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63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从2011年5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从关注人类健康的角度看,下列关于吸烟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吸烟可以诱发心脏病B.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C.吸烟是时髦的表现D.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2、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风能C.天然气D.核能3、原始大气中不含有的气体是()A.氧气B.氨气C.水蒸气D.氢气4、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4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6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牛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C.小木块将继续保持静止D.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5、(2014·湖州)小吴在泡温泉时听了工作人员对温泉来源的介绍后;设想使用地热资源解决冬天的供暖问题,于是设计了如图的方案。关于此方案涉及的科学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增加的内能主要是地热中的能量转移而来的B.管道采用的是导热性能好的材料C.管壁所处的深度越大,受到水的压强越小D.管道中的水可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2015•温州)滥用抗生素易导致某些细菌抗药性增强;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某同学利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对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的解释如下:

(1)抗药性是细菌的一种性状,这种性状由细菌体内的____决定;

(2)根据如图解释可知,细菌抗药性增强是____的结果。7、金属钛(Ti)是航空、宇航、化工等方面的重要金属材料,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在工业上可用镁在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________Ti+2MgCl2。此反应说明金属钛的活动性比镁____(填“强”或“弱”);在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8、一台家用电脑处于待机状态下的电功率大约是10W,它表示1s内电流做的功是____J.如果这台电脑平均每天的待机时间以10h计算,那么待机的状态下100天消耗的电能是____KW•h.9、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反应③是物质E与氧气;水发生的一个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试剂甲可能的化学式:____.

(2)试剂乙中一定含有的离子:____.

(3)写出化学变化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

②____.10、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C和E常温下为气体且均属氧化物,F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剌激性气味的气体,G﹣H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F的化学式为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某同学认为“图中每一步转化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他的判断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2题,共16分)12、2015•丽水)某兴趣小组同学将电子表与水培植物组合在一起;制作水培植物电子表:准备一盘水培植物,其中放养了几条小鱼和几个田螺,用镁带和铅笔芯做电极,插入水培植物的茎中,然后用导线将两个电极与一个没有电池的电子表连接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

(1)发现电子表能显示示数,则插上电极的水培植物相当于闭合电路中的____;

(2)放在窗台上的整盆水培植物及周围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____。

13、把标有“2.5V2W”的两个小灯泡并联到2.5V的电路中;两个小灯泡同时工作10min.求:

(1)通过每盏灯的电流是多少?

(2)两盏灯总功率是多少?它们10min消耗的总电能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吸烟有害健康”,目前我国已在公共场所实行了禁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了解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做好禁烟的宣传工作。

【解答】据分析;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由上可知,吸烟是人际交往的需要的说法不恰当。

故答案为:C2、B【分析】【解答】解:

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风能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核能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3、A【分析】【解答】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要求考生识记原始大气的组成成分其中不包括氧,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4、C【分析】【分析】①拉力F为5N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取决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求该摩擦力的关键是求出木板受到的拉力,在这里要结合动滑轮的特点来解;

②当拉力增大到10N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之间的粗糙程度也不变,因此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并没有变化,木块受到的合力仍为0,因此运动状态并不会发生变化。

【解答】①当拉力F为4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于地面光滑,所以木板受到的向右的拉力(2F=8N)和木块;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2F=8N;

木块静止;所以它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8N.故A;B错误;

②当拉力增大为6N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它们之间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此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仍为0,所以会保持原先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5、C【分析】【分析】

(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2)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能反映物质性质,金属的导热性最好。

(3)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4)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要节约用水。

【解答】

A;水增加的内能主要是地热中的能量通过热传递转移而来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见地热直接对管道加热;因此管道采用的是导热性能好的材料,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管壁所处的深度越大;受到水的压强越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管道中的水可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基因自然选择【分析】【分析】(1)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可见,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2)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

【解答】解:(1)抗药性是细菌的一种性状;这种性状由细菌体内的基因决定;

(2)由分析知道:根据如图解释可知;细菌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基因(2)自然选择7、弱+4【分析】【解答】活泼的金属可也把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Mg置换出Ti说明Mg比Ti活泼,TiCl4中Cl是-1价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出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分析】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8、1010.【分析】【解答】(1)由可得;1s电流做的功W=10W×1s=10J;

电视机平均每天的待机时间以10h计算,那么在待机状态下100天消耗的电能,由可得;

W′=Pt′=0.01kW×10h×100=10kW•h;

【分析】已知待机功率及通电时间,由可求出电流做的功,然后可求得100天消耗的电能.9、HCl或H2SO4OH﹣3CO+Fe2O32Fe+3CO2(合理即可)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注:第1问填HCl,该题要写前面一个方程,第1问填H2SO4,则该题要填写后面一个方程).【分析】【解答】A是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可知C是铁盐溶液,D是亚铁的盐溶液,则A是氧化铁,B是铁;C和试剂乙反应产生红褐色的沉淀F,F是氢氧化铁沉淀,则乙是可溶性的碱,如氢氧化钠;D和试剂乙反应产生沉淀E,应该是氢氧化亚铁,反应③是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试剂甲能够和氧化铁及铁反应产生盐溶液,因此可以是稀盐酸或稀硫酸,故填:HCl或H2SO4;

(2)试剂乙是可溶性的碱溶液,因此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填:OH﹣;

(3)变化①是氧化铁被一氧化碳、氢气、碳等还原为铁,变化②是铁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亚铁盐和氢气,故反应的方程式为:①3CO+Fe2O32Fe+3CO2(合理即可);②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注:第1问填HCl,该题要写前面一个方程,第1问填H2SO4;则该题要填写后面一个方程).

【分析】根据A是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可知C是铁盐溶液,D是亚铁的盐溶液,则A是氧化铁,B是铁;C和试剂乙反应产生红褐色的沉淀F,F是氢氧化铁沉淀,则乙是可溶性的碱,如氢氧化钠;D和试剂乙反应产生沉淀E,应该是氢氧化亚铁,反应③是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据此分析完成相关的问题.10、Fe2O3HCl3C+2Fe2O34Fe+3CO2↑C+CO22COCl2+2FeCl2=2FeCl3不正确【分析】【解答】解:(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C和E常温下为气体且均属氧化物,所以A是碳,B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铁,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一氧化碳,F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剌激性气味的气体,F会与铁反应,所以F是盐酸,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G﹣H发生的是化合反应,G和氯气反应会生成H,所以H是氯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Fe2O3;F是HCl;

(2)反应①是木炭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

(3)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4)反应③是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Cl2+2FeCl2=2FeCl3;

(5)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的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的判断不正确.

故答案为:(1)Fe2O3;HCl;

(2)3C+2Fe2O34Fe+3CO2↑;

(3)C+CO22CO;

(4)Cl2+2FeCl2=2FeCl3;

(5)不正确.

【分析】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C和E常温下为气体且均属氧化物,所以A是碳,B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铁,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一氧化碳,F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剌激性气味的气体,F会与铁反应,所以F是盐酸,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G﹣H发生的是化合反应,G和氯气反应会生成H,所以H是氯化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