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9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下列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法兰西内战》D.《四月提纲》2、“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A.符合传统文化内涵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C.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D.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3、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4、如图白色部分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统治区域。该朝代应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5、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控制中国经济核心区,利用洋教反清;义和团运动从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深入中国政治核心区,扶清灭洋。这表明当时中国()A.南北方农民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不同B.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C.对西方宗教由接受到反对的态度变化D.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胜利的主导力量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A.“光荣革命”B.《权利法案》颁布C.责任内阁制形成D.1832年议会改革7、民间诗歌常常紧扣时代主题,反映现实生活。下列诗句中,反映新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有()A.公社谷堆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B.阶级斗争记心上,马列主义指航道C.嫦娥喜送太空客,神女搬迁截大江D.联产承包春天到,政通人和谱新篇8、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这首诗描写的是人民群众支援下列哪个战役的场面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下图反映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一显示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B.图示二中“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C.图示二显示了多极化世界格局已经形成D.世界政治格局由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0、下列有关唐朝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居住区隔开B.有专门官员管理C.又叫“草市”D.开市、闭市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11、下列表述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000多年历史发展特征的有()A.科举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C.专制主义不断加强D.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1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一时期大城市可能发生的事情()A.年轻姑娘拿着布票购买喜欢的衣料B.大批男子剪掉留了多年的辫子C.周末穿着中山装到电影院看电影D.到教堂参加朋友举办的西式婚礼13、近代中国,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对应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4、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其基本特点有()A.男耕女织B.集体耕种C.精耕细作D.刀耕火种15、新中国成立后,彻底结束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实破,出现新的局面。其表现有()A.中法关系正常化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C.中苏关系缓和D.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水利灌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典范,此外还发明出了筒车、水排、翻车等灌溉工具。17、1877年,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当时台湾行省。______(判断正误)18、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多极格局形成。这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______(判断对错)19、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______”;新航路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中心也从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______。20、______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内阁。21、下列表述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填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填涂B。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是中美正式建交。22、【题文】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摒弃前嫌,通力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侵华使中华民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2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认为,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解析题(共4题,共40分)24、上述材料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进程?你如何评价这一历史进程?25、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列举英、德、美三国的史实说明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26、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模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27、唐朝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评卷人得分六、改错题(共1题,共3分)28、在十六世纪初期;有人跟随哥伦布环球航行并成功。
错误:____
理由: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B2、A【分析】【分析】提取材料信息;“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由此可判断,政治协商制度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适应的,A项正确;BCD项说法虽正确,但未能从题干中体现。
【点评】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材料观点能力。3、C【分析】御史有弹劾宰相的权利;御史的权力和地位不可能超过宰相,故A项错误。
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表达不够全面,故B项错误。
依据题干材料“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可以得出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故C项正确。
宋代的御史官人数没有定制;可多可少,随皇帝意旨而定,除御史中丞较固定外,其他御史可随时增减。御史有权廷辩,可以制约相权,加强君权,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需要掌握宋朝监察官员的职权。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宋代御史和通判的职责和权利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宋朝监察官员的职权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C4、A【分析】通过图表可看出该朝代定都咸阳;可以判断出该朝代是秦朝,故A正确。
西汉的都城是长安;排除A。
唐朝的都城也是长安;排除C。
明朝的都城是北京;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秦王朝的都城是咸阳。
本题以秦朝的都成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秦朝统一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解析】A5、B【分析】A.太平天国运动尽管是在南方开始的;但是他最终是要推翻清政府,不是只体现出南方的农民要求。
B.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义和团运动主要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能够体现出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对西方宗教也并不是完全接受,只是利用。
D.当时已经出现了维新变法;说明义和团运动不能表明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导力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以及时代特征的区别,学生要有较强的对比分析的能力。【解析】B6、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君主制的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故B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制的确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不大。【解析】B7、C|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A是指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浮夸现象严重,B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为地夸大阶级斗争,尤其是文革时期;C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三峡等工程,D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措施。考点:新中国改革开放【解析】【答案】CD8、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描述了农民积极支持中共军事行动的场景,结合时间特征1948年和指挥官陈毅可知这次战役是淮海战役,答案选A,B发生在北京和天津,C战争发生在东北战场,D是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南京的战役。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三大战役【解析】【答案】A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AB【分析】图一中北约和华约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A正确;
图片二中显示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以及日本的鼎力之势;说明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特点,故B正确;
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不是形成,故C错误;
世界政治格局由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世界格局多极化出现;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考查冷战;多极化趋势;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图的内容。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冷战、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的上升趋势。【解析】AB10、AB【分析】联系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而唐朝的“市”是与居住区隔开开市;闭市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并且有专门的官员管理,所以AB符合题意,排除D;
草市是民间集市;而长安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商业活动中心,排除C。
故选:A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市的变迁;需要掌握唐代市的表现。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唐朝长安“市”的说法正确。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考查了中国古代市的变迁,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AB11、BC【分析】科举直到隋唐才有并非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排除A。
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仅仅是在唐宋时期;排除D。
小农经济是长期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也是在不断加强,故B;C正确。
故选:B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读和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解析】BC12、CD【分析】依据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结合所学可知,A项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
B项出现在辛亥革命后;排除。
CD项符合题干时间;正确。
故选:CD。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需要掌握20世纪20;30年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状况;解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本题考查对20世纪20、30年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CD13、ABCD【分析】A.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是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2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战争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最终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最终形成。
故选:ABCD。
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的侵略;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列强对华侵略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近代列强对华侵略的过程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ABCD14、AC【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故AC两项正确。
B项是井田制的特点;不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排除。
D项是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排除。
故选:A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需要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小农经济特点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小农经济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AC15、BD【分析】中法建交指的是1964年;故A项排除;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突破表现在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BD项正确;
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是中国八十年代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故C项排除。
故选:BD。
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的外交;解答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实破,出现新的局面”
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的外交,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试题分析:水排是鼓风设备,用于冶铁,不是水利灌溉工具。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水排【解析】【答案】B17、略
【分析】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了第一条电报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光绪十一年),独立建省.故题干中“当时台湾行省”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通讯工具演变的情况.对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变更情况的正确了解是解题题的关键.
本题实际在考查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变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解析】B18、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只是一种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需要掌握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多极化格局含义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析】B19、地理大发现大西洋沿岸【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到达了以前,很多不知道的地方我们把这个过程说成是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故答案为:
地理大发现;大西洋沿岸。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地理大发现大西洋沿岸20、13【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据此依据材料“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可知是朱元璋。
故填:朱元璋。
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演进的想知识。关键信息:废除丞相;亲掌六部。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解析】1321、略
【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解析】【答案】B2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抗战中;国共两党紧密合作,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分为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解析】【答案】A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23、√【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过程重大史实的识记。
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的重大史实的识记,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比较简单。【解析】√五、材料解析题(共4题,共40分)24、(1)关于流向:依据材料“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人口统计”的统计可知是流向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圈地运动的进行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2)关于进程:依据城市规模的变化明显可知是城市化进程。关于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归纳:城市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城市化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否则,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就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
故答案为:
(1)流向城市;圈地运动的进行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2)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城市化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否则,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就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分析】
(1)本题考查英国农村和农业人口流向和原因。主要依据材料图片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材料二图片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总体难度适中。【解析】【小题1】(1)关于流向:依据材料“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人口统计”的统计可知是流向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圈地运动的进行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2)关于进程:依据城市规模的变化明显可知是城市化进程。关于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归纳:城市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城市化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否则,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就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
故答案为:
(1)流向城市;圈地运动的进行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2)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城市化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否则,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就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小题2】25、(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个方面进行分别回答即可。
(2)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主要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而美国的是总统制三权分立制,这是基本的识记点。
故答案为:
(1)政治上;自称始皇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将六国旧贵族迁至首都,加强监视。思想上,采用法家学说。军事上,解除六国的士兵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史实:英国确立的是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制,德国确立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分析】
本题考查“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需结合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背景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小题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个方面进行分别回答即可。
(2)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主要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而美国的是总统制三权分立制,这是基本的识记点。
故答案为:
(1)政治上;自称始皇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将六国旧贵族迁至首都,加强监视。思想上,采用法家学说。军事上,解除六国的士兵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史实:英国确立的是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制,德国确立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小题2】26、(1)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城邦体制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政治原因。
(2)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3)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故答案为:
(1)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1787年宪法。
(2)政体:君主立宪制。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
(3)制度: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共和制等。【分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职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与完善的历程、美国政治方面的表现;需结合隋唐三省六部制、克利斯提尼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小题1】(1)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城邦体制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政治原因。
(2)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3)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故答案为:
(1)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1787年宪法。
(2)政体:君主立宪制。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
(3)制度: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共和制等。【小题2】【小题3】27、(1)第一小问的时间;依据材料一“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可以得出时间是战国。第二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一“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结合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2)本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并设政事堂。北宋在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在地方削弱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将专权。
(3)本小问的影响;结合隋唐三省六部制和宋朝二府三司制的影响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
(1)战国。
不同:战国时期宰相一般只是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公益慈善晚会活动策划与实施合同4篇
- 2025年度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证年审全权委托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科技研发农民工就业服务合同4篇
- 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2025年度国际协调合同2篇
- 2025年度牛肝菌有机认证与市场拓展合同
- 二零二五版昆明滇池度假区酒店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种植劳务作业承包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塑料管材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合同
- 2025年度私立学校校长任期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期权激励合同范本
- 广东省佛山市2025届高三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重点句子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公司结算资金管理制度
-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卷(有答案)
- 未成年入职免责协议书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咨询管理服务方案1
- 5岁幼儿数学练习题
- 2024年全国体育单招英语考卷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