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对下列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梁;吾仇也(判断句)②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状语后置句)

③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④盛以锦囊(状语后置句)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定语后置句)⑥而告以成功(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⑦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⑧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A.①②③⑥⑦⑧B.①④⑤⑥⑦⑧C.①③④⑥⑦⑧D.③④⑥⑦⑧2、下列对文中有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周:在东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巩,东周则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史称东西二周。B.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C.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D.连衡:泰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3、下列各句中“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B.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C.为降虏于蛮夷D.何以汝为见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B.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①子为父死,亡所恨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D.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②欲因此时降武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扯会论虞常论:判罪B.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子为父死,亡所恨恨:怨恨C.自分已死久矣分:职责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C.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D.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忧劳可以兴国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一夫夜呼⑧函梁君臣之首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至于誓天断发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与其所以失之者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9题,共18分)9、解释下列加点字。

论:会论虞常(_______)

除:扶辇下除(_______)

让:如惠语以让单于(_______)

数:数通使相窥观(_______)10、如果把第二部分看作一篇独立的议论文,它的结构层次怎样划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1、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人”观点错在何处?卢梭认为正确的结论是什么?请填写下面表格。《怜悯是人的天性》。观点错因结论人天生是恶人;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12、《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鲁迅知道柔石遇难后写了这样一句话“原来如此!”关于省略部分的内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4)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5)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14、阅读《荷花淀》,根据胜利之后妇女们的对话,概括她们的性格特征。“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15、解释下列加点字。

乃。

见犯乃死,重负国_______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_______16、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字”是古人除本名以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古时;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2)“节”又称“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

(3)“相坐”又称连坐;随坐、从坐、缘坐;是指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该制度起源甚早,夏、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该制度,商鞅变法时立相坐之法。

(4)“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以外的少数民族。周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把周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西戎;东夷、北狄、南蛮。

(5)“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创始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6)“和亲”在历史上专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姻。17、解释下列加点的“因”的意思。

因利乘便介词,_______________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介词,_______________

蒙故业,因遗策动词,_______________

因人之力而敝之动词,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8、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9分)19、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3分)20、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①判断句。“也”;表判断;正确。

②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省略介词“于”,正常语序是:则遣从事以一少牢(于)庙告;错误。

③判断句。“者;也”,表判断;正确。

④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锦囊盛;正确。

⑤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方其以组系燕父子。错误。

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而以成功告(之)。正确。

⑦被动句。“为所”表被动;正确。

⑧被动句。“于”表被动;正确。

故选C。2、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化知识的能力。

A项;“西周都巩,东周则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错误,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洛邑,东周都巩。

故选A。3、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

A项;“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意思是: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为,动词,结为。

B项;“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意思是: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为,动词,做。

C项;“为降虏于蛮夷”意思是: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为,动词,做。

D项;“何以汝为见”意思是:我为什么要见你!为,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本句属于倒装句,按照意思语序为:以何见汝为?

ABC三项都是动词;D项是语气助词。

故选D。4、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能力。

A项;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翻译为: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以”,介词,因为。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翻译为: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以”,介词,把。

B项;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翻译为: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乃”,副词,于是;就。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翻译为: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乃”,/副词,才。

C项;①“子为父死,亡所恨”翻译为: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为”,介词;替,为了。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翻译为: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为”,介词,替、为了。

D项;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翻译为: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因”,介词,经由;通过。②“欲因此时降武”翻译为: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因”,介词,趁机、趁着。

故选C。5、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B项;恨:遗憾。

C项;分:动词,料想;断定。

D项;当:判处。

故选A。6、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古今异义)的能力。

A项;“诡辩”,古义是“假话”,名词;今义是“无理狡辩”,动词;古今异义。

B项;“颜色”,古义是“脸色”;今义是“色彩”;古今异义。

C项;“从容”,古义是“委婉得体”;今义是“举止行动不慌不忙”;古今异义。

D项;“日月”古今同义,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故选D。7、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云;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一样。

②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争。

③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④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登上。

⑤小;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小。

⑥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⑦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晚。

⑧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综上;①⑦名词作状语,②③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⑧名词用作动词,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选D。8、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人事”,古今异义词。古义:人为的因素,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B项;“至于”,古义和今义相同,均为:达到某种程度。

C项;“意气”,古今异义词。古义:气势;今义:意志和气概,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D项;“与其”,古今异义词。古义:和他;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

故选B。二、其他(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会论虞常”意思是“一起来审处虞常”;“论”带了宾语,是动词,判罪;

“扶辇下除”意思是“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除”做了宾语,是名词,殿阶;

“如惠语以让单于”意思是“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让”带了宾语,是动词,责备;

“数通使相窥观”意思是“屡次互派使者窥探侦察(对方的情况)”,“数”做状语,屡次,多次。【解析】动词,判罪名词,殿阶动词,责备副词,屡次,多次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论证结构理解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知道文章的结构一般分为“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等。根据本文,大体可以明确本文是“总分式”,具体而言是“总—分—总”的形式。然后明确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文章从开头到“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总论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接着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此外再无别的目的”论述了两种飞跃;一个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一个是理性认识到实践。

最后从“一个正确的认识”到“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论述了要取得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解析】①这一部分条理清楚;组织严密,逐层深入地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就结构类型而言,是“总一分一总”式,可分三个层次。

②第一个层次,从“人们的社会存在”到“物质力量”,共两句话,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这是下文论述两个飞跃的纲。第一句话讲由社会存在到思想,也就是下文中的由物质到精神,由实践到认识;第二句讲由思想到社会存在,也就是下文中的由精神到物质,由认识到实践。第二个层次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分别论证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个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三个层次,从“一个正确的认识”到“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对上文总结并深化,阐述正确认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两次飞跃只是认识过程的一次循环,要取得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原文第二段,开头“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树立批驳的靶子,接着列举了霍布斯的错误认识,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然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也才使得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解析】。观点错因结论人天生是恶人;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这是根据霍布斯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把为了满足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人的欲望是社会造成的,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说自然状态中人是强壮的,和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相互矛盾。,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省略部分的内容及个性解读的能力。

先亮明观点;然后联系上下文或同类文章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理由。

观点一;联系上文“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此处表现鲁迅因未得知柔石遇难的消息,牵挂和关心他,为他在狱中的生活忧虑,联系上文“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得知了柔石牺牲的消息,鲁迅的内心充满悲愤,可知省略部分表达的意思是柔石已经遇难。

观点二;联系上文“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中了十弹”表现出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与冷酷,可知省略部分是突出国民党反动派的惨无人道。

观点三;联系上文“并于昨夜上了镣,开政治犯从未上镣之纪录”“第二封信就很不同,措词非常惨苦,且说冯女士的面目都浮肿了”“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表现国民党反动派对进步青年的凶残,联系同类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此文写于1926年,文中“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写出反动派对进步爱国青年惨无人道的杀害,鲁迅先生悲愤地写道“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大量血淋淋的现实,使得鲁迅先生对反动派的卑劣面目;凶残本质有了清醒深刻的认知,可知省略部分表达的意思是历代反动统治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观点四,联系上文“有的说,他曾经被巡捕带到明日书店里,问是否是编辑;有的说,他曾经被巡捕带往北新书局去,问是否是柔石,手上上了铐,可见案情是重的”,“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革命青年作家,被国民党进行文化“围剿”,残忍杀害,联系下文“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鲁迅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可知省略部分表达的意思是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言论自由的。【解析】观点一:柔石已不幸遇难。在这之前;“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因为不知道柔石已遇难,鲁迅还在为身在狱中的柔石的生活担忧。

观点二:国民党反动派是如此惨无人道!柔石是在1931年1月17日被捕的;同年的2月7日便被秘密杀害,而且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观点三:历代反动统治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在鲁迅1926年写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他对当时政府的凶残“竟至于颇为怀疑”,此后几年中,大量血的事实,使他对国民党反动派本质的认识清醒和深刻很多。

观点四: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左联”五烈士是革命青年作家,他们是无辜的,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被捕,很快又被秘密杀害。这让鲁迅认识到,那时的中国,“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是“没有写处的”。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图议:谋划计议;出:颁发。

(2)淫:过度;无节制;诽:指责过失;若:而;表承接。

(3)明:阐明;广崇:广大崇高;条贯:条理;靡:无;没有。

(4)因:趁机;用事:当权;诡辩:假话。

(5)伏:埋伏;因:于是。【解析】(1)(屈原)对内同楚怀王谋划计议国家大事;用来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诸侯各国。

(2)《国风》好描写男女恋情但不失分寸;《小雅》怨愤发牢骚但不坏乱礼法。而《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优点。

(3)(屈原)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4)(张仪)到了楚国;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还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说假话。

(5)(楚怀王)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绝他的后路,于是扣留了怀王,来要求(楚国)割让土地。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从题干可知,对话的主人公是妇女们,而且设置的情境是“胜利之后”。这段材料是妇女们前往部队看望丈夫回来途中所说的话,由“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可知,妇女们认为参了军的丈夫在心里瞧不起这些在后方的妻子,“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可以看出妇女们的内心是不甘落后的;由“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可以看出,妇女们回去之后也要成立队伍,和丈夫一样参加革命,可以看出妇女们对进步平等的追求,同时也可以看出妇女们的勇敢自信。【解析】不甘落后、追求进步、追求平等、勇敢自信。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乃”意思如下:于是;就;才;竟然;表判断,是。

“见犯乃死;重负国”意思是“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乃”,副词,才。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意思是“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乃”,于是,就。【解析】①.副词,才②.副词,于是,就16、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古文化常识的能力。

(6)“‘和亲’专指”表述错误,“和亲”也指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姻。故第(6)句表述错误。【解析】(1)√(2)√(3)√(4)√(5)√(6)×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因利乘便因:介词;趁着。句子翻译为:趁着这有利的形势。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介词,凭借。句子翻译为: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凭借黄河为护城河。

蒙故业;因遗策因:动词,沿袭。句子翻译为: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动词,依靠。句子翻译为: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伤害他。【解析】①.趁着②.凭借③.沿袭④.依靠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8、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