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顶极群落是指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所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的群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恶劣地区无法演替到顶极群落B.演化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稳定性逐步降低C.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生物量增加速率小于顶极群落D.顶极群落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趋于平衡2、实验小组在两组同样的培养液中接种等量的细菌甲,分别间隔3h、23h更新培养液,得到如图所示的a、b两条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到23h时,a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B.培养液更换的速率不同,则环境容纳量不同C.培养到23h前,a组细菌种内竞争比b组激烈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b组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3、浮水植物大薸被列入我国最危险入侵物种名单。为研究大薸对本地生物群落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选取等量的大薸进行两种处理,即保持母株和新生分株之间匍匐茎的连接或切断,结果表明连接处理组比切断组在群落中的生物量明显增加。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大薸种群通过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其环境适应能力B.大薸入侵会打破当地生物间的平衡,所有种群数量先降后升C.大薸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可能逐渐占据优势地位D.实验结果可为治理大薸入侵和恢复当地生态平衡提供依据4、某人工生态果园中害虫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经害虫的总能量为568kJ,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是499.84kJB.图中x可代表害虫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C.果园中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获得的害虫体内的能量为1402kJD.利用信息素可以防治害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息息相关5、研究荒废农田群落时发现,某一年生草本植物种群的花色、茎的高矮和叶的宽窄分别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控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bC、c显性纯合紫花高茎宽叶杂合粉花矮茎隐性纯合白花窄叶窄叶

A.在适宜条件下,荒废农田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次生演替的进行而增加B.三对等位基因中的每一对基因进传都遵循分离定律,任意两对基因进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若紫花和粉花因颜色鲜艳而更易被昆虫光顾而有利于传粉,将会导致a基因的频率减小D.若AACC和aacc杂交,则F2中紫花宽叶:粉花窄叶:白花窄叶=3:2:16、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在某时间点天敌入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b时段种群数量增长较快,野兔的出生率最大B.d点种群数量下降,则天敌入侵的时间点最可能是该点C.若性别比例调查结果为雌/雄>1,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D.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在K1~K3之间7、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判断这些材料中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依次是()

材料一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

材料二我国南方某些地区采用桑基鱼塘模式;能大大提高系统生产力。

材料三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将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造林护林。

①循环原理②协调原理③整体原理④自生原理A.①④④B.①④③C.①③④D.①②④8、微山湖是位于我国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南部的断陷湖。如图为该断陷湖内部分能量的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能量数值。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级消费者的组织生长效率一定小于1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并非100%来自生产者C.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有h和fD.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一定小于9、池塘水中大型是常见杂食性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采集池塘水随机分成5组(C0~C4组),加入大型溞,使其密度依次为0只/L、10只/L、20只/L、35只/L、70只/L。计数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T1×107个/L)及小型浮游动物(T2,个/L)的密度,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天)C0C2C4C3C4T1T2T1T2T1T2T1T2T1T2T210.53500.493510.513490.53490.4935241.93871.523691.383530.381950.4220570.612560.482370.462150.351870.41198100.461500.451360.861080.41430.7156

A.第4~7天,C0、C1、C2组T1下降的原因是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B.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竞争C.C4组大型溞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D.池塘中大量投放大型溞可用于防止藻类过度生长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重要音义,但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物种数量锐减,需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保护。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有()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C.建立精子库和种子库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11、如图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解,在养殖过程中每天添加人工饲料进行有机物输入,以满足鱼的食物需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为碳循环的途径还需补充箭头“大气CO2库→生产者”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人工鱼塘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12、支付宝用户通过操作app主界面上的蚂蚁森林,就可以在游戏中拥有自己的树苗。在我国西北的阿拉善沙漠,蚂蚁森林真实存在着。森林中的梭梭树叶退化呈小鳞片状,是征服沙漠的先锋。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人类活动改变了阿拉善沙漠地区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因无法进行基因交流,梭梭树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长期的干旱环境导致梭梭树有关叶形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种植梭梭树后,阿拉善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提高13、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B.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相同环境因素对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相同D.种群数量的变化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综合影响14、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生物因素包括种内竞争、食物、捕食性天敌等,下列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和空间等资源越有限、种群密度越小,则种内竞争越激烈B.病菌的出现可使种群数量减少,极度恶劣情况下,种群可能消亡C.食物的增加可以使种群数量增加,若食物极度匮乏,种群可能消亡D.捕食性天敌增加会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但一般情况下种群不会消亡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着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_______,食物网越_______,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就越_______。16、______越复杂,______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_______。_______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17、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18、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______19、根据群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20、群落中______________称为丰富度。2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和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5分)22、虫是土壤中常见的动物;跳虫形如跳蚤,弹跳灵活,体深灰色,在阴暗潮湿;有腐殖质存在的地方都可被发现。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甲装置试管中需要放置湿润的棉花,理由是_____。

(2)若要用装置乙采集大量的体型较小的动物作为标本保存,试管中需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目的是_____。

(3)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小动物趋_____、趋_____和避_____的习性进行采集。

(4)有人建议将甲装置中的电灯放置于漏斗底部,跳虫钻出土壤样品后再用摄子夹取收集,这一建议_____(填“不合理”或“合理”),理由是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3、“稻一鱼一鸭”立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田里不仅种植水稻;还养鱼;鸭等。水稻的叶、碎稻谷是鱼和鸭的饵料,鱼和鸭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肥料,种养过程实现了绿色无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鱼和鸭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它们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2)在设计该立体生态农业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

(3)“稻一鱼一鸭”立体生态农业是“无废弃物农业”,能提高能量的___________,能通过___________调节机制,使该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____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还能增加农田产出,达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24、(1)某农业研究所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基因)导入棉花;筛选出Bt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Bt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Bt基因抗虫的植株自交,后代含抗虫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要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___________的环境,在营养方面最终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细胞培养需在适宜的理化条件下进行,此外还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3)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实施的“无废弃物农业”实际上遵循着___________原理。25、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________。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所示。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死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______________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_____________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容易受到破坏。26、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某池塘中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轮虫等浮游动物。请按主要捕食关系,绘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

(2)轮虫和水溞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池塘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对确定鱼的放养种类和密度有参考价值。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封闭。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24h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若测得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mg·L-1,白瓶溶氧量为Bmg·L-1,黑瓶溶氧量为Cmg·L-1,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mg·L-1·d-1。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5cm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中C3含量____________。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详解】

A;植物群落主要受气候、土壤、地形和动物等因素影响;相应地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顶极群落,环境恶劣地区也会形成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顶极群落,A错误;

B;在演化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通常物种丰富度逐步升高,生物量趋于丰富,稳定性逐步升高,B错误;

C;演替中的群落生物量不断增多;而顶极群落的生物量不再增加,C错误;

D;演替到顶极群落后;各主要种群的数量趋于稳定,因此出生率和死亡率也趋于平衡,D正确。

故选D。2、B【分析】【分析】

1;种群增长曲线:①“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②“S”型曲线: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2、分析题图:在23h之前,a组细菌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组细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详解】

A;由分析可知;a组细菌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没有K值,A错误;

B;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则环境资源量不同,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在23h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不存在种内竞争,而b组细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存在种内竞争,故b组细菌种内竞争比a组激烈;C错误;

D、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的延长,b组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

故选B。3、B【分析】【分析】

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其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自然拓展快;危害大),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的现象。

【详解】

A;母株和新生分株之间匍匐茎的连接组比切段组生物量明显增加;说明大薸种群通过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其环境适应能力,A正确;

B;大薸入侵并不会使所有种群数量先降后升;与大薸为竞争关系的种群密度可能一直下降,B错误;

C;大薸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可能逐渐占据优势地位,成为优势物种,C正确;

D;实验结果可知连接处对于大薸的重要性;因此为治理大薸入侵和恢复当地生态平衡提供依据,D正确。

故选B。4、C【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该图是人工生态果园中害虫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害虫摄食量=害虫同化量+害虫粪便量,其中害虫同化量包括自身储存的能量和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储存的能量一部分通过遗体残骸的形式留给分解者,另一部分可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

【详解】

A;流经害虫的总能量为1970-1402=568kJ;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是568-68.16=499.84kJ,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中x可代表害虫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B正确;

C;害虫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害虫的同化量;C错误;

D;利用信息素可以防治害虫;通过控制害虫的数量,从而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所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息息相关,D正确。

故选C。5、B【分析】【分析】

1、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在次生演替过程中,一般来说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直到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2、结合表中数据和图像,可知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中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荒废农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在适宜条件下,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化,A正确;

B、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a和B、b连锁,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紫花和粉花因颜色鲜艳易被昆虫光顾更有利于授粉,增加了繁殖产生后代的机会,对aa个体的繁殖不利,故a基因的频率将减小,C正确;

D、AACC和aacc杂交,F1是AaCc,考虑Aa一对基因情况,F1自交后代是AA:Aa:aa=紫色:粉色:白色=1:2:1,考虑Cc一对基因情况,F1自交后代是C_:cc=宽:窄=3:1,则F2中紫花宽叶:粉花窄叶:白花窄叶=3:2:1,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结合基因和基因型考查群落演替和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分析图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图像,正确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应用于分析具体问题。6、C【分析】1、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处于动态平衡,种群数量呈S形,在K2-K3附近波动;

2;环境容纳量(简称“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

环境容纳量也可用K值表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2)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

【详解】

A、O→b时段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但看不出其出生率最大,也可能是死亡率降低引起,A错误;

B;从c点后种群数量上升速度减慢;说明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c点天敌侵入,B错误;

C;雌雄比例稍大于l;雌性个体多,有利于繁殖,从而使种群数量增大,C正确;

D、从图中看出,兔的数量在K2~K3之间波动,所以环境容纳量将在K2~K3之间;D错误。

故选C。7、B【分析】【分析】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详解】

材料一:实施沼气工程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循环原理;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材料二:桑基鱼塘模式;就是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自生原理;

材料三:进行植树造林时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主要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综上所述;正确顺序为①④③,ACD错误,B正确。

故选B。8、C【分析】【分析】

b表示草鱼同化的能量,b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h是初级消费者摄入但未被同化的能量,f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详解】

A、b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图中b=c+d;且c一定不为零,初级消费者的组织生长效率一定小于1,A正确;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饲料;B正确;

C;图中h是初级消费者摄入但未被同化的能量;C错误;

D;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只有其摄入量(d+e)的一部分;D正确。

故选C。9、C【分析】【分析】

群落是指一个地域的所有生物;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详解】

A、第4~7天,C0、C1、C2组T1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藻类死亡率大于藻类增殖量;A错误;

B;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错误;

C、C4组与C0、C1、C2相比;大型溞较多,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C正确;

D;由实验可知;饲养大型溞可用于防止藻类过度增长(防止因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的藻类爆发),但需考虑大型溞投放的密度(或数量)等问题,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A:B:C:D【分析】【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

A;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A正确;

B;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易地保护;B正确;

C;建立精子库和种子库;防止生物灭绝,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C正确;

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防止人为过度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加强保护意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D正确。

故选ABCD。

【点睛】11、A:B【分析】【分析】

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物所利用;2.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一般情况下,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目愈少,这样便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

【详解】

A、生产者能利用大气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故若图示为碳循环的途径,需补充箭头“大气CO2库→生产者”;A正确;

B;由于人工鱼塘中高密度饲养鱼;需要投入大量的饲料,因此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

C;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的传递是逐级递减的;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应选择食物链短的鱼类作为养殖对象,C错误;

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但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D错误。

故选AB。12、A:C【分析】【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让沙漠变绿洲,也可以让绿洲变为沙漠,A正确;

B;梭梭树的不同种群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可能存在生殖隔离,也可能是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

C;干旱将导致梭梭树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种植梭梭树后;生物种类增多,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的稳定性降低,D错误。

故选AC。13、A:B:D【分析】【分析】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宓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

【详解】

AB;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AB正确;

C;相同环境因素对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可能不同;如温度对蝗虫的影响和对微生物的影响不同,C错误;

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如种间关系;也有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因此种群数量变化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综合影响,D正确;

故选ABD。14、B:C:D【分析】【分析】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等。其影响主要是综合性的。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植物种子春季萌发;蚊类等昆虫冬季死亡;东亚飞蝗因气候干旱而爆发等。2.生物因素:种群内部和种群外部两方面影响。种内竞争会使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限制;种群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相互竞争关系等;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寄生虫也会影响宿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3.食物和天敌的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有关。如同样缺少食物,密度越高,种群受影响越大,这样的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干旱、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

A;食物和空间等资源越有限、种群密度越大;则种内竞争越激烈,A错误;

B;病菌会影响种群数量;病菌的出现可使种群数量减少,极度恶劣情况下,种群可能消亡,B正确;

C;食物会影响种群数量;食物的增加可以使种群数量增加,若食物极度匮乏,种群可能消亡,C正确;

D;捕食性天敌增加会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但天敌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会将被捕食者全部捕食完,一般情况下种群不会消亡,D正确。

故选B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解析】①.多②.复杂③.强④.高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网生态系统强食物链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载体动力无机环境生物群落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化学能19、略

【分析】【分析】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群落水平上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生态位及群落的演替等。

【详解】

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类型。解题关键是要明确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不同,进一步掌握群落在外貌和物种组成上的差异。【解析】①.外貌②.物种组成20、略

【分析】【详解】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解析】物种数目的多少21、略

【分析】【详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四、实验题(共1题,共5分)22、略

【分析】图中甲装置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据此解答。

【详解】

(1)湿润的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的环境;利于跳虫存活,故则甲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湿润的棉花。

(2)70%的酒精溶液可以杀死并保存动物标本;防止腐烂,则乙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70%的酒精溶液。

(3)甲装置为诱虫器装置;利用了土壤中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的原理。

(4)依据题干信息“跳虫形如跳蚤;弹跳灵活”可知,跳虫弹跳灵活,用摄子不容易夹取,因此不建议将甲装置中的电灯放置于漏斗底部,跳虫钻出土壤样品后再用摄子夹取收集。

【点睛】

本题结合实验图示,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杀死并保存动物暗湿(前两空答案顺序可颠倒)高温(或热)不合理跳虫弹跳灵活,用摄子不容易夹取五、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3、略

【分析】【分析】

“稻一鱼一鸭”立体生态农业中的食物链有:水稻→鱼→鸭;水稻→鸭两条食物链。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详解】

(1)鸭吃鱼是捕食关系;鸭和鱼都吃水稻又是竞争关系。鱼和鸭都是消费者,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2)在生态农业中;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要有合适的比例,才能保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生态农业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机制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点睛】

1.生态农业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2.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解析】捕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