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36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为小宇同学发明的给鸡喂水的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2、我国电网规定的交流电的几个数据是()A.频率50Hz、周期0.2秒B.频率50Hz、周期0.02秒C.频率50kHz、周期0.02秒D.频率100Hz、周期0.01秒3、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隔B.不同的花儿香味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D.煤粉比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煤粉的着火点低于煤块的着火点4、遇到别人发生触电事故时、不应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抱起触电者去诊所B.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品挑开电线C.呼120急救服务D.发现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5、下列各组物体中,在通常情况下全部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塑料尺子、石灰水、石墨B.铜导线、电工胶布、橡皮手套C.陶瓷、花生油、电木D.水银、氢氧化钠溶液、铁导线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人体有许多感觉器官与人的感觉的形成有关,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是____;人体的视觉形成部位是在____。7、国际上是以____的质量____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____,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上。如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而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____,如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通电螺旋管右侧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左,则电源的右端为____极.若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滑动变阻器额滑片P应向____端移动.

9、金属导电靠的是____,____形成电流.10、康康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____;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答出2条即可).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2、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3、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4、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5、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16、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24分)17、如下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对物体B的压力F。18、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螺口灯泡;三孔插座直接接入电路。

19、在图中;若闭合开关S后要使A;B两个螺线管相排斥,请在图中画出螺丝线管A的绕线方向。

20、左图说明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请用笔划线代表导线将右图中的电路元件正确的连入电路。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9分)21、如图所示的元件,在不移动元件位置,组成串联电路,且S控制L1和L2.

22、安全用电至关重要,如小明家某天正在煮饭,突然跳闸,所有电器不通电,请帮他分析出现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23、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大气压.大气压能支持10.336米高的水柱;当瓶口露出水面,瓶内就会进入空气,水就会流出来,瓶内空气加上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解答】A;瓶子内的水压力不超过10米水柱;也就是说没有大气压大,被大气压封在瓶内,如瓶内有空气,会产生一个气压与水压共同作用(对抗)大气压力,当其合并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则水会流出,小于大气压则水同样不会流出;

B;因为大气压能支持10.336米高的水柱瓶子在长度在10米范围内;正好可以被大气压支持,故本选项错误;

C;如果大气压降低;瓶内的水面将下降,大气压升高,才会将水压回去,故本选项错误;

D;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通过瓶口进入瓶内,使瓶内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水从瓶内流出;当水面刚好封住瓶口时,瓶内气体压强好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水停止流出,故本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2、B【分析】【解答】我国用的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根据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的关系可知,此时的频率为f==50Hz.

故选:B.

【分析】我国用的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其频率为50Hz.3、D【分析】【解答】A;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B;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A【分析】【解答】解: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

AB;当发现有人触电;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品挑开电线,使人脱了电后再救人;其不能立即抱起触电者去诊所,在路上人可能会发生危险,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若人触电后;应该先断开电源,后呼120急救服务,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发现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据实际情况,逐个分析下面的选项即可.5、C【分析】【分析】常见的导体包括:各种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包括:陶瓷;塑料、玻璃、橡胶、胶布、食用油、干木棒等.

【解答】解:A;石灰水和石墨是导体;所以选项A不正确;

B;铜导线是导体;所以选项B不正确;

C;陶瓷、花生油、电木都是绝缘体;所以选项C正确;

D;水银、氢氧化钠溶液、铁导线都是导体;所以选项D不正确.

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皮肤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分析】【分析】视网膜上有视觉感受器;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而视觉是在视觉中枢形成.

【解答】(1)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皮肤覆盖在机体表面,人体全身覆盖着皮肤,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人体实际上是全身的皮肤;(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人体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7、一个碳-12原子1/12比值原子核12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44【分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分子的质量为构成(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

故答案为:一个碳-12原子1/12比值原子核12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448、正右【分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右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为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需增大电路中电流,可减小电路中的电阻,故滑片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正;右.

【分析】根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欧姆定律进行判断.9、自由电子|电荷的定向移动【分析】【分析】金属内部能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解答】解: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故答案为:自由电子;电荷的定向移动.10、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分析】【分析】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二氧化碳的灭火性;与水的反应、密度等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类题目,较好做。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根据提供的信息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解决问题。

【解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根据提供的信息:装置C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答案: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2、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3、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4、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5、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6、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4题,共24分)17、如图:

【分析】【分析】画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受力物是B,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所以此力的方向向下,由于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物体B受到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10N,在图中要描述清这些特点.

【解答】

(1)确定一个标度为5N,如图;(2)确定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3〕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长度等于标度的2倍,〔4)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标识F=10N18、【分析】【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2)安装安全用电原则: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故答案如下图所示:

19、【分析】【分析】要使两螺线管互相排斥;则应使两磁铁同名磁极相对;则由安培定则可得出B的磁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得出A的磁极;则由安培定则可得出螺线管的绕法.本题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则,其中对于安培定则要求我们不但能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磁场方向还要能根据磁场方向判断出线圈的绕向及电流方向.

【解答】解:由安培定则可知;B螺线管右侧为N极;故为使两磁极相互排斥,则A螺线管的左侧应为N极;

故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侧,则可知A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