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模拟检测(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晚期的甘肃南佐遗址存有多重环壕,外环壕面积在600万平方米以上,遗址中部是由两重内环壕和九座大夯土台围成的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再中间为有围墙的大型建筑区和宫城,中央夯土墙主殿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由此可见,当时该地()A.深受良渚文化影响 B.城市经济较为繁荣C.具备早期文明特征 D.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从材料看到,南佐遗址存有多重环壕和大型宫殿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是早期文明的特征,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已经具备早期文明特征,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遗址特点,没有涉及其与良渚文化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能够体现出现了城址及宫城,不能体现城市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的贫富分化主要体现在考古发现中,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种类的方面,与材料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2.东汉后期灾异频繁,“妖言”屡生。相关史籍经常出现“妖言”快速传播,“吏民惊恐”“百姓奔走,转相惊动”“击鼓号呼相惊恐”等记载。例如汉安帝时期因谣言大洪水将至,引致人心惶惶,百姓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四处逃离。汉桓帝时期洛阳宫殿无故起火,民间流言四起,认为是君主失德,招致火灾。这反映出()A.迷信思想开始渗透到民间 B.东汉政府的公信力下降C.地方割据势力掌控了舆论 D.君主对舆情的放任态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从材料看到,东汉后期谣言散播广泛,百姓相信谣言,四散逃离甚至攻击君主品德,这反映出东汉政府公信力的下降,B项正确;A项“开始渗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早在先秦时期,迷信鬼神思想就在民间得到传播,排除A项;C项“地方割据势力”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君主的态度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3.唐德宗时期,重臣陆贽评价租庸调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此制“其取法远,其敛财均,其域人固”“天下法制均壹,虽转徙莫容其奸,故人无摇心”,结果则是“海内富实……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据此可推知,当时()A.租庸调制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朝廷内部对于赋税改革存在争议C.社会政治经济秩序较稳定 D.财富平均分配观念得到朝臣认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从材料看到,唐德宗时期的重臣陆贽仍然对租庸调制推崇备至,但根据所学可知,从唐玄宗后期起,随着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已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在赋税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的情况下,朝廷仍有人固守旧制,说明朝廷内部对改革存在争议,B项正确;“租庸调制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从唐玄宗后期起,租庸调制已经趋于瓦解,排除A项;“社会政治经济秩序较为稳定”的说法不符合唐后期政治动荡的史实,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唐朝的赋税改革,“财富平均分配观念”的说法与材料“海内富实……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等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衡阳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属于中国最早的私人创建书院。后来,宋太宗、宋仁宗两度赐“石鼓书院”匾额,书院由于独享皇帝两度“赐额”殊荣,而步入鼎盛。据此推知,宋代石鼓书院的发展得益于()A.治国理念变化 B.社会控制放松 C.经济重心南移 D.儒家学说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后来,宋太宗、宋仁宗两度赐‘石鼓书院’匾额,书院由于独享皇帝两度‘赐额’殊荣,而步入鼎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推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思想,需要大批文官,而书院是科举人才的培养基地,皇帝两度赐匾,说明政府高度重视,石鼓书院也因此达到“鼎盛”,A项正确;书院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人社会控制放松与书院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述的是书院被皇帝两度赐匾而兴盛,主要涉及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宋代的书院发展,没有涉及宋代儒家学说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5.有清朝文献记载说,当世祖之未入关也,先征服内蒙诸部,因与蒙诸汗约为兄弟,引《三国志》桃园结义为例,满洲自认为刘备,而以蒙古诸汗为关羽。其后入帝中夏,恐蒙古之携贰焉,于是累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以示尊崇蒙古之意。清朝这些举措意在()A.加速蒙古族汉文化认同 B.笼络蒙古贵族以强化统治C.宣扬儒家学说的忠孝节义 D.凸显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从材料看到,清朝统治者运用结义和册封形式笼络蒙古贵族,其意在强化统治,B项正确;加速汉文化认同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宣扬儒家学说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项;凸显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是特点,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6.如图为1909年绘制的《庚子国耻纪念画》,画中配文庚子之变“为我中国历来所未有……受耻实多。华人事过情迁,至今日已有淡然若忘之慨。因仿泰西国耻画法,追思当日各事……阅者披览之余,如能激发精神,永不忘此惨剧,亦未始非爱国之一助也”。这可用于探讨当时()A.军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B.大众传媒迎合市场需求C.辛亥革命爆发深层动因 D.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状况【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该画及其配文表述了清末民众在庚子国耻发生几年之后逐渐将之淡忘,作者作画的目的是唤醒民众对庚子国耻的记忆,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可用于探讨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状况,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排除A项;材料未能体现当时大众传媒市场需求,排除B项;民族危机加深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是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但材料无法体现这两个要素,排除C项。故选D项。7.民国肇立,百废待举。政府先后拟定了《任官令》《文官考试令》《文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外交官领事官考试令》《外交官领事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法官考试令》《法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等法令。这些法令的颁布()A.标志着学堂选官的兴起 B.实现了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C.带有浓厚的近代化色彩 D.确保了政府权力交接的稳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材料看到,民国政府颁布的法令有利于文官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近代化色彩,C项正确;A项所述“学堂选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B项“实现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因此D项“交接的稳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8.有苏联学者指出:至于和工农运动在1927年蒙受的严重损失,与其说是因失败而受到的“惩罚”,不如说是为争取革命的成功所付出的“学费”。尽管学费很高,但历史证明没有白付。“失败”一词用于国民党比用于更为合适,因为国民党在1949年历史性失败的种子,早在1927年春夏之际就已经种下了。作者意在说明国民大革命()A.对民主革命进程的深远影响 B.使逐步走向成熟C.加速了国共两党的分道扬镳 D.对国民党的直接打击更沉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从材料“为……革命的成功所付出的‘学费’”“历史性失败的种子,早……已经种下”等信息可知作者意在说明国民大革命影响了之后领导民主革命的发展,据此可以国民大革命对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深远,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标志着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大革命对之后领导的国民革命的影响,C项并非作者意在说明的主题,排除C项;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对中共造成重创,之后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国民党遭受直接打击较小,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9.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规定“保护中小商人利益”“防止乡村群众无原则的(地)侵犯中小商人的利益”“每月营业额不到一百五十元者完全免税”,鼓励小商小贩从白区输入民用与军用物资,并给予免税、贷款倾斜乃至武装护送等支持。由此可见()A.的阶级基础有所扩大 B.经济建设成为苏维埃政权的核心任务C.民族资产阶级支持党的革命事业 D.注重构建根据地经济秩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从材料看到,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保护和发展中小工商业,由此可见,注重构建根据地经济秩序,D项正确;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A项所述“阶级基础有所扩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共在苏区的核心任务是军事斗争,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C项“民族资产阶级”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0.从1950年冬至1952年底,全国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京津两市文教、科技、医务、工商、宗教等人士共6107人,分为47个土地改革工作团,先后赴华东、西南、中南、华北和西北地区参观土改情况,感受农村这场翻天覆地的伟大革命。全国政协的这一举措()A.意在彰显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 B.体现出党对京津社会变革的重视C.有利于社会各界对土改的认同 D.说明政协主要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冬至1952年底(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全国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京津两市文教、科技、医务、工商、宗教等人士赴各地参观土改情况,这一举措有利于社会各界对土地改革的认同,C项正确;彰显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并非材料的主旨,而是强调对土地改革的认同,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党对京津社会变革的重视,因为材料还涉及赴华东、西南、中南、华北和西北地区参观土改情况,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协代行人大职能,政协主要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1.1993年3月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社论《发扬雷锋精神,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指出,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驾驭商品、货币而不被商品、货币所腐蚀,做商品、货币的主人而不做商品、货币的奴隶,通过发展商品经济为人民造福。由此可见,当时我国()A.探索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B.开始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逐渐认识到树立先进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D.强化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3年(中国)。依据材料可知,199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社论《发扬雷锋精神,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号召全国“通过发展商品经济为人民造福”,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由此可见,当时我国探索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A项正确;新中国从成立开始一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B项“开始注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我国并非1993年后才逐渐认识到树立先进人生观的重要意义,排除C项;D项“学校教育”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12.考古学家在开凿于公元前21世纪中后期古埃及MMA504坟墓东墙壁画上,发现一段书吏的涂鸦文字:“希望国王向拉神奉献供品,他是两土地王权的主人,向奥西里斯神奉献供品,他是西部定居者和其他所有地方定居者的管理人……天空赐予大地重生,尼罗河从它的源头为书吏尼斐霍特普的灵魂带来新生。”这说明古埃及()A.阶级分化显著 B.专制王权有神秘性 C.祖先崇拜盛行 D.政治体制较为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1世纪中后期(古埃及)。根据题干“希望国王向拉神奉献供品”可知,书吏在涂鸦文字中请求国王和神协商,赐福于他,这说明在当时古埃及人看来国王可与神沟通,专制王权具有神秘性,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不是阶级分化问题,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对天神的崇拜,而非祖先,排除C项;材料虽然涉及书吏、国王,但无法体现政治体制的具体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3.19世纪40年代,伦敦大都市改善勤劳阶层住宅协会宣称,“在保证回收成本的前提下,为劳工的生活提供舒适和方便的住房”,另一个组织“改善劳工阶级生活状况协会”宣称要建造、租赁或购买合适的住房,以每周合适的租金,用隔间房形式出租给那些需要的家庭和夜宿者。他们的主张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同与政府大力支持。这些现象的出现源于()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盛行 B.法国革命对封建秩序的冲击C.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 D.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19世纪40年代,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住房紧缺和工人居住条件恶劣,这一时期,为了解决因城市化导致的住房问题,许多组织和协会致力于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这反映了社会对工人阶层居住问题的关注与解决,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且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材料中的社会对工人阶层居住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的伦敦是英国城市,且材料时间与法国大革命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时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期自由主义是主要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4.1900年初,英国、沙俄等国相继入侵卡扎尔王朝统治的伊朗,国王穆扎法·厄丁为解决财政危机,相继与欧洲各国签署贸易扩充协议,将货币发行权、石油开采权出卖给英国,并出让里海渔业租让权、保险与运输租让权给沙皇俄国。伊朗当局的行径()A.加速了伊朗立宪革命的发生 B.使伊朗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C.暂时缓和了英俄两国的矛盾 D.引发了无产阶级的总罢工斗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初(世界)。据题干“国王穆扎法·厄丁为解决财政危机,相继与欧洲各国签署贸易扩充协议,将货币发行权、石油开采权出卖给英国,并出让里海渔业租让权、保险与运输租让权给沙皇俄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伊朗的主权,加速了伊朗立宪革命的发生,A项正确;伊朗虽然在经济上受到列强的控制,但并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排除B项;伊朗当局的行径并没有缓和英俄两国的矛盾,反而使两国在伊朗的争夺更加激烈,排除C项;当时伊朗不存在无产阶级总罢工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15.如图所示为1950—2006年德国(统一前为联邦德国)人均GDP和GDP增长率变化情况。对此现象的合理认知是()A.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空前高速发展 B.社会保障制度消除了贫富分化C.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获益最大 D.政府宏观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2006年(德国)。从题干曲线图可知,二战后德国经济总体呈现较快发展的形势,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政府宏观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引导,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D项正确。A项“空前高速发展”的说法与题干展现的曲线图不符,排除A项;B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要判断德国在欧洲一体化中的获益情况,不能仅仅依据人均GDP和GDP增长率的变化,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经济数据,并与其他欧洲国家进行对比,排除C项。故选D项。16.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到2017年1月,已有19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这反映出()A.全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B.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得到较普遍认同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D.多极化趋势在文化领域进展最为迅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2--2017年(世界)。依据材料“已有19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可知,已有193个国家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反映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在世界上得到较普遍认同,B项正确;从材料无法得出“全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排除A项;材料强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意识增强,C项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从材料无法得出在文化领域的多极化趋势“最为迅速”,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西方世界而言,1648年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订立而成为一个标志性年份,瑞典和勃兰登堡首次以界石的形式作为国界的标志,西方国际秩序由此奠定。和约规定:“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与此相比,同年发生于东亚世界的一个事件似乎微不足道:这年二月,清廷颁《时宪历》于朝鲜,九月,朝鲜国王派人赴京“学《时宪历》算法”,随后于国内一直沿用此历。不过,从东亚世界的内在逻辑看,它却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奉正朔”(遵从奉行王朝的年号和历法)恰恰是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特征。——摘编自李云泉《朝贡与条约之间: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的并存与兼容》材料二清代,中国主要面对的是西方各国,迎接的是与中国历代王朝都迥然不同的国际环境。《尼布楚条约》仅仅比《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晚了41年,康熙派遣了宫中两名耶稣会传教士徐日昇和张诚充当翻译,参与中俄和谈。该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天下”向西方近代国界的观念转变。但也有学者认为清朝边界观念是基于中国传统“天下主义”而存在的。在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摘编自李晨哲《全球史视野下的法国传教士与康熙朝中外交流》(1)根据材料一、概括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二中清朝处理对外关系方式的变化,并从东亚国际秩序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答案】(1)特点;具有明确的国界意识;以国际会议和条约形式解决争端;强调集体制裁;确认国家主权平等和独立。(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利用条约关系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影响: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两国边界,维护了边境秩序的稳定;含有国家地位平等的原则,确立了平等的条约关系;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天下观,但仍囿于传统的朝贡体系。(须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48年(世界)。据材料一“瑞典和勃兰登堡首次以界石的形式作为国界的标志”可得出“具有明确的国界意识”,参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瑞典和勃兰登堡等国都是主权国家,可得出“确认国家主权平等和独立”;据材料“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可得出“以国际会议和条约形式解决争端”、“强调集体制裁”原则。【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第一小问归纳清朝处理对外关系方式的变化,据材料一二“康熙派遣了宫中两名耶稣会传教士徐日昇和张诚充当翻译,参与中俄和谈。该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天下’向西方近代国界的观念转变”可得出“利用条约关系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第二小问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两国边界,维护了边境秩序的稳定;《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之间签订的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体现了国家地位平等的原则,确立了平等的条约关系;据材料二“该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天下’向西方近代国界的观念转变”新的可得出“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天下观”;据材料二“ 在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可得出“清政府仍囿于传统的朝贡体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都锦生丝织厂是近代爱国工业家都锦生创办的丝织工艺品厂,其发展演变的部分情况如下:时间发展演变情况1922年都锦生在杭州创立“都锦生丝织厂”。都锦生丝织厂在继承传统杭州织锦工艺的基础上,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织锦工艺体现出来,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1926年织锦作品《宫妃夜游图》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织锦独特的文化魅力。随后,都锦生丝织厂进一步扩大规模,拥有织机近百台、轧花机五台,职工约一百四十人。1931年都锦生带领工人们走上街头,声讨日寇侵占东三省的罪行。为抵制日货,都锦生停用了日产人造丝,不惜改用价格更高的法国、意大利人造丝。1937年杭州沦陷后,日本人任命都锦生为杭州日伪政府科长,被他严词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一把火将都锦生丝织厂的厂房及设备烧了个精光。1941年战火蔓延到了都锦生在上海租界的工厂,工人逃离,原料短缺,生产陷入僵局。都锦生说:“等到国家解放,我们便能将企业改制一事纳入议程,将民族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在世界之林占据一席之地,为国争光!”1943年都锦生因脑溢血在上海病逝。弥留之际,他依旧心系故乡,嘱咐亲友要将自己的遗体运回杭州安葬。1949年1949年,都锦生丝织厂承接了第一项重大国礼任务:为毛泽东同志赴苏联访问设计生产国礼《斯大林元帅》织锦伟人像。作品一经问世,便引来了全社会的惊叹与赞赏。1953年都锦生丝织厂被国家列为重点外事接待单位,接待了大批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2001年都锦生丝织厂改制为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摘编自刘翔宇《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都锦生丝织厂的发展演变所折射出的重大历史现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锦生丝织厂的发展演变给当今企业发展带来的启示。【答案】(1)现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的深入和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日本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任答四点即可)(2)启示:将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不畏困难,积极面对挑战;与时俱进,走创新发展之路;抓住时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2-2001年(中国)。据材料“都锦生丝织厂是近代爱国工业家都锦生创办的丝织工艺品厂”并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锦生丝织厂在继承传统杭州织锦工艺的基础上,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织锦工艺体现出来”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学东渐的深入和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据材料“都锦生带领工人们走上街头,声讨日寇侵占东三省的罪行。为抵制日货,都锦生停用了日产人造丝”并结合所学可知,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据材料“战火蔓延到了都锦生在上海租界的工厂,工人逃离,原料短缺,生产陷入僵局。”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据材料“1949年,都锦生丝织厂承接了第一项重大国礼任务”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材料“都锦生丝织厂被国家列为重点外事接待单位,接待了大批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据材料“都锦生丝织厂改制为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2-2001年(中国)。据材料“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一把火将都锦生丝织厂的厂房及设备烧了个精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将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据材料“等到国家解放,我们便能将企业改制一事纳入议程,将民族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在世界之林占据一席之地,为国争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不畏困难,积极面对挑战;据材料“为毛泽东同志赴苏联访问设计生产国礼《斯大林元帅》织锦伟人像。作品一经问世,便引来了全社会的惊叹与赞赏。”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与时俱进,走创新发展之路;据材料“都锦生丝织厂改制为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抓住时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世纪晚期危机”是对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是西欧中世纪史的重要研究主题。目前,已经形成衰落论、转型论和危机应对论等解释模式。其中,危机应对论聚焦于危机本身和处于危机中的人,既考察危机的表现和破坏性,也认识人们在危机之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行动与策略,进而揭示出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应对危机,维持既有社会体系运转的能力,即西欧封建社会所具有的“韧性”。——摘编自吕昭《“中世纪晚期危机”解释模式的嬗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晚期危机”的主要表现,并结合史实对“危机应对论”予以阐释。【答案】表现:欧洲流行“黑死病”英法爆发百年战争;商业危机等。(任答两点即可)示例一:阐释:14—15世纪,欧洲流行“黑死病”,大量人口死亡,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黑死病的流行使人们感到在死亡面前无能为力,人们逐所质疑教会宣扬的宗教思想,冲击了教会权威。同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些知识分子宣扬人性的自由,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文艺复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鼓励人们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冒险、奋斗,在一定程度上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示例二:阐释:1337—1453年,英法之间爆发百年战争,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引发财政困难,使社会秩序紊乱。战争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以圣女贞德为代表的民族英雄,统治者通过宣扬民族英雄,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早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同时,百年战争的胜利使法国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使国家的领土边界变得清晰和稳定,为国家主权的确立奠定了空间基础。14世纪初,法国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形成等级君主制,王权得以强化,推动了法国从封建王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型。示例三:阐释:14—15世纪,奥斯曼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方社会出现商业危机。为了缓解商业危机,西欧国家开始探寻从海上前往亚洲的航路。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到达美洲;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这些航路的发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西方的资本原始积累。(还可从经济层面解读,如对封建领主而言,庄园经济逐渐解体,封建领主实行租佃制,采取雇佣劳动,推行货币地租等,逐渐推动了农村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设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晚期危机”的主要表现,并结合史实对“危机应对论”予以阐释。据材料“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及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黑死病流行,英法爆发了百年战争,经济上面出现商业危机等。可以分别就三个方面对中世纪晚期的危机进行说明。如果选择黑死病流行,主要结合黑死病流行的海况和对欧洲经济、社会、思想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说明。可进行说明如下:14—15世纪,欧洲流行“黑死病”,大量人口死亡,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黑死病的流行使人们感到在死亡面前无能为力,人们逐所质疑教会宣扬的宗教思想,冲击了教会权威。同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些知识分子宣扬人性的自由,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文艺复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鼓励人们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冒险、奋斗,在一定程度上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如果选择战争方面的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可以从英法百年战争的概况和英国百年战争对法国民族意识的举行、封建王国转型等角度进行说明。可进行阐释如下:1337—1453年,英法之间爆发百年战争,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引发财政困难,使社会秩序紊乱。战争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以圣女贞德为代表的民族英雄,统治者通过宣扬民族英雄,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早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同时,百年战争的胜利使法国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使国家的领土边界变得清晰和稳定,为国家主权的确立奠定了空间基础。14世纪初,法国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形成等级君主制,王权得以强化,推动了法国从封建王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型。如选择经济方面的经济危机,可以从奥斯曼帝国扩张,传统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及引发新航路开辟等角度进行说明。可进行阐释如下:14—15世纪,奥斯曼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方社会出现商业危机。为了缓解商业危机,西欧国家开始探寻从海上前往亚洲的航路。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到达美洲;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这些航路的发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西方的资本原始积累。经济方面也可以从庄园经济不断瓦解,推动农村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角度说明。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家风类型历史人物的家风及其内涵帝王家族家风:礼贤下士,为政以德周文王家风:治国爱民,笃仁忠君、仁德诚信;汉高祖家风:重视文教、以德治国、宽俭爱民;唐太宗家风:见贤思齐、知人善任、文治武功名门显宦家风:教家立范,勤政公廉颜氏家风:忠孝节义,坚守儒学;司马家风:清白俭朴,将才辈出;包氏家风:廉洁公正,忠孝两全;张氏家风:淡泊致远,耕读传家;曾国藩家风:恭谨自律,勤俭和睦商界翘楚家风:士魂商才,仁心义路巩义康氏家风:急公好义、救民水火;栖霞牟氏家风:薪火相传,扶困济厄;祁县乔氏家风:重信重义,乐善好施志士英烈家风:救亡图存,济世经邦梁启超家风:励志勉学,救亡图存;闻一多家风:民主爱国,舍生取义;赵一曼家风:爱国救民、坚守信念;张自忠家风:孝亲爱妻、誓死报国材料中华民族家风文化源远流长,下表所示为一些家风典范。——摘编自陈延斌、杨威《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种家风类型,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或近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类型,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选取类型:帝王家族家风:礼贤下士,为政以德。论题:中国古代帝王家族礼贤下士、为政以德的家风有助于国家治理和长治久安。阐述:商朝末年政治动荡、民不聊生,周文王仁德爱民,关心百姓疾苦,获得民心,其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并延续将近八百年。这种家风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拓展。底层出身和经历战乱的汉高祖刘邦知悉民间疾苦,教育子孙注重仁孝爱民、轻徭薄赋、节俭朴素,重视文教、以德治国、宽俭爱民的家风逐所形成,由此汉初出现了文帝、景帝等宽厚仁爱之君,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李世民聪慧好武、英明果敢,招揽义士推翻隋朝的暴政,重视皇子教育,养成宽以待民、知人善任的家风,推动唐朝经济走向繁荣,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局面。(“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首先,选择帝王家族家风:礼贤下士,为政以德为切入点,根据材料“周文王家风:治国爱民,笃仁忠君、仁德诚信;汉高祖家风:重视文教、以德治国、宽俭爱民;唐太宗家风:见贤思齐、知人善任、文治武功”并结合所学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帝王家族礼贤下士、为政以德的家风有助于国家治理和长治久安。其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商朝末年政治动荡、民不聊生,周文王仁德爱民,关心百姓疾苦,获得民心,其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并延续将近八百年。这种家风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拓展。秦末以来,底层出身和经历战乱的汉高祖刘邦知悉民间疾苦,教育子孙注重仁孝爱民、轻徭薄赋、节俭朴素,重视文教、以德治国、宽俭爱民的家风逐所形成,由此汉初出现了文帝、景帝等宽厚仁爱之君,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及至唐朝再一次大一统。唐太宗李世民聪慧好武、英明果敢,招揽义士推翻隋朝的暴政,重视皇子教育,养成宽以待民、知人善任的家风,推动唐朝经济走向繁荣,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局面。最后,呼应论题。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模拟检测(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晚期的甘肃南佐遗址存有多重环壕,外环壕面积在600万平方米以上,遗址中部是由两重内环壕和九座大夯土台围成的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再中间为有围墙的大型建筑区和宫城,中央夯土墙主殿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由此可见,当时该地()A.深受良渚文化影响 B.城市经济较为繁荣C.具备早期文明特征 D.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从材料看到,南佐遗址存有多重环壕和大型宫殿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是早期文明的特征,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已经具备早期文明特征,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遗址特点,没有涉及其与良渚文化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能够体现出现了城址及宫城,不能体现城市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的贫富分化主要体现在考古发现中,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种类的方面,与材料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2.东汉后期灾异频繁,“妖言”屡生。相关史籍经常出现“妖言”快速传播,“吏民惊恐”“百姓奔走,转相惊动”“击鼓号呼相惊恐”等记载。例如汉安帝时期因谣言大洪水将至,引致人心惶惶,百姓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四处逃离。汉桓帝时期洛阳宫殿无故起火,民间流言四起,认为是君主失德,招致火灾。这反映出()A.迷信思想开始渗透到民间 B.东汉政府的公信力下降C.地方割据势力掌控了舆论 D.君主对舆情的放任态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从材料看到,东汉后期谣言散播广泛,百姓相信谣言,四散逃离甚至攻击君主品德,这反映出东汉政府公信力的下降,B项正确;A项“开始渗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早在先秦时期,迷信鬼神思想就在民间得到传播,排除A项;C项“地方割据势力”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君主的态度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3.唐德宗时期,重臣陆贽评价租庸调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此制“其取法远,其敛财均,其域人固”“天下法制均壹,虽转徙莫容其奸,故人无摇心”,结果则是“海内富实……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据此可推知,当时()A.租庸调制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朝廷内部对于赋税改革存在争议C.社会政治经济秩序较稳定 D.财富平均分配观念得到朝臣认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从材料看到,唐德宗时期的重臣陆贽仍然对租庸调制推崇备至,但根据所学可知,从唐玄宗后期起,随着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已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在赋税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的情况下,朝廷仍有人固守旧制,说明朝廷内部对改革存在争议,B项正确;“租庸调制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从唐玄宗后期起,租庸调制已经趋于瓦解,排除A项;“社会政治经济秩序较为稳定”的说法不符合唐后期政治动荡的史实,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唐朝的赋税改革,“财富平均分配观念”的说法与材料“海内富实……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等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衡阳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属于中国最早的私人创建书院。后来,宋太宗、宋仁宗两度赐“石鼓书院”匾额,书院由于独享皇帝两度“赐额”殊荣,而步入鼎盛。据此推知,宋代石鼓书院的发展得益于()A.治国理念变化 B.社会控制放松 C.经济重心南移 D.儒家学说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后来,宋太宗、宋仁宗两度赐‘石鼓书院’匾额,书院由于独享皇帝两度‘赐额’殊荣,而步入鼎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推行崇文抑武的治国思想,需要大批文官,而书院是科举人才的培养基地,皇帝两度赐匾,说明政府高度重视,石鼓书院也因此达到“鼎盛”,A项正确;书院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人社会控制放松与书院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述的是书院被皇帝两度赐匾而兴盛,主要涉及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宋代的书院发展,没有涉及宋代儒家学说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5.有清朝文献记载说,当世祖之未入关也,先征服内蒙诸部,因与蒙诸汗约为兄弟,引《三国志》桃园结义为例,满洲自认为刘备,而以蒙古诸汗为关羽。其后入帝中夏,恐蒙古之携贰焉,于是累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以示尊崇蒙古之意。清朝这些举措意在()A.加速蒙古族汉文化认同 B.笼络蒙古贵族以强化统治C.宣扬儒家学说的忠孝节义 D.凸显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从材料看到,清朝统治者运用结义和册封形式笼络蒙古贵族,其意在强化统治,B项正确;加速汉文化认同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宣扬儒家学说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项;凸显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是特点,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6.如图为1909年绘制的《庚子国耻纪念画》,画中配文庚子之变“为我中国历来所未有……受耻实多。华人事过情迁,至今日已有淡然若忘之慨。因仿泰西国耻画法,追思当日各事……阅者披览之余,如能激发精神,永不忘此惨剧,亦未始非爱国之一助也”。这可用于探讨当时()A.军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B.大众传媒迎合市场需求C.辛亥革命爆发深层动因 D.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状况【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该画及其配文表述了清末民众在庚子国耻发生几年之后逐渐将之淡忘,作者作画的目的是唤醒民众对庚子国耻的记忆,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可用于探讨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状况,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排除A项;材料未能体现当时大众传媒市场需求,排除B项;民族危机加深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是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但材料无法体现这两个要素,排除C项。故选D项。7.民国肇立,百废待举。政府先后拟定了《任官令》《文官考试令》《文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外交官领事官考试令》《外交官领事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法官考试令》《法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等法令。这些法令的颁布()A.标志着学堂选官的兴起 B.实现了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C.带有浓厚的近代化色彩 D.确保了政府权力交接的稳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材料看到,民国政府颁布的法令有利于文官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近代化色彩,C项正确;A项所述“学堂选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B项“实现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因此D项“交接的稳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8.有苏联学者指出:至于和工农运动在1927年蒙受的严重损失,与其说是因失败而受到的“惩罚”,不如说是为争取革命的成功所付出的“学费”。尽管学费很高,但历史证明没有白付。“失败”一词用于国民党比用于更为合适,因为国民党在1949年历史性失败的种子,早在1927年春夏之际就已经种下了。作者意在说明国民大革命()A.对民主革命进程的深远影响 B.使逐步走向成熟C.加速了国共两党的分道扬镳 D.对国民党的直接打击更沉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从材料“为……革命的成功所付出的‘学费’”“历史性失败的种子,早……已经种下”等信息可知作者意在说明国民大革命影响了之后领导民主革命的发展,据此可以国民大革命对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深远,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标志着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大革命对之后领导的国民革命的影响,C项并非作者意在说明的主题,排除C项;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对中共造成重创,之后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国民党遭受直接打击较小,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9.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规定“保护中小商人利益”“防止乡村群众无原则的(地)侵犯中小商人的利益”“每月营业额不到一百五十元者完全免税”,鼓励小商小贩从白区输入民用与军用物资,并给予免税、贷款倾斜乃至武装护送等支持。由此可见()A.的阶级基础有所扩大 B.经济建设成为苏维埃政权的核心任务C.民族资产阶级支持党的革命事业 D.注重构建根据地经济秩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从材料看到,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保护和发展中小工商业,由此可见,注重构建根据地经济秩序,D项正确;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A项所述“阶级基础有所扩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共在苏区的核心任务是军事斗争,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C项“民族资产阶级”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0.从1950年冬至1952年底,全国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京津两市文教、科技、医务、工商、宗教等人士共6107人,分为47个土地改革工作团,先后赴华东、西南、中南、华北和西北地区参观土改情况,感受农村这场翻天覆地的伟大革命。全国政协的这一举措()A.意在彰显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 B.体现出党对京津社会变革的重视C.有利于社会各界对土改的认同 D.说明政协主要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冬至1952年底(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全国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京津两市文教、科技、医务、工商、宗教等人士赴各地参观土改情况,这一举措有利于社会各界对土地改革的认同,C项正确;彰显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并非材料的主旨,而是强调对土地改革的认同,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党对京津社会变革的重视,因为材料还涉及赴华东、西南、中南、华北和西北地区参观土改情况,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协代行人大职能,政协主要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1.1993年3月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社论《发扬雷锋精神,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指出,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驾驭商品、货币而不被商品、货币所腐蚀,做商品、货币的主人而不做商品、货币的奴隶,通过发展商品经济为人民造福。由此可见,当时我国()A.探索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B.开始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逐渐认识到树立先进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D.强化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3年(中国)。依据材料可知,199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社论《发扬雷锋精神,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号召全国“通过发展商品经济为人民造福”,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由此可见,当时我国探索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A项正确;新中国从成立开始一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B项“开始注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我国并非1993年后才逐渐认识到树立先进人生观的重要意义,排除C项;D项“学校教育”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12.考古学家在开凿于公元前21世纪中后期古埃及MMA504坟墓东墙壁画上,发现一段书吏的涂鸦文字:“希望国王向拉神奉献供品,他是两土地王权的主人,向奥西里斯神奉献供品,他是西部定居者和其他所有地方定居者的管理人……天空赐予大地重生,尼罗河从它的源头为书吏尼斐霍特普的灵魂带来新生。”这说明古埃及()A.阶级分化显著 B.专制王权有神秘性 C.祖先崇拜盛行 D.政治体制较为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1世纪中后期(古埃及)。根据题干“希望国王向拉神奉献供品”可知,书吏在涂鸦文字中请求国王和神协商,赐福于他,这说明在当时古埃及人看来国王可与神沟通,专制王权具有神秘性,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不是阶级分化问题,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对天神的崇拜,而非祖先,排除C项;材料虽然涉及书吏、国王,但无法体现政治体制的具体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3.19世纪40年代,伦敦大都市改善勤劳阶层住宅协会宣称,“在保证回收成本的前提下,为劳工的生活提供舒适和方便的住房”,另一个组织“改善劳工阶级生活状况协会”宣称要建造、租赁或购买合适的住房,以每周合适的租金,用隔间房形式出租给那些需要的家庭和夜宿者。他们的主张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同与政府大力支持。这些现象的出现源于()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盛行 B.法国革命对封建秩序的冲击C.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 D.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19世纪40年代,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住房紧缺和工人居住条件恶劣,这一时期,为了解决因城市化导致的住房问题,许多组织和协会致力于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这反映了社会对工人阶层居住问题的关注与解决,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且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材料中的社会对工人阶层居住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的伦敦是英国城市,且材料时间与法国大革命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时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期自由主义是主要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4.1900年初,英国、沙俄等国相继入侵卡扎尔王朝统治的伊朗,国王穆扎法·厄丁为解决财政危机,相继与欧洲各国签署贸易扩充协议,将货币发行权、石油开采权出卖给英国,并出让里海渔业租让权、保险与运输租让权给沙皇俄国。伊朗当局的行径()A.加速了伊朗立宪革命的发生 B.使伊朗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C.暂时缓和了英俄两国的矛盾 D.引发了无产阶级的总罢工斗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初(世界)。据题干“国王穆扎法·厄丁为解决财政危机,相继与欧洲各国签署贸易扩充协议,将货币发行权、石油开采权出卖给英国,并出让里海渔业租让权、保险与运输租让权给沙皇俄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伊朗的主权,加速了伊朗立宪革命的发生,A项正确;伊朗虽然在经济上受到列强的控制,但并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排除B项;伊朗当局的行径并没有缓和英俄两国的矛盾,反而使两国在伊朗的争夺更加激烈,排除C项;当时伊朗不存在无产阶级总罢工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15.如图所示为1950—2006年德国(统一前为联邦德国)人均GDP和GDP增长率变化情况。对此现象的合理认知是()A.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空前高速发展 B.社会保障制度消除了贫富分化C.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获益最大 D.政府宏观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2006年(德国)。从题干曲线图可知,二战后德国经济总体呈现较快发展的形势,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政府宏观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引导,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D项正确。A项“空前高速发展”的说法与题干展现的曲线图不符,排除A项;B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要判断德国在欧洲一体化中的获益情况,不能仅仅依据人均GDP和GDP增长率的变化,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经济数据,并与其他欧洲国家进行对比,排除C项。故选D项。16.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到2017年1月,已有19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这反映出()A.全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B.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得到较普遍认同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D.多极化趋势在文化领域进展最为迅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2--2017年(世界)。依据材料“已有19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可知,已有193个国家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反映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在世界上得到较普遍认同,B项正确;从材料无法得出“全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排除A项;材料强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意识增强,C项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从材料无法得出在文化领域的多极化趋势“最为迅速”,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西方世界而言,1648年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订立而成为一个标志性年份,瑞典和勃兰登堡首次以界石的形式作为国界的标志,西方国际秩序由此奠定。和约规定:“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与此相比,同年发生于东亚世界的一个事件似乎微不足道:这年二月,清廷颁《时宪历》于朝鲜,九月,朝鲜国王派人赴京“学《时宪历》算法”,随后于国内一直沿用此历。不过,从东亚世界的内在逻辑看,它却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奉正朔”(遵从奉行王朝的年号和历法)恰恰是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特征。——摘编自李云泉《朝贡与条约之间: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的并存与兼容》材料二清代,中国主要面对的是西方各国,迎接的是与中国历代王朝都迥然不同的国际环境。《尼布楚条约》仅仅比《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晚了41年,康熙派遣了宫中两名耶稣会传教士徐日昇和张诚充当翻译,参与中俄和谈。该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天下”向西方近代国界的观念转变。但也有学者认为清朝边界观念是基于中国传统“天下主义”而存在的。在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摘编自李晨哲《全球史视野下的法国传教士与康熙朝中外交流》(1)根据材料一、概括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二中清朝处理对外关系方式的变化,并从东亚国际秩序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答案】(1)特点;具有明确的国界意识;以国际会议和条约形式解决争端;强调集体制裁;确认国家主权平等和独立。(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利用条约关系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影响: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两国边界,维护了边境秩序的稳定;含有国家地位平等的原则,确立了平等的条约关系;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天下观,但仍囿于传统的朝贡体系。(须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48年(世界)。据材料一“瑞典和勃兰登堡首次以界石的形式作为国界的标志”可得出“具有明确的国界意识”,参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瑞典和勃兰登堡等国都是主权国家,可得出“确认国家主权平等和独立”;据材料“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可得出“以国际会议和条约形式解决争端”、“强调集体制裁”原则。【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第一小问归纳清朝处理对外关系方式的变化,据材料一二“康熙派遣了宫中两名耶稣会传教士徐日昇和张诚充当翻译,参与中俄和谈。该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天下’向西方近代国界的观念转变”可得出“利用条约关系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第二小问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两国边界,维护了边境秩序的稳定;《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之间签订的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体现了国家地位平等的原则,确立了平等的条约关系;据材料二“该条约使清朝对疆域、边界的认识从漫无边际的‘天下’向西方近代国界的观念转变”新的可得出“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天下观”;据材料二“ 在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可得出“清政府仍囿于传统的朝贡体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都锦生丝织厂是近代爱国工业家都锦生创办的丝织工艺品厂,其发展演变的部分情况如下:时间发展演变情况1922年都锦生在杭州创立“都锦生丝织厂”。都锦生丝织厂在继承传统杭州织锦工艺的基础上,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织锦工艺体现出来,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1926年织锦作品《宫妃夜游图》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织锦独特的文化魅力。随后,都锦生丝织厂进一步扩大规模,拥有织机近百台、轧花机五台,职工约一百四十人。1931年都锦生带领工人们走上街头,声讨日寇侵占东三省的罪行。为抵制日货,都锦生停用了日产人造丝,不惜改用价格更高的法国、意大利人造丝。1937年杭州沦陷后,日本人任命都锦生为杭州日伪政府科长,被他严词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一把火将都锦生丝织厂的厂房及设备烧了个精光。1941年战火蔓延到了都锦生在上海租界的工厂,工人逃离,原料短缺,生产陷入僵局。都锦生说:“等到国家解放,我们便能将企业改制一事纳入议程,将民族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在世界之林占据一席之地,为国争光!”1943年都锦生因脑溢血在上海病逝。弥留之际,他依旧心系故乡,嘱咐亲友要将自己的遗体运回杭州安葬。1949年1949年,都锦生丝织厂承接了第一项重大国礼任务:为毛泽东同志赴苏联访问设计生产国礼《斯大林元帅》织锦伟人像。作品一经问世,便引来了全社会的惊叹与赞赏。1953年都锦生丝织厂被国家列为重点外事接待单位,接待了大批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2001年都锦生丝织厂改制为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摘编自刘翔宇《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都锦生丝织厂的发展演变所折射出的重大历史现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锦生丝织厂的发展演变给当今企业发展带来的启示。【答案】(1)现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的深入和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日本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任答四点即可)(2)启示:将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不畏困难,积极面对挑战;与时俱进,走创新发展之路;抓住时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2-2001年(中国)。据材料“都锦生丝织厂是近代爱国工业家都锦生创办的丝织工艺品厂”并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锦生丝织厂在继承传统杭州织锦工艺的基础上,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织锦工艺体现出来”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学东渐的深入和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据材料“都锦生带领工人们走上街头,声讨日寇侵占东三省的罪行。为抵制日货,都锦生停用了日产人造丝”并结合所学可知,实业救国思潮的涌动;据材料“战火蔓延到了都锦生在上海租界的工厂,工人逃离,原料短缺,生产陷入僵局。”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据材料“1949年,都锦生丝织厂承接了第一项重大国礼任务”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材料“都锦生丝织厂被国家列为重点外事接待单位,接待了大批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据材料“都锦生丝织厂改制为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2-2001年(中国)。据材料“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一把火将都锦生丝织厂的厂房及设备烧了个精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将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据材料“等到国家解放,我们便能将企业改制一事纳入议程,将民族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在世界之林占据一席之地,为国争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不畏困难,积极面对挑战;据材料“为毛泽东同志赴苏联访问设计生产国礼《斯大林元帅》织锦伟人像。作品一经问世,便引来了全社会的惊叹与赞赏。”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与时俱进,走创新发展之路;据材料“都锦生丝织厂改制为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抓住时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世纪晚期危机”是对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是西欧中世纪史的重要研究主题。目前,已经形成衰落论、转型论和危机应对论等解释模式。其中,危机应对论聚焦于危机本身和处于危机中的人,既考察危机的表现和破坏性,也认识人们在危机之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行动与策略,进而揭示出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应对危机,维持既有社会体系运转的能力,即西欧封建社会所具有的“韧性”。——摘编自吕昭《“中世纪晚期危机”解释模式的嬗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晚期危机”的主要表现,并结合史实对“危机应对论”予以阐释。【答案】表现:欧洲流行“黑死病”英法爆发百年战争;商业危机等。(任答两点即可)示例一:阐释:14—15世纪,欧洲流行“黑死病”,大量人口死亡,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黑死病的流行使人们感到在死亡面前无能为力,人们逐所质疑教会宣扬的宗教思想,冲击了教会权威。同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些知识分子宣扬人性的自由,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文艺复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鼓励人们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冒险、奋斗,在一定程度上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示例二:阐释:1337—1453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房屋买卖合同中的税费分担约定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力工程监理劳务分包合同范本2篇
- 基于2025年度预算的网络营销与电商平台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行业特色农产品配送与扶贫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定金交易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环保净化设备销售与排放监测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制造车间通风除尘系统合同3篇
-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2025年度版18篇
- 二零二五年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整改服务合同规范文本283篇
- 全新2025年度体育用品生产加工合同:体育用品设计公司与制造商之间的生产加工协议3篇
- 历史-广东省大湾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和答案
- 2024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 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设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考级代理合同范文大全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讲核心(原卷版)
- DB32T 1590-2010 钢管塑料大棚(单体)通 用技术要求
- 安全行车知识培训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类对口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真题
- 第12讲 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原卷版)
- 2024年采购员年终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