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1页
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2页
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3页
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4页
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方案TOC\o"1-2"\h\u3941第1章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背景与意义 450461.1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4157811.2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4183411.3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政策依据 419690第2章绿色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4254072.1标准体系框架设计 5158702.2标准分类与制定原则 5255942.3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 624845第3章绿色物流包装标准化 6101623.1包装材料与容器标准 6146803.1.1选用环保材料:绿色物流包装应优先选用可再生、可降解、低能耗的材料,如纸质、木材、淀粉基等,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6138453.1.2材料功能要求:包装材料需具备良好的力学功能、防护功能和耐候功能,保证物流过程中商品的安全与完好。 6172833.1.3容器标准化:推广使用标准化、模块化的容器,提高包装容器的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 615943.1.4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建立包装材料循环利用体系,减少资源浪费。 6233603.2包装设计标准 6107813.2.1结构优化:包装设计应简化结构,减少材料使用,降低包装体积和重量,提高包装空间利用率。 690633.2.2功能性设计:充分考虑包装的防护功能,保证商品在运输、储存、搬运等环节的安全。 6222353.2.3信息化设计: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包装的可追溯、可查询,提高物流效率。 6111933.2.4人性化设计:关注用户需求,提高包装的易用性,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 7143013.3包装废弃物处理标准 7107273.3.1分类回收:包装废弃物应按照材料种类进行分类回收,提高回收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7113523.3.2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包装废弃物,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再生利用、降解处理、焚烧发电等。 719323.3.3处理设施:加强包装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保证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 7188883.3.4监管与评价:建立健全包装废弃物处理监管体系,对处理过程进行评价,推动绿色物流包装的可持续发展。 721821第4章绿色物流运输标准化 749484.1运输工具与设备标准 7294074.1.1绿色运输工具选型标准: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运输环境等因素,选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运输工具,如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等低排放运输工具。 754344.1.2运输设备节能标准:运输设备应满足能耗低、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等要求,鼓励使用节能型设备,如节能照明、节能空调等。 7327374.1.3运输工具与设备安全标准:保证运输工具与设备在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中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降低风险。 7196394.2运输作业流程标准 7312414.2.1货物装卸标准化:制定合理的货物装卸流程,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货物损耗,减少作业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7184334.2.2货物运输路径优化标准:根据货物送达地点、运输时间等因素,优化运输路径,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能耗和排放。 7266204.2.3运输作业信息化标准:建立绿色物流运输信息化平台,实现运输作业的实时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耗。 718754.3运输能耗与排放标准 752854.3.1运输能耗标准:制定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类型货物的能耗限额,引导企业降低运输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8120604.3.2运输排放标准:依据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制定严格的运输排放标准,包括尾气排放、噪音排放等,推动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环境污染。 8192324.3.3能耗与排放监测与评价标准:建立健全能耗与排放监测体系,对企业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进行实时监测、评价,为企业提供改进方向。 823752第五章绿色物流仓储标准化 8161015.1仓库设计与建设标准 8150425.1.1建筑设计标准 8271915.1.2设施设备标准 855405.2仓储作业与管理标准 8156585.2.1作业流程标准 89355.2.2管理制度标准 824905.3库存控制与优化标准 8309275.3.1库存管理标准 8158255.3.2优化措施标准 9136905.3.3库存分析与改进 916932第6章绿色物流配送标准化 9107916.1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标准 9197916.1.1配送中心选址标准 96906.1.2配送中心建筑设计标准 9134776.1.3配送中心内部规划标准 9236556.2配送作业流程标准 9206086.2.1货物接收与检验标准 1014186.2.2货物分拣与配载标准 10307466.2.3货物运输与配送标准 10231176.3配送服务质量与效率标准 10310366.3.1配送服务质量标准 10128746.3.2配送效率标准 10210536.3.3配送安全与环保标准 1011004第7章绿色物流信息化建设 11269247.1信息化基础设施标准 11160737.1.1网络基础设施 1143777.1.2服务器与存储设备 11219197.1.3终端设备 11304277.2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标准 1190087.2.1平台架构 1163387.2.2功能模块 1121277.2.3数据接口 11187047.3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标准 1161447.3.1信息资源目录 11310427.3.2数据交换格式与协议 1197837.3.3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2154527.3.4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1213655第8章绿色物流逆向物流标准化 1284068.1逆向物流流程与作业标准 122458.1.1逆向物流流程概述 12181598.1.2逆向物流作业标准 1259998.2废旧物资回收与处理标准 12323478.2.1废旧物资回收标准 12167088.2.2废旧物资处理标准 12201438.3逆向物流绿色包装与运输标准 13113678.3.1绿色包装标准 13102438.3.2绿色运输标准 1317112第9章绿色物流评价与认证 1396129.1绿色物流评价体系构建 1339109.1.1评价体系框架 13231169.1.2评价体系指标设置 13265069.2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1482059.2.1评价指标 1451819.2.2评价方法 14253959.3认证流程与认证机构 1496539.3.1认证流程 14312799.3.2认证机构 1527180第10章绿色物流标准化实施与推广 151987610.1标准化实施策略与措施 152198410.1.1制定绿色物流相关标准,涵盖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 153236810.1.2强化企业内部绿色物流管理,推动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与运营; 153005610.1.3加强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绿色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 152488610.1.4推广绿色物流技术与设备,降低物流过程中的能耗与排放; 1592510.1.5建立绿色物流评价体系,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15899910.2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151836410.2.1制定绿色物流相关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 151896510.2.2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标准化; 151784010.2.3建立绿色物流示范项目,推广成功经验; 15463010.2.4加强监管,对不符合绿色物流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 152295710.3宣传教育与培训 153206310.3.1开展绿色物流标准化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 162494810.3.2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绿色物流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素质; 162003410.3.3通过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开展绿色物流标准化研究,推广研究成果; 162688210.3.4搭建绿色物流信息平台,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 161150810.4国际交流与合作 161573910.4.1积极参加国际绿色物流相关会议和活动,了解国际发展趋势; 162765110.4.2引进国际先进绿色物流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 16832410.4.3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绿色物流标准化; 162493510.4.4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绿色物流项目,提升我国绿色物流国际竞争力。 16第1章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背景与意义1.1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传统的物流模式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消耗、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绿色物流应运而生,成为我国物流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绿色物流理念普及程度不高、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等。1.2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是推动物流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标准化可以提高物流行业整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标准化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标准化还能促进企业、社会各方协同共治,形成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合力。1.3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政策依据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有着充分的政策依据。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绿色物流发展及标准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例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关于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绿色物流标准体系框架》等标准的制定,也为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政策依据的支持下,我国应加快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步伐,推动物流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2章绿色物流标准体系构建2.1标准体系框架设计为了构建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体系,首先需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框架。该框架应全面覆盖绿色物流各环节,保证物流活动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效率提升等方面得到有效规范。标准体系框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标准:包括绿色物流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基础性规范。(2)通用标准:涵盖绿色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技术、包装、运输、仓储等通用要求。(3)专用标准: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和场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绿色物流标准。(4)方法标准:包括绿色物流评价、监测、审计等方法及指标体系。(5)管理标准:涉及绿色物流组织、运行、监管等方面的规范。2.2标准分类与制定原则绿色物流标准体系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分类与制定:(1)科学性:依据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科学合理地划分标准类别,保证标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实用性:紧密围绕绿色物流实际需求,制定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标准。(3)前瞻性:关注国际绿色物流发展趋势,借鉴先进经验,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提供指导。(4)动态性:根据绿色物流发展情况和政策要求,适时调整标准内容,保持标准的时效性。具体分类如下:(1)环境保护类标准: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排放,以及噪声控制等方面的标准。(2)资源节约类标准:包括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标准。(3)效率提升类标准:涉及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作业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标准。(4)安全与健康类标准:主要包括职业健康、安全防护、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标准。2.3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为保证绿色物流标准体系的有效实施,需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1)成立绿色物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绿色物流标准化工作。(2)设立绿色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绿色物流标准的制定、修订和解释工作。(3)加强绿色物流标准化人才培养,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4)建立绿色物流标准化信息平台,实现标准信息共享,提高标准实施效果。(5)开展绿色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推广先进经验和成果。(6)加强对绿色物流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标准得到有效执行。第3章绿色物流包装标准化3.1包装材料与容器标准3.1.1选用环保材料:绿色物流包装应优先选用可再生、可降解、低能耗的材料,如纸质、木材、淀粉基等,减少对环境的负担。3.1.2材料功能要求:包装材料需具备良好的力学功能、防护功能和耐候功能,保证物流过程中商品的安全与完好。3.1.3容器标准化:推广使用标准化、模块化的容器,提高包装容器的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3.1.4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建立包装材料循环利用体系,减少资源浪费。3.2包装设计标准3.2.1结构优化:包装设计应简化结构,减少材料使用,降低包装体积和重量,提高包装空间利用率。3.2.2功能性设计:充分考虑包装的防护功能,保证商品在运输、储存、搬运等环节的安全。3.2.3信息化设计: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包装的可追溯、可查询,提高物流效率。3.2.4人性化设计:关注用户需求,提高包装的易用性,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用户体验。3.3包装废弃物处理标准3.3.1分类回收:包装废弃物应按照材料种类进行分类回收,提高回收效率,减少环境污染。3.3.2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包装废弃物,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如再生利用、降解处理、焚烧发电等。3.3.3处理设施:加强包装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保证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3.3.4监管与评价:建立健全包装废弃物处理监管体系,对处理过程进行评价,推动绿色物流包装的可持续发展。第4章绿色物流运输标准化4.1运输工具与设备标准4.1.1绿色运输工具选型标准: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运输环境等因素,选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运输工具,如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等低排放运输工具。4.1.2运输设备节能标准:运输设备应满足能耗低、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等要求,鼓励使用节能型设备,如节能照明、节能空调等。4.1.3运输工具与设备安全标准:保证运输工具与设备在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中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降低风险。4.2运输作业流程标准4.2.1货物装卸标准化:制定合理的货物装卸流程,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货物损耗,减少作业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4.2.2货物运输路径优化标准:根据货物送达地点、运输时间等因素,优化运输路径,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能耗和排放。4.2.3运输作业信息化标准:建立绿色物流运输信息化平台,实现运输作业的实时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耗。4.3运输能耗与排放标准4.3.1运输能耗标准:制定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类型货物的能耗限额,引导企业降低运输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4.3.2运输排放标准:依据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制定严格的运输排放标准,包括尾气排放、噪音排放等,推动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环境污染。4.3.3能耗与排放监测与评价标准:建立健全能耗与排放监测体系,对企业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进行实时监测、评价,为企业提供改进方向。第五章绿色物流仓储标准化5.1仓库设计与建设标准5.1.1建筑设计标准(1)遵循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原则,采用绿色建筑材料,降低能耗;(2)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实现自然通风、采光;(3)合理规划仓库空间布局,提高仓储利用率,降低仓储成本。5.1.2设施设备标准(1)选用高效节能的物流设备,如电动叉车、节能照明设备等;(2)采用环保型货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建立智能化的仓库管理系统,提高仓储作业效率。5.2仓储作业与管理标准5.2.1作业流程标准(1)制定合理的入库、出库、盘点等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2)明确作业人员职责,加强作业过程监控,保证作业质量;(3)建立作业异常处理机制,降低作业风险。5.2.2管理制度标准(1)制定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保证仓储作业有序进行;(2)加强仓储安全管理,防止火灾、盗窃等安全;(3)建立仓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仓储服务质量。5.3库存控制与优化标准5.3.1库存管理标准(1)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机制,保证库存合理、准确;(2)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如ABC分类法、JIT库存等;(3)加强库存动态监控,及时调整库存,降低库存风险。5.3.2优化措施标准(1)优化仓储空间布局,提高库容利用率;(2)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提高仓储作业效率;(3)加强与供应商、客户等外部环节的协同,实现库存优化。5.3.3库存分析与改进(1)定期进行库存数据分析,发觉并解决问题;(2)建立库存预警机制,预防库存过剩或短缺;(3)持续改进库存管理,提高仓储绿色化水平。第6章绿色物流配送标准化6.1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标准6.1.1配送中心选址标准在绿色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面,应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保证配送中心的合理布局。遵循以下标准:(1)选址应靠近交通枢纽,便于货物流通;(2)优先选择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3)考虑未来业务发展需求,预留一定扩展空间。6.1.2配送中心建筑设计标准配送中心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标准:(1)建筑结构应满足绿色环保要求,采用节能、环保材料;(2)建筑布局合理,提高空间利用率;(3)配置合理的装卸货平台,提高货物装卸效率。6.1.3配送中心内部规划标准配送中心内部规划应遵循以下标准:(1)合理划分功能区,提高物流效率;(2)采用节能照明系统,降低能耗;(3)选用环保型物流设备,降低噪音和污染。6.2配送作业流程标准6.2.1货物接收与检验标准货物接收与检验应遵循以下标准:(1)对货物进行严格检验,保证货物质量;(2)及时更新库存信息,提高库存准确性;(3)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6.2.2货物分拣与配载标准货物分拣与配载应遵循以下标准:(1)采用智能化分拣系统,提高分拣效率;(2)优化配载方案,降低运输成本;(3)合理安排配送路线,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6.2.3货物运输与配送标准货物运输与配送应遵循以下标准:(1)选择绿色、环保的运输工具;(2)提高配送人员素质,保证服务质量;(3)实施实时监控,提高配送时效性。6.3配送服务质量与效率标准6.3.1配送服务质量标准配送服务质量应遵循以下标准:(1)客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2)货物破损率低于1%;(3)配送时效性满足客户需求。6.3.2配送效率标准配送效率应遵循以下标准:(1)货物分拣效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2)配送车辆满载率不低于80%;(3)运输成本逐年降低。6.3.3配送安全与环保标准配送安全与环保应遵循以下标准:(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配送安全;(2)配送过程中减少噪音、尾气排放等污染;(3)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第7章绿色物流信息化建设7.1信息化基础设施标准7.1.1网络基础设施本标准规定绿色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基础设施的要求,包括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等,以满足物流业务高效、稳定运行的需求。7.1.2服务器与存储设备本标准对绿色物流信息化建设中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的选择、配置及管理提出要求,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存储及高效处理。7.1.3终端设备本标准规定绿色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终端设备的要求,包括计算机、移动终端、扫描设备等,以满足物流业务操作便捷、高效的需求。7.2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标准7.2.1平台架构本标准明确绿色物流信息平台的整体架构,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等,以保证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兼容性。7.2.2功能模块本标准规定绿色物流信息平台应具备的功能模块,包括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逆向物流管理等,以满足物流业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需求。7.2.3数据接口本标准对绿色物流信息平台的数据接口进行规范,包括内部系统接口和外部系统接口,保证数据交换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7.3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标准7.3.1信息资源目录本标准规定绿色物流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方法,包括信息资源的分类、命名规则等,以便于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查询。7.3.2数据交换格式与协议本标准明确绿色物流信息化建设中数据交换的格式和协议,如XML、JSON等,以保证不同系统间数据交换的顺畅与高效。7.3.3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本标准对绿色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提出要求,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以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和用户隐私。7.3.4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本标准规定绿色物流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共享权限等,以促进物流行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协同发展。第8章绿色物流逆向物流标准化8.1逆向物流流程与作业标准8.1.1逆向物流流程概述本节主要介绍逆向物流的流程,包括退货、维修、再制造、回收等环节,并对各环节的作业标准进行明确。8.1.2逆向物流作业标准(1)退货作业标准:规范退货原因、退货流程、退货验收、退货商品处理等环节的操作要求。(2)维修作业标准:明确维修流程、维修质量、维修周期、维修费用等要求。(3)再制造作业标准:对再制造过程中的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环节制定统一标准。(4)回收作业标准:规范回收渠道、回收方式、回收物品处理等操作要求。8.2废旧物资回收与处理标准8.2.1废旧物资回收标准(1)分类回收标准:根据废旧物资的种类,制定相应的分类回收标准,提高回收效率。(2)回收渠道标准:建立多元化的回收渠道,保证废旧物资的有效回收。8.2.2废旧物资处理标准(1)拆解处理标准:对废旧物资进行拆解,规范拆解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2)再生利用标准:对拆解后的废旧物资进行再生利用,制定相应的质量、环保等标准。(3)环保处理标准:针对无法再生利用的废旧物资,进行环保处理,保证不对环境造成污染。8.3逆向物流绿色包装与运输标准8.3.1绿色包装标准(1)包装材料标准:选用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降低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2)包装结构标准:优化包装结构,提高包装的牢固性,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破损。8.3.2绿色运输标准(1)运输工具标准:选用清洁能源、低排放的运输工具,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2)运输路线优化: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能源消耗。(3)运输管理标准:制定运输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安全等管理标准,提高运输效率。第9章绿色物流评价与认证9.1绿色物流评价体系构建本节主要围绕新时代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绿色物流评价体系。该体系旨在全面评估物流企业的绿色物流实施情况,引导企业提升绿色物流水平,推动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9.1.1评价体系框架绿色物流评价体系包括政策法规、管理体系、物流设施、物流作业、信息技术、环保意识等六个方面。各评价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9.1.2评价体系指标设置根据绿色物流的特点和评价要求,设置以下指标:(1)政策法规遵守度:考察企业对国家及地方绿色物流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2)管理体系完善度:评估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情况;(3)物流设施绿色化水平:评价企业物流设施在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表现;(4)物流作业绿色化水平:考察企业物流作业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程度的降低情况;(5)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评估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绿色物流水平的情况;(6)环保意识普及度:评价企业员工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高情况。9.2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本节对评价指标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9.2.1评价指标针对6个方面的评价内容,细化评价指标,如下:(1)政策法规遵守度:政策执行率、环保法规遵守率等;(2)管理体系完善度:管理体系文件完整性、管理体系执行有效性等;(3)物流设施绿色化水平:节能设备应用率、废弃物处理率等;(4)物流作业绿色化水平:作业过程能耗降低率、碳排放减少率等;(5)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等;(6)环保意识普及度:员工环保知识培训覆盖率、环保行为规范遵守率等。9.2.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包括:(1)数据收集:通过企业填报、现场调查、第三方监测等方式,收集评价所需数据;(2)权重设置: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合理设置权重;(3)评分标准:制定评分细则,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4)综合评价:结合权重和评分,计算企业绿色物流评价总分,得出评价结果。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