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6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并改正()。A.镶嵌B.诲辱C.凑合D.捉摸2、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真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们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还是确信有这种事?B.遇到产品质量纠纷怎么办?3月11日,南京市成立国内首家质量维权援助中心,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消费知识的咨徇等活动。C.“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D.为了贯彻中央和国务院精神,切实解决开发区过多过滥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部近发出了“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3、下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啜泣(chuò)枯涸(gù)酝酿(niànɡ)憔悴(cuì)B.应和(hè)肥硕(shuò)尸骸(hài)脸颊(jiā)C.猝然(cù)一瞬间(shùn)洗濯(zhuó)诀别(jué)D.寂寥(liǎo)嶙峋(línxún)怦怦(pīng)欹斜(qī)4、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迫不急待、以逸待劳、驰聘疆场、销声匿迹B.哀声叹气、翻来复去、忧柔寡断、咄咄逼人C.首屈一指、毋庸置疑、暗然失色、蜿延盘旋D.鞠躬尽瘁、苦心孤诣、拭目以待、器宇轩昂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横线上。(2分)有人说,亲情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可当我们翅翼健壮,可以潇洒áo翔于蓝天时,是否想到那倚在门前qiáo首遥望的白发亲人,给他们一丝抚慰一丝温暖一丝欣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至少可以mí补一份“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愧疚与遗hàn。7、给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军________道____本分____8、《白洋潮》的主体描写白洋潮的壮观景象,作者采用____的空间顺序,写得次第井然。9、李森祥,衢州人,____家。1986年发表处女作____。作品《小学老师》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____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他是电视连续剧的编剧之一。10、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11、文学常识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____________,是属于________的范畴。②《小石潭记》的作者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____________,本文是他的第四篇。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8题,共16分)12、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①可爱者甚____()②可远观而不可____玩焉()③陶后____有闻()④____乎众矣()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____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3.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13、古诗文阅读(16分)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道也。”1.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D.悉如外人(全、都)2.下列加点字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中轩敞者为舱B.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屋舍俨然豁然开朗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渔人。D.“黄发垂髻”,是用借代的写法,指桃花源中的老老少少。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14、赵襄子饮酒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③,而殊不④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⑤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⑥!然亦殆矣!”
导读:赵襄子日夜饮酒不止;还不知醒悟,优莫将其与殷纣相比,使赵襄子霍然顿悟,优莫可谓善于劝谏的了。
【注释】①赵襄子:名无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②废酒:停止饮酒。③矣:语气词,了,表示已经实现的事情。④殊:副词,很,极。殊不,意思是,一点也不。⑤然则:(既然)如此,那么。⑥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相亡:一块儿灭亡。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我诚邦士也______②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______
③今天下尽桀也______④不亡何待______
(2)选文“然亦殆矣!”中“殆”的意思是______;我们还学过,______,百战不殆。
(3)翻译。
①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②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4)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作______,语意深长。15、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各题。【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答》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仙”人,《记》中的东坡是受贬的“闲”人,如何理解文中的“仙人”和“闲人”?16、【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A每____借于藏书之家()B礼愈____()C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____()D主人____问衡()17、与朱元思书(12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在横线上填空,使课文完整。(2分)2.本文中可以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____。(2分)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思。(4分)⑴____流飘荡()⑵望峰____心()⑶____世务者()⑷窥谷忘____()4.翻译下列句子。(2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_5.对本文的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意思。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18、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⑾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⑿,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⒀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⒁所闻,皆叹惋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____若有光()②屋舍____()③阡陌____()④____病终()5处处____之()6欣然____往()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词。⑴____溪行()⑵便____还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下列“之”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5.如果让你长期住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里不出来,你愿意吗?为什么?19、自知之明①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③,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④。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⑤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⑥。”
【注释】①选自《韩非子•喻老》.②患:担心。③智之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④睫:眼毛。⑤庄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⑥明:眼睛亮,引申为明智。
(1)下列句中的“之”与“王之伐越何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B.蜀之鄙有二僧C.吾欲之南海D.何陋之有。
(2)翻译句子。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译文:______
(3)楚庄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庄子采用什么论证方式指出楚庄王的不明智?
(4)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述文章论点;并仿照再写两个短语。
(5)谈谈你对庄子所持论点的看法。评卷人得分四、默写(共1题,共10分)20、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⑴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⑵月下飞天镜,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⑶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⑷霜落熊升树,____。(梅尧臣《鲁山山行》)⑸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⑹王维《使至塞上》中视野开阔、意境雄浑的千古名句是____,。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礼记》)⑻湖上影子,____、____、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4题,共32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为别人的辉煌喝彩。其实,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喝彩,是对自我的肯定和鼓励;为自己喝彩,能让我们的生命散发出更浓郁的芬芳。对他人的真诚帮助、对父母的体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都值得让充满朝气的我们为自己喝彩。请以“那一次,我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真情实感。(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4)不少于600字。22、写作。
【写法借鉴】作者三次游周庄;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比如“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从视觉角度写其色彩斑斓;“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从听觉角度写其水声柔美。
【片段仿写】请采用“多角度写景”的写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春雨。23、作文(40分)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中却可以产生力量。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当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度过难关,取得成功。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24、【题文】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2)除诗歌,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题目:遇见要求:字迹工整,除诗歌,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诲辱”改为“侮辱”。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2、B【分析】【分析】A第一个“?”改为“;”;C“:”改为“,”;D引号改为“《》”。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辨析使用。3、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A项中的“涸”应读“hé”;B项中的“骸”应读“hái”、“颊”应读“jiá”;D项中的“寥”应读“liáo”、“怦”应读“pēng”。C项注音无误,故此题选C。【解析】C4、A【分析】略【解析】A5、D【分析】试题分析: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迫不及待驰骋疆场;B、唉声叹气翻来覆去优柔寡断;C、黯然失色蜿蜒盘旋。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四个汉字的书写,其中一个是多音字的考查.表面是在考字形,实则也在考查拼音.做到会读会写才能自如应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形的正确书写。【解析】【答案】翱、翘、弥、憾。(2分,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三个即可得2分。)7、xiánjiēshéxī【分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先辨析字形,再写出拼音。
【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8、由远及近【分析】【分析】作者写景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分析即可得知。
【点评】学生要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9、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天下粮仓》【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的相关常识;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10、安求∕其能千里也?食之∕不能尽其材【分析】【分析】首先要了解句子的意思;分析句子的结构,第一句动宾结构的句子,“求”是谓语,“其能千里”是宾语;第二句连动句,有两层意思,一是饲养马,一是不能让马发挥能力,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划分节奏即可。
【点评】准确判断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很多的帮助。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可以根据句子有几层意思来划分,层与层之间划分;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来划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要划分(有“之”取消句子独立性除外)。11、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回答此类题,熟悉课本内容即可。这项内容在教材中出现过,属于应该识记的内容。学生还要注意在平时勤于背诵文学常识,分册整理归类,便于记忆。本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回答即可。【解析】①抒情议论散文②柳宗元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三、文言文阅读(共8题,共16分)12、略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解析】【答案】1.①多②亲近而不庄重③少④应当、应该(4分)2.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2分)②(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分)3.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2分)13、略
【分析】1.试题分析:C应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A.作为/是B.结构助词,的/指示代词,这,复指“良田美池桑竹”C.代词,那,指桃花源/代词,他代渔人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B中应是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考点:4.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析】【答案】1.C2.D3.B。4.(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2)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1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我真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呀!诚;确实.
②句意为:您应该努力呀!还差两天就跟纣王一样.勉;尽力,努力.
③句意为:现在天下的君主都是夏桀王.尽;全,都.
④句意为:不灭亡还等什么呢?何待;等待什么.
(2)本题考查词语释义和日常积累.“然亦殆矣!”的句意是然而也是危险了.“殆”的意思是危险.根据日常积累可知;第二空应填“知己知彼”.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不病;不疲劳.故译为: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及;如.何待,等待什么.故译为: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辨析.细读文本;正确翻译后可知,本文中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作了对比,突出了赵襄子行为的危害.
答案:
(1)①确实②尽力;努力比不上
③全;都④等待什么(其中“何”为疑问代词;什么)
(2)危险知己知彼。
(3)①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
②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4)对比。
译文。
赵襄子喝酒;五天五夜没有停止,对侍从说:“我真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呀!我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却一点也不疲劳.“优莫说:“您应该努力呀!还差两天就跟纣王一样.纣王喝酒取乐达七天七夜,现在您已经持续五天了.“襄子有些害怕了,对优莫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也要灭亡了吧?“优莫说:“不会灭亡.“襄子说:“(我)与商纣王还差两天,不灭亡还等什么呢?“优莫说:“夏桀王和商纣王的灭亡,是因为他们分别遇到了商汤王和周武王.现在天下的君主都是夏桀王,您是商纣王.夏桀王和商纣王同时在世,怎么能互相使对方灭亡呢?但是也危险了.“
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解析】确实;努力;全,都;等待什么;危险;知己知彼;对比1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重点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文言翻译一般都是文中的名句,翻译时既讲究字字落实,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又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和重点句式。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这里要注意“与”“空明”等的翻译。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再结合主题和写作背景等去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陶弘景隐居,被称为“山中宰相”;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心情郁闷。因此,“仙人”传达出作者能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闲人”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有闲情雅趣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有志不得伸,一再被贬,“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解析】【小题1】(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小题2】“仙人”传达出作者能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情;“闲人”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有闲情雅趣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有志不得伸,一再被贬,“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16、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做到分类辨析,理解记忆。本题中的“假”应解释为“借”;“至”应解释为“周到”;“偿”应解释为“报酬”;“怪”应解释为“对感到奇怪”。【解析】A借B周到C报酬D对感到奇怪17、略
【分析】【解析】1.试题分析:根据前后句的提示即能默写出句子来,注意“轩邈”的写法。考点:本题考查句子默写。【解析】【答案】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⑴顺随⑵停止,平息⑶筹划⑷通“返”,返回。4.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迅猛的波浪如同飞奔的马。5.D18、略
【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2.“扶”“缘”都是“沿着”;“要”“延”都是“邀请”。3.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乃、无论”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4.B中“之”是“结构助词,的”而其他的为“代词”。5.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解析】【答案】1.(1)隐隐约约(2)整齐的样子(3)交错相通(4)不久(5)做标记(6)计划2.扶延3.问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4.B5.略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分析.例句“王之伐越何也”的“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A.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B.结构助词“的”;
C.动词;去;往、到;
D.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故选:A.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患:担心;“而”;连词,表转折,却。故译为: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清自己的睫毛。
(3)①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参考文中“越政乱兵弱”等句子。
②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使用的写作手法;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式,从小事入手,使道理说得深入浅出,易于接受。
(4)本题考查积累成语。结合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主旨,结合自己积累的成语,来完成即可。文中说明的道理是:人要有自知之明;因此成语可以为“知人者智”。“自知之明”仿写短语: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
答案:
(1)A
(2)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清自己的睫毛。
(3)他认为越国“政乱兵弱”。比喻论证。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仿写短语: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5)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达到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译文:
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庄子规劝说:“大王想要讨伐越国,是为什么呢?”楚庄王说:“(越国)政治混乱军队软弱。”
庄子说道:“我害怕智慧(就)像眼睛(一样);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自己看见它的睫毛。大王你的军队自从战败给秦;晋(两国后),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军队软弱。庄跻在(我国)境内做了盗贼但是官吏们不能阻止,这是政治混乱。大王(你的国家)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想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
楚庄王就停止了(讨伐越国的事宜)。
所以认识某件事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如何),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所以说:“(能够)自己看见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谓的明智。”
词义积累:
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忧虑)
无冻馁之患(忧患)
为乡人所患(当作祝害,认为是祸害)【解析】A;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清自己的睫毛。四、默写(共1题,共10分)20、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识记背诵能力。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这几句中,“秽、徙、阑、圆、睦、惟”等字容易写错。【解析】⑴晨兴理荒秽⑵云生结海楼⑶徙倚湖山欲暮时⑷林空鹿饮溪⑸夜阑卧听风吹雨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⑻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五、写作题(共4题,共32分)21、略
【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成长类的作文,这对学生来说应该是熟知的,容易写的。但一定要审清楚本次作文的题目,“那一次”,有一个时间点,必须有一定的背景。关于作文的立意:1、立意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立意要正确〔二)立意必要集中(三)立意要深刻(四)立意要新颖(五)立意要巧妙2、立意的原则:首先是真实性原则。也就是要选择准确、真实的材料。其次是代表性原则。也就是精选与中心密切相关的最能深刻表现主题的有代表性的材料。第三是时代性原则。也就是要优选新鲜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材料。第四是情感性原则。就是要精选你最熟悉、最动情的材料。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参考例文】那一次,我为自己喝采为自己喝彩,扬起自信的风帆,乘风破浪;为自己喝彩,展开希望的翅膀,自由飞翔;为自己喝彩,举起勇气的利剑,穿透绝望。在人生旅途中,总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或忧伤,总会体会到李白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学满山”的悲伤和困难。在这时无人可以帮助自己,没人可以为你鼓掌,所以你必需为你自己喝彩鼓劲。第一次月考的时候,我考了第十名,我的同学考了第四名。在班会课上,老师极力表扬了我的同学,号召同学都向他学习,以他为榜样。随着全体同学排山倒海的掌声,仿佛拍在我的心上,因为我的进步比他大,但老师确忽略了我,我觉得我被人遗忘了。我的自尊心感觉被刺伤,眼中微微有些湿润了。那天课我都没怎么听,我想反正进步了都没人为自己喝彩,还不如学习罗隐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放荡。回到家中,我妈问我为什么愁眉苦脸的,我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她。她收起疑惑的表情,严肃的对我说:“儿子,你要明白读书是为了你自己。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我们,也不是为了同学。”尽管这句话听了数遍,但唯有这一次才真正的听明白了。我心想:成功没人为我喝彩表扬,但我为什么不为自己喝彩呢?于是我找了张纸写下我的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写完的那一刻,我信心澎湃因为我知道埋怨是无用的,只有考的更好才行。为自己喝彩,纵使无一人理彩;为自己喝彩,尽管仅一人聆听;为自己喝彩,喝出自己的心声。使喝彩成为风帆,使喝彩成为翅膀;使喝彩成为一把利剑。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自己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2、春天,那宛如牛毛或绣花针的细雨,在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着,街上的喧闹,都被雨水冲淡了,显得那样的宁静和祥和。春雨过后,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深吸一口气,是那样的清新!飞鸟成群结队地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不停,它们各自好像在诉说着内心的快乐,给春天又增添了几分韵味。【分析】【分析】仿照课文文段;运用视觉;听觉等角度描写春雨。
【点评】考查学生抓住事物特征,从多角度去描写的写作能力。23、略
【分析】“信念与成功”的话题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根据同学们平常的训练,这个题目写成议论文较容易一些。然而绝大多数的考卷中,同学们都在论述信念与成功的关系,都是以“信念是成功的基石”为论点,论证时大都采用正反论证的方法,举一则“有信念而成功”的例子,再举一则“缺乏信念最终导致失败”的的例子,这样写一篇文章是很容易完成了。但是这样写,就会落入俗套了,获得高分的机会就不多了。所以针对这个题目,独辟蹊径是很有必要的。独辟蹊径有以下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1、把文章写成小说或者故事。讲一个人最终依靠坚强的信念走上成功的事迹;或者讲一个缺乏信念,最终功败垂成的故事。2、试着写一篇记叙文,写自己因为坚定的信念而获得的成绩(或者反着写)。让你的文章在让人昏睡的论文中突出出来。3、把“信念”与“成功”分别当成童话里的主角,让它们为我们演绎出一出有趣的童话来。我相信,你接受了我以上三点建议,你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一个一类卷。本体需要注意:不要把“信念”偷换成“自信”。“信念”和“自信”可不是一个意思噢,不信你查查字典看。【解析】【答案】略2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本题可根据引导语的提示填题,写自己一次经历,谈对生活的感受,点明“生活需要”什么。也可自选内容填题,比如填“正能量”。“生活需要正能量”这是个不错的题目。了解当前流行语“正能量”的含义,意为能促人奋进促动事业发展的美好的情感;思想、道德情操。此题适合写议论文。要分四层来写,第一层,可先略谈人的本性有两种成分:善与恶,如健康的细胞与不健康的细胞(比喻说理),然后引出如何扬善弃恶“凝聚正能量”即培养自己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思想情操这一话题,摆出观点:“生活需要正能量”。第二层,重点分析为什么“生活需要正能量”。分析说理,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面而生活,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每个人才有幸福的生活,而和谐健康的社会,需要每个人自己输送“正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照应前文),第三层,可以谈谈如果“凝聚正能量”,可先从每个人“自己”说起:读书,接触美好的事物,汲取先进的文化,感受健康的思想,培养美好的情操,此之谓在个人的心灵中“凝聚正能量”,可举例说明历史上一些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在青年时代注意“凝聚正能量”。然后由个人谈到社会,社会要多宣传美好的事物,多倡导先进的文化,健康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凝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第四层,文章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点题:“生活需要正能量”,提出希望,希望每个人都凝聚正能量,发挥正能量。
第二题;“遇见”,这类看似平常的文题,其实包含丰富的含义,实写一件事,与某人相遇,可虚写与某美好事物的“相遇”。“遇见”,即“相遇”,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人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等的接触。相遇的双方可以是人与人,也可以是人与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忧伤的。此题宜写成回忆性散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难忘的“相遇”,通过具体的动作、对话等描写,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角度一:写自己与现实生活中选材的某个人相遇。这个人可以是你的亲人,也可以是你的老师、同学或陌生人。要选取相遇后心与心发生了碰撞,产生了美好情感的事,这样的材料才符合”相遇“的内涵。比如你只身在外,身处困境,遇上了一位好心人,他热心地帮助了你,你感激万分。这样的相遇确实值得回味。角度二:写自己与某种物相遇。这种物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只要你与它相遇时产生了难忘的感情就行。例如你在忧伤时独自来到野外,发现了一种很不起眼的小草,它虽小得可怜,却乐观地随风摆动。它给了你启发,让你从忧伤中振作起来。这种相遇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角度三:写自己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相遇。在阅读中认识了某个人物,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被他的遭遇所震撼,为他的行为所折服。那么就可以写与这个人物的相遇。例如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被鲁宾逊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经久难忘。
考点: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牧生态种养、加工及观光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5年中国隔离霜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高效节能电机行业发展格局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压电陶瓷元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染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珐琅制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塑料彩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项目居间合同
- 2022-2027年中国干冰清洗设备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型煤设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正式版)SJT 11449-2024 集中空调电子计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广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近现代史》义和团运动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300题及答案
-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 消化系统疾病的负性情绪与心理护理
-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分类训练:戏剧类(含答案)
- 协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大全(12篇)
- 灰坝施工组织设计
- WS-T 813-2023 手术部位标识标准
- 同意更改小孩名字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