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圈里那部分薄膜,则棉线圈将成为圆形,主要原因是()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作用B.液体表面受重力作用C.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D.棉线圈的张力作用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如果大量氢原子处在n=3能级的激发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波长最长的辐射光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能级n=1能级产生的C.辐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2.09eVD.处于该能级的氢原子至少需吸收13.6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3、在下列每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A.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B.光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C.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色散现象4、图为悬浮在液体中的3颗小炭粒每隔5s在坐标纸上标记位置的连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折线表示的是小炭粒的运动轨迹B.小炭粒沿折线上相邻标记位置的连线做匀速直线运动C.可以准确预测再下一个5s后这3颗小炭粒的位置D.小炭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情况5、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6、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大量处在的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用这些氢原子跃迁时释放的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7eV的金属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光电子有三种不同的初动能B.有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可以使金属钙产生光电子C.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小初动能为10.2eVD.光电效应的遏止电压为10.2V7、根据下列四幅图作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A处和C处都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乙图用紫外线灯照射原来不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两箔片张开,可推测所用紫外线的频率超过了锌板的截止频率C.丙图中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丁图中A为β射线,B为γ射线,C为α射线8、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一些关键技术如核电技术取得重大成果。关于核能、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到目前为止,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B.到目前为止,轻核聚变是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C.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属于轻核聚变D.原子弹是采用人工核转变制成的核武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内部结构B.光电效应实验中,逸出的光电子来源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C.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裂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10、2017年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利用激光干涉法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距地球约1.3亿光年)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此后2秒,美国费米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同一来源发出的伽马射线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台和电磁波望远镜同时观测到同一个天体物理事件,标志着以多种观测方式为特点的“多信使”天文学进入一个新时代,也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多年前在广义相对论中有关引力波的预言,引力波是由黑洞;中子星等碰撞产生的一种时空涟漪,宛如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引力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束B.具有质量的物体能产生引力波C.干涉是波具有的性质,所以激光也是一种波D.引力波的传播需要空气作为介质1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用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逸出功为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B.用能量为的自由电子轰击氢原子,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C.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能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D.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而发生电离12、关于对液体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B.水表面表现张力是由于表层分子比内部分子间距离大,故体现为引力造成的C.密闭容器,某种蒸气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蒸气仍是饱和的E.当水面上方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中还会有水分子飞出水面E.当水面上方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中还会有水分子飞出水面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但没有规则的外形,且表现为各向同性B.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表现为斥力,在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力减小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减小,其压强也一定减小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该现象是扩散现象14、用图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a端时,电流表中仍有电流通过B.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C.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D.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会持续增大15、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病毒,传染病的传播过程十分复杂,但是可以构建最简单的传播模型来描述,这个最简模型可称为链式模型,类似于核裂变链式反应模型。铀裂变核反应方程为+→++R其中n表示中子。裂变后产生的中子能继续发生反应的次数称为链式反应的“传染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铀裂变核反应方程看,“传染系数”R=2B.核反应堆中通过镉板吸收中子降低“传染系数”C.链式反应的临界值对应的实际“传染系数”为1D.核反应堆中的实际“传染系数”与铀浓度无关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做汽车安全气囊的模拟实验时,密封的储气罐与气囊相连,撞击时储气罐阀门自动打开,大量气体进入气囊,气囊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展开,在人体前部形成弹性气垫,然后气囊泄露,收缩,从而有效保护人体,气囊展开过程中,将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泄露收缩过程中气囊内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mol-1),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3),则可估算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________m3,m千克铜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______.18、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在阶段,做______功(填“正”或“负”);在时,分子动能最______(填“大”或“小”)。
19、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纯油酸0.1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cm的浅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爽身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油膜上没有爽身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
(1)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________,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________,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________。
(2)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为________m3,油膜面积为________m2,求得的油酸分子直径为________m。(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在墙壁与外界无热传递的封闭房间内,同时开动电冰箱和电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房间内的温度______,这是因为______。21、根据以下三幅图按要求作答:
图1中时引力_______斥力;图2中________图3中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22、如图所示,设大气压为图中汞面的高度差均为则各段封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光子说及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1)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这些能量子被称为___________,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___________,其中h=6.63×10-34J·s。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①表达式:hν=___________或Ek=___________。
②物理意义: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___,这些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___________,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___________。24、请写出完整的核反应方程:
(1)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
(2)原子核衰变方程: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5、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6、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4分)27、如图,某学校课外活动实验小组应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电梯升降加速度的加速度计。用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导热气缸内,气缸开口朝下,活塞离气缸底部的距离为L,气缸的下半部分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为温度不变,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的厚度不计,气缸内部的总长度为该实验小组将此气缸竖直固定在电梯上,通过观察活塞位置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电梯加速度的大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
(1)若电梯向上加速运动;求该加速度计能测量的最大加速度;
(2)若观察到活塞相对气缸向上移动了试求电梯的加速度大小并判断电梯可能的运动状态。
28、密立根油滴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揭示了电荷的非连续性.如图所示是密立根实验的原理示意图,设小油滴质量为m,调节两板间电势差为U,当小油滴悬浮在两板间电场中不动时,测出两板间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小油滴的电荷量q.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详解】
棉线圈成为圆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产生的收缩效果。故选C。2、C【分析】【详解】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种不同频率的光子;A错误;
B、波长最长的辐射光对应着能级差最小的,则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能级n=2能级产生的;B错误;
C、辐射光子的最大能量是从n=3到n=1的跃迁,最大能量为C正确;
D、处于该能级的氢原子至少需吸收1.51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D错误.3、C【分析】【详解】
A.光的反射现象能体现光的粒子性与能体现波动性;而光的折射现象体现波动性,故A错误;
B.光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都是波所特有的现象;则都体现波动性,故B错误;
C.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都体现象光的粒子性;故C正确;
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色散现象都体现光的波动性;故D错误。
故选C。4、D【分析】【详解】
A.这些折线表示的是小炭粒每隔5s在坐标纸上标记位置的连线;不是运动的轨迹,故A错误;
B.小炭粒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沿折线上相邻标记位置的连线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只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位置的连线;再下一个5s后这3颗小炭粒的位置可能在任一点,故C错误;
D.小炭粒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引起的;所以小炭粒的运动间接的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情况,故D正确。
故选D。5、D【分析】【详解】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
B.用手捏海绵;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大的水颗粒的运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正确。
故选D。6、B【分析】【分析】
【详解】
AC.由光电效应方程
这里面的动能是最大初动能;同种频率的光最大初动能一样,但是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也会产生不同初动能的光电子,即光的最小初动能可以为零,AC错误;
B.大量处在的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三种能级跃迁产生的能量大于2.7eV;因此光子有三种,B正确;
D.由动能定理得
故遏止电压和入射光的频率相关;不同频率的光入射遏制电压不同,因此本题有三种频率的光,也就有三种遏制电压,D错误。
故选B。7、B【分析】【分析】
【详解】
A.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反弹回来,所以甲图中A处可以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C处能观察到较少闪光点;A错误;
B.乙图用紫外线灯照射原来不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两箔片张开,说明有光电子逸出,发生光电效应,可推测所用紫外线的频率超过了锌板的截止频率,B正确;
C.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即n=4能级到n=3能级,n=3能级到n=2能级,n=2能级到n=1能级;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错误;
D.根据左手定则,丁图中A为α射线,B为γ射线,C为β射线;D错误。
故选B。8、C【分析】【详解】
A.到目前为止;一般是利用重核裂变与得到核能轻核聚变得到核能,并不是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A错误;
B.到目前为止;重核裂变是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B错误;
C.轻核发生聚变之前;必须要有高温,即轻核聚变又叫做热核反应,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属于轻核聚变,C正确;
D.原子弹是采用重核裂变制成的核武器;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B:D【分析】【分析】
【详解】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的定义可知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逸出的光电子来源于金属中自由电子,故B正确;
C.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裂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要吸收能量;故C错误;
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故D正确。
故选BD。10、A:B:C【分析】【分析】
【详解】
A.发现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说明引力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束,故A正确;
B.引力波是由黑洞;中子星等碰撞产生的一种时空涟漪;因此具有质量的物体能产生引力波,故B正确;
C.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扰动;是横波,故引力波应该有偏振现象,故C正确;
D.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说明引力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BC.11、B:D【分析】【详解】
A.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用这一能量的光子照射金属锌板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故A错误;
B.用能量为的电子轰击氢原子,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能量可以等于跃迁到能级;故B正确;
CD.紫外线光子的最小能量为处于能级的氢原子的电离能为故紫外线不能被能级的氢原子吸收,处于能级的氢原子的电离能为故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而发生电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12、B:D:E【分析】【详解】
A.船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故A项错误;
B.液体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即是表面张力,故B项正确;
C.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其压强也是一定的,与体积无关;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气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时,蒸气不再是饱和的,但最后稳定后蒸气是饱和的,压强不变;故C项错误;
D.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压强之比;故D项正确;
E.当水面上方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从水中出来的水分子和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水分子个数相等,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故E项正确。13、A:B:D【分析】【详解】
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表现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外形,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正确;
B.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关系可知,当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距离r的增大;分子力减小,故B正确;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减小,当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故C错误;
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该现象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ABD。14、A:B【分析】【详解】
A.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a端时;从K中逸出的光电子仍能运动至A,在闭合回路中形成电流,所以电流表中仍然有电流流过,A正确;
B.只增加a光的强度;从K中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大,所以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B正确;
C.根据电路结构可知光电管右边电势高,为正极板,说明光不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增加光照强度不能发生光电效应;金属板中仍然无光电子逸出,电流表无示数,C错误;
D.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可能在某一位置,光电管中的电流达到饱和光电流,此后电流便不再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先增大后不变,D错误。
故选AB。15、B:C【分析】【分析】
【详解】
A.中子的电荷数Z=0,质量数A=1,核反应遵循电荷数守恒及质量数守恒,因此可计算得R=3;故A错误;
B.核反应堆中通过镉板吸收中子;减少轰击铀核的中子数,最终起到降低实际“传染系数”的作用,所以B正确;
C.在链式反应中,当实际“传染系数”R≥1时,反应才能持续发展下去,当实际“传染系数”R<1时,反应将趋于停滞,即R=1是链式反应持续下去的临界值;故C正确;
D.核反应堆中还可以通过铀棒来控制核反应的速率;实际上就是通过调整铀浓度来控制实际“传染系数”,所以D错误。
故选B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略
【分析】【详解】
[1]气囊展开过程中;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由于时间极短,可看作绝热膨胀,故内能减小;
[2]泄露收缩过程中;整个气体是进一步膨胀的,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进一步减小,故剩余部分气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而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减小,而分子密集程度也稀疏了,故气囊内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减小。
【点睛】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守恒的定律,表达式为表述形式: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解析】减小减小17、略
【分析】【详解】
铜的摩尔体积则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m千克铜的摩尔数为m千克铜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解析】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r0为分子间的平衡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为引力,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为斥力;在阶段,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相互靠近时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在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动能最大。【解析】①.正②.大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2][3]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体;让油酸尽可能在水面散开,形成的油膜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
(2)[4][5][6]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体积为V=×mL=4.0×10-12m3
据题意,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根据大于半格算一个计算,超过半格的方格个数为n=67+14=81
则油膜面积为S=81×1.0cm×1.0cm=81cm2=8.1×10-3m2
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则油酸分子直径为d==m≈4.9×10-10m【解析】①.球体②.单分子油膜③.直径④.4.0×10-12⑤.8.1×10-3⑥.4.9×10-10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同时开动电冰箱和电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房间内的温度会升高。【解析】①.升高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全【职工管理】
- 《会展项目管理复习》课件
- 《市场营销环境》课件
- 银行工作总结服务至上效率为王
- 家政服务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保育实习工作总结15篇
- 2023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加答案解析
- 2023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考点梳理)
- 中考誓师口号(15篇)
- 2023年-2024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加答案解析
- 2024年高考语文阅读之孙犁小说专练(原卷版)
- 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HZ与PHN)
- 体育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 评语大全之学生英语学科评语
- 《职业辅导》自考学习笔记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
- 《姓氏歌》第一课时(课件)语文一年级下册
- 2024风力发电机组 整机一阶调谐质量阻尼器
- GB/T 43686-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后评价导则
- 小学英语语法复习课件1
- (高清版)TDT 1037-2013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