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新版第二册生物下册月考试卷4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B.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C.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2、下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B.图乙中,生长素浓度范围在F~A时促进生长,在A~D时抑制生长C.若图甲a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乙的B点,则c点对应浓度在F~E对应的浓度区间D.若图甲b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乙的F点,则d点对应浓度可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中,IAA和GA同时存在时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B.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C.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EF段D.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4、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B.C.D.5、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声波由耳郭收集,然后由外耳道传至鼓膜B.人眼的折光装置包括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视网膜由神经细胞和视细胞组成6、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图1;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从顶芽向下运送至侧芽需要消耗ATPB.实验结果表明侧芽生长受IAA和其他物质共同影响C.实验结果表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减少D.去顶8h时Ⅰ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大于Ⅲ组7、下列能感受水溶性化学分子或水溶性气味化学分子的作用并将之转化成神经冲动的细胞有()
①视细胞②味细胞③嗅细胞④耳蜗.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8、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作用时间比较长B.作用范围比较局限C.反应速度比较慢D.主要通过激素传递信息9、下图1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影响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横放植物根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2所示植物的根竖直放置,则图1所示的含义仍然适用B.当b侧生长素浓度为C点所对应的浓度时b侧细胞仍能伸长生长C.由图可知,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作用效果D.若a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E点,则b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EC段10、关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C.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11、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12、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共5题,共10分)13、下图1为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其中第②;④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1,用③和____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
(2)装置①和④茎的生长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
(3)图2中C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5)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
(6)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z的范围为_________14、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图一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图二表示生长素浓度对黄豆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表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释根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编号。
1
2
3
4
5
6
7
生长素溶液浓度(mol/L)
0(清水)
10-14
10-12
10-10
10-8
10-6
10-4
平均根长(cm)
2.2
2.8
3.6
4.8
6.3
5.0
3.1
(1)如果黄豆幼苗己经表现出向光性;则向光性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通过一定方法测得黄豆幼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
(2)请在表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探究生长素促进玫瑰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在浓度__________之间配制等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5组。
②取长势;长度等生理状况均相同的玫瑰插条若干;平均分为5组,并编号。
③分别用__________的上述配制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对应组的玫瑰插条相同时间。
④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玫瑰插条的根长度,并___________。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15、下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结果说明生长素在根尖处向________(填“远地侧”或“近地侧”)运输,茎尖处向_______________〔填“远地侧”或“近地侧”)运输,能说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根尖”或“茎尖”)。
(2)实验2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在正式实验前一般可以先做一个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6个琼脂块生长素的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为了研究生长素的作用与不同组织细胞;细胞年龄的关系;某研究团队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1)取10只培养皿,依次贴上A水、A1、A5、A10、A100、B水、B1、B5、B10、B100的标签(注:1;5、10、100的单位为ppm)。按标签名注入20ml相应浓度的IAA溶液、蒸馏水。
(2)选择生理状况相似的30棵豌豆幼苗按图一所示切取等长的A段和B段并纵劈。将纵劈后的A;B各3段分别置于同一浓度的A、B培养皿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分析:
①A组切段在5ppm和10ppm的IAA溶液中呈现凸形弯曲,如图二所示,这表明该浓度IAA对豌豆幼苗上部表皮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_____(大于、等于、小于)上部薄壁细胞,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A切段弯曲的情况和程度又有所不同,说明生长素的作用与________有密切关系。
③在5ppm和10ppm的IAA溶液中,B切段的弯曲程度小于A切段,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请回答:
(1)由图甲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由图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评卷人得分四、非选择题(共2题,共18分)18、据图所示的植物生长状况回答:
(1)图中植物茎的背地性生长现象;_____(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在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高的是___。细胞生长较快的是____。
(3)从图中的现象说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与生长素浓度有一定关系;对不同________影响也不一样。
(4)生长素促进生长,一般地说,只限于____浓度,如果浓度_____就会抑制生长。19、水稻的雄性不育植株是野生型水稻的隐性突变体(正常基因M突变为m)。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
(1)水稻的花为两性花;自花授粉并结种子。在杂交育种时,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无需进行________,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
(2)我国科研人员将紧密连锁不发生交换的三个基因M;P和R(P是与花粉代谢有关的基因;R为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质粒连接,构建________,通过__________法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如下图所示。
(3)向雄性不育植株转入M基因的目的是让转基因植株_________。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为_______荧光植株,由无荧光植株和红色荧光植株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分析,P基因的功能是_______。
(4)雄性不育植株不能通过自交将雄性不育的特性传递给它的子代;而育种工作者构建出的转基因植株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雄性不育植株为母本,以其它水稻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稻。转基因植株中的M、P和R基因不会随着这种杂交稻的花粉扩散,这是由于转基因植株__________,因此保证了雄性不育植株和杂交稻不含M、P和R基因。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6分)20、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天宫二号太空实验涉及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很丰富,包括太空种菜;航天员食谱、生物在微重力条件下的生命活动等。
1.太空种菜实验过程中发现,生菜在红光照射下生长得好,在蓝光照射下形态舒展。下列色素中与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反应无关的是_______
A.叶绿素aB.叶绿素bC.类胡萝卜素D.花青素。
2.科学家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送至天宫二号,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的变异进行育种,这些变异_______
A.是定向的B.对人类都有益。
C.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D.不能遗传给后代。
3.拟南芥在天宫二号上完成种子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全部过程,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与在地球上的接近。下列有关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需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
B.发生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发生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微重力条件抑制了生长发育A.B.C.E.E.21、下列感受结构分别对应于一种外界信息,请将合适的一对以引线连接起来______。2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在他们欲生育第二胎时,发现妻子的双侧输卵管完全堵塞,不能完成体内受精。医生为该夫妇实施了体外受精和产前基因诊断,过程如右图。
请回答:
(1)过程①是指在体外进行的____处理,从而使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_。
(2)在对胎儿进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产前基因诊断时,要先从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提取物质③______进行PCR扩增。然后用Ⅱ对扩增产物进行切割,产生多个片段的酶切产物。据此判断,Ⅱ是一种_________酶。
(3)不同长度的酶切产物在电泳时移动的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电泳条带。该家庭成员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分析的电泳带谱如④,据此判断胎儿为_________(正常/患者/携带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详解】
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b;c基因不一定在每个细胞中都会表达;A错误;
B.b基因位于一个DNA分子上;在遗传时遵循连锁定律,B错误;
C.b中碱基对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C正确;
D.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基因的本质是DNA,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C。
【定位】
基因突变。
【点睛】
学生对基因突变理解不清。
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小。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增添。
大。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但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缺失。
大。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但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②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③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2、D【分析】【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实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
A、图甲中,当植物幼苗横放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会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c、d处)生长素的浓度高于远地侧(a、b处),可见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d>b;A错误;
B;图乙中;生长素浓度范围在F~A~C(不包含C点)时促进生长,在C~D时抑制生长,B错误;
C;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近地侧(c处)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远地侧(a处)低浓度的生长素则促进生长,若图甲a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乙的B点,则c点对应浓度在C~D对应的浓度区间,C错误;
D、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低,近地侧(d处)高浓度的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强于远地侧(b),若图甲b点生长素浓度对应图乙的F点;则d点对应浓度可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的原因、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内涵,据此,明辨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及其生理效应,分析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各点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曲线各区段的含义,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3、B【分析】【分析】
分析图1: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都促进细胞生长,且共同作用效果更佳;据图2分析,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较敏感;据图3分析,E点前后生长素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幼根b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了其生长;据图4分析,C点前后生长素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胚芽鞘尖端a点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b;c侧生长素浓度升高;抑制了侧芽的发育。
重力会使生长素在向地侧集中分布;故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存在,据此解答。
【详解】
A;图1中;与单独加生长素(IAA)或赤霉素(GA)组相比,IAA和GA同时存在时对茎切段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更大,A错误;
B;据图2分析;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B正确;
C、重力会使生长素在向地侧集中分布,故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可以在E和F之间;或者大于F,C错误;
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存在,故图4中侧芽b生长素的浓度可以为D或者大于D;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可以为A或B,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明确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现象。4、A【分析】【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植物的根对生长素敏感,横放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表现出抑制生长,而远地侧表现出促进生长,所以根会向地弯曲生长。
【详解】
盆栽植物没有横放以前主根两侧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作用也相同;横放以后,由于重力作用,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增大,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反映在曲线上就是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并跨过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的虚线。
故选A。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5、B【分析】【分析】
(1)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经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震动。中耳起放大声波的作用,内耳的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
(2)眼球包括眼球壁;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巩膜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中层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虹膜位于晶状体前,中央有瞳孔。睫状体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其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最敏锐的区域,视网膜所得到的视觉信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详解】
A;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经外耳道传至鼓膜,A正确;
B;视网膜是形成物象的地方;没有折光作用,B错误;
C;晶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C正确;
D;视网膜由神经细胞和视细胞组成;D正确。
故选B。6、C【分析】【分析】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下运输。
2;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大于Ⅲ组;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很可能是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生长作用解除。
【详解】
A;生长素从顶芽向下运送至侧芽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A正确;
B;实验结果表明侧芽生长受IAA和其他物质;如光合产物的含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B正确;
C;实验结果表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去顶8h时Ⅰ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大于Ⅲ组;D正确。
故选C。7、B【分析】【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视细胞;味细胞、嗅细胞、耳蜗的功能的了解;先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判断答题。
【详解】
①视细胞的作用是感受光线变化;产生神经冲动,传至视觉中枢,进而产生视觉,①错误;
②味细胞;③嗅细胞能感受水溶性化学分子或水溶性气味化学分子的作用并将之转化成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纤维将神经冲动传至味觉中枢和嗅觉中枢,进而产生味觉和嗅觉,②③正确;
④耳蜗能感受听小骨传来的震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而产生听觉,④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8、A:C:D【分析】【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详解】
A;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A正确;
B;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B错误;
C;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慢;C正确;
D;激素属于信号分子;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可见,体液调节主要通过激素传递信息,D正确。
故选ACD。9、A:B【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A、B、E、F四点对应生长素促进生长,其中E、B促进作用相同;C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D抑制生长。图2中,由于重力作用,a点生长素浓度低于b点,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a点促进生长,b点抑制生长。
【详解】
A;若图2所示植物的根竖直放置;则图1所示的含义照样适用,A正确;
B、当b侧生长素浓度为C点所对应的浓度时,b侧细胞仍能伸长生长;B正确;
C;由图可知;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只能产生一种作用效果,C错误;
D、若a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E点,则b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于CD;D错误。
故选AB。10、A:B:D【分析】【详解】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作用时间。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点睛】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A正确;
B.体液调节通过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B正确;
C.体液调节的调节因子有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并不都是内分泌腺产生的,C错误;
D.神经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D正确。
故选ABD。11、B:D【分析】【详解】12、B:C【分析】【详解】
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强,B正确。基因NDM1编码的金属β内酰胺酶使抗菌药物失活,从而表现出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C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D错误。三、实验题(共5题,共10分)13、略
【分析】【分析】
分析图1可知:由于重力和单侧光的影响;最终导致①植株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②植株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植株直立生长,④植株向光生长;图2表示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曲线。
【详解】
(1)探究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接受单侧光照射,故应选择图一中③④两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2)由以上分析可知:装置①和④茎的生长情况分别是背地生长;向光生长;若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上;植株与暗箱一起转动,故茎尖生长情况是弯向小孔一侧生长;
(3)由图二可知;C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4)背光面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面;且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故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m,小于2m,以保证背光面的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
(5)由于受重力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生长效应强于远地侧,故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时,远地侧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m,以保证远地侧的生长效应弱于近地侧面;
(6)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C点以后区间,即z>c(或C点右侧浓度)。
【点睛】
第(2)问需要看清实验条件,若题干信息问的是将装置④中的幼苗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则茎尖生长情况将是直立生长。【解析】④背地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光源生长)弯向小孔一侧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m<x<2my<mz>c(或C点右侧浓度)14、略
【分析】【分析】
分析图一:图一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而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
分析图二: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分析表格三:表中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时;平均株高最高。
【详解】
(1)向光性出现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黄豆幼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小于2m,才能保证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
(2)据实验的设计原则;探究生长素促进玫瑰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表中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时,平均株高最高,但不能说明浓度10-8mol/L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应该在浓度10-10~10-6之间配制等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5组:
③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所以将5组玫瑰插条分别放入上述配置的等量生长素溶液中处理相同时间。
④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玫瑰插条的根长度,为了使结论更准确,还需计算根长度的平均值。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实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
【点睛】
结合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题图和表格,在进一步结合实验设计的原则解答。【解析】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黄豆幼苗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大于m小于2m10-10~10-6等量且适宜计算平均值吲哚乙酸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15、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实验1的自变量是重力的有无,在重力的作用下根表现为向地性,茎表现为背地性;实验2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3的自变量是材料托的倾斜程度,因变量是琼脂块含有的生长素含量。
【详解】
(1)实验1中生长素在根尖和茎尖都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了茎的生长;抑制了根的生长,所以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其中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2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IAA浓度;在正式实验前一般可以先做一个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实验设计的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3的自变量是材料托的倾斜程度,三个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是一样多的,但是由于重力的作用,6个琼脂块生长素含量是由差异的,其中A1=a1、A3>a3、A2>a2,且含有的生长素是最少的>a3,因此图中6个琼脂块生长素的浓度大小为A3>A2>A1=a1>a2>a3。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再找我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等知识点,能够分析三个实验并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不同实验的实验目的,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解析】近地侧近地侧根尖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IAA浓度可以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实验设计的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材料托的倾斜程度A3>A2>A1=a1>a2>a316、略
【分析】【分析】
结合题图可知;切段的弯曲生长与否取决于薄壁细胞和表皮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详解】
(3)该实验在进行了分组;编号、处理后;要将各培养皿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各切段的生长状况。
(4)①由图示可知;切段弯向内侧即薄壁细胞一侧,说明切段的外侧即表皮细胞的生长快于薄壁细胞的生长,表明该浓度IAA对豌豆幼苗上部表皮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上部薄壁细胞,由此得出结论:不同组织细胞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反应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组织细胞的影响不同)。
②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A切段弯曲的情况和程度又有所不同,说明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密切关系。
③由于A切段位于幼苗上部;B切段位于幼苗下部,所以A切段的细胞年龄小于B切段。在5ppm和10ppm的IAA溶液中,B切段的弯曲程度小于A切段,推测原因是生长素的作用与年龄有关,A切段的细胞年龄小于B切段,对生长素的反应更为敏感,所以弯曲程度大于B切段。
【点睛】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部位的生理作用可能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部位的生理作用可能不同。【解析】将各培养皿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各切段的生长状况大于不同组织细胞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反应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组织细胞的影响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作用与年龄有关,A切段的细胞年龄小于B切段,对生长素的反应更为敏感17、略
【分析】【分析】
分析甲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生长素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分析乙图,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故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分析丙图,丙图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图示,据图可知,2,4-D溶液浓度在10-12mol/L~10-9mol/L之间时,对月季枝条生根都是促进作用,2,4-D溶液浓度在10-8mol/L时为抑制作用;据此分析。
【详解】
(1)由图甲可知,生长素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故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对于同一器官来说,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2)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a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结合甲图可知,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10-8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促进作用。
(3)由图可知,2,4-D溶液浓度在10-11mol/L~10-10mol/L之间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所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mol/L~10-10mol/L;当2,4-D溶液浓度在10-12mol/L~10-9mol/L之间时促进生根,2,4-D溶液浓度在10-8mol/L时抑制生根;所以该试验结果能体现两重性。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作用,要求学生能结合曲线图,明确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能正确判断不同浓度处理下生长效应,难度不大。【解析】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10-8促进10-11~10-10mol/L能四、非选择题(共2题,共18分)18、略
【分析】【分析】
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在重力条件下会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详解】
(1)当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使b的生长素向d点移动,因此d点是高浓度促进生长,b点是低浓度促进作用减弱;不能体现两重性。
(2)由于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更敏感,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在根部c侧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a侧长得快,c侧长得慢,所以植物的根向地生长;由于茎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在茎部d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b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小,因此d侧长得快、b侧长得慢,植物的茎背地生长。因此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比较高的是c、d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的是a、d处。
(3)据图分析可知;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与生长素浓度的大小有关,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不同。
(4)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抑制生长,这是生长素的两重性。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重力作用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不能c、da、d器官低过高1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基因工程;杂交育种、遗传的基本定律的综合考查;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需要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正确分析题图,从图中提取信息准确答题。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识记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1)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因此在杂交育种时,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无需进行去雄,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
(2)我国科研人员将紧密连锁不发生交换的三个基因M;P和R(P是与花粉代谢有关的基因;R为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质粒连接,构建重组DNA。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导入植物细胞(雄性不育水稻植株)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3)由题意可知M是正常可育基因;因此向雄性不育植株转入M基因的目的是让转基因植株的雄配子可育。由于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产生的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型为mm,无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不会表达出相应的荧光蛋白进而不会出现荧光,因此雄性不育植株为无荧光植株,正常情况下,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无荧光植株与红色荧光植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苗圃定向种植与农村电商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高校教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培养合同
- 2025年度美术教师职务聘任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度土工布销售合同-生态环保材料供应协议
- 2025年度个人数字货币交易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航空货运司机聘用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食品添加剂行业配料保密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农业观光园果树种植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牛羊肉冷链运输车辆购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门面房租赁合同(含市场风险分担)4篇
- 智能养老院视频监控技术方案
- 你比我猜题库课件
-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 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作理论复习测试附答案
- 建筑工地春节留守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 默纳克-NICE1000技术交流-V1.0
- 蝴蝶兰的简介
- 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含评分)
- 《小儿静脉输液速度》课件
- 营销人员薪酬标准及绩效考核办法
- 医院每日消防巡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