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必修5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5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5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5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必修5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必修5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0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C.彭祖,传说为尧之臣子,名铿,活了八百岁,“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指此人。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2、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项是()A.五等爵位制度,一般认为是在周朝创立的。夏商时期没有详细的记载,西周开始才有明确记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如晋侯、郑伯等。B.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如“先”表示堂房亲属关系,“从”表示已去世。C.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三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与干支合用纪年法。D.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晦”,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日前在某网站开设微博,言语诙谐、机智幽默,颠覆了不少网友以往的印象。B.千古奇书、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多才多艺,他对于风筝的制作工艺还颇有造诣和研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风筝高手。C.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完成了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老人与海》,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D.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其实比严刑峻法还严酷,被杀害的范围和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C.背负青天D.众人匹之,不亦悲乎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宋,何罪之有?C.奚以知其然也?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6、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而莫之天阏者D.遂见用于小邑8、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鹏之徙于南冥也。

⑤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⑥之二虫又何知。

⑦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④⑤⑦D.②③④⑥⑧评卷人得分二、情景默写(共4题,共8分)9、名句默写。

(1)《蜀道难》中感情强烈且反复出现的咏叹句是:______________。

(2)诗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五丁开山”的传说给蜀道的开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强调蜀道的来之不易。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通过连绵高耸的山峰;崖壁上的奇树极力地渲染蜀道周围环境凶险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蜀道难》中写蜀道盘旋曲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蜀道难》中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名句默写。

(1)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4)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只有高飞之鸟才可越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蜀道难》中表明蜀国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8)《蜀道难》一诗中用善飞之鸟;善攀之猿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呼吸的紧张、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名著阅读(共6题,共12分)13、从《三国演义》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写出其“内心强大”的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姓名、相关情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45字以内。14、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15、从《三国演义》的描写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16、《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歇后语:

故事情节:17、三国时期的袁绍、司马懿、陆逊、陈群、钟会、孔融、崔琰等人皆出于世代为官的家族,被称为士族;而相反的如曹操、关羽、张飞、赵云、邓艾等人皆被称为寒族。有人说三国时期充满了这两个阶层的斗争,请结合《三国演义》整本书,举例说明。(80字左右)18、毛宗岗所说的《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指哪三位主要人物?

(1)智绝:________(2)义绝:________(3)奸绝: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2题,共8分)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2)既窈窕以寻壑,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2分)21、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请将下面五个汉字连贯起来,组成一段主题为“反腐倡廉”的文字。要求:(1)必须结合汉字形体特征来阐述汉字意义;(2)至少一处采用因果探究的方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道贪败欲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古文;是很多高中生一听就头大的语文难点,而且往往也是众多学生考试当中的“丢分大户”。其实,如果平时学习中能积累一些古文方面的常识,那么试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晦农历每月的二十九”,错误。“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故选B。2、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

B项;“先”表示已去世,“从”表示堂房亲属关系。

C项;“永和”是帝王年号,不是王公即位年次。

D项;每月初一叫“朔”,而月末一天叫“晦”。

故选A。3、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B项;语序不当,“造诣”和“研究”互换位置。

C项;偷换主语,第一句主语是海明威,第二句“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主语是“《老人与海》”,在“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前加主语“这部作品”,或将“完成了”改为“完成的”。

D项;语序不当,“范围和人数”应为“人数和范围”,这样才能与后文的“更多更广泛”对应。

故选A。4、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常见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选出“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其次可以把词语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来验证是否是古今异义词。

A项;“海运”,古:海动;今: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B项;“羊角”,古:旋风;今:羊的犄角;

C项;“青天”,古今都是指碧蓝的天空;

D项;“众人”,古:一般人;今:大家,许多人。

故选C。5、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每种句式的特点,然后根据选项答题。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宾语前置主要包括如下类型: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之”起到提宾作用,“惟是”是标志。

A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意思是“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是定语后置句,“利”“强”是后置定语;

B项;“宋,何罪之有”意思是“宋国有什么罪呢”,是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罪”;

C项;“奚以知其然也”意思是“凭什么知道是这样呢”,是宾语前置句,“奚以”应为“以奚”;

D项;“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意思是“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挡它”,是宾语前置句,“莫之夭阏”应为“莫夭阏之”。

故选A。6、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特点,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以及被动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例句“《齐谐》者;志怪者也”是判断句,标志是“者,也”;

D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也是判断句,意思是“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

A项;“莫之夭阏者”是宾语前置句,应为“莫夭阏之者”,意思是“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它”;

B项;“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是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坳堂之上覆杯水”,意思是“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

C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定语后置句,应为“铿然有声的石头”,意思是“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

故选D。7、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侧重考查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题干“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然后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如倒装句;被动句和判断句,再根据每种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

A项;“之二虫又何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之二虫又知何”;

B项;“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奚之九万里而南为”;

C项;“而莫之天阏者”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而莫天阏之”;

D项;“遂见用于小邑”为被动句,“见”表被动。

故选D。8、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结合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辨析用法。本题要求选出“各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组”,“之”的用法如下: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动词,到;音节助词,无义。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意思是“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意思是“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之”是助词,的;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意思是“鹏的翅膀像天边的云彩”;“之”是助词,的;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意思是“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意思是“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之二虫又何知”意思是“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当然不懂得这些道理”;“之”是代词,这;

⑦“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意思是“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意思是“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呢”;“之”是动词,到。

由此可知;①④⑤⑦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C。二、情景默写(共4题,共8分)9、略

【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栈”“钩”“萦”“扪”“膺”“砯”“豗”的写法。【解析】(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栈、钩连(2)胁息、抚膺、坐(3)盈、倚(4)喧豗、砯、壑(5)萦、峦(6)猱、度。

【点睛】

在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解析】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栈、钩连、倚绝壁、扪参历井、胁息、峥嵘、崔嵬、峨眉巅、猿猱、度、抚膺、喧豗、砯崖。【解析】(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枯松倒挂倚绝壁(3)扪参历井仰胁息(4)剑阁峥嵘而崔嵬(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6)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7)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8)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0)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1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2、略

【分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蹴”“陵”“绡”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解析】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五陵年少争丝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三、名著阅读(共6题,共12分)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考生可以从《三国演义》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从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方面描述人物的“内心强大”,进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与精神品质。拟写答案的时候还要使用修辞,并注意字数要求。

内心强大的人一般表现如下:坚强不屈;敢于直面困境,无惧生命中所遇到的苦难和挫折;智慧,看淡得失,懂得取舍;成熟坚定,不在意外界的评价;相信自己,能够自我欣赏,乐观的同时具有极强的行动力。

如书中的刘备,他能屈能伸,实力不如人时能居于人下,历经数次失败却不气馁,最终建立蜀汉登基称帝,所以说刘备的内心是极其强大的。【解析】刘备前期如丧家之犬,先后投靠陶谦﹑曹操、袁绍等人,但他穷且益坚,最终开创蜀国基业。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能力。

题干要求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

首先要明确“刘关张”三人的身份;以及结义时候的情感。刘指刘备,刘备当时在涿县,看到刘焉所发招军榜文;关指关羽,他因为杀死恶霸而逃难;张指张飞,他当时是屠户。

然后明确三人桃园结义的前因后果。从书中可知,先是刘备遇到张飞,张飞看到刘备出生不俗,约他到村店喝酒,正好遇到了关羽,三人交谈之下志趣相投,次日就到桃园结义,约定要共谋大事。三人结拜的顺序为:刘备为兄,关羽为二,张飞为三弟。【解析】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相关情节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据《三国演义》所述,三国时,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在短时间内,连续三次火攻曹操。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夏侯惇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当时,人们把这三把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传到后来便成为人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解析】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基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要写出与《三国演义》中人物相关的歇后语;如“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然后结合歇后语前面的内容回顾相关事件。如“蒋干盗书”,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考生只要能结合歇后语前半部分的人物来回顾相关事件即可。【解析】歌后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故事情节:司马懿派兵来夺街亭,马谡因为纸上谈兵,自以为是,导致街亭失守,之前马谡曾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虽不忍心,但为顾全大局,也只能处斩马谡。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内容;观点、人物的掌握能力。

比较典型的就是袁曹之间的斗争。袁绍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家族号称四世三公。曹操是寒族的代表。曹操父亲的养父是一名宦官,因此曹操有着抹不去的宦官出身。而他本人自己也瞧不起宦官一族,因此极力想洗去宦官的身份。在宦官和士族那里,他都得不到支持自己的力量,只得利用平复黄巾军后改编的青州兵,打败了袁绍袁术等顶级士族。之后继续不断打压士族,按照才能任用人。蜀汉的主客矛盾士族和寒族的斗争,除了诸葛亮和孟达李严的故事,从曹操和袁绍的博弈关系中也可见一斑。汉末士族和宦官是对抗关系。黄巾起义爆发后,袁绍率兵消灭了当权的宦官。然而青州兵只听曹操一人调遣。待曹操死后,篡位的曹丕完全无法掌控局势,没法继续打压士族,最后不得不接受士族建议,采用“九品中正制”,把人按照能力分成三六九等来安排职务。然而能力大小还是由士族来评定的,因此实际上是士族又掌握了大权。士族最终战胜寒族。曹魏士族又占领了上风,最终司马家族这个士族的代表战胜了曹魏,掌握了实权,建立西晋。士族最终战胜了寒族。但是,士族的势力是不可小觑的,其中袁氏就是士族的代表人物,尤其是袁绍政权更是北方士族的依附之所,而“官渡之战”的结果,以及袁术的覆灭,给了士族以巨大打击。曹操想要统一北方,以及具有可以统一北方的强大实力,使得曹操和士族之间需要一种合作,因此曹操对荀彧、荀攸、崔琰等人的使用,是一种寒族和士族的妥协。【解析】示例:184年黄巾大起义后,天下大乱,各地军阀割据,汉皇室先后被各路人等控制,至寒族代表曹操时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经多年征战,最后官渡之战打败士族代表袁绍统一北方。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识记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