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评价美国独立战争时说:“美国革命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这句话说明美国革命()A.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导致了法国大革命C.影响了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革命D.引发了英国的宪章运动2、某班在编演“百家争鸣”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是A.兼爱,非攻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知彼知此,百战不殆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是在:()A.西汉末年B.东汉末年C.西晋末年D.东晋末年4、当王权还通过一个名叫查理的人进行统治的时候,各种地位的人都为所受的压迫而哭泣现在获得了解放.暴政之树的树梢被砍下来了(《给议会和军队的新年礼物》,1650年1月1日).“暴政之树的树梢被砍下来了”指的事件是()A.查理二世复辟B.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C.宫廷政变D.处死查理一世5、下列哪些是在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可以看到的情形()

①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②手工作坊中严禁使用奴隶劳动。

③男孩七岁后必须在军事学校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

④学校学生与著名的学者进行辩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_________,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成立.

错误:____

理由:____.8、大国关系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某班同学以历史上“法德两国的战与和”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分别属于哪场战争期间的形势图?1916年法德两国展开了一场后来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此战役发生于图1中____处.(填写相应字母)

【史海拾贝历史探究】

当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德意志)联邦政府是不踯躅地和完全同意准备与之合作对于法德两国来说,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煤钢的共同生产后,德法之间进行任何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不可能.--摘自《阿登纳回忆录》

(2)根据上述文字材料;你认为法国与联邦德国在当时有何共同愿望?20世纪60年代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欧洲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以史为鉴历史感悟】

(3)从法德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有哪些?9、公务员考试是中国国家行政机关选拔录用公务员的一种特定的人才甄别方式。我国自隋唐时期就有类似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隋唐“公务员考试”的形成】

(1)请根据提示完成隋唐“公务员考试”形成的过程。

人物作为____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设置____,正式诞生。____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每年进士科考试千人以上____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____【隋唐“公务员考试”的影响】

材料一“以试为选”大致确保了相对的社会公平。朝廷可得人才;士子可求机遇。

(2)上述材料说明隋唐“公务员考试”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隋唐时期)考试是选官的基本途径;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籍与诗赋文章,普通人士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因此与考试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在古代被看做是选拔人才的预备场所。

(3)上述材料说明隋唐“公务员考试”在教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考试的巨大活力大大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诗;赋的繁荣无不与进士科重视文章辞彩有关,书法的繁荣也与以书取士相关。”

(4)上述材料说明隋唐“公务员考试”在文化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古代“公务员考试”的终结】

(5)隋唐时期创立的这套“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你能简单的说说你的理解吗?

(6)正是因为这套“公务员考试”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最终在什么时期废除了。10、隋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朝代是____,实现南北统一;元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朝代是____,实现了全国统一。11、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因为新政只推行了____。12、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各学派也纷纷著书立说,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填写下列表中的空格:

学派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儒家____施行仁政墨家墨子____庄子“天人合一”法家____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加强军权。(2)选择一个他们积极的思想(可以不是核心思想)在我们现实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并说说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戊戌变法期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____(判断对错)14、印度独立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3位.____(判断对错)15、莫斯科战役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苏德战争和二战的转折点.____(判断对错)16、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技对于经济领域的贡献越来越大。17、拿破仑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损害了多个国家人民的利益,因此,他建立的帝国是倒行逆施的。18、甲同学: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知人善任,是这样的吗?

乙同学:是这样的。当时他任用伊尹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3题,共15分)19、透过历史大事年表;可以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美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17年4月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12月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7年3月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1)据大事年表;写出美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重大发明.

(2)据大事年表;为应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20世纪的美国经历了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到唯一超级大国的崛起过程.根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概括其崛起的原因.(从三个不同角度分别写出一点)2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____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____

(3)“解放军的好战士”____

(4)被称为“发明大王”____.21、学习完有关日本的相关历史后;小美和小华兴致勃勃地讨论着:

小美说:日本真是个善于向外国学习的国家;大化改新向我国学习先进的封建制度,近代又向欧美学习.

小华说:日本积极向外学习先进的制度;促进本国历史向前发展,像明治维新就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使日本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以上讨论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____

理由:____.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3题,共24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

(1)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对“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至少3个)

(3)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至少两条)23、图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武器,说出这个文献的名称及它的颁布有何重大的意义?2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想。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奘西游图》

材料二:玄奘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他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他还曾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1)玄奘西行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他的目的地在哪?

(2)观察《唐玄奘西游图》;想想他西行途中可能会遇见哪些困难?

(3)根据材料二中归纳玄奘的主要贡献。

(4)你从玄奘18年的西游和19年的译经生涯中学到了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知识点,应把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有关知识.【解析】【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美国革命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独立战争后;在其影响下,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故选C.2、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故选B。【解析】【答案】B3、C【分析】略。

【解析】【答案】C4、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650年1月1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暴政之树的树梢被砍下来了”指的事件是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故选D.5、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因为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高度发展;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能参加;学校学生与著名的学者进行辩论。选项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的知识点。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略

【分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开通和明长城的相关内容。隋炀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达涿郡,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世界上的一个奇迹。故本题答案为:洛阳;嘉峪关。【解析】洛阳嘉峪关7、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成立.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过去;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而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成立,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8、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法德关系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析】【解答】(1)图1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图;因为,图1中的时间是一战的时间范围.我们知道一战的起止时间是:1914--1918年,且索姆河战役是一战的重要战役.图2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图,因为图2中出现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1916年法德两国展开了一场后来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这场战役是凡尔登战役,发生在法国,故在B处.

(2)从材料的“当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5月9日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这句话来看;法国与联邦德国在当时的共同愿望是建立欧洲煤钢联营.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与联邦德国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欧共体的成立.

(3)法德两国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是敌对关系.二战后;法德两国逐渐走向联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法德关系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有:加强合作能获得共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我们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故答案为:

(1)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图2:第二次世界大战;B.

(2)建立欧洲煤钢联营;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或促进了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盟的成立.)

(3)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9、隋文帝进士科唐太宗武则天诗赋【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发展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影响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影响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影响的知识点.

(5)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6)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废除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隋文帝时期;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学员,每年进士科考试千人以上.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期,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诗赋.

(2)由材料“‘以试为选’大致确保了相对的社会公平.朝廷可得人才;士子可求机遇.”可知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机构任职.因此说科举制度笼络了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

(3)由材料“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籍与诗赋文章;普通人士只有通过寒窗苦读,才能实现跻身于社会上层的愿望.”可知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4)由材料“考试的巨大活力大大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诗;赋的繁荣无不与进士科重视文章辞彩有关,书法的繁荣也与以书取士相关.”可知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科举考试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5)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由于科举制度主要采用考试的方式,因此容易造成士人死读书的风气等.

(6)近代以来;科举制度越来越不适应人才选拔的需要,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

故答案为:

(1)隋文帝;进士科;唐太宗;武则天;诗赋.

(2)科举制度笼络了人才;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4)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5)由于科举制度主要采用考试的方式;因此容易造成士人死读书的风气等.(言之有理即可)

(6)1905年.10、陈南宋【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和元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朝代.【解析】【解答】589年;隋朝灭掉最后一个朝代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实现统一.

故答案为:

陈;南宋.11、103天【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时间.【解析】【解答】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因触犯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前后仅维持了103天.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被称为“戊戌变法”,因这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故答案为:

103天.12、孟子“兼爱”、“非攻”韩非【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2)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对社会的影响.【解析】【解答】(1)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统治者要以“仁政”治国,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下;以强凌弱的战争;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以老子的学说为基础而发展的,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强求;韩非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法治.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2)依据题干的关键信息“选择一个他们积极的思想在我们现实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孟子的这些主张具有环保意识.又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的运用.当今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提倡人民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等.

故答案为:

(1)填表依次为:孟子;“兼爱”“非攻”;道家;韩非.

(2)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的运用.当今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提倡人民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反对战争.就体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这样才能使社会安定,国家得到更好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富裕等(言之成理即可).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式教育的开端.【解析】【解答】京师大学堂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名为北京大学.

故答案为:

√.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独立后;工农业生产都得到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显著.1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第3位.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解析】【解答】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斯大林格勒战役才是苏德战争和二战的转折点.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和发展。【点评】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对外战争。拿破仑前期的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是正义的,后期的战争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解析】【答案】错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齐桓公与管仲.【解析】【解答】春秋时期;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不是齐桓公的宰相.

故答案为:×.四、辨析题(共3题,共15分)19、略

【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重大发明.

(2)本题主要考查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3)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崛起过程.【解析】【解答】(1)注意本题的关键是“美国;交通工具”;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第一个实现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

(2)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要注意从表格中提取信息.要全面概括,从科技;经济、外交等方面考虑.科技方面,重视科技发明与创新,占据科技领先地位;经济方面,实时调整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外交方面,制定灵活的外交政策,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等.

故答案为:

(1)飞机.

(2)实行罗斯福新政.

(3)科技方面:重视科技发明与创新,占据科技领先地位;经济方面:实时调整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外交方面:制定灵活的外交政策,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等.20、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掌握.【解析】【解答】(1)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

(2)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于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3)雷锋;1959年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62年因公殉职.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被誉为“解放军的好战士”.

(4)爱迪生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故答案为:(1)祖冲之;(2)奕;(3)雷锋;(4)爱迪生.21、略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和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据所学知;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唐朝时向中国学习进行了大化改新,使日本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向欧美国家学习,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强国.

故答案为为:

错误: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理由: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大化改新才是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五、材料题(共3题,共24分)2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三次战争。注意本题的题眼“19世纪”,不要把发生于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混淆。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自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856年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后法国加入侵略队伍。这场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华的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2)本题考查的是针对“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本题跨度较大,可依据课本对三次灾难性战争涉及的中国人民的抗争相关内容,回答。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等。(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感悟能力。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近代中国之所以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是因为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的强大,因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建立先进的制度、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使国家变得强大。等等。【解析】(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3)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落后就要挨打等。23、(1)图一描述的是长征途中红军飞夺泸定桥史实;表现了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斗争精神。

(2)图二反映的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进行,新中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图三的内容是《共产党宣言》。19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故答案为:

(1)飞夺泸定桥;表现了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斗争精神。

(2)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分析】

(1)本题考查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大胜利。

(2)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新中国成立。

(3)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掌握红军长征、新中国的成立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相关内容和意义。【解析】【小题1】(1)图一描述的是长征途中红军飞夺泸定桥史实;表现了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斗争精神。

(2)图二反映的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进行,新中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图三的内容是《共产党宣言》。19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故答案为:

(1)飞夺泸定桥;表现了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斗争精神。

(2)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小题2】【小题3】24、(1)据材料“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商君”指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具体指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材料中变法成效的句子是“侵邻国而雄诸侯”。

(2)据材料“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越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这样的政体”实质上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或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应“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的改革措施为贫困公民参政发放津贴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3)据材料“七世纪中期;大唐的近邻日本进行了一场汉化改革,有力地打击了大贵族的势力,加强了天皇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汉化改革”指大化改新;日本从政治上主要学习唐朝的中央集权制。

(4)据材料“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实行君主立宪制。他参与的变法运动是戊戌变。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故答案为:

(1)商鞅;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侵邻国而雄诸侯。

(2)奴隶制民主政治或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公民大会;为贫困公民参政发放津贴。

(3)大化改新;中央集权制。

(4)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等。【分析】

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商鞅变法;戊戌变法、雅典民主政治、日本大化改新,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商鞅变法、戊戌变法、雅典民主政治、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解析】【小题1】(1)据材料“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