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第3节汽化和液化学问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过程与方法1.视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一、试验与发觉师把滴有酒精的塑料袋(不让学生望见内有酒精)挤瘪,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学生视察现象师取出此口袋放入冷水中。学生视察现象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缘由。师请学生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学生小组探讨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学生代表回答。老师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在这个演示试验中,并不先告知学生内有酒精,而是让学生视察“鼓起”“变瘪”的现象,再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新奇心、求知欲与探究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好,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二、探究与发觉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师:一群业余登山队员登上一座高山后发觉了一些惊奇的现象:如饭是生的,鸡蛋也煮不熟,把手伸到“开水”中也不烫手等,队员百思不得其解,请同学们帮帮忙,能说明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吗?小组探讨,提出问题。(学生)可能发觉和提出问题。(1)与气压有关。师:确定,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接着学习。(2)水沸腾后不烫手,说明温度低,若接着给水加热,温度会不会接着上升?师:水沸腾后,接着加热,温度会不会接着上升?水沸腾时原委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视察?学生:试验。2.设计试验。小组探讨,提出设计方案,老师引导,适时点拨。3.进行试验。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视察现象,老师巡察。提示学生把视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4.分析与论证。(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视察到的现象。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裂开。生2:水沸腾后,接着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生3:我停止加热,水也停止沸腾了。师:这个现象说明白什么?生3:沸腾要吸热。(2)请小组代表仿照晶体溶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师:指导学生视察图象,得出沸点的定义。(3)指导学生看“小数据”。师: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让学生发觉条件:在标准大气压下。5.评估、沟通与合作。请小组代表总结试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牢靠?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遗忘加纸盖;b.水盛得太多;c.测量中产生误差,造成水的沸点不一样。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我在处理这个探究试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生在相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爱好和热忱。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方案,培育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设计试验的实力。通过评价、沟通活动,既让学生发觉了别人的特长与自己的短处,相识到自己的胜利与不足;又让学生的相识实力、表达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三、生活与发觉供应以下现象,让学生视察探讨并从物态改变的角度归类。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聚小水珠(演示);b.湿的衣服干了;c.冰棍四周冒“白气”(演示);d.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e.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学生分类,老师确定,并且说明:在物理学上称b、e这一类物态改变叫蒸发,它属于汽化现象,而a、c、d这一类物态改变叫液化。1.蒸发。(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渐渐变干了”与“水沸腾后始终加热,直到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小组探讨,小组代表回答,老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探讨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要素。(3)学生分小组完成“想想做做”。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视察到的现象。小组探讨,老师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制冷。(4)请学生说明图3.3-5。(5)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2.液化。(1)请学生探讨a、c、d现象是属于液化外,还有什么共同点。生:冷、温度低。老师点拨并设问:怎样可以使气体液化?生:降低温度。(2)老师演示:给密封的乙醚气体加压。学生视察现象,小组探讨,总结出在常温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四、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1.老师介绍液化石油气和火箭燃料。2.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与臭氧层”介绍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3.请学生谈谈本堂收获与体会。4.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由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从生活到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