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60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孙文:《<民报>发刊词》)。”为避免重蹈西方覆辙,文章作者觉得必须实行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2、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主要说明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3、古希腊智者学派就是教人们提升口才的,他们只关心论辩的效果,谁能在公民大会上雄辩滔滔,谁就容易赢得自己想要的政治决定。智者学派的这种观点A.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B.导致古希腊社会舆论丧失管制C.为雅典民主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D.旨在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良知4、海明威在受到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影响下,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文学应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这一文风产生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南北战争带来的巨大冲击B.欧美工业化发展催生了现实主义C.科技的发展影响生活方式变迁D.启蒙运动中美国推崇新古典主义5、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青铜铭文也首先传播到了各诸侯国,很快又传到了楚、吴、越等边陲之地。这反映出当时A.文字传播维护了中央集权B.书法艺术已经成熟C.文化交流助推了文字认同D.文字与书法已结合6、"元夜燃灯""寒食扫墓"是唐代出现的习俗,与佛教""燃灯礼佛""扫塔"之说有一定关系。这些习俗的出现反映了A.佛教融入中国社会B.佛教文化影响了儒家思想C.中国孝道文化发展D.统治阶级用宗教麻痹民众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8、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9、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1、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3、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4、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4分)15、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犏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喃极大,威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科全书》的特点及编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从灭绝物种的时间分布和活着物种的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提供生物进化的证据。进化论发表后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教会等保守势力尽全力反驳,甚至不惜采用人身攻击的手段.但科学界很快就接受了达尔文的理论,并将其作为生物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社会学和政治学家中也有人接受进化论,把它演绎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至于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达尔文理论,后来经过科学家的发展与修正,到20世纪就变得越来越完善了,已为人类从整体上接受.——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1897年12月,严复开始在《国闻报》上陆续发表他对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选译作品,即著名的《天演论》.严复一方面用文言文意译了它的主要内容,同时附加了自己的许多见解.他反复宣传和强调“变"的观占,大吉疾呼:要顺应“天演"的规律,改革现状,变法维新,才能避免危亡之祸.《天演论》-发表,震动全国,“风行海内",渠启超根据严复介绍的进化论,在《时务报》上大做文章.人们和学校也纷纷用“竞存"适者"进步"之类的词汇命名,一时成为时尚.——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天演论》发表后风行海内的原因。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周的毁灭,封建体制的解体,演变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传统制度的崩溃,以及与其配合的伦理价值体系的破坏,导致了当时整个中国的大震撼。一时思潮起伏,汹涌澎湃,波澜壮阔,开创了我国学术思想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摘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几个口号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的两座文化高峰,并从思想文化的角度阐述这一时期学术局面的形成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4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中国。

外国。

1640年。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

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反击沙俄。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840年。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1844年。

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8年。

洪秀全写成《原道党世训》

欧洲革命《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1859年。

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1年。

设立总理衙门俄国公使入驻北京。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6年。

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

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1898年。

戊成变法。

美西战争。

1905年。

同盟会成立废除科举制度。

俄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部分)。从表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中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井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表述准确。)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钟义信在《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一书中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归纳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互动理论,它的基本模型如下三所示:

根据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杜会的互动理论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27分)19、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重教育的作用。请回答。

(1)被后人尊称为“至圣”的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重要贡献?

(2)汉武帝时;兴办的官立最高学府是什么?

(3)“1915年以后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20、思想解放往往是政治变革的先导。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次运动中涌现的哪一流派顺应了秦国政治变革的需要?

(2)启蒙运动提出的哪些思想观点顺应了近代欧洲民主制度确立的历史潮流?(列举出其中两点即可)

(3)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参加这运动的人物有哪些?(举出其中两个即可)21、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民生主义。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三民主义2、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可知,历史选择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故D正确;A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排除B;材料反映历史选择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无法体现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排除C。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A正确;B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排除。故选A。4、C【分析】【详解】

结合材料“海明威在受到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影响下;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可知科技的发展对文学产生较大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时间是1861——1865年,与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生存年代不符合,A选项排除。海明威是现代主义文学代表,B选项排除。启蒙运动发生时间是17;18世纪,与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生存时间不符合,D选项排除。

【点睛】

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5、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青铜铭文也首先传播到了各诸侯国,很快又传到了楚、吴、越等边睡之地”可知文化交流助推了文字认同,故C项正确;西周时尚未建立起中央集权,书法艺术远没有实现成熟,排除AB项;周天子分发刻有铭文的青铜器的行为无法反映文字与书法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C。6、A【分析】【详解】

“寒食扫墓”是中国的伦理传统,而这一传统与佛教有关,由此可知佛教融入了中国社会,故选A;“韩式扫墓”并不是儒家的伦理传统,因此影响的不是儒家思想,排除B;这些习俗体现的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而非中国孝道文化的发展,更不能体现统治阶级用宗教麻痹民众,排除CD。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9、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1、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2、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3、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4分)15、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他们人数众多;影喃极大,威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可知主要是内容丰富;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背景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束缚;启蒙运动的兴起;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等。

(2)影响根据“科学界很快就接受了达尔文的理论;并将其作为生物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社会学和政治学家中也有人接受进化论,把它演绎成社会达尔文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提出了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论,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打击了封建神学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列强殖民侵略的理论依据。

(3)根据“他反复宣传和强调‘变’的观占,大声疾呼:要顺应‘天演’的规律,改革现状,变法维新,才能避免危亡之祸”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严复的《天演论》之所以风行海内外是因为当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洋务运动的失败,人们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维新思想的传播,大众传媒的发展等。【解析】(1)特点:内容丰富;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

背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束缚;启蒙运动的兴起;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影响:提出了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论;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打击了封建神学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列强殖民侵略的理论依据。

(3)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洋务运动的失败,人们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维新思想的传播:大众传媒的发展。16、略

【分析】【详解】

(1)文化高峰:根据材料一“封建体制的解体;演变到春秋战国之际”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思想派别中文化高峰是儒家和道家。形成意义:根据题意(从思想文化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中国思想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回答。

(2)方针:根据材料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可知,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即“双百”方针。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经济(大规模经济建设展开)等方面回答。【解析】(1)文化高峰:儒家和道家。

形成意义: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贡献了精彩的内容;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2)正确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或“双百”方针)。

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五、论述题(共2题,共4分)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采取中西方在同一层面相对比,如: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在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时候,英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革命水平方面:中国仍然是农民革命的时候,西方已经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且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在一次次失败的过程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在社会变革方面:中国还在不断在探索中前进的同时,西方国家已经成功地推翻了旧的政治制度;在民族危机方面:中国还在闭关锁国,并且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不断向外扩张,壮大自身的国力。【解析】示例:

论题: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落后于西方国家。

阐述:政治制度方面: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仍在强化;革命水平方面: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和发展,中国的革命仍然是农民革命;欧洲工人运动兴起,而且有了科学的革命理论做指导,中国的革命仍然是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农民革命;社会变革方面:美国;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功地变革了旧制度,中国的维新变法却以失败告终;民族危机方面:美国、俄国不断摆脱危机,壮大国力,向外扩张,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日益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

总之,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国政治近代化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国家。18、略

【分析】【详解】

题目要求根据“根据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杜会的互动理论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可根据图片中的信息,结合所学,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再分析科技对推动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再论述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把这几个要素联系在一起。论述时要注意强调这种互动不是单身的,而是相互双向的。【解析】示例一。

观点: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说明:16世纪以来,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传统农业文明转型为近代工业文明成为时代需求。在这一背景下,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方式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19世纪中后期,随着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完成,进一步提升工业文明水平成为时代要求。在此背景下,电磁感应理论出现,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电动机;发电机产生,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和资本的相对集中,使欧美各国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总之,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进而促进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六、简答题(共3题,共27分)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教育;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贡献;应当联系所学,从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