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浙教版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97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右图拉斐尔作品体现的精神与我国孟子“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A.反对封建制度B.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作用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2、【题文】文艺复兴和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3、【题文】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印度的科技成就是()A.雕版印刷B.制成火药的配方C.纺织技术D.十进位记数法4、图是一幅漫画坐在“全球化”列车里的人说:“连通性’问题。要怪就怪2008年的经济波动!”图中的路标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巴西、印度、法国等。此漫画反映了()
A.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B.各国缺乏应对全球化能力C.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D.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5、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是在()A.1945年B.1951年C.1967年D.1993年6、周公东征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封建”是指()A.建立封建制度B.分封诸侯国C.委任官职D.实行宗法制7、以下图片都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有关。其中体现了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是A.B.C.D.8、下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A.美国、英国、法国B.英国、法国、苏联C.美国、英国、苏联D.美国、法国、苏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既限制高利贷盘剥,又增加政府收入的措施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10、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中国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1、【题文】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观点,从此儒家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12、【题文】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13、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孔子创建太学,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方学校。______(判断对错)15、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他还强调“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______。(判断对错)16、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提出以“仁政”为核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判断对错)17、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内容规定中国割地、赔款、通商,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18、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19、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提出以“仁政”为核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解析题(共1题,共4分)20、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它有什么重大影响?评卷人得分五、问答题(共4题,共24分)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
程颢程颐朱熹。
材料二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朱熹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请回答: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是什么?22、阅读下列材料: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恩格斯。
请完成: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3、(2014·北京文综·37)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24、(2015·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三模)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历史事件(人物)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1949—1978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以否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多持肯定态度,对其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
请回答: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断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的各自依据,并分析对其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10分)25、改革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梭伦传》(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挺身而出”后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6分)材料二(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患在治财无其道尔。”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一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宋史》卷三百二十七(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3分)材料三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文书》第五卷(3)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的经济政策体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材料四(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材料一中的“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6分)(5)你从四次改革的成效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图片的解读能力。拉斐尔的作品体现的精神是人文主义,孟子的"民本"同样体现了人的作用,所以这是二者的共性。所以B正确。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解析】【答案】B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打着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来选出人文主义思想,而中国的维新运动的领袖们也为孔子披上了改革家的外衣,积极宣传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主张,所有二者的共同点是借助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二者的史实,B项表述正确,但手法并不“高明”,C项只符合维新变法运动的史实,故答案选D项。
考点: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较。
点评:高考中涉及到的比较类问题较多,就东西方的比较而言可以作如下归类处理:①经济方面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对比;②政治方面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与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对比;③思想文化方面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与中国先秦时期思想的对比,再则就是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末清初思想的对比。【解析】【答案】D3、D【分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朝中印科技文化交流,答案为D。雕版印刷是隋唐时期重要的科技成果,但没有传入印度,B、C同样没有传到印度。【解析】【答案】D4、D【分析】A.材料不是强调全球化;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
B.材料没有体现出个股缺乏应对全球化的能力。
C.材料体现不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
D.从材料图片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有些道路被中断了,所以体现的是全球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表现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D5、C【分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故选:C。
解答本题基础在于把握: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本题以欧共体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其出现时间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准确识记能力。【解析】C6、B【分析】【分析】分析题干;联系所学,西周时我国是奴隶制社会,没有建立封建制度,排除A。“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说明是在分封诸侯国,题干没有提到委任官吏方面的信息,排除C。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制,但题干涉及的是分封制,“封建”的意思是封土建国,即分封诸侯国,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和封建社会的“封建”区别开来,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史实要熟悉。7、A【分析】【分析】观察图片并结合詹天佑为减缓坡度设计“人”字形路线修建京张铁路的史实进行判断可知选A。
【点评】考查詹天佑与京张铁路8、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苏联,所以答案选C。
【点评】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联盟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①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因此选A。考点:王安石变法【解析】【答案】A10、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的能力。中国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就是因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中国战场拖住了日本,避免了战争的进一步扩大,所以二战后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意义【解析】【答案】A11、略
【分析】【解析】在汉武帝时期,他采纳了董仲舒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该题目正确。【解析】【答案】对12、略
【分析】【解析】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答案】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活字印刷(或指南针)13、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故材料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文艺复兴,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解析】A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是西汉培养儒学人才的最高学府,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汉代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太学”。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偏低。【解析】B15、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内容是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是我们的文化政策,是一个长期的方针。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我国双百方针发展的过程和内容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双百方针提出的表现内容,特征和性质,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A16、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孟子主张仁政,孔子主张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先秦儒家思想。需要掌握孔子和孟子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孔子和孟子思想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孔子和孟子思想主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B17、B【分析】【分析】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故题文说法错误。18、A【分析】【分析】在中央与地方军事权力分配中,行省似乎应该是地方军事势力的代表,行省掌握较多军事权,也应是意味着军事方面的地方分权了。然而,由于行省所具有的朝廷派出机构的性质,由于行省掌军时与朝廷的上述特殊关系,在实际效果上行省并未能构成名副其实的地方军事机关和独立的地方军事势力。行省所掌军事,既体现军事权力分配给地方的部分,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朝廷控制地方军事。其为元廷中央集权服务和倾向于地方分权的双重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从总体上看,行省受委付提调军马,并没有对中央集权带来多少危害,反而主要发挥了某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作用。故正确。19、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孟子主张仁政,孔子主张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先秦儒家思想。需要掌握孔子和孟子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孔子和孟子思想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孔子和孟子思想主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B四、材料解析题(共1题,共4分)20、(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抓住关键词“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是对比的基点,结合材料内容即可找出答案: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则认为,外国侵略还是小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者才是大祸;依据所学可知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思想,都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材料二中国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杰出代表。
(2)第一小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历史的反动。
(3)材料一只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二则认为“民权学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却提出了要触动封建统治根本,只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4)“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故答案为:
(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民权之说”。
(2)反映了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历史的反动。
(3)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
(4)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分析】
本题考查魏源与张之洞的思想比较;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之处、李大钊的思想;需结合魏源与张之洞的思想、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新文化运动、李大钊的思想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新思想的萌发、新文化运动、“中体西用”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小题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抓住关键词“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是对比的基点,结合材料内容即可找出答案: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则认为,外国侵略还是小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者才是大祸;依据所学可知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思想,都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材料二中国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杰出代表。
(2)第一小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历史的反动。
(3)材料一只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二则认为“民权学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却提出了要触动封建统治根本,只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4)“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故答案为:
(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民权之说”。
(2)反映了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历史的反动。
(3)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
(4)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小题2】【小题3】【小题4】五、问答题(共4题,共24分)21、程颢;程颐: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朱熹:提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分析】【分析】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理解程朱理学的思想内涵,明确材料所反映的是程朱理学的认识论,即“格物致知”,明确“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指导意义及其存在的唯心主义局限性。22、加尔文坚持《圣经》是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他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加尔文宗教改革带来的影响;应结合材料从积极方面着手。
【点评】加尔文宗教改革与政治统治是密切相连的,是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内的表现。23、学习: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分析】【分析】“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把马列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4、依据:1978年以前的评价:认为李鸿章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而是镇压农民起义;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民族利益,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
1978年以后的评价:认为李鸿章主持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人物。
原因:1978年前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左”倾错误到恢复“双百方针”,思想日益解放;史学观念的改变,史学研究由较为限制走向相对开放、自由。【分析】【分析】结合材料二,按照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结合所学,肯定的从办洋务出发论证,否定的从洋务派不足之处出发论证;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考虑设问的相关事件限制,从1978年以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以后工作重心的调整、“双百方针”的恢复等角度归纳。六、综合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份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文
- 2025年VFP考试易错试题及答案总结
- 瓜分计算机二级试题及答案大礼包
- 农村租鱼塘合同协议书
- 逻辑推理考试的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C语言考生指南试题及答案
- 工地包瓦工合同协议书
- 商业砸墙合同协议书模板
- 药店转让合同协议书完整
- 精确判断税务风险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铁路线路工(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沈阳汽车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肿瘤病人发热护理
- 花箱种植合同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中级网络工程师考试历年考试题(详细参考解析)
- 【许林芳老师】-《企业文化构建与落地》
- CJT 244-2016 游泳池水质标准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4年年1一4季度思想汇报7篇
- 光伏发电技术项目投标书(技术标)
- 《现代库存管理:模型、算法与Python实现》 课件全套 杨超林 第1-17章 现代库存管理概述-某家电企业H的制造网络库存优化实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