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全面接轨【KS5U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第(1)问,从贸易政策、范围和税收三个角度思考即可。第(2)问,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统治者的政策等角度分析概括。第(3)问,主要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分析归纳其表现;“缘由”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