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汉武帝时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是()A.五铢钱B.圆形方孔半两钱C.铲形和币D.刀形币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B.经过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国势开始进入鼎盛时期C.汉武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文景之治”D.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统一局面3、最近,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隋炀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4、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①采菊东笠下;悠然见南山②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A.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中央集权的强化C.加强思想控制D.注重儒家学说6、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7、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统治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8、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A.西域B.大秦C.安息D.身毒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请将相对应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A甲骨文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D青铜立人像。

____是商代重要的青铜器之一。

____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____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____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10、下图是唐朝著名画家____的代表作品《____》。他描绘的是____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使者求亲的场面。

11、【题文】(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在康熙年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带领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12、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洛阳桥;以及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刚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

错误:____

理由:____

错误:____

理由:____13、下图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的A是____原始居民遗址,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居住____式的房子。活动在____流域。

②图中的B是____原始居民遗址,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居住____式的房子。活动在____流域。

14、东汉时期,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15、为巩固统治,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___________的政策,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了“_________”。16、23、中国古代有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请写出以下相对应的内容: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____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____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军事力量强大。18、道教的主张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特色。19、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20、明末爆发了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了100多万人。()21、如图作品系曹魏时期同锺繇;胡昭齐名的、被后人誉为“书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所作。()

22、青铜器和牛耕的推广应用,使得春秋战国大量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对的填T,错误的填F)()23、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是形容的赵国的赵括。______(判断对错)24、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______(判断对错)25、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山西大同。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1题,共5分)26、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什么?这条商路的开辟对历史产生哪些影响?(2)为开辟这一商路作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3)近年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度成为国内外最为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战略决策的看法。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7、材料一汉初“民失本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汉书》

材料三“汉初;诸子百家思想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他们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对中央不利。

——《汉书.人物志》

(1)结合材料一分析西汉建立后面临着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你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8、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毛泽东谈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时说:“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那么曹操的作为奠定了材料一中哪个政权的基础?另外②③两个政权分别是什么?出现三国鼎立这种局面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是哪一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有哪些?29、列举隋朝三大历史功绩。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礼,就是仁)“为政以德。”(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哪个方面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说出其含义。

材料二子曰:“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哪个方面的影响?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句说说对你的学习与什么帮助或指导?

材料三:“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4)材料三中“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指的是哪一史实?他还提出哪些教育观点?

(5)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坏公物”的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A.损坏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说服教育解决。--这是______(学派)的主张。

B.损坏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这是______(学派)的主张。

C.损坏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思过自行解决。这是______(学派)的主张。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6分)31、小红问:“小明同学,你知道丝绸之路开创于哪个朝代吗?”小明答道:“秦朝”。诊断结果:32、阅读下列材料:(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请回答:(10分)(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2分)(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6分)(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汉武帝时期;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故选A。

本题以汉武帝时由中央统一铸造发行的货币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解析】A2、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得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大一统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汉武帝大一统的有关内容.【解析】C3、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唐太宗的相关内容。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他虚心纳谏,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是历史上著名的开明君主,所以答案选C。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贞观新政【解析】【答案】C4、D【分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①“采菊东笠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与封建剥削无关;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描述的是农民工作的辛苦,与封建剥削无关。故排除①③。②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与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都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残酷剥削,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生活凄惨。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封建社会剥削的认识。5、B【分析】据所学知;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可以反映出我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及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儒家学说得到重视等,是中央集权强化在思想上的反映,但从本质上讲,这些变化都是中国中央集权的强化的反映.

故选B.

本题考查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注意题中要求“从本质上体现了”,同时要注意识记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析】【答案】B6、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老子的思想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结合材料中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词语,叙述的都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故选B。

【解析】B7、B【分析】略【解析】B8、A【分析】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故选A。

本题考查西域;知道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本题考查西域,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CADB【分析】【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四羊方尊是是商代重要的青铜器之一;是精品。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青铜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点评】考查商朝重要的青铜器10、阎立本《步辇图》唐太宗【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阎立本绘画成就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初唐的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的代表作之一《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使者求亲的场面。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知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带领下回归祖国,是在乾隆年间,而不是在康熙年间,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解析】【答案】B12、洛阳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活字印刷品唐朝《金刚经》是雕版印刷品(唐朝采用的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北宋才出现)【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和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在洛阳江口,距福建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不是活字印刷品,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毕升发明的。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13、半坡粟半地穴黄河河姆渡水稻干栏式长江【分析】【分析】①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根据地图所示;图中的A点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居民。他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的主要食物是粟,还有白菜和芥菜。为了适应北方气候干燥寒冷的特点,半坡居民的住房大多是半地穴式。故本题答案为:半坡粟半地穴黄河。

②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图中的B点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河姆渡居民;根据地图所示,可以判断其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社会的代表。河姆渡居民广泛种植粟。为了适应南方潮湿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故本题答案为:河姆渡水稻干栏式长江。

【点评】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社会。14、略

【分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便利了文化的传播。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答案为:

蔡伦;张仲景。

本题考查蔡伦和张仲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掌握蔡伦和张仲景的贡献。【解析】蔡伦;张仲景15、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汉的相关知识点。由于秦的暴政和长期战争的影响,到西汉初年,社会残破不堪,经济凋敝,国家贫穷“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民众大量流亡,统治者只能采取措施恢复经济,才能保证剥削来源和长治久安。为巩固统治,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西汉文、景两帝时经过修养生息后,使生产恢复发展,国力增强,出现了稳定的景象。史称“文景之治”。故填: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解析】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16、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用以印刷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河北省赵县。由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所以第一空应填隋朝大运河,第二空应填《金刚经》,第三空应填赵州桥。【解析】隋朝大运河;《金刚经》;赵州桥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分析】【分析】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后来元朝实现了统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是元朝维持百年的原因。【点评】考查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18、√【分析】【分析】道教的主张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特色。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道教的特点。19、×【分析】【分析】错误的原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点评】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不是第一个国家。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李自成起义的相关知识点。明朝末年,爆发了李自成起义。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拥护,人民纷纷参加到起义队伍中去,队伍很快发展到了100多万人。故题目正确。故选T。【解析】T21、√【分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是《兰亭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的知识点。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史实。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出现了“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故题目说法错误。【解析】F23、√【分析】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中,赵军主帅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不听部下劝告,陷入秦军重围,赵军全军覆灭。因此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纸上谈兵为切入点;考查长平之战。

本题以长平之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4、√【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的原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的原因。【解析】√25、×【分析】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山西大同,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解析】×四、识图题(共1题,共5分)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该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古代东西,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它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有利于中西方的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沿途各国的共同发展繁荣。(2)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系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丝绸之路开通。(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本题的解答可知,近年来的“一带一路”建设,能促进我国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加强我国与沿途各国的友好交往,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解析】(1)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大动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有利于中西方的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2)张骞;(3)能促进我国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五、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7、(1)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原因:秦的暴政;(写出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秦二世的残暴统治亦可)长期的战乱(如答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等亦可得分。)

(2)王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诸王门下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不利。

措施: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立小侯国,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西汉成立之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结合前面所学可知,西汉建立前,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尤其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长期的战乱,使得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分析材料二中“叔叔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可以看出,当时诸侯王势力强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央的统治;材料三中“诸子百家思想活跃他们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由此可以看出,诸王门下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不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加强思想上的控制;为了削弱封国势力,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巧妙的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

【点评】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28、(1)①;蜀国和吴国;赤壁之战。

(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3)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使用汉族礼法等。

(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分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200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军士屯田,实力不断增强,后与盘踞在河北一带的袁绍在官渡展开激战,最终曹军大败袁军。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但遭到了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的阻击。孙刘组成联军,利用天时地利,在赤壁与曹操展开大战,结果打败曹操。经此一役后,曹操不敢轻易南下,孙刘势力得到巩固。他统一全国的壮志没有实现,但他的开疆扩土,为其子曹丕建立魏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在东吴称王,建立吴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

(2)本小题考查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蜀吴东晋等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躲避北方战乱的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加上南方政府的政策上给予很多的照顾,南迁的人与南方人民一起利用天然的优越的地理环境,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使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3)本小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前;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4)本小题考查的是魏晋时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古代中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是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材料一中是从政治角度促进了统一:东汉末年来的军阀割据,最终归为三国鼎立,可以说是完成了局部的小统一,利于随后的大统一;材料二中的江南地区的经济不断开发发展,使得南北经济水平趋于一体,也是利于经济的南北融合;材料三是从民族融合的层面来说,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各族人民长期相处,互相学习;通婚,逐渐融合在一起,孝文帝改革促进了融合高潮的到来,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点评】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29、略

【分析】

本题以隋朝三大历史功绩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统一;隋朝大运河、科举制。

本题以隋朝统一、隋朝大运河、科举制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分裂割据局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故答案为:

统一全国;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30、略

【分析】(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孔子在政治上提出“仁”的学说.“克己复礼为仁”;即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周礼,就是仁,维护宗法制的上下尊卑关系是礼;“仁者爱人”,爱护别人,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及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仁;“为政以德”,即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

(2)根据材料一;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克己复礼为仁”,即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周礼,就是仁;“仁者爱人”,爱护别人,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及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仁;仁义,善良,相互友爱,互助等等都是仁.

(3)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教育方面的影响.材料二中的“温故而知新”对我学习的帮助或指导是: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这样才能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有所成.

(4)材料三中“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指的是孔子创办私学的史实.孔子在教育方面还提出了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教育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