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高一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8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群____毕至B.____望夏口C.唐浮图慧褒始____于其址D.何可胜____也哉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惆怅/稠密竭力/碣石竞赛/兢兢业业B.沉浮/符合峥嵘/征兆荡漾/怏怏不乐C.团箕/箕踞浮藻/急躁堤堰/偃旗息鼓D.屋檐/瞻仰保姆/凌侮典押/鸦雀无声3、下列加点字词都有活用现象;对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约从离衡③南取汉中④谨庠序之教⑤天下云集响应⑥却匈奴七百余里⑦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⑧赢粮而景从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A.①⑤/②⑦⑨/③⑧/④⑥⑩B.①⑦/②⑥⑨/③⑤⑧/④⑩C.①②⑤⑦/③⑧/④⑩/⑥⑨D.①⑦/②⑨/③⑤⑧/④⑥⑩4、对加画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____五十步笑百步。
②____为桂林、象郡③君臣固守____窥周室。
④____弱天下之民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5、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大王亦幸赦臣B.①置币遗单于②小学而大遗C.①凡随武还者九人②武留匈奴凡十九年D.①恐汉袭之,乃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6、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7、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煤____(xiè)____郁(yī)潭____寺(zhè)一____破屋(yuán)B.平____(zè)____(mò)____像画(xiào)____车帷裳(jiān)C.____栗(zhàn)____维(xiān)____生生(què)____苗助长(yà)D.果____(pú)____道(zā)普____山(tuó)相____以沫(rú)8、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____枪/力能____鼎____让/参____悟道____益/无____于事B.____谣/独____蹊径____耗/损兵____将纰____/未雨绸____C.惩____/自怨自____说/____见不鲜里____/____巧成拙D.积____/人头____动____遣/____强人意____首/有案可____9、在语段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__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它对__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A.必须抑止防治B.必须抑制防止C.必需抑止防治D.必需抑制防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天朗气清,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11、文学常识填空。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____历史著作,初名____,经过汉代____整理编辑,始定名《战国策》,全书共____篇。1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1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4、读课文《不自由,毋宁死》,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6题,共12分)15、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____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士民素德顺昌,闻其逮,不胜冤愤。吴令陈文瑞,顺昌所拔士也。夜半叩户求见,抚床为恸。____颜色不变。语良久,令请顺昌入治装,举家号恸。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顾案上有素榜,徐曰:“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我向许之,今日不了,亦一负心事。”乃题“小云栖”三字,后识年月,投笔而起,改囚服出门。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亭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哄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明史纪事本末•魏忠贤乱政》)
(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士民素德顺昌德:感激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颜色:脸色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请:申告D.鼠辈何敢置喙置喙:说无用的话(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而死固付之度外矣B.敛赀财以送其行以勇气闻于诸侯C.缇骑按剑而前众怒,哄然而登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
A.选段与《五人墓碑记》都记叙了明天启六年魏忠贤作乱;苏州市民暴动的情况。
B.课文重在赞扬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批判某些缙绅的卑劣行径,从而阐述生死的价值问题;选段重在赞颂周顺昌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品质。
C.课文选取苏州市民斗争的一般情况;突出五人的事迹,点面结合;选段选取周顺昌被逮时的语言神态及苏州市民斗争的一般情况。
D.课文和选段都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②公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耳。毋效楚囚对泣!”
(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
刘羽仪文震亭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部。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____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____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起堤堰,决陂塘决:疏浚B.人言不足恤恤:忧虑C.众不能诎诎:弯曲D.后安石当国当:掌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B.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苏子与客泛游于赤壁之下C.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与赢而不助五国也(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安石提倡变法的一组是______
①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②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③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④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
⑤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
⑥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①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非常敏捷,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③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18、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____”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3.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____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愿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
(有删节)【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前令坐系凡三辈坐:因犯罪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通“趋”,前往C.使者采木且及柳且:将要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顾:回头看(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______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④饷应期至,军乃戢⑤守臣当先以身殉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罢免了前县令,让他的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
(4)把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对文中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
B.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兄;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C.籍吏民:官吏;百姓的户籍。
D.约为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婚姻: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
婚;女方为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D.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0、(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春芳,字子实,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六年,举进士第一,除修撰。简入西苑撰青词,大被帝眷,与侍读严讷超擢翰林学士。寻迁太常少卿,拜礼部右侍郎,俱兼学士,直西苑如故。佐理部事,进左侍郎,转吏部,代讷为礼部尚书。时宗室蕃衍,岁禄苦不继。春芳考故事,为书上之。诸吉凶大礼及岁时给赐,皆严为之制。帝嘉之,赐名《宗藩条例》.寻加太子太保。四十四年,命兼武英殿大学士,与讷并参机务。____。春芳自学士至柄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时徐阶为首辅,得君甚。春芳每事必推阶,阶亦雅重之。隆庆元年春,有诏修翔凤楼,春芳曰:“上新即位,而遽兴土木,可乎?”事遂止。齐康之劾徐阶也,语侵春芳。春芳疏辨求去,帝慰留之。及代阶为首辅,益务以安静,称帝意。时同列者陈以勤、张居正。____。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遽曰:“如此,庶保令名。”春芳愕然,三疏乞休,帝不允。既而赵贞吉入代以勤,刚而负气。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与争,谨自饬而已。俺答款塞求封,春芳偕拱、居正即帝前决之。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时春芳已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度拱辈终不容己,两疏请归养,不允。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春芳求去益力。赐敕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廪如故事。阅一岁,拱复为居正所挤,几不免。而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列传八十一》,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凌:欺压B.齐康之劾徐阶也,语侵春芳侵:攻击,侵犯C.益务以安静,称帝意称:赞扬D.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希:迎合(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
B.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
C.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
D.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李春芳才华出众;受皇上厚爱。.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皇上爱惜其才,他从翰林学士到主掌大权,六次升迁,都非大臣推举,皆由皇上特旨任命。
B.李春芳敢于上书;勇于除弊。他主张改革礼制,其方案被皇上赐名《宗藩条例》以示嘉奖;隆庆元年,皇上下诏修造翔凤楼,李春芳认为不宜,修楼一事就这样停止了。
C.李春芳为人谦恭;做事谨慎。在任职期间,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徐阶得皇帝信任做了首辅,李春芳遇事必推崇徐阶,徐阶也很看重他。
D.李春芳为人看透朝政;多次请归。因张居正自恃才气,李春芳多次上书请求退休,皇上不允许;给事中王祯上书诋毁李春芳,皇上误信,免去李春芳的官职俸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世宗眷侍直诸臣厚;凡迁除皆出特旨。
②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评卷人得分四、文学作品阅读(共4题,共16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以其平实、接地气的风格,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人民日报》做出评论:“说到底,是因为节目中体现的浓浓亲情让人心存暖意,也点燃了人们心中回归家庭的渴求。”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家人的内疚之情,在工作之余也应该常回家看看。“去哪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请以“去哪儿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不能填“爸爸”或“时间”),使题目完整。2.写记叙文或议论文。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必须是议论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以其平实、接地气的风格,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人民日报》做出评论:“说到底,是因为节目中体现的浓浓亲情让人心存暖意,也点燃了人们心中回归家庭的渴求。”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家人的内疚之情,在工作之余也应该常回家看看。“去哪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请以“去哪儿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不能填“爸爸”或“时间”),使题目完整。2.写记叙文或议论文。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必须是议论文。评卷人得分五、多选题(共4题,共16分)25、长安月夜①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白居易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B.“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E.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E.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6、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赵嘏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感。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乡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乡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27、余冠英先生,1906年5月16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府江南提标中军参将余道生内宅,学名冠英,字绍生,笔名灌婴、白眼。“五四运动”中,他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向市民演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编辑了《卧薪尝胆》杂志,发动了全市罢工、罢市,查禁了英货、日货。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改国文系。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8月5日,清华园沦于日寇魔爪,先生一家南逃避难,于9月28日到达昆明。先生在联大任教,生活艰苦,他不仅要走十余里路去授课,还在一家公司做文字工作贴补家用,在坡上种菜。在联大,先生讲授中国文学史,并主编了《国文月刊》.1999年7月17日,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函示:“冠英先生学问文章,可谈者多独其抗战时期在昆明主编《国文月刊》对大后方学术之推动极为有功。”余先生在联大发表了《信与达》《谈雅》《谈新乐府》等论文,还发表了《潜广新乐府》,运用新乐府的艺术手法愤怒声讨日寇与汉奸的罪行。1945年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发生,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相继被害。清华等校广大师生多次开展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斗争,在激烈的历史命运的抉择中,余冠英坚决地站在了人民一边。他参与组织对闻一多先生的公祭,是“整理闻一多遗著委员会”委员。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先生任国文系教授,并主编《语言与文学》,其间发表了《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谈<西洲曲>》等论文。风雨如晦,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先生等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先生名列其前,虽每月损失数百万法币,影响家庭生活至巨,但仍义无反顾。朱自清先生病殁,他写了《佩弦先生性情嗜好和他的病》,并任朱先生文集编委。1952年先生调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为资深研究员,后任该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上世纪50年代先生有《乐府诗选》《诗经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等著作行世。《中国文学大辞典》等书对《乐府诗选》有高度评价。《诗经选》被公认为《诗经》选注本的代表性的成果,《中国诗歌大词典》云:“此书为解放后较早,较有权威性的《诗经》选注本。”上世纪60年代初,先生是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的总负责人和上古至隋文学史的主编,该书是中国当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具里程碑式的成就,成为高等学校的教材。1966年8月12日,文学研究所的老专家全挨批斗。我去探望先生,他在天井里拔草,见我来了,让进客厅:“文锦,士可杀不可辱,为国家研究学术何罪之有?可如今我们这批专家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斯文不如扫地!我想到死!”我立即说:“伯伯,你不能死!”他一挥手:“是啊,我不能死!《唐诗选》才编好,郑西谛先生曾要我编一部《中国大文学史》。”1978年,《唐诗选》经修订后出版,成为海内外公认的最佳选本。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期间,在完成种种行政、学术研究任务的同时,还担任了《文学评论》编委、《文学遗产》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和《秦汉文学》主编,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顾问,无论是所里的工作还是文学方面的研究,他都做得很好。尤其是1981年由该所主持、余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这是全国文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如果说把《中国文学通史》(14卷本)系列作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学研究的丰碑来看,先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的事业心、先生因而所付出的心血,遗泽炳蔚,不可小觑。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对于向他求教的人无不尽其所能。杨任之著《诗经今译今注》前言云:“本书承前辈余冠英先生,故友李长之先生多所匡正,不胜感激。”扬州大学顾农教授曾著文纪念先生,说在学生时代写信向先生请教,余先生都回信赐教。1995年9月2日,先生因肺炎、心力衰竭而归道山。先生的墓碑上镌刻着“天地悠悠”四个大字,发人深省。(有删改)蔡文锦【相关链接】①余冠英(1906-1995),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余冠英先生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和古籍整理工作。(摘自“百度百科”)②继《唐诗选》之后,我又当了《汉魏六朝诗选》的责任编辑。在注释中遇到难解的问题,他不耻下问,要我帮他推敲推敲,我真有点诚惶诚恐。(摘自林东海《学者余冠英长者风范》)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把余冠英出生的时间;地点写得详尽;除了符合传记文学开篇介绍传主籍贯等信息的体例外,还暗示了他的出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味。
B.朱自清离世后;余冠英一方面写文章探究朱自清得病的原因,另一方面出任朱先生文集编委,完成朱自清未竟的事宜。
C.上世纪50年代;余冠英选编的《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等著作流行于世,其中《诗经选》更是得到一致好评,影响很大。
E.余冠英近90年的人生之路是极不寻常的,既有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饱受屈辱的“文革”时期。他去世后,墓碑上的四个大字“天地悠悠”耐人回味。E.余冠英近90年的人生之路是极不寻常的,既有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饱受屈辱的“文革”时期。他去世后,墓碑上的四个大字“天地悠悠”耐人回味。28、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一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材料二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发两万多条。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材料三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此前,中新网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A.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B.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是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的。C.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E.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E.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2题,共4分)29、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入学之初;同学们又经历了一次军训,叠被子;整内务、走队列成了军训期间的“必修课”。然而有的同学心存疑惑:一支“军队”叠被子、整内务的水平,与“战斗力”有关吗?我们在队列训练上耗费精力值得吗?
对此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A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B西:名词活用作状语;C舍:名词活用作动词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解析】【答案】D2、B【分析】A竞赛/兢兢业业,分别读“jìngjīng”B分别读作fúzhēngyàngC浮藻/急躁堤堰/偃旗息鼓,分别读作zǎo/zào,yàn/yǎnD屋檐/瞻仰保姆/凌侮分别读作yán/zhān,mǔ/wǔ【解析】【答案】B3、B【分析】①水:名词作动词;游泳;⑦衣:名词作动词,穿;
②离:使动用法;使离散;⑥却:使动用法,使退却;⑨朝:使动用法,使朝拜;
③南:名词作状语;向南;⑤响:名词作状语,像声响一样;⑧景: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④谨:形容词作动词;这里指认真从事;⑩凶:形容词作动词,遇到荒年;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解析】B4、A【分析】本题考查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读虚词,注意语境,关注上下文的联系。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③连词,表目的;④连词,表目的。故选A。【解析】A5、D【分析】A.①幸:宠幸;宠爱;②幸:幸好;侥幸;
B.①遗:赠送礼物;②遗:丢失;
C.①凡:凡是;②凡:一共;总共;
D.①乃:竟然的意思;②乃:是竟然的意思;
故选D。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句子,可以采用翻译法判断正误,首先翻译每个句子,重点明确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对每个句子中的加点实词的含义和用法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要求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解答本题的首先要认真分析每个句子,根据具体的语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翻译不准确而造成失误。【解析】D6、【小题1】B【小题2】D【小题3】C【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考查的概念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第二步: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找准概念所涉及内容的位置和范围;第三步:根据语境,理解概念的含义,并整合相关信息来作答。B项张冠李戴,“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分。故选B。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整合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指代有误”“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推理类注意“强加因果”“推测有误”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无中生有。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故选D。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步骤是:第一步,整体把握全文,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第二步,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要细心核对选项与原文表述的差别,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A项绝对化。原文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紧密”而不是全部。B项主观臆断。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D项因果倒置。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选C。【解析】。【小题1】B【小题2】D【小题3】C7、B【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A项,椽chuán;C项,怯生生qiè;D项,果脯fǔ。故选B。【解析】B8、D【分析】D项zǎn/cuánchāi/chāqǐ/jīA项裨bìB项pìC项艾yì【解析】【答案】D9、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必。”后面一般跟动词。“必需”为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必需”后面一般跟名词,表示特别需要的事物,是主观迫切性。抑止:制止。抑制:①控制约束行为或意识,使不能为所欲为。②在医学上把与兴奋对立的状态称为抑制。防止,防备制止。指的是事先行动或做好准备以阻止某事的发生或可能发生某事的成功。防治:预防和治疗(疾病、病虫害等)。解题可考虑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解析】【答案】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惠风和畅【分析】【分析】注意“惠”易错字的书写;这句话是教材中的名句,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11、国别体《国策》刘向33【分析】【分析】《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初名《国策》,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战国策》,全书共33篇。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1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跬”、“至”,不要漏掉“而”、“之”、“也”等虚词,特别注意形近字,通假字。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1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分析】本句要注意“砚”“怠”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1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分析】【分析】本句要注意“知”“征”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三、文言文阅读(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试题分析:重点关注“出入”为偏义复合词,“非常”为古今异义。“鄙远”为意动用法。“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析】【答案】(1)越过别国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困难的;(2)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的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16、略
【分析】(1)D置喙:插嘴;译文:哪有你们这些鼠辈插嘴说话的份。
(2)C连词;表修饰;A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B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D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助词,表反问,难道。
(3)D选段无议论;抒情;只是记叙。
(4)①当刑:受死刑的时候;詈:骂;译文:然而五个人受死刑的时候;意气昂扬,叫着中丞的名字痛骂他,谈笑着死去。
②固:本来;使:使者;特意中事:意料之中的事情;译文:顺昌说:“我本来就知道送诏书的使者一定会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啊。别学着楚囚在狱中对坐哭泣。”
(5)“巡抚毛一鹭”“诸生”“一鹭”均为主语;其前停顿;“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亭”为列举的人名,其前均停顿;“恳其疏救”为完整谓宾结构,主语为前面列举的人们,其前停顿;断句为: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亭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译文:顺昌前往使馆准备听特使宣读皇帝的诏书,巡抚毛一鹭来到使馆,儒生到场的有五六百人,王节;扬廷枢、刘羽仪、文震亭等人拦住毛一鹭,恳请他上疏救顺昌,毛一鹭直冒汗一句话也说不出。
答案:
(1)D
(2)C
(3)D
(4)①然而五个人受死刑的时候;意气昂扬,叫着中丞的名字痛骂他,谈笑着死去。
②顺昌说:“我本来就知道送诏书的使者一定会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啊。别学着楚囚在狱中对坐哭泣。”
(5)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亭等遮中丞/恳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
参考译文: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农历三月十五。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斥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上的神情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百姓向来感激顺昌;听说他被逮捕,替他感到非常冤屈又愤恨。苏州县令陈文瑞,是顺昌提拔的士子。他半夜敲门求见,(见到顺昌后)手按床榻为他感到极其悲痛。顺昌说:“我本就知道皇帝的特使一定会来,这不过是意料中的事情罢了。我们不要像被押解到晋国的楚囚那样相对而哭吧(“楚囚对泣”此处意为悲观发愁)!”他神色不变。两人说了许久之后,陈文瑞请顺昌进屋打点行装,全家人一起悲哭起来。顺昌笑着说:“没必要搅乱人的情绪啊!”回头看到书案上有一块没有刻字的匾额,慢慢地说:“这是龙树庵的和尚嘱咐我写得,我从前答应了他,今天不写完的话,也就变成一件背弃情谊的事情了。”于是写下“小云栖”三个字,后面又标记年月,放下笔站起身,换上囚服出门而去。百姓簇拥送行的不下几千人。顺昌前往使馆准备听特使宣读皇帝的诏书,巡抚毛一鹭来到使馆,儒生到场的有五六百人,王节;扬廷枢、刘羽仪、文震亭等人拦住毛一鹭,恳请他上疏救顺昌,毛一鹭直冒汗一句话也说不出。缇骑看议罪之事久久不下决断,就一手把铁锁链扔在地上,厉声说:“东厂要抓人,哪有你们这些鼠辈插嘴说话的份!”于是市民颜佩韦等人上前质问:“旨谕应该出自朝廷,怎么竟出自东厂了吗?”缇骑说:“旨谕不从东厂出,还能从哪里出?”众人愤怒,大闹着踩踢缇骑,当下就打死其中一个,各官员也不能彼此照应。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用法;要落实18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应和原文认真比较核实。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句的能力;应遵循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5)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要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做题讲究技巧,先易后难。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
(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解析】D;C;D17、略
【分析】(1)C诎:通“屈”;使屈服。句子译为:大家都驳不倒他。
(2)D项;前者为介词,译为“给”,后者为动词,译为“亲附;亲近”;B项,两者都是介词,前者译为“向”,后者译为“在”;C项,前者为介词,译为“因为”,后者为连词,译为“而”;A项,两者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B②表明王安石任鄞县知县时兴修水利;为民办事,⑤表明王安石有口才,善雄辩,都与提倡变法无关。
(4)C“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只有“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的信息。
(5)①随;跟随;极,尽。译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②携;把;示,给看;延誉,播扬美名。译为: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名。
③以天;依靠上天;一旦,万一;忧,祸患。译为: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的祸患该怎么办吗?
答案:
(1)C
(2)A
(3)B
(4)C
(5)①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②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名。
③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的祸患该怎么办吗?
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小进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名。王安石考中进士,被选为上等,出任签书淮南判官。按以前的制度,任职期满允许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唯独王安石没有这样做。再调任鄞县知县,修筑提堰,疏浚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些利息来偿还,使官仓的谷能够陈谷换新粮,鄞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后来任舒州通判。当时文彦博做宰相,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王安石),以此来抨击追逐名利的不良风气。不久朝廷召他考试馆进阁职务,他不肯参加。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理由而推辞。欧阳修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向朝廷说明了,于朝廷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他请求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东刑狱,又进京担任度支判官,当时是宋仁宗嘉佑三年。
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可是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的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
王安石性格倔犟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
(2)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测虚词的意思。
(3)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要求。
(4)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一般要抓住以下有关问题:①从整体上理解并翻译语句。②一般以直译为主,在用直译无法准确传达原文意思时,可用意译。③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成分。④在句式;语句结构等方面尽可能与原文一致。⑤在情感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尽可能与原文一致。⑥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要求。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解析】C;A;B;C18、略
【分析】(1)B于是向台省催促发饷。趣:催促。
(2)C①是说江皋生性聪明;⑤是江皋故意对使者说的话。
(3)D“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罢免了前县令,让他的妻儿离去”错,原文为“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意思是前任县令中有三个因此受到牵连,其中一个还因为受牵累死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离去,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
(4)①此辈:这些人;抚:安抚;迫:威逼。句子翻译为: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②徇:示众;由是:从此。句子翻译为:(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答案:
(1)B
(2)C
(3)D
(4)(4)①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②(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参考译文: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性格机敏聪慧,二十岁那年在乡里被举荐,不久,成为进士,任瑞昌县令。
瑞昌隶属于九江;依山带湖,百姓疲乏且盗贼猖獗,拖欠赋税很久了。江公到的时候,以前在九江任职的县令因犯此罪被抓的总共有三批,其中前任因为所欠赋税累积太多要被处死,他的妻小不能回家,江公毅然决定上报府邸,补上所拖欠的赋税,全部免除了他的罪责,令其妻小回家。县郭合并河流,河岸崩塌堵塞旧道,江公捐赠俸禄并提倡集资建筑堤坝完成此项工程,百姓称其为“江公堤”。当时闵。楚情况危急,瑞昌与楚相临,怀有歹意的人趁此抢劫行窃,官吏提议发兵剿灭他们,江公说:“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于是命令乡堡长通知告诉人们利害关系,让强壮的勇士监督巡查,抓住他们的首领并且杀死,于是盗贼便平息了。
不久;升迁到巩昌做太守。当时大军进入蜀地,途中经过巩昌,军队征敛繁多,百姓疲乏困顿,士卒更加骄横强悍,有时四处抢夺,没有敢呵斥他们的。江公在郊外巡行视察时,看见数匹马突然从车旁奔驰而过,(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过了四年;转去治理柳州。柳州处于僻远的南方,民俗粗犷剽悍。当时刚刚收复粤西,士兵仍然留驻并镇守柳州,他们常常抢夺妇女,这些女子常常哭泣想回家。江公上报府邸,营中将帅登记掠去的妇女并向各郡散发消息,愿意回家的衡量家的远近给予钱财遣送回去,一共有几百人。第二年,柳州大帅死了,军饷不能维持,士兵举起铠甲在军门口大声喧哗,江公出去,约定期限满月之后发饷,士兵相信江公,渐渐散开了。于是向台省催促发饷,军饷按期到达,军中停止作乱。粤西的山险峻,柳州尤其如此,万石分立,斧头也不能刻成如此,很多巨大的树。当时皇上正要修太和殿,让使者采集树木就要到柳州了,柳州人非常害怕,不久,使者到了,江公就问柳州百姓哪里盛产巨大的树,命令向导前面带路,江公骑马带着使者一起去看树。行走几里路,到了悬崖下,山上的石头峻峭。重叠,树木幽深可怕地挺立着,下面就是悬崖的谷底,马不能够前行。江公解下马鞍,在原地稍事休息,邀请使者步行登山,使者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江公说:“皇上的命令,树木如果可以从这里运出,守臣我应该首先用我的生命完成这件使命。”于是穿着上衣拿着木杖,让两个小吏扶着他首先登上,使者勉强跟随,走了一半没有路了,也没有立足的地方,江公仰望树木回头对使者说:“怎么样?”使者惊讶,赶紧呼喊返回,说:“真是不能勉强取得。”江公说:“树木确实在,烦劳使者向皇上言说树木不能取得的情况。”使者于是返还,向皇上请求免除这项命令,柳州百姓非常高兴,感恩戴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岁。康熙乙未年离世。江公性情清廉明正;所以任官所在地颇有声望和政绩。为人对朋友真诚,性子淡然,通晓明白实事,深谙为官之道,始终清正廉洁,贤达之士都赞叹并且仰慕他。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题题干中的要求。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交通设施地形图保密及规划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审查招标投标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花展工程花卉品种研发与专利申请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项目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XX个人商业秘密保护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私人墓地购置与墓园墓碑雕刻人才培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贷款担保与信用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家庭水电维修与改造兼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废旧电线电缆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行业环境保护设施租赁合同2篇
- 小学一年级英语1a期末学业评价方案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登记表-6
- 抢救制度试卷附有答案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2023年药品注册专员年度总结及来年计划
- 易普拉格科研管理系统
- 最终版 古城文化修复监理大纲
- 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第3版 课件 第4-6章 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设计、软件无线电信号处理算法、信道编译码技术
- RB-T 099-2022 进口食品供应商评价技术规范
- 戒赌法律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