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前四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汉以降,关中地区的灌溉系统在长期动乱中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八百里秦川”不复存在,关中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隋朝建立之初,关中粮食危机已然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材料可用来说明隋朝()A.短命而亡缘由 B.开通大运河的动因 C.经济重心的变迁 D.设置义仓的必然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隋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隋朝建立之初,关中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结合所学可知,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南粮北运,这为解决关中粮食危机提供了现实考量,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隋朝短命而亡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义仓是隋以后历代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935年底,国民势力在四川、贵州站稳了脚跟。蒋介石认为,川、滇、黔为中华民国复兴的根据地,只要川、滇、黔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复兴国家。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A.准备全力北上“围剿”红军 B.认识到西南在战略后方地位C.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 D.完成了对日本抗战的各项准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35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面临日本侵略的威胁,国民政府将川、滇、黔等西南地区作为中华民国复兴的根据地,意图在面临入侵的情况下,依托西南地区收复失地、复兴国家,也即认识到西南在抗战中战略后方的地位,B项正确;国民政府将川、滇、黔作为根据地,主要是为了抗日,而非“围剿”红军,排除A项;国民政府将川、滇、黔作为根据地,是为了应对日本侵略,属于“攘外”,而非坚持“先安内”,排除C项;“完成了……各项准备”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3.1959年,毛泽东撰文指出:“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毛泽东的这一论述()A.强调国家建设需要保持较快的速度B.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C.试图纠正国家建设忽视规律的偏向D.否定了“大跃进”运动开展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59年(中国)。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8至1960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1959年,毛泽东撰文,反思总路线存在的错误,试图纠正国家建设急于求成、忽视规律的偏向,C项正确;据材料“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可知这一论述强调国家建设速度不能过快,不能急于求成,排除A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排除B项;虽然“大跃进”运动也犯有急于求成的错误,但加快经济建设仍然有其必要性,强调“经济建设速度不能过快”不等于否定“大跃进”运动开展的必要性,排除D项。故选C项。4.意大利史学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在撰写《佛罗伦萨史》时,一改过去教士修史充满宗教迷信的做法,而用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书中记录了一些生动的史料,如梳毛工起义、美第奇家族的商业经营、热那亚的圣焦尔焦银行等。这反映了()A.文艺复兴推动史学发展 B.欧洲市民文化逐渐兴起C.启蒙运动冲击神学统治 D.意大利工商业独树一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展和人文主义的传播,史学著作发生巨大变化,表现为以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说明文艺复兴推动史学发展,A项正确;欧洲市民文化兴起于12世纪初,且史学发展通常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B项;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当时尚未开始,排除C项;“梳毛工起义、美第奇家族的商业经营、热那亚的圣焦尔焦银行等”涉及意大利工商业,但未提及工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未体现意大利的特点,不能断定“独树一帜”,排除D项。故选A项。5.如图是1962年11月中国画家米谷创作的漫画《胃口越来越大-再来一盘油炸伊尔28……和凉拌甘蔗刀》(注:“伊尔28”指苏联轰炸机;“甘蔗刀”指古巴游击队)。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讽刺了帝国主义阵营的霸权 B.反映了古巴独立运动面临困境C.揭示了美苏争霸的实时态势 D.谴责了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时期(世界)。漫画创作于1962年11月,背景是古巴导弹危机,漫画反映了当时美苏冷战的紧张局势和对抗态势,漫画中的“油炸伊尔28”和“凉拌甘蔗刀”象征着核战争和游击战,反映了美苏在古巴问题上的对峙,揭示了美苏争霸的实时态势,C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苏联、古巴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和讽刺帝国主义阵营的霸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涉及古巴,但主要指的是古巴导弹危机,而非古巴的独立运动,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美苏之间的冷战,而非恐怖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6.东汉初年,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一切政务不再经过三公研究,三公九卿只受成事。三公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这一改制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 C.防止外戚干政 D.减少行政成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东汉初年,以丞相为代表的三公九卿只有经过在皇帝恩准,并加“录尚书事”头衔,才能参与中枢决策,这说明三公九卿只受命办事而已,在皇帝以下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机构已经是尚书台,这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时期中枢机构发生变化,未涉及行政效率得到提高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中枢机构,使三公权力受到削弱,与防止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中枢决策的变化与减少行政成本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7.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承认国王只是贵族“同等中的第一个”,没有更多的权力;其中第61条规定,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A.王权受到制约 B.议会权力至上 C.贵族垄断政治 D.代议制不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5年(英国)。由材料“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可知,国王行使权力受到贵族组成的议会的制约,A项正确;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B项;材料强调王权受到议会制约,国王仍然拥有较大权力,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8.1912年6月,唐绍仪内阁任命非袁嫡系的王芝祥为直隶总督,袁世凯指使北洋将领通电反对,并不经内阁副署发表了改任王芝祥为南方军队宣慰使的命令,唐绍仪及四位同盟会阁员愤然辞职。这反映出当时()A.人事任免缺少法律规定 B.专制独裁统治不得人心C.政党政治尝试初见成效 D.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据题意可知,袁世凯不经过内阁副署发布王芝详为南方军宣慰使的命令,唐绍仪及其同盟会的四个阁员被迫辞职,说明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的责任内阁制遭到破坏,D项正确;材料强调袁世凯不经内阁副署任命官职,破坏责任内阁制,不能看出人事任免缺少法律规定,排除A项;1912年6月,中华民国已经建立,袁世凯的权力受到内阁制约,并非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排除B项;材料不能看出“唐绍仪及四位同盟会阁员愤然辞职”是否阻止了袁世凯的任命,因此不能得出政党政治尝试初见成效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9.1816年时,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总人数仅有6327人;到1917年,联邦政府公务员总人数猛增为50万人;而至1939年,联邦政府雇员便增长到92万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A.文官制度的发展完善 B.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C.国家管理职能的扩展 D.政党政治的激烈竞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6-1939年(美国)。材料表明美国公务员和雇员数量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到1939年即一战到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经济发展,特别是罗斯福新政扩大政府的管理职能,增加政府机构,导致政府对人力资源需求激增,使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雇员数量显著增长,C项正确;文官制度的发展完善,不是美国政府公务员、雇员队伍不断壮大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1917年到1939年美国政府公务员、雇员队伍不断壮大,主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扩大政府职能有关,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政党政治的激烈竞争,与1917年到1939年美国政府公务员、雇员队伍不断壮大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表所示为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的部分情况。由此可知,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预试正场考试廷试年份参加人数合格人数时间合格人数时间录取人数1908178人127人1905—1911年1388人(其中,170人获得进士,1218人获得举人出身)1908—1911年824人1909383人235人1910721人560人1911587人526人A.标志着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B.仍受传统选官考试的影响C.迎合了当时自强求富的思潮 D.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合格者依据成绩等级分别授予进士、举人出身,然后再授予官职,这体现了科举制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清末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受科举制影响,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考试内容,无法得出当时的留学毕业生考试与自强求富思潮的关系,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史实,1905年以后,留学毕业生考试成为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但是无法据材料得出此认识,排除D项。故选B项。11.秦汉律、令杂处不分,都具有法律效力;《晋律》严格区分律与令的界限;唐朝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律、令、格、式、科、“故事”等法律形式整合为律、令、格、式四类。该过程体现出中国古代()A.法律制度的儒家化 B.司法程序的规范化C.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D.法律内容删繁就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唐朝(中国)。材料体现了秦汉至唐时期法治建设的进程与特点,长时期的法治建设进程使中国古代法律体系逐渐完备,中华法系的结构不断走向完善,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看出法律的具体内容,不能得出“”法律制度是否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排除A项;材料主要叙述了法律体系(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法律的实施程序,排除B项;材料主要叙述了法律体系(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法律的具体内容,无从得出“法律内容删繁就简”,排除D项。故选C项。12.《法国民法典》起草委员会主席波特利斯说,关于财产法,“与任何时代的法律都是一致的,我们只是变更或修改了那些与现实的情况不再适应或经验证明已不大方便的部分”;至于合同法,“我们发展了那些适用于所有时代的自然法的原则”。由此可见,《法国民法典》()A.继承和发展了前代法 B.遵循自由主义原则C.确认了契约自由理论 D.重新建立私法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题干“与任何时代的法律都是一致的,我们只是变更或修改了那些与现实的情况不再适应或经验证明已不大方便的部分”“我们发展了那些适用于所有时代的自然法的原则”可知,《法国民法典》中的财产法和合同法修改了前代法律与现实的情况不再适应的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法律及法律原则,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自由主义原则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契约自由理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前代法律,并非“重建”,排除D项。故选A项。13.图1、图2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宣部发布的一组宣传画。它们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B.公民道德建设的全面展开C.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培育【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据题干“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图片信息“培养共产主义品德”“工业学大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涌现出雷锋、王进喜等英雄模范,材料中的一组宣传画反映了当时中国重视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项正确;改革开放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项表述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A项;B项表述中“全面展开”太绝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C项“形成”表述太绝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4.自汉代开始,西北和北方的匈奴、鲜卑、氐、羯、羌等民族已大量进入黄河流域;北朝时“西北诸郡,尽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北魏末期和东西魏时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据此可知()A.五族内迁拓展了国家的疆域 B.北朝开始了与大秦直接贸易C.民族交融加速中原文化认同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到北朝(中国)。根据“自汉代开始,西北和北方的匈奴、鲜卑、氐、羯、羌等民族已大量进入黄河流域……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拥有较为先进的文明,中原地区吸引着周边其他民族不断迁徙到此地,“莫不欢附”“乐中国土风”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中原文化认同,说明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了中原文化认同,C项正确;自汉代起到魏晋时期五族内迁,当时是各族政权并立、社会动荡时期,“迁拓展了国家的疆域”表述错误,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开始了与大秦直接贸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汉代到北朝时期,当时的时代特征是各族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15.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各交战方于1648年10月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根据这一条约,独立的诸侯邦国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国内统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确立了国家主权与独立原则 B.提供了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C.促进了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颠覆了近代欧洲的政治秩序【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1648年的欧洲。根据材料“独立的诸侯邦国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国内统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A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但没有确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排除B项;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C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颠覆了近代欧洲政治秩序的说法过于绝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16.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断然放弃“一边倒”战略,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国家,把亚非拉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B.努力寻求更大外交空间C.着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D.外交成就取得重大突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20世纪60年代,伴随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继续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有所恶化。国家对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把亚非拉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目的是通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争取外交支持,拓展外交空间,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外交成就取得重大突破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D项;亚非拉国家并不都属于中国的邻国,排除C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初“惩五代之弊”,朝廷采取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监察制度就是重要一环。在中央有御史台。而原本负责谏议皇帝的谏官则组成谏院,其职能由谏议变为监察,与御史台共同监察百官,合称台谏。在地方上,各路有三监司,不仅可以监察下属,也可相互监察,从而开双重监察制度之先河。各州设有通判,可监察知州及其下属。整个监察系统上下相维,内外相制,密如网络。宋代本就有“不杀士大夫与言事人”的祖训,加之儒学复兴,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更激励了台谏官员的谏诤精神。仁宗时期,台谏官员支持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相抗衡,自此“台谏之权敢与宰相抗亦”,其地位几与宰相并列。——摘编自刘勇《浅析宋代监察制度》材料二宋代言官可“风闻弹奏”,虽错不罚。皇帝在任用官员时令其“异论相搅”,鼓励监察官员弹奏主官。而台谏的弹奏多罗织罪名,疏于明辨事理。在台谏的攻击下,宰相往往寸步难行,志未伸,谋未果,行未定,而位已离矣。范仲淹、王安石在主政期间均深受其苦。到了北宋末年,台谏已成为党争的工具,所谓弹奏已经成为意气之争。在建制上,各级监察机构又重复设置,职权交叉,人浮于事的现象突出。——摘编自吴敏《宋代监察制度初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监察制度的消极影响。【答案】(1)特点:台谏合流;监察系统严密完备;双重监察;监察机构的地位提高。(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宋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文人政治的发展;儒学复兴激发士大夫的责任感。(答出两点即可)(2)消极影响:降低了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阻挠了变法的推行;加剧了党争;加剧了冗官冗员的问题。(答出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在中央有御史台。而原本负责谏议皇帝的谏官则组成谏院,其职能由谏议变为监察,与御史台共同监察百官,合称台谏”,得出台谏合流;根据材料一“整个监察系统上下相维,内外相制,密如网络”,得出监察系统严密完备;根据材料一“开双重监察制度之先河”,得出双重监察;根据材料一“台谏之权敢与宰相抗亦”,得出监察机构的地位提高。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朝廷采取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监察制度就是重要一环”,得出宋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根据材料一“不杀士大夫与言事人”,得出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根据材料一“儒学复兴”,得出文人政治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得出儒学复兴激发士大夫的责任感。【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在台谏的攻击下,宰相往往寸步难行,志未伸,谋未果,行未定,而位已离矣”,得出降低了行政效率;根据材料二“范仲淹、王安石在主政期间均深受其苦”,得出一定程度上阻挠了变法的推行;根据材料二“台谏已成为党争的工具,所谓弹奏已经成为意气之争”,得出加剧了党争;根据材料二“在建制上,各级监察机构又重复设置,职权交叉,人浮于事的现象突出”,得出加剧了冗官冗员的问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3年,陈独秀在《国民日日报》上刊登了许多激烈批判传统文化的文章,例如《箴奴隶》一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啻为奴隶,因为他们“感受了三千年奴隶之历史,薰染数千载奴隶之风俗,只领无数辈奴隶之教育,揣摩数千载奴隶之学派,子复生子,孙复生孙,谬种流传,演成根性”。陈独秀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过去的落后和今日的挨打之根本原因,是民族强盛之根本阻力。——摘编自周翠娇、陈光明《论陈独秀的早期民族文化思想》材料二抗战时期,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空前发展,钱穆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他不赞成五四以来所流行的那种“主张把中国传统全部文化机构都彻底放弃了,如此始好使中国切实学得像西方”的见解。他坚定地认为,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差,中国文化的未来决不能寄托在一切向西方学习这种幼稚的想法上面,而有待于中国文化能否进行调整和更新。他反复强调,这种调整与更新的动力并非来自西方文化,而必须来自中国文化系统内部。——摘编自左玉河《特殊性和优越性:钱穆的战时文化民族主义情结》(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陈独秀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抗战时期钱穆对待民族文化的主张。【答案】(1)态度:强烈批判,极力否定。原因:传统文化存在糟粕;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和传播;救亡图存的要求。(答出两点即可)(2)评价:这些主张有利于重建民族自信心,为抗战提供精神力量;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夸大了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带有浓厚的文化民族主义色彩。(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态度:据材料一“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得出强烈批判,极力否定。原因:据材料一“陈独秀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过去的落后和今日的挨打之根本原因,是民族强盛之根本阻力”并结合所学得出,陈独秀是近代著名思想家、革命家,为了推动思想解放,传播民主科学观念,对封建文化进行了激烈批判,故可得出救亡图存的要求。从传统文化自身的局限性方面分析,可得出传统文化存在糟粕;结合所学,陈独秀评判传统文化是因为受到西方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是为了给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开辟道路,故可得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和传播。【小问2】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评价:据材料二“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差”“中国文化……进行调整和更新”得出钱穆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主张对中国文化进行调整更新,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所学,在抗日战争背景下,肯定中国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重建民族自信心,为抗战提供精神力量;根据材料二出处“特殊性和优越性:钱穆的战时文化民族主义情结”,从局限性方面分析,可得出钱穆的主张受到战时文化民族主义情结的影响,夸大了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带有浓厚的文化民族主义色彩。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国际法有了明显的新发展。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参加了原来成立的国际组织,而且还设立了许多经济方面的区域合作机构。同时,国际性的科学、技术及行政机构有增无减。《联合国宪章》不但禁止战争,而且以普遍禁止使用武力为原则。这就使一切武装干涉、进攻、占领或武力封锁以及以此相威胁的行为,都成为违反国际法的行动。国际法院的设立及其运作凸显国际司法制度的发展。国际法新分支大量产生,如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组织法、国际发展法、国际能源法、国际刑法等。——摘编自杨泽伟《国际法发展的历史分期》材料二中国一直倡导,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要坚持平等相待、加强战略协作。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中国的上述立场表达为国际法理论中的国际组织、国际决策、国际民主问题奠定了实践基础,贡献出独特的国际法价值因素、观念标尺、范畴体系,凝聚成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中国国际法理论的框架格局,有利于国际法理论的深度发展。——摘编自何志鹏《新时代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当今国际法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答案】(1)表现:国际组织的数量激增;集体安全制度进一步完善;国际司法制度显著发展;国际法新分支产生。(答出三点即可)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有利于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国际社会健康发展。(答出两点即可)(2)贡献:倡导和平合作、平等协商的国际法理念,为发展国际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为国际法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积极参与国际立法,促使国际立法朝着民主、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第一问表现:根据材料一“新兴发展中国家不但参加了原来成立的国际组织,而且还设立了许多经济方面的区域合作机构。同时,国际性的科学、技术及行政机构有增无减”,得出国际组织的数量激增;根据材料一“《联合国宪章》不但禁止战争,而且以普遍禁止使用武力为原则”,得出集体安全制度进一步完善;根据材料一“国际法院的设立及其运作凸显国际司法制度的发展”,得出国际司法制度显著发展;根据材料一“国际法新分支大量产生”,得出国际法新分支产生。第二问意义:根据材料一“这就使一切武装干涉、进攻、占领或武力封锁以及以此相威胁的行为,都成为违反国际法的行动”,得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根据材料一“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参加了原来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不但禁止战争,而且以普遍禁止使用武力为原则”等信息,得出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根据材料一“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组织法、国际发展法、国际能源法、国际刑法等”,得出有利于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国际社会健康发展。【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今(中国)。贡献:根据材料二“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得出倡导和平合作、平等协商的国际法理念,为发展国际法贡献了中国智慧;根据材料二“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得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为国际法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根据材料二“贡献出独特的国际法价值因素、观念标尺、范畴体系,凝聚成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中国国际法理论的框架格局,有利于国际法理论的深度发展”,概括得出积极参与国际立法,促使国际立法朝着民主、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黑奴贸易的发展历程时间主导国家黑奴获取方式规模黑奴主要来源地贩奴目的地及用途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80年代葡萄牙由奴隶贩子自行发动猎奴战争,进行武装掳掠较小西非欧洲用于家务劳动;拉美用于金银矿及种植园16世纪80年代至18世纪下半叶英国贩奴国家设立垄断公司,实行奴隶专卖,挑动非洲酋长内斗,再向其购买奴隶巨大由西非深入内陆,甚至涉及西非拉美金银矿及种植园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美国因英、法等国已禁止奴隶贸易,美国只能以走私方式获取奴隶逐渐缩小西非美国棉花种植园——据吕昆《黑奴贸易的兴起与发展》整理根据材料,围绕“近代黑奴贸易”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论题: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影响黑奴贸易的发展。论述: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贩奴国家主要是封建的葡萄牙,方式是较为落后的武力掳掠,规模较小,其中一部分用于家务劳动,并未用于生产,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贡献不大。16世纪80年代至18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壮大,且以英国为最。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英国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贩奴国家,并采用新型的资本主义商业公司从事贩奴,规模巨大。黑奴的贩运为英国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对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重要意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早已完成,工业革命相继开展,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奴隶制度已经不再适合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掠夺的需要。于是欧洲各国相继禁止黑奴贸易。总之,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了黑奴贸易的发展,使其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近代世界奴隶贸易发展历程,题干要求围绕“近代黑奴贸易”自由拟定论题,据所学可知,近代奴隶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逐步兴起的,新航路开辟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此可以拟定论题: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影响黑奴贸易的发展。其次,根据表格材料黑奴贸易的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结合史实阐述。据所学可知,走在新航路开辟最前列的国家之一是葡萄牙,因此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80年代,贩奴国家主要是封建的葡萄牙,方式是较为落后的武力掳掠,规模较小,因葡萄牙当时是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将海外掠夺财富主要用于统治阶级挥霍,贩卖的奴隶也并未用于生产,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贡献不大。16世纪80年代至18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从事奴隶贸易的国家越来越多,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英国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贩奴国家,并采用新型的资本主义商业公司从事贩奴,规模巨大,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早已完成,工业革命相继开展,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奴隶制度已经不再适合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掠夺的需要,于是欧洲各国相继禁止黑奴贸易。最后,强调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奴隶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奴隶贸易体现出不同发展状况。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前四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汉以降,关中地区的灌溉系统在长期动乱中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八百里秦川”不复存在,关中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隋朝建立之初,关中粮食危机已然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材料可用来说明隋朝()A.短命而亡缘由 B.开通大运河的动因 C.经济重心的变迁 D.设置义仓的必然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隋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隋朝建立之初,关中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结合所学可知,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南粮北运,这为解决关中粮食危机提供了现实考量,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隋朝短命而亡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义仓是隋以后历代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935年底,国民势力在四川、贵州站稳了脚跟。蒋介石认为,川、滇、黔为中华民国复兴的根据地,只要川、滇、黔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复兴国家。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A.准备全力北上“围剿”红军 B.认识到西南在战略后方地位C.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 D.完成了对日本抗战的各项准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35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面临日本侵略的威胁,国民政府将川、滇、黔等西南地区作为中华民国复兴的根据地,意图在面临入侵的情况下,依托西南地区收复失地、复兴国家,也即认识到西南在抗战中战略后方的地位,B项正确;国民政府将川、滇、黔作为根据地,主要是为了抗日,而非“围剿”红军,排除A项;国民政府将川、滇、黔作为根据地,是为了应对日本侵略,属于“攘外”,而非坚持“先安内”,排除C项;“完成了……各项准备”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3.1959年,毛泽东撰文指出:“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毛泽东的这一论述()A.强调国家建设需要保持较快的速度B.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C.试图纠正国家建设忽视规律的偏向D.否定了“大跃进”运动开展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59年(中国)。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8至1960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1959年,毛泽东撰文,反思总路线存在的错误,试图纠正国家建设急于求成、忽视规律的偏向,C项正确;据材料“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可知这一论述强调国家建设速度不能过快,不能急于求成,排除A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排除B项;虽然“大跃进”运动也犯有急于求成的错误,但加快经济建设仍然有其必要性,强调“经济建设速度不能过快”不等于否定“大跃进”运动开展的必要性,排除D项。故选C项。4.意大利史学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在撰写《佛罗伦萨史》时,一改过去教士修史充满宗教迷信的做法,而用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书中记录了一些生动的史料,如梳毛工起义、美第奇家族的商业经营、热那亚的圣焦尔焦银行等。这反映了()A.文艺复兴推动史学发展 B.欧洲市民文化逐渐兴起C.启蒙运动冲击神学统治 D.意大利工商业独树一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展和人文主义的传播,史学著作发生巨大变化,表现为以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说明文艺复兴推动史学发展,A项正确;欧洲市民文化兴起于12世纪初,且史学发展通常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B项;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当时尚未开始,排除C项;“梳毛工起义、美第奇家族的商业经营、热那亚的圣焦尔焦银行等”涉及意大利工商业,但未提及工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未体现意大利的特点,不能断定“独树一帜”,排除D项。故选A项。5.如图是1962年11月中国画家米谷创作的漫画《胃口越来越大-再来一盘油炸伊尔28……和凉拌甘蔗刀》(注:“伊尔28”指苏联轰炸机;“甘蔗刀”指古巴游击队)。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讽刺了帝国主义阵营的霸权 B.反映了古巴独立运动面临困境C.揭示了美苏争霸的实时态势 D.谴责了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时期(世界)。漫画创作于1962年11月,背景是古巴导弹危机,漫画反映了当时美苏冷战的紧张局势和对抗态势,漫画中的“油炸伊尔28”和“凉拌甘蔗刀”象征着核战争和游击战,反映了美苏在古巴问题上的对峙,揭示了美苏争霸的实时态势,C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苏联、古巴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和讽刺帝国主义阵营的霸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涉及古巴,但主要指的是古巴导弹危机,而非古巴的独立运动,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美苏之间的冷战,而非恐怖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6.东汉初年,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一切政务不再经过三公研究,三公九卿只受成事。三公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这一改制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 C.防止外戚干政 D.减少行政成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东汉初年,以丞相为代表的三公九卿只有经过在皇帝恩准,并加“录尚书事”头衔,才能参与中枢决策,这说明三公九卿只受命办事而已,在皇帝以下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机构已经是尚书台,这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时期中枢机构发生变化,未涉及行政效率得到提高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中枢机构,使三公权力受到削弱,与防止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中枢决策的变化与减少行政成本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7.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承认国王只是贵族“同等中的第一个”,没有更多的权力;其中第61条规定,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A.王权受到制约 B.议会权力至上 C.贵族垄断政治 D.代议制不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5年(英国)。由材料“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可知,国王行使权力受到贵族组成的议会的制约,A项正确;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B项;材料强调王权受到议会制约,国王仍然拥有较大权力,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8.1912年6月,唐绍仪内阁任命非袁嫡系的王芝祥为直隶总督,袁世凯指使北洋将领通电反对,并不经内阁副署发表了改任王芝祥为南方军队宣慰使的命令,唐绍仪及四位同盟会阁员愤然辞职。这反映出当时()A.人事任免缺少法律规定 B.专制独裁统治不得人心C.政党政治尝试初见成效 D.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据题意可知,袁世凯不经过内阁副署发布王芝详为南方军宣慰使的命令,唐绍仪及其同盟会的四个阁员被迫辞职,说明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的责任内阁制遭到破坏,D项正确;材料强调袁世凯不经内阁副署任命官职,破坏责任内阁制,不能看出人事任免缺少法律规定,排除A项;1912年6月,中华民国已经建立,袁世凯的权力受到内阁制约,并非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排除B项;材料不能看出“唐绍仪及四位同盟会阁员愤然辞职”是否阻止了袁世凯的任命,因此不能得出政党政治尝试初见成效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9.1816年时,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总人数仅有6327人;到1917年,联邦政府公务员总人数猛增为50万人;而至1939年,联邦政府雇员便增长到92万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A.文官制度的发展完善 B.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C.国家管理职能的扩展 D.政党政治的激烈竞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6-1939年(美国)。材料表明美国公务员和雇员数量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到1939年即一战到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经济发展,特别是罗斯福新政扩大政府的管理职能,增加政府机构,导致政府对人力资源需求激增,使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雇员数量显著增长,C项正确;文官制度的发展完善,不是美国政府公务员、雇员队伍不断壮大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1917年到1939年美国政府公务员、雇员队伍不断壮大,主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扩大政府职能有关,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政党政治的激烈竞争,与1917年到1939年美国政府公务员、雇员队伍不断壮大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表所示为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的部分情况。由此可知,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预试正场考试廷试年份参加人数合格人数时间合格人数时间录取人数1908178人127人1905—1911年1388人(其中,170人获得进士,1218人获得举人出身)1908—1911年824人1909383人235人1910721人560人1911587人526人A.标志着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B.仍受传统选官考试的影响C.迎合了当时自强求富的思潮 D.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合格者依据成绩等级分别授予进士、举人出身,然后再授予官职,这体现了科举制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清末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受科举制影响,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考试内容,无法得出当时的留学毕业生考试与自强求富思潮的关系,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史实,1905年以后,留学毕业生考试成为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但是无法据材料得出此认识,排除D项。故选B项。11.秦汉律、令杂处不分,都具有法律效力;《晋律》严格区分律与令的界限;唐朝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律、令、格、式、科、“故事”等法律形式整合为律、令、格、式四类。该过程体现出中国古代()A.法律制度的儒家化 B.司法程序的规范化C.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D.法律内容删繁就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唐朝(中国)。材料体现了秦汉至唐时期法治建设的进程与特点,长时期的法治建设进程使中国古代法律体系逐渐完备,中华法系的结构不断走向完善,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看出法律的具体内容,不能得出“”法律制度是否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排除A项;材料主要叙述了法律体系(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法律的实施程序,排除B项;材料主要叙述了法律体系(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法律的具体内容,无从得出“法律内容删繁就简”,排除D项。故选C项。12.《法国民法典》起草委员会主席波特利斯说,关于财产法,“与任何时代的法律都是一致的,我们只是变更或修改了那些与现实的情况不再适应或经验证明已不大方便的部分”;至于合同法,“我们发展了那些适用于所有时代的自然法的原则”。由此可见,《法国民法典》()A.继承和发展了前代法 B.遵循自由主义原则C.确认了契约自由理论 D.重新建立私法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题干“与任何时代的法律都是一致的,我们只是变更或修改了那些与现实的情况不再适应或经验证明已不大方便的部分”“我们发展了那些适用于所有时代的自然法的原则”可知,《法国民法典》中的财产法和合同法修改了前代法律与现实的情况不再适应的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法律及法律原则,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自由主义原则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契约自由理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前代法律,并非“重建”,排除D项。故选A项。13.图1、图2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宣部发布的一组宣传画。它们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B.公民道德建设的全面展开C.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培育【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据题干“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图片信息“培养共产主义品德”“工业学大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涌现出雷锋、王进喜等英雄模范,材料中的一组宣传画反映了当时中国重视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项正确;改革开放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项表述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A项;B项表述中“全面展开”太绝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C项“形成”表述太绝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4.自汉代开始,西北和北方的匈奴、鲜卑、氐、羯、羌等民族已大量进入黄河流域;北朝时“西北诸郡,尽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北魏末期和东西魏时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据此可知()A.五族内迁拓展了国家的疆域 B.北朝开始了与大秦直接贸易C.民族交融加速中原文化认同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到北朝(中国)。根据“自汉代开始,西北和北方的匈奴、鲜卑、氐、羯、羌等民族已大量进入黄河流域……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拥有较为先进的文明,中原地区吸引着周边其他民族不断迁徙到此地,“莫不欢附”“乐中国土风”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中原文化认同,说明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了中原文化认同,C项正确;自汉代起到魏晋时期五族内迁,当时是各族政权并立、社会动荡时期,“迁拓展了国家的疆域”表述错误,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开始了与大秦直接贸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汉代到北朝时期,当时的时代特征是各族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15.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各交战方于1648年10月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根据这一条约,独立的诸侯邦国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国内统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确立了国家主权与独立原则 B.提供了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C.促进了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颠覆了近代欧洲的政治秩序【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1648年的欧洲。根据材料“独立的诸侯邦国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国内统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A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但没有确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排除B项;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C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颠覆了近代欧洲政治秩序的说法过于绝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16.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断然放弃“一边倒”战略,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国家,把亚非拉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B.努力寻求更大外交空间C.着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D.外交成就取得重大突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20世纪60年代,伴随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继续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有所恶化。国家对对外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把亚非拉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目的是通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争取外交支持,拓展外交空间,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比较复杂,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外交成就取得重大突破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D项;亚非拉国家并不都属于中国的邻国,排除C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初“惩五代之弊”,朝廷采取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监察制度就是重要一环。在中央有御史台。而原本负责谏议皇帝的谏官则组成谏院,其职能由谏议变为监察,与御史台共同监察百官,合称台谏。在地方上,各路有三监司,不仅可以监察下属,也可相互监察,从而开双重监察制度之先河。各州设有通判,可监察知州及其下属。整个监察系统上下相维,内外相制,密如网络。宋代本就有“不杀士大夫与言事人”的祖训,加之儒学复兴,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更激励了台谏官员的谏诤精神。仁宗时期,台谏官员支持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相抗衡,自此“台谏之权敢与宰相抗亦”,其地位几与宰相并列。——摘编自刘勇《浅析宋代监察制度》材料二宋代言官可“风闻弹奏”,虽错不罚。皇帝在任用官员时令其“异论相搅”,鼓励监察官员弹奏主官。而台谏的弹奏多罗织罪名,疏于明辨事理。在台谏的攻击下,宰相往往寸步难行,志未伸,谋未果,行未定,而位已离矣。范仲淹、王安石在主政期间均深受其苦。到了北宋末年,台谏已成为党争的工具,所谓弹奏已经成为意气之争。在建制上,各级监察机构又重复设置,职权交叉,人浮于事的现象突出。——摘编自吴敏《宋代监察制度初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监察制度的消极影响。【答案】(1)特点:台谏合流;监察系统严密完备;双重监察;监察机构的地位提高。(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宋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文人政治的发展;儒学复兴激发士大夫的责任感。(答出两点即可)(2)消极影响:降低了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阻挠了变法的推行;加剧了党争;加剧了冗官冗员的问题。(答出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在中央有御史台。而原本负责谏议皇帝的谏官则组成谏院,其职能由谏议变为监察,与御史台共同监察百官,合称台谏”,得出台谏合流;根据材料一“整个监察系统上下相维,内外相制,密如网络”,得出监察系统严密完备;根据材料一“开双重监察制度之先河”,得出双重监察;根据材料一“台谏之权敢与宰相抗亦”,得出监察机构的地位提高。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朝廷采取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监察制度就是重要一环”,得出宋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根据材料一“不杀士大夫与言事人”,得出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根据材料一“儒学复兴”,得出文人政治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得出儒学复兴激发士大夫的责任感。【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在台谏的攻击下,宰相往往寸步难行,志未伸,谋未果,行未定,而位已离矣”,得出降低了行政效率;根据材料二“范仲淹、王安石在主政期间均深受其苦”,得出一定程度上阻挠了变法的推行;根据材料二“台谏已成为党争的工具,所谓弹奏已经成为意气之争”,得出加剧了党争;根据材料二“在建制上,各级监察机构又重复设置,职权交叉,人浮于事的现象突出”,得出加剧了冗官冗员的问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3年,陈独秀在《国民日日报》上刊登了许多激烈批判传统文化的文章,例如《箴奴隶》一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啻为奴隶,因为他们“感受了三千年奴隶之历史,薰染数千载奴隶之风俗,只领无数辈奴隶之教育,揣摩数千载奴隶之学派,子复生子,孙复生孙,谬种流传,演成根性”。陈独秀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过去的落后和今日的挨打之根本原因,是民族强盛之根本阻力。——摘编自周翠娇、陈光明《论陈独秀的早期民族文化思想》材料二抗战时期,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空前发展,钱穆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他不赞成五四以来所流行的那种“主张把中国传统全部文化机构都彻底放弃了,如此始好使中国切实学得像西方”的见解。他坚定地认为,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差,中国文化的未来决不能寄托在一切向西方学习这种幼稚的想法上面,而有待于中国文化能否进行调整和更新。他反复强调,这种调整与更新的动力并非来自西方文化,而必须来自中国文化系统内部。——摘编自左玉河《特殊性和优越性:钱穆的战时文化民族主义情结》(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陈独秀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抗战时期钱穆对待民族文化的主张。【答案】(1)态度:强烈批判,极力否定。原因:传统文化存在糟粕;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和传播;救亡图存的要求。(答出两点即可)(2)评价:这些主张有利于重建民族自信心,为抗战提供精神力量;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夸大了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带有浓厚的文化民族主义色彩。(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态度:据材料一“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得出强烈批判,极力否定。原因:据材料一“陈独秀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过去的落后和今日的挨打之根本原因,是民族强盛之根本阻力”并结合所学得出,陈独秀是近代著名思想家、革命家,为了推动思想解放,传播民主科学观念,对封建文化进行了激烈批判,故可得出救亡图存的要求。从传统文化自身的局限性方面分析,可得出传统文化存在糟粕;结合所学,陈独秀评判传统文化是因为受到西方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是为了给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开辟道路,故可得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和传播。【小问2】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评价:据材料二“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差”“中国文化……进行调整和更新”得出钱穆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主张对中国文化进行调整更新,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所学,在抗日战争背景下,肯定中国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重建民族自信心,为抗战提供精神力量;根据材料二出处“特殊性和优越性:钱穆的战时文化民族主义情结”,从局限性方面分析,可得出钱穆的主张受到战时文化民族主义情结的影响,夸大了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带有浓厚的文化民族主义色彩。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国际法有了明显的新发展。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参加了原来成立的国际组织,而且还设立了许多经济方面的区域合作机构。同时,国际性的科学、技术及行政机构有增无减。《联合国宪章》不但禁止战争,而且以普遍禁止使用武力为原则。这就使一切武装干涉、进攻、占领或武力封锁以及以此相威胁的行为,都成为违反国际法的行动。国际法院的设立及其运作凸显国际司法制度的发展。国际法新分支大量产生,如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组织法、国际发展法、国际能源法、国际刑法等。——摘编自杨泽伟《国际法发展的历史分期》材料二中国一直倡导,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咨询及代理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古董家具修复、安装与展览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服装店转让合同书附带品牌形象重塑及宣传推广服务3篇
- 二零二五版噪声污染检测与控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代理出租房租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杭州二手房买卖合同贷款与还款指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金融科技公司股份代持与金融信息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许可证报建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承包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古建筑保护监理服务增补合同2篇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
- 继电保护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2023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题库(含答案)
- 《水下抛石基床振动夯实及整平施工规程》
-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卷(一)试题和答案
- 2025年云南大理州工业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31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风电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 营销策划 -丽亭酒店品牌年度传播规划方案
- 儿童传染病预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