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36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果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MN为下垫面,则()

A.甲处代表陆地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C.环节④是地表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方式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2、下列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是个正方体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的平均半径是50千米D.地球的赤道周长是1000千米3、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从开始到现代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

③原始海洋时代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

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③②⑤④4、下图为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河南登封(34°N)古观星台,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有一“长堤”。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A.“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东方向B.横梁的正午日影离观星台最近时正值夏至节气C.横梁的正午日影离观星台由近及远移动时太阳直射点北移D.连续两次横梁正午日影离观星台最远的时间间隔为6个月5、塔里木盆地储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地质构造应为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

(2)7月旅游途径C→D→A路段;沿途可能看到的现象有________。

A.印度河流洪水泛滥B.巴西草原草木枯黄D.白昼越来越长E.轮船上的旗子飘向西南。

(3)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________,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7、定义:当积累起来的____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____或____,使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8、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冰上丝绸之路”是穿越北冰洋、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北极航道。丝绸之路的建设,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下图为“一带一路”及“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1)2018年1月,中国某商船驶离地中海A海峡,沿苏伊士运河航线返航,请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比较该季节威尼斯、孟买两地的气候差异。比较内容地点威尼斯孟买该季节气候特征a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气候成因b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该气候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于c_________大陆西岸亚洲10°——25°东部南部

(2)2018年1月中国某商船驶离地中海A海峡,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3)在古代,航海依靠的动力主要是风和洋流,为了利用北印度洋的季风及季风洋流,明朝郑和下西洋,沿海上丝绸之路往往选择___(填冬去夏助”或“夏去冬回”)。10、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和乙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是_______,图中共有______条断层,B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___________。(3)图中E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D,C,B,A中的_____处,若在D、B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处,因为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石油、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_____)A.正确B.错误12、沿海国在领海范围内享有关闭领海的权利。(_____)A.正确B.错误13、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_____)A.正确B.错误14、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产生“磁暴”现象。(_____)A.正确B.错误15、石油、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_____)A.正确B.错误16、某沿海国距其领海基线200海里范围内,为该国领海(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1题,共6分)17、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并说明该环节的地理意义。

(2)图中P处是典型的地貌;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征。

(3)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在M附近河段沿岸建设聚落,一般优先选择南岸还是北岸?请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甲处箭头向上,代表水汽蒸发,所以甲处代表海洋,故A错误。环节②在高空把水汽输送到陆地,所以②代表水汽输送,故B正确。环节④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但是地表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大气降水,故C错误。环节③代表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2、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进行分析解答。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A错误,B正确;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故C错误;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牢记即可。3、B【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演化之初是岩浆活动非常剧烈的熔炉;后陆地;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慢慢形成。生命出现在原始海洋里,蓝藻的出现改变了大气的成分,陆地面积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生命适应环境,不断进化,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演化,先后出现了昆虫、原始海洋中的鱼类,进一步演化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植物从海生藻类,演化出陆上孢子植物、裸子植物,直至被子植物。由此可知,地球的演化主要依次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③原始海洋时代,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4、B【分析】【详解】

中午太阳位于正南,影子朝向正北,因此“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北方向,A错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正午日影离观星台越近,对于北半球,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离观星台最近,B正确;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正午日影逐渐变短,离观星台由远及近移动,C错误;横梁正午日影离观星台最远时为冬至日,因此连续两次横梁正午日影离观星台最远的时间间隔为12个月,D错误。故答案选B项。5、A【分析】【详解】

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凹陷,由于油气密度较小,因此多储存在背斜,向斜多储水;地垒和地堑是断层中上升和下沉的岩体,因此难以储存油气资源,CD不对。故选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1)A处是东非高原;B处是亚马孙平原,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2)7月北半球是夏季;旅游途径C→D→A路段,沿途可能看到的现象有印度河流洪水泛滥,南亚地区正值雨季,A对。不经过巴西草原,看不到草木枯黄,B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白昼越来越短,C错。此时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轮船上的旗子飘向东北,D错。

(3)E地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甲,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形成。乙是我国桂林山水,丙是我国黄土高原地貌。【解析】(1)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2)A(3)甲风力侵蚀。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地应力错位移动地震波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为知识背景;考查了世界气候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等知识。

【详解】

(1)读图并结合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可知;威尼斯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1月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该类气候主要分布在全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孟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为旱季,由于纬度低,所以全年炎热;主要分布在亚洲10°——25°的东部和南部。

(2)结合大气环流和地理位置特征可知;1月的A海峡受盛行西风控制,再加之海峡形成的狭管效应,导致此时该处风浪大。而B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风力较弱,且海峡两侧的岛屿和半岛还有挡风的效果,所以,风平浪静。

(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规律为夏顺冬逆,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郑和下西洋为了顺风顺水,需要选择冬去夏回。【解析】(冬季)温和湿润高温,旱季(高温少雨)盛行西风纬度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北季风南北纬30°--40°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狭管效应;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力小冬去夏回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甲和乙从地质构造上看;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图中共有2个断层带,有2条断层,B处地形为山地,其形成原因是因为B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易形成山地。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海沟。

(3)图中E岛多地震的原因是该处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4)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D,C,B,A中的背斜,对应D处。若要打隧道,应该选择在D、B两处中的D处,因为D处为背斜,背斜处岩层受张力影响,岩石松散,易开凿;不易积水、渗水;岩层向上拱起,支撑作用强。

【点睛】

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生产有指导作用。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的密度大,分布由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搬运走了,因此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矿产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钻矿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因此选址应避开断层。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雨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解析】乙2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易形成山地消亡海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DD该处岩层岩石松散,易开凿;不易积水、渗水;岩层向上拱起,支撑作用强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分析】【分析】

【详解】

石油、煤炭是历史时期生物体固定太阳能;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动能,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辐射是维持大气和水体运动的动力,题目说法正确。12、×【分析】【分析】

【详解】

领海范围内其他国家有无害通航权;不得随意关闭。所以本题答案为错误。

【点睛】13、√【分析】【分析】

【详解】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如岩石的性质、岩层的构造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本题说法正确。

【点睛】14、×【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扰乱大气层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本题说法错误。15、√【分析】【分析】

【详解】

石油、煤炭是历史时期生物体固定太阳能;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动能,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辐射是维持大气和水体运动的动力,题目说法正确。16、×【分析】【分析】

【详解】

某沿海国距其领海基线12海里范围内;为该国领海,因此表述错误。

【点睛】

领海的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