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2016•广安)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积最大的海洋是大西洋B.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2、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原因是A.美洲是新出现的大陆B.以前亚洲、非洲、欧洲人不知道它的存在C.这是该大陆的外语音译D.以前美洲大陆没有人居住3、我国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是550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图上1里面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的地图上,我国南北两端的图上距离为()A.9厘米B.10厘米C.11厘米D.11毫米4、下列对于天气符号和表示的相应天气不正确的一组是()A.B.C.D.5、如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16~19题。

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A.AB.BC.CD.D6、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是()A.京津唐B.辽中南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7、东南亚地处两洲两洋交汇的“十字路口”,两洋指的是()

A.太平洋、印度洋B.印度洋、大西洋C.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大西洋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8、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显著B.炎热干燥,气候带呈南北对称分布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季风气候显著9、关于非洲地形,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断裂地形广布C.高原面积较小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10、与中国有不连续国界的国家是()A.印度B.俄罗斯C.越南D.朝鲜11、【题文】地球自转产生了()A.昼夜交替B.昼夜C.太阳东升西落D.四季变化12、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以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为界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C.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围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人们经常用____、____、____等来描述天气.天气是一个地区____里的大气状况,它是____变化的.14、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____、____的关系.15、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______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16、【题文】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____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是____坡。17、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18、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

(2)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3)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CD______,E_____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4)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______米.

(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原因______.19、______和它附近的______合起来叫做大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洋.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0、北方地区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________.21、美国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大国,因盛产咖啡被誉为“咖啡王国”.(判断对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故A错误;

亚洲与欧洲大陆相连;合称为亚欧大陆,该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故B正确;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C错误;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南极洲是跨纬度最高的大洲,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概况,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B【分析】本题考查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因为在500多年以前,该大陆与其他大洲完全被海洋所隔离,生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几乎还不知道它的存在。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之间相互隔绝的局面。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解析】B3、C【分析】解:根据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550000000×=11厘米.

故选:C.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据此进行列式计算,计算过程中注意把5500千米转化为550000000厘米后进行计算.

地理中的计算类型题目较容易出错,把这类题目和数学计算联系起来,容易掌握.计算中需注意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解析】C4、C【分析】解:风的方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因此题中应该是西风。

故选:C。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此题考查的常用的天气符号,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解析】C5、D【分析】解:读图可知;A是太平洋,B是印度洋,C是大西洋,D是北冰洋。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大陆北岸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

故选:D。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海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本题考查了四大洋的分布及面积,属基础题。【解析】D6、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创汇农业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所生产的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山东半岛、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以水果、蔬菜、花卉、畜禽等农产品的外向型经营为重点,是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根据题意,故选D。【解析】【答案】D7、A【分析】本题考查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地处两洲两洋交汇的“十字路口”;读图可知两洋指的是太平洋和印度洋。故选A。

【解析】A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8、ACD【分析】解:亚洲的气候特点: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②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③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故选:ACD.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考查亚洲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解析】ACD9、AB【分析】解:A;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故符合题意;

B;非洲东部有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断裂地形广布,故符合题意;

C;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故不符合题意;

D;非洲海岸线平直;岛屿、半岛、海湾较少,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整个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本题考查非洲的地形特点,要理解记忆.【解析】AB10、A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四个国家都是我国邻国,但与我国有不连续国界也就是两处与我国接壤的国家只有印度与俄罗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疆域的知识.【解析】【答案】AB11、AC【分析】【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昼夜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根据题意.【解析】【答案】AC12、BC【分析】解: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A错误;

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B正确;

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正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D错误.

故选:BC.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

本题考查亚洲的地理位置,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解析】B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短时间时刻【分析】【分析】人们经常用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故答案为: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短时间;时刻.

【点评】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所以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14、环境资源【分析】【分析】解: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律.故答案为:环境;资源.

【点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5、略

【分析】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而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这种真实的运动,却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这恰恰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故答案为:自转.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同时还在绕地球公转.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及不同的地区时刻的差异,公转运动则形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的形成.

本题考查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题.【解析】自转1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是缓坡。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还可以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如攀岩、登山等。【解析】【答案】陡缓17、北东【分析】【分析】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点评】主要考查了亚洲的地理位置,结合经纬网地图识记。18、略

【分析】解:(1)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小清河自北向南流;

(2)从图中得知;大青山主峰的海拔是535米,小青山主峰的海拔是518米,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17米;

(3)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B处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D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E处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

(4)根据数字式比例尺得知;该图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00米,如果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40000米;

(5)从图中看出;甲地等高线稀疏,为缓坡,乙地等高线稠密,为陡坡.

故答案为:(1)自北向南;(2)17;(3)山脊;山谷;鞍部;(4)40000;(5)缓;甲地等高线稀疏;为缓坡,乙地等高线稠密,为陡坡.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该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自北向南;17;山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