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位于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2、日本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强国,其经济以()为主.A.钢铁生产B.加工贸易C.服装制造D.原料、燃料出口3、读俄罗斯;印度图;回答下列14-15题.

关于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B.被称为“世界加油站”C.地形以平原为主D.气候寒冷,伏尔加河航运价值不高4、去欧洲西部旅游,观赏“午夜太阳”和“游览峡湾风光”应去的国家是()A.意大利B.挪威C.荷兰D.奥地利5、从湖泊到山峰的相对高度约为()A.900米B.1000米C.1100米D.1300米6、下列事实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7、世界最大的群岛是()A.舟山群岛B.琉球群岛C.马来群岛D.阿留申群岛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题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等。9、【题文】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分)

(1)、写出上图中字母代表____

A____B____C____D____

(2)、山顶甲在山顶乙的____方向。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3)、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明坡度越____;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____,我们爬山时宜选择____(陡、缓)坡行进。10、目前,____国的天然橡胶和棕榈油产量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____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1、深圳白昼最长时,北极圈内有____现象,太阳直射在____.12、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要求.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上述ABCDE五种气候中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冬季多雨的是______.

(3)图中B地与D地相比,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地.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热带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1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的15、南京位于华北平原.________.16、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判断对错)17、中东民族文化差异大,目前大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判断对错)1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稠密表示坡度越陡。()19、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上升、人类活动都可以造成海陆变迁.20、亚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9分)21、读图;回答问题。

(1)认识板块:A______板块;C______板块;F______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

(3)喜马拉雅山位于______板块(填字母)和______板块(填字母)交界处;两个板块在这里发生了______运动(填“张裂”或“挤压”),导致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4分)22、将我国的地理分界线与相对应的名称对应起来:①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A大兴安岭—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②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B秦岭③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秦岭—淮河23、把下列典型民居与其自然环境特征相连。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提高到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预计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

材料三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单独两孩政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新时期我国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备受社会关注.

材料四中国人口分布图。

(1)据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______.

(2)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为什么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______.

(3)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结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长过慢;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问题?______.

(5)我国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______(多项选择).

A.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B.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D.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25、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A______B______

C______E______

(2)图中等高距是______米;图中周庄的海拔高度在______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方向。

(3)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__(填B或D)处最合适。

(4)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可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26、读俄罗斯略图,回答问题。(1)E是北冰洋沿岸的__________港;F是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海港——___________________,濒临__________海,该港口附近地区属于_______气候。(2)填出字母代表的工业区名称,并将之与其对应的工业部门用线连接起来。A.工业区①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B.工业区②石油、钢铁、机械C.工业区③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天工业D.工业区④钢铁、汽车、飞机、火箭、电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孟加拉国;其中,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本题考查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解析】【答案】A2、B【分析】【分析】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因此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根据题意.故选:B3、D【分析】解: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家矿产资源方法,有世界的加油站之称,俄罗斯地形平原面积广大,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其航运价值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由于俄罗斯的人口;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主要分布在欧洲,所以说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

本题考查俄罗斯的相关知识点,牢记即可.【解析】D4、B【分析】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旅游业。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如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和水城威尼斯、游览挪威的峡湾风光和观赏午夜的太阳、荷兰的风车、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等。故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故选B。【解析】B5、D【分析】解:读图可知;湖泊的海拔高度为0-200米之间,最高山峰的海拔高度为145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小值1450米-200米=1250米,最大值1450-0=1450米,即从湖泊到山峰的相对高度约为1250-1450米,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解析】D6、C【分析】解: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只表明了海陆的分布特点,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A不符合题意;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表明了陆地轮廓的形状,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B不符合题意;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说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曾经连在一起,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故C符合题意;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是海陆变迁的证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理解记忆即可。【解析】C7、C【分析】解:世界上最大的岛群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称为马来群岛.

故选:C.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彼此距离很近的许多岛屿合起来称为群岛.

考查了世界最大的群岛,要牢记.【解析】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答案】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9、略

【分析】【解析】

试题解析:

(1)A是两个山峰的平缓地带;所以是鞍部。B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所以是山谷。C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所以是山脊。D是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所以是陡崖。

(2)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甲在乙的东北方向。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处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甲的海拔是678米,乙的海拔是620米,所以相对高度是58米。

(3)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坡度大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我们爬山宜在缓坡上进行,比较容易。

考点:等高线的判读。【解析】【答案】(每空一分)

(1)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2)东北58

(3)陡缓缓10、泰菲律宾马来西亚【分析】【分析】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泰国,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是菲律宾.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其中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故答案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

【点评】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其中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11、极昼北回归线【分析】【分析】深圳是广东省辖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属于北半球.北半球白昼最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故答案为:极昼;北回归线.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12、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分析】解:(1)从图中位置看出;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季风气候,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E为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

故答案为:(1)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3)D.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本题考查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解析】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分析】试题分析: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即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一般来说:极圈以内的地区为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回归线以内的地区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为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故这种说法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解析】【答案】错误14、√【分析】【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答案为:√.

【点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差别很大.15、×【分析】【分析】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该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16、√【分析】【分析】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其工农业生产总值一直居世界首位,综合国力雄厚,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目前,世界上有70亿人口分别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题考查世界上主要的国家,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17、×【分析】【分析】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中东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故答案为:错误。考查中东复杂的宗教文化,要题解记忆。

【点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资源的争夺。也可以说中东的战争是为信仰而战、为水而战、为油而战、为土地而战。18、√【分析】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稠密,表示的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故是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解析】【答案】正确19、√【分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故原叙述正确.故答案为:√.

【点评】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20、×【分析】【分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考查亚洲的地形特点,要理解记忆。四、简答题(共1题,共9分)21、略

【分析】

(1)A是亚欧板块;C是非洲板块;F是美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3)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在这里发生了挤压运动,导致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故答案为:

(1)亚欧;非洲;美洲;

(2)太平洋板块;

(3)A;B;挤压.

【解析】【答案】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五、连线题(共2题,共4分)2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区,以南是南方地区。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这一线以西是非季风区,以东是季风区。秦岭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考点: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解析】【答案】23、略

【分析】试题分析: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地区,面对恶劣的气候,勤劳勇敢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采用一种原始方式建造了奇特的圆顶“冰雪屋”,以抵御凛冽刺骨的暴风雪,度过漫漫寒冬;黄土高原上的居民因黄土的直立性质,就地取材,开挖了窑洞,这样的房屋冬暖夏凉;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带避免炎热、潮湿,避免虫蛇,当地木、竹较多,人们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或是竹楼来居住;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房屋多为平顶,且窗小,阻挡热风进入.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答案】①—B②—A③—C④—D六、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4、略

【分析】解:(1)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2)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

(4)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而人口增长过慢,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这说明我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凸显.只有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才能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故答案为:(1)人口分布不匀;东多西少;(2)人口基数大;(3)计划生育;

(4)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导致劳动力数量不足,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5)ABC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考查我国人口的特点,要理解记忆.【解析】人口分布不匀,东多西少;人口基数大;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导致劳动力数量不足,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AB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