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11篇(全文)_第1页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11篇(全文)_第2页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11篇(全文)_第3页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11篇(全文)_第4页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11篇(全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11篇(全文)ESP旅游英语课程

设计(精选11篇)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第1篇

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交往空前频繁的环境下,英语成了国

际交往中的主要通用语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统计,

世界上约三分之二的工程技术文献用英语写成,但是,世界上

三分之二以上的二程技术人员不能阅读英语资料。由此可见,

对ESP的深度研究并运用它来重塑高等院校特殊用途英语的课

程设计,对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

技术应用型人才、繁荣科学技术、促进人类进步都具有非常重

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ESP理论

1.1什么是ESP?

ESP是“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v的缩写,即所

谓“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例如驾驶英语、轮

机英语、修造船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财经英语等。自

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ESP应运而

生,而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的持续升温推动了ESP迅速发展。

[1]

1.2ESP应用

ESP是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学途径。

它的精髓就是分析和满足不同类型英语学习者的不同需要,以

提高教学效果。[2]

2.ESP理论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教阶段,尤其是高职高专层次,各级教学管理人

员和教学双方正根据各自的理解和感觉进行ESP的大量实践,

并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管理、教学方法

诸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大批精通英语的各类人才。

但是,高职高专层面上的课程设计,即教学规模、教学人员、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质量等方面仍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ESP理论与高等院校特殊英语课程设计

高等院校外语教学巾特殊英语课程设计的主要过程有:需求

分析、师资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的选编、考试和评估。

3.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即“目标情景分析”

(TargetSituationAnalysis),就是仔细地分析未来使用英

语的情景和认真地分析在这些情景下进行交际的内容、方式、

途径、媒介、手段等特点以及语言特点和技能,并根据这些分

析来设置课程和制定教学大纲,也就是把语言分析与学习者的

学习目的紧密地结合起来。

2006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

员会(以下简称“英语教指委”)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公共

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调研工作;2007年又完成了《高职

高专英语类专业设置规范》的初稿。2008年“英语教指委”正

结合科研课题在对学生与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

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定稿上报教育部。「31

因此,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

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在特殊英语课程设计中:

1)英语基础理论教学应当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

指导思想,处理好基础与轮机知识应用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

时间。实践中,高等院校(比如海事院校)的学生应该把英语

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学习,以便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从而

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2)因为专业课程对英语能力有本身的要求,所以英语教学

应有所侧重,即重点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例如,根据青

岛远洋船员学院每年举办的“海上专业毕业生双选会”的年度

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于“轮机工程专业”的学生英语应用能

力的要求并非一致。对于偏理工类学生,阅读及翻译能力被认

为是最重要的;而对偏文科类的学生,听说能力则得到更多关注。

3.2师资策略

我国特殊英语教学起步很早而发展较慢。由于历史原因和

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教学存在着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和由相

关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的两种模式。多数英语教师由于受到相

关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语言的方法进行ESP教

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多数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

学的经验,仅把特殊英语课程作为专业知识课进行教学,以翻

译为主。

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把语言与专业结合起来,并

未深入合理地融合特殊用途语言特点和交际技巧,难以有效地

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针对这种状态,高职高专院校

特殊英语教学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机制。面对激烈的就业竞

争和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高等院校应以务实为本,必须正视

学历层次上的缺陷,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富有特色的ESP教学

等途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自身竞争力。然而,

ESP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一般的教学评价机制来

衡量,它需要建立客观、公正、符合ESP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

价机制。

以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为例。它是中国国内第一家将ISO质

量管理体系成功引入到教学管理中的高校,并首家获得国际著

名的质量体系认证单位DNV的认证和国家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

训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学院坚持“敬业精神好、英语水平高、

实践技能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加强本学院学生的专业技能

学习的同时兼顾ESP教学。水上专业学生“船员适任证书”考

证通过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毕业生就业率等近年来在

国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茅,毕业生供不应求。

4.结论

综上所述,ESP代表了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完美结合,

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转折。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

通过融入ESP理论,不断创新的高等院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

重塑对于高等教育职业海上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必然发挥带动

和促进作用。

外语教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改革开放

的一把钥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保证,而以ESP为核心的

高等教育院校专业英语教育一定会极大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

展,加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

为适应新的人才需求,在特殊用途英语教学方面,急待研究并

更新过去的纲领。因此,本文通过引用ESP理论,分析了特殊

英语课程设计,从而论述了教学管理人员和英语教师应该在教

务和教学活动,特别是在制定相关专业英语课程设计中,运用

ESP理论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思路。

关键词:ESP,高等院校,特殊英语教学,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l]MunbyJohn.CommunicativeSyllabusDesign:A

SociolinguisticModelforDesigningtheContentof

Purpose-SpecificLanguageProgrammes(EnglishLanguage

Learning:ReadingScheme)

[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

[2]HutchinsonTom.Englishfor

Specif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86.

[3]英语教指委.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

指导委员会2007年工作总结[R].[2008]1号.北京:教育部高教

司.2008.01.10

[4]韦德尔,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一一理论与实践(英

汉对照D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刘润清.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1999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第2篇

接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从高职EGP与ESP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

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及一体化课程评价角度构建高职EGP与

ESP课程衔接体系,为高职应用型专业高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

标的实现提供可循的思路。

【关键词】双高技能EGPESP岗位英语语言技能要求

一、引言

高职EGP与ESP课程作为高职英语教育的两个主要的课程

结构,共同承担着高职高级嫩人才对职业英语语言技能的责任。

然而,众多的高职院校在EGP与ESP课程结构安排上以管理者

角度划分课程教学的时段及学生授课时间的长短。同时,在课

程设置上,将EGP归属于院校的英语学院(系),而将ESP课

程归属于某专业课程院系。分裂的课程设置导致高职英语教学

缺乏共同的高职英语教育目标。由于EGP课程多有英语院系承

担教学任务,ESP课程多由专业院系指定专业课程教师完成ESP

课程教学任务,来自不同院系教师无法达成高职英语教育课程

衔接的更好沟通,造成教师授课缺乏衔接性和学科专业性,授

课教师教学也因教师自身后续发展定位不清造成的授课情绪不

佳,教学效果欠缺。高职EGP课程大多采用通识版本教材,即

高职所有专业学生EGP课程皆使用统一教材,这样做的不良后

果是,授课教师主观上对教授学生所学专业的不了解造成的课

堂教学内容无法存在学科专业的特征,学生英语学习懈怠,并

影响与后续专业英语课程的衔接。

二、旅游岗位英语语言技能要求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所对应的旅游岗位主要包含旅行社中高级管

理者、中英文导游、导服公司中高级管理者、星级酒店各主要

部分中高级管理者、各部门主要岗位员工。根据笔者分别与

2007年10月和2011年10月开始了两次对旅游行业(各大旅

行社、导服公司、星级酒店)中高级管理人员、高职院校旅游

管理专业毕业生及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的问卷调查

发现;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旅游行业对各主要岗位人

员的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在逐年提高。旅游行业对一线工作人

员的英语语言技能要求从原先的只要能简单的问候到能做到简

单的英文行业话题对话。同时,从两次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对

比反映出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语言技能是全行业覆盖,

即所有招聘者必须会说英文。数据还反映出一个现象,应聘旅

游行业窗口岗位,例如:酒店前厅、各大旅行社导游等都要求

应聘者有较流利的行业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这样的变化说明,

即使拿到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缺乏旅游行业岗位英语语

言交际技能将被行业淘汰。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问卷

调查,我们发现,普遍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认为:学校期间浪

费了很多时间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上,而对旅游行业相关的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关注度不够。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导

致这样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

学引导失误。普遍的高职EGP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迫于基

于通过英语三级(A/B)等级、大学英语四六级为考核标准的压

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试的“重要性”,导致大量的学生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

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首要和最终目标。其次,学生缺乏学科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定位知识。大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缺

乏通过各种途径获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对应的行业主要

岗位及其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而是一味地跟着课程表的安

排完成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对学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课程设

置等缺乏了解。其三,高校EGP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系

统性。普遍高职院校对EGP授课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评价主要基

于课堂教学形式、基于课本讲授流程、词句分析是否详细等传

统的英语课程评价参数进行。导致,EGP教师迫于应付检查而

忽视学科专业相关语篇、听说训练的渗透。笔者在近5年来,

每年进行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正好和对毕业生

调查问卷中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

一、学生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二、EGP教师强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三、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对旅游行业主要岗位的英语语

言技能要求不清楚。

三、高职EGP与ESP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L高职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a.为不同层次高职

生源(主要以优秀的中职生及中等成绩的普高生为主)提供相

同英语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造成优秀生“吃不饱”,差等生

“消化不良”的现状。b.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为主导的考核

方式阻碍了EGP授课教师专业化教学内容的引入。c.ESP授课

教师单纯依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削弱了学生参与行业英语实

践的积极性。

2.高职ESP教学模式EGP化。很多高职ESP授课教师,在

进行ESP教学时,沿用传统的EGP教学模式,采用词汇讲解+词

汇练习+句子翻译的方式完成ESP教学。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

间都花在曾经有过学习的词汇及语法上,这既降低了学生的英

语学习兴趣,影响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又造成了大部分学生

学习时间的浪费及教学资源的浪费。

3.高职EGP与ESP教材分裂。学科各有侧重的ESP教材因

为考虑知识体系的紧凑性、教师授课时间有限等各种因素往往

不会将大量与行业或专业相关的语篇囊入其中。而目前高职院

校的EGP课程普遍使用统一教材,教材多以故事性语篇构建,

几乎不涉及特定专业相关的词汇及篇章。教材的不衔接造成

EGP与ESP教师对教学情况的互不关心,教学效果不显著。

4.教师知识结构缺失。目前高职院校的ESP课程的教学主

要由各系(学院)中英语基础较好专史教师或者院校专业英语

教师来承担。专业教师虽然英语基础较好,但毕竟未接受过系

统的英语教育学习,在语音语调、语法、英语教法等方面存在

不足,承担ESP课程很难将知识系统地且正确地呈现出来。另

一方面,也有部分高职院校让专业英语教师承担各系(学院)

的ESP教学。这部分教师尽管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强,但由于对

行业及专业的不了解,缺乏行业实践经验,至多以照本宣科的

方式呈现教材内容,无法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职业教育的初衷。

两类教师在知识结构上都相应地存在缺失。

5.高职EGP与ESP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目前,大多

数高职院校EGP和ESP课程评价方式传统、单一,且相互割离。

单科课程结业的评价模式,教师缺乏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测试

的引导,造成学生突击性应付考试的普遍现状,不利于EGP和

ESP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高职EGP与ESP课程体系衔接体系研究

L课程结构。1+5或者2+4模式。考虑到高职生源的特殊

性,以及多年来从事EGP与ESP课程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

高职EGP与ESP课程结构可分为1+5或者2+4的模式。即,一

学期EGP+5学期ESP,或者2学期EGP+4学期ESP模式。高职

新生可根据入学英语语言水平考试自主选择其一,并按照完全

不同的职业英语教育体系完成大学阶段职业英语教育课程。这

样的模式有两个优势。其一,让学生清楚自我英语语言所处的

阶段,帮助学生树立合理合适的英语学习计划和目标。其二,

面对英语语言水平相当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

方法辅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水平。

2.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平台+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平台相

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

来自学科专业院系的课程+基础类课程(体育、基础英语、大学

语文等)。学科专业院系的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

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EGP课程被大多高职院校归属于英语院

系,而ESP课程被纳入到学科专业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

核心课程或者专业拓展课程中。由于传统观念中对EGP的重视,

大多高职院校在EGP课时分配上往往持续2-3学期,而所有的

学科专业的ESP被安排在后续的4-5学期(大多在第六学期,

学生以出校实习实训I)。这样的安排易造成一种误解,即上

EGP课程比上ESP课程得到的重视程度高,继而造成ESP课程

教师对其授课的粒视。同时,由于后续两个学期要完成类似

《旅游英语》、《导游英语》、《饭店英语》等ESP课程的学

习,学生深感压力。课堂教学平台+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平台相

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改变了固化的EGP课程先行授课的模式,

让不同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愿望拓展旅游行业

相关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平台主要是指以课堂基础的教师面

授阶段;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多门类旅

游相关课程的网络化课程学习模式。学生在EGP学习过程中,

可以通过与本专业相关的网络课程提供的延伸知识调整EGP课

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EGP学习的意图。同时,ESP学习

阶段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实训计划和自测程序完

成旅游行业主要岗位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测试。这种多平台互交

的课程设置模式,既提高了学生自主英语语言学习的能力,更

重要地是让学生清楚旅游行业主要岗位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

及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3.教材建设。以CBT理论为指导的EGP与ESP课程衔接的

教材建设。即以学科内容渗透的教材建设。该理论指导下的

EGP与ESP教材建设,将旅游管理专业对应的主要旅游岗位英

语语言技能融入到EGP及ESP教材中。旅游管理专业EGP教材

内容不再是简单而通识的故事性内容,而是以旅游管理专业学

科知识为主线的英文语篇、词汇的构架。同时,其ESP教材内

容也将避免旅游管理专业EGP教材已经使用的教学内容,而选

择更专业化的旅游行业知识作为教材是设的重点。这样的课程

建设,体现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整体性理念,同时节约了教学资

源,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4.师资培养。EGP教师深入旅游行业+ESP教师参加各类英

语语言考试。高职EGP教师普遍拥有着本硕均为英语语言学、

文学或者翻译学等纯语言方向的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言功底良

好。但以CBI指导下的高职EGP教材构架要求担任旅游管理专

业的EGP授课教师深入旅游行业,了解其行业的主要岗位及其

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从而为EGP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旅游岗

位工作程序、工作禁忌等拓展知识讲解准备行业知识积累。担

任旅游管理专业ESP授课教师应加大参加英专八级、雅思、托

福等纯语言水平的考试。

5.课程评价。EGP与ESP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由于高职

职业英语教育的整体性,对高职EGP与ESP课程评价应采月衔

接式课程评价体系。即将学生EGP课程与ESP课程作一整体性

过程评价。相应的授课教师评价是在该学生高职英语教育完成

后给与评价。这个过程中,EGP授课教师的评价可以依据授课

学生参与职业大赛中英语语言技能表现情况、实习实践过程中

行业管理人员对其英语语言技能水平鉴定来确认该EGP课程教

师的中期考核成绩。相应地,EGP课程教师将参与旅游职业大

赛过程中英语语言水平、实习实训过程中旅游岗位英语语言使

用水平来作为评定该学生高职英语教育中EGP课程成绩,但这

部分成绩仅是该学生过程性考核的一小部分。该学生最后的英

语教育成绩个动态可变的结果。即EGP阶段成绩+ESP阶段成绩。

但其个部分成绩均取决于旅游行业岗位英语语言技能水平的高

低。

总之,笔者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

课程评价体系方面探索高职英语一体化教育目标实现的高职

EGP与ESP课程衔接体系。该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为旅游管理

专业双高技能人才培养在高旅游行业英语语言技能提供了俣障,

更为高职应用型学科专业EGP与ESP课程衔接下的双高技能人

才培养的实施提供可循的实践思路。高职EGP与ESP课程衔接

体系研究是高职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参考文献: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第3篇

关键词:ESP需求分析理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设计

21世纪,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并对既懂商务知识,又会外语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如今,众

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作为ESP一个分支,商

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非常关键。在设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时,

对需求的分析是重要环节。这不仅对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

内容、组织课堂教学和进行课程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

关系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影响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

的效果和质量。

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的反馈来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

程的教学情况不尽如人意。高职生英语基础比本科生要差,他

们消化不了这么多英语知识,再加上许多教师缩短课时,导致

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如何设计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以

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要,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商

务英语人才,成为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ESP需求分析理论

ESP是专门用途英语的简称,其教学主张形成于20世纪60

年代。英国的哈钦森和沃特斯把ESP视为一种方法,他们从不

同层面提出了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两个概念。目标需求是指学

习者为了顺利完成规定的目标任务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需求即为了学会某种目标语,而学习者必须要做的一切。

布林德利和罗宾逊在1991年提出了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

概念。1988年,努南把课程设计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把

分析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看成是课程计划的首要环节、后续活

动的起始点。努南认为,ESP课程设计涉及六个环节,即需求

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

安排、教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学习任务和评价体系的设计。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计要素

1.以语言为中心

以语言为中心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计的优点是具有

很强的针对性、简单易行,实现了情境分析与课程内容相联系,

并且遵循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特点,重视各学科、各课程之间

的内在联系,充分满足了学习者的愿望和社会需求。

以语言为中心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从基础到专

业、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不仅没有忽视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等客观因素,还能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和可行。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涉及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与经济管理学

科,在课程和教材内容上,有机结合了语言技能课程与商务专

业知识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在商

务环境中的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2.以技能为中心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

养出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以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注

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

需求。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将知识同化到头脑中已经

构架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不是将新知识填塞到脑中的过程。

以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使语言教学过程与真实的教学情

境更加接近,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可行性。

3.以学习为中心

相对于前两和课程设计模式而言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更为复杂,它将以语言为中心和以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相融合,突出以学习为中心。一方面,它强调分析学生的实际

情况,以及教学任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又分析了目标情境

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步骤中学习的因素。由

此可知,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促使学

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商务所需的专门用途英语。

由于学习效果受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

的动机影响,所以,规范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计,首先要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其次,培养学生在商务英语相关的业务

工作活动中拥有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课程设计应围绕培

养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提升其英语交际能力这一目标展

开。

4.评价体系多元化

评价系统对ESP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具有特殊意义,它

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容易

被教师忽视的环节。高职商务英语考核以笔试为主,很少对学

生进行口试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比较

片面。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应该改革考核方法,建构多

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分析与考核

学生商务英语学习的情况。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评价,

让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由

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其目标是培养学

生在一定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其课程设

计应坚持以实用为目的,以应用为起点,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

导,将需求分析贯穿整个课程设计、教材选编、课堂教学过程

与教学评价的始终,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以满足目标需求和学

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培养学生在以后工作岗位上运用语言的能

力。

此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计必须以职业能力分析为

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为先导,以实践为核心,以

能力为本位的观念,以满足目标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的,

努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商务行业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宝珠.ESP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设计[J].福建

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

[2]唐美华.高职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能力本位教育探索

[J].中国商贸,2013,(17),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的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

14JY38O

ESP课程设计的研究述评第4篇

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刘润清,1996),

也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蔡基刚,2004),英

语教学将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教学,而是结合某个学科或者

专业进行的教学。80年代以来,已有学者(伍谦光,1980;张

义斌,1985;李惠琴、盛建元,1986)开始将国外ESP教学的理

论和实践情况介绍到国内;9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育界出现

了对ESP教学理论较系统的研究(范谊,1995;程世禄,1995;

赵雪爱,1999;秦秀白,2003;蔡基刚,2012等);同时,有的

学者开始了ESP教学的实践性研究(庞继贤,1994;应惠兰,

1998;瞿云华,1998;刘法公,2001;阮绩智,2005;梁雪松,

2006等)。随着专业课程和双语教学的逐步展开,势必进一步

促进对ESP教学的理解和认识。然而,近年来,研究ESP的文

章中却少有关于ESP课程设计的研究文章。因此,笔者拟对最

近30年(1980年1月一2011年1月)刊登在《外语教学与研

究》、《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和《外语学刊》等核心

期刊及其他期刊上的112篇ESP课程设计相关的文章以及硕博

士论文进行整理,并作简要评价,以期对高校ESP教学带来启

示和帮助。

2外国学者对ESP课程设计的基本定义

外国学者最早提出ESP课程设计的定义:“从根本上来说,

课程设计就是提出一个构想,以此为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测评提供理论基础”

(Hutchinson&Waters,1987)。Nunan(1988)和Robinson

(1991)也谈到了课程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

及教材等若干因素。

Hutchinson和Waters(1987)总结了课程设计的全过程,

首次提到ESP课程设计的步骤。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

(1987)以及Jordon(1997)的理论,专用英语课程设计的步

骤归纳为: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大纲、教学方

法和教学评估。他们认为:ESP课程设计是一个过程,首先搜集

有关学习者需求的基本资料,然后设计全面综合的教学方案,

最终是引导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专业语言知识。学者和教师运

用理论与实践知识,制定ESP教学大纲;根据此选择和编制教材;

接着根据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后,采用合适的评估手

段,检测预定目标的进展情况。正确地处理和对待课程设计各

环节之间的关系就意味着课程设计的成功。

3ESP课程设计

3.1ESP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需要出发,根据各自的课程设计理论,

进行ESP课程设计的研究。Strevens(1985)曾指出ESP教无

定法,可采取任何一种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灵活运用案例

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交际任务型教学法、浸入式教学法和建

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等教学法。刘法公(2001)指出国外

ESP教学的主要方法有:语域分析教学法(即弄清语域并对其加

以分析)及语篇分析教学法。周梅(2010)提出建构主义理论

为ESP课程的指导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新

旧知识之间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

自主和互动式学习。谷志忠(2010)认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

下的教学设计即抛锚式教学法。该教学法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

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学习和工作当中的问题的

实际能力,以便于他们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3.2ESP课程设计的原则

根据Strever.s(1985)在ESP国际讨论会上发言,ESP教

学前景和教学课程设计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包括大纲设计原则的

变化以及根据此原则而采用的最合适的教学法的变化。秦秀白

(2003)认为ESP的性质就是“一种多元的(pluralistic)而

且以多种形式出现的(protean)的教学理念。”结合国内外学

者的理论,ESP课程的教学原则为以下三方面:

1)真实性原则。所谓“真实性原则”,即“真实的语篇”

加上“真实的学习任务”(authentictextsplusauthentic

tasks)才是ESP教学的特色(Coffey,1984)。ESP教材内容

应来源于与某个专业或学科相关的真实语料,ESP课堂教学活

动和课程练习应体现出专业英语的具体社会或文化背景

(context)(秦秀白,2003)。可见,真实性(authenticity)

体现了ESP教学的灵魂。

2)需求分析原则。Johnson(2001)认为:相对而言,学习

者的语言需要在ESP中教容易确认,这是ESP引人注目的特色

之一。根据这一需要,秦秀白(2003)认为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制定ESP教学大纲、编写ESP教材的基础。ESP

教学的需求分析包括:第一,目标需求的分析,即预测学习者将

来必会遇到的交际和工作情景;第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

者需要的技能、知识和方法。

3)学生是ESP教学中心的原则。“…教育的重心正逐渐向

学生转移,包括他的需求、他的学习方式和他对学习过程的认

识和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已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Strevens,1985)。ESP自身的属性决定了

ESP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秦秀白,2003;周梅;2010)oESP

学习者多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工作者,他们有鲜明的学习目

标,所以ESP教学法、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建立在学习者将来

工作需求基础上的,因此它的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3.3关于ESP课程设计不同发展阶段及研究

ESP的发展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在国外,ESP课程设

计具体模式述著颇丰(Strevens,1986;Hutchinson&Waters,

1987;Robinson,1989;Mary,1993),包含ESP课程设计应以

“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为依据的理念°王恒(2008)

认为在国内,ESP课程设计具体模式的研究领域被学者进一步

扩大和细分,研究方法更为多样。现有的研究包括对国内外

ESP课程需求分析的研究(王巾,2008;王维平,2008;徐新宇,

2009;张琳琳,2010;周梅,2010等);对ESP教学方法的专门

研究(刘法公,2001;张建文,2002;冀文辉,2004等);对ESP

教学手段等问题的研究(莫莉莉,2005;阮绩智,2008等);对

ESP教学大纲设计的研究(张霞,2007等);还有的学者进行课

堂教学实证性的研究(应惠兰,1998;王蒋蕾,2004等)等等。

这些研究扩展到了ESP教学设计的各个层面,改善了ESP教学

设计的质量,促进了ESP教学实践的发展。

3.3.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虽然

教学的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各有分

工,互有侧重,但始终围绕教师这个教学要素中心(谷志忠,

2010)o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采用语法翻译

法,在这种模式当中,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

传授者、灌输者,他控制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节奏,决定使用的

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对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三个教学

要素的影响一直都是单向的,而且有着绝对的权威。因此,刘

法功(2001)认为,语法翻译教学法使课堂缺少双向交流机会,

老师独立的讲,学生被动的听,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陈坚林

(2005)认为这种噢式下,只有教师的单向知识灌输、没有学生

积极参与的空洞说教,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在目标情境当中的应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一般情况下,ESP

课程并不适合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3.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根据PeterStrevens(1985)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以学

生为中心,顾名思义,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成为四

个教学要素的中心,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都是为学生服

务的。陈坚林(2005)和谷志忠(2010)认为,以学生为中心,

就是把学生看成是外语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

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

变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

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帮助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

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过

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

主动发现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的培养。

但是,何克抗(1998)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

计防止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指导作用和忽视教学模式

设计,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因此,在计算机多媒体和信息网

络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伍的教学设计模式也就应

运而生了。

3.3.3双主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也被称为双

主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的优势综合(谷志忠,2010)。陈坚林(2005)认

为,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整合使教学结构体系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了“学教”并

重的教学结构,即教师主导一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

DudleyEvans和St.John(1998)认为,合格的ESP教师

应当充当五种角色:1)他首先是个合格的英语教师

(teacher);2)他必须是个合格的课程设计者,并能为学生提

供实用可行的教学资料(coursedesignerandmaterials

provider);3)他既是专业教师的合作伙伴,也是学生的合作

伙伴(collaborator);4)他必须是个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

(researcher);5)他还应该精通ESP的测试与评估

(evaluator),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

分析和总结。可见,以学习为中心的ESP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秦秀白,2003)o程世禄(1995)认为以“学习为

中心”的ESP发展阶段既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又注意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内因和外因相结合。谷志忠(2010)

以为,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当中,教师的角

色和定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包括:设计者的角色、协助者

的角色和管理者的角色。

4ESP课程设计的问题和不足

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内对于ESP课

堂设计的研究主要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1)

ESP课堂设计的教学研究还缺乏专业的研究团队、专业的教学

研究的资料,以及专业的ESP刊物。2)对于ESP教学中的需求

分析、教材选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各个环节

上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不足。3)有待进一步扩大研究方法的种

类和研究对象范围。根据国内ESP研究论文(1985-2011)的统

计,非实证性论文有99篇(占88.3%),实证性研究论文仅有

13篇(占H.7%),因此,这表现出研究方法种类不均衡。

5结束语

关于ESP课程设计的研究中,无论是从语言本体的角度出

发还是从某一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都在探讨着如何能够更好

地培养出ESP的专业人才。国内外学者关于ESP课程设计的界

定及研究原则、具体ESP课程设计模式等问题一直进行着持续

的探讨,并不断向前发展。该文仅是借助对国内ESP课程设计

研究的回顾与整理,对国内ESP教学设计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综

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摘要:随着ESP理论的完善和ESP教学的不断发展,不少

学者纷纷致力于ESP课程设计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此,该文对国内外近30年的ESP课程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重点讨论了ESP的课程设计模式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最后,

指出了ESP课堂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第5篇

关键词:ESP理论;高职旅游英语;旅游行业

引言

旅游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英语课程的专业化程度正在逐步

加深,旅游行业对于熟练掌握旅游英语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

益迫切。因此,我们要改革高职旅游英语的ESP课程,以培养

实用型旅游专业人才。

一、ESP课程的核心价值

ESP理论倡导的教学法,就是以专业应用实践需要为核心

的实践教学法,而ESP课程就是以提升学习者的实践应用能力

为核心的专业英语教学课程。

(一)提升课程的专业性

在ESP课程体系框架内,“英语”不再是基于传统高校英

语理论教学需要为主的“大学英语”,而是以旅游专业的实践

应用需求为主的“旅游英语”。课程专业性上的调整,在根本

上转变了教学的方向,由于“旅游英语”更加强调实践应用,

所以那些脱离了实践应用环境的科研性英语理论研究课程就会

被在实践中更常用到的实践性英语教学课程所替代。学习者在

学习ESP课程的过程中掌握的,就将会是未来在旅游行业工作

中最常使用到的专业性英语知识,英语课程的专业性会得到十

分显著的提升。

(二)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在ESP课程的框架体系内,满足专业的实践需求是开展一

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只有真正有实践意义的英

语知识才会被当作主要的教学重点来看待,在ESP教学体系下,

英语知识的实用价值高于英语知识的理论价值。学习者在这样

的课程教导下,其应用专业英语知识的能力将会得到最大限度

的提升,英语知识的实用性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三)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用四个字概括ESP理论的核心精神就是“学以致用”。对

于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求学者来说,他们进行专业学习的目的,

也恰恰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

能力。可见,在“学以致用”这一点上,ESP理论恰好迎合了

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故而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有效

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

能得到相应提升。

二、高职旅游英语ESP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课程体系

框架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科研性英语教学仍然是整个英语课

程体系的核心。这些英语课程的理论水平毋庸置疑,但是,这

个以英语的高深层次理论研究为主的“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

框架,并不是专门针对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习者的专业方向设

计构建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偏重理论的英语教学方向

和侧重实践的专业教育方向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分歧,它已经不

再适合目前高职旅游英^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目前的高职旅

游英语专业要将大量的实践课程融入教学中。故而,必须要对

高职旅游英语进行ESP课程改革。

(一)教材改革难度大,难以全面展现行业用语的专业性

一方面,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个专业英语研究方向,这

一研究方向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限定了这一专业在我国只能

成为高职院校的“常规标准课程”,而不能成为普通高等院校

的本专科课程,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职旅游英语专

业教材对于“大学英语”教材的依赖性,的确存在相当大的难

度。另一方面,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涉猎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内容的难度不大,但是涉猎面太广,没有丰富的职业经验的从

业者参与,也很难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全面性,所以,要想从

根本上提升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也存在

相当大的难度。

(二)由于专职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教学难以创

目前在高职院校从事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在求学阶段

接受的是专业的英语教育,他们毕业后从事的也都是专业的英

语教学,可以说,在这些教师眼中,他们对于“旅游英语”的

认识更多的是一种理论层面的认识,而不是实践层面的认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这些几乎从来没有在实际的专业实践环境

中使用过“旅游英语”的教师们从学以致用的角度进行教学创

新,的确存在着非常多难以解决的难点。比如教师们并不确定

怎样的英语讲解水平才能达到让各个国家的游客都能顺利听懂

的标准。这些难点限制住了现有英语教师团队创设的“情景模

拟课堂”的实践效果。

三、促进教学实践、推进高职旅游英语ESP课程改革的建

目前来说,高职旅游英语进行ESP课程改革的难点在于教

材改革困难和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两个方面。

(一)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到旅游英语教学中

体验式教学法,就是用直观的体验作为教学基础,通过大

量的切身体验逐步积累学生学习旅游英语专业知识的心得,然

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旅游英语服务岗位的实际需要,以

自己的英语讲解能够带给其他听众较好的直观体验为具体的实

践形式,结合旅游英语实践需求和现有英语教材,进行模拟现

场导游的实践教学。应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前提是,学生和教师

在进行实践之前,必须确定有明确的实践主题、实践标准。比

如,教师可以和学生通过观摩一段外国导游介绍某外国经典的

讲解视频的方式,确立一个直观体验的标准。然后,由学生担

任讲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合已经消音的视频画面,来进行

英语的示范讲解。再由学生听众和教师按照直观体验的标准对

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材和多媒体教具

的帮助,使二者结合为一体,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高职旅游英

语ESP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构建双语教学教师团队

针对现有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高职院校可以聘

请具有旅游行业涉外旅游服务岗位资深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充

当“教学指导”,采取双语教学小组,在每一堂旅游英语专业

课上,都由“教学指导”从实践需要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的内

容重点进行预先的讲解,然后,再由专业的英语教师按照“教

学指导”的讲解要点进行英语教学。每当遇到一个实践应用中

的难点时,“教学指导”可以充当“解惑者”的角色,及时为

学生答疑解惑,甚至可以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具体解释每一个

难点的原因所在。此外,为了提高双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教

学指导”可以将自己的切身经验总结归纳为教学案例,并在课

前请英语教师将相关案例整理成英文阅读小材料,然后在英语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材料作为教材的补充。这样一来,

在英语课上,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材料,和“教学指导”

一起,更加准确地再现实践环境,提高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实践

价值,同时,通过双语教学的有效过渡,帮助高职旅游英语专

业的毕业生适应汉语和英语之间迅速转换的独特环境,提升高

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对多元化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结语

ESP理论强调的核心,是英语应用的专业性。高职旅游英

语课程要求的重点,同样是英语应用的专业性。从这个角度出

发,在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中推行ESP课程改革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要想在现有条件下扎实有效地推进ESP课程改革,就需要

克服高职旅游英语课程的教材,以及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在教育

教学方法,这二者在高职旅游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上存在的不足

和困难。体验式教学法和双语教学教师教学法,是两个完全不

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从有效推进高职旅游英语的ESP课程改革

的角度来说,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劭婷.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6).

[2]刘玲慧.基于ESP教学理论的英语课程建设新思路一一

以高职旅游专业为例「J1.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3).

[3]周先红.基于ESP理论的高职旅游类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J].宿州学院学报,2013(03).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第6篇

关键词:专门用途教学英语,酒店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教学

方法,评估体系,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

一、引言

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概念起源于1964年,提出此概念的

目的是针对需要汪英语处理事务的特定行业领域,如酒店英语、

商务英语,秘书英语等。ESP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产品,它是在需

求分析理论基础上,将英语教学和学生将来的职业联系起来,重

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英语开展工作和交际的

能力。

ESP理论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不谋

而合的,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在

英语教学上充分运用ESP理论来指导实践性教学,改变高等职

业教育中没有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中心的现状。

ESP理论下的英语课程设置,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明白为

什么要学习英语,自己需要掌握的技能以及本身与实际工作中的

差距

二、酒店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

高职教育和职业岗位紧密相连,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目的性

强等特点。例如酒店英语就是专门为酒店服务,针对酒店特点

和岗位而设置的课程。一旦失去了需求,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

的价值,它必须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及时予以调整。此酒店英语

教学都应当以现代酒店要求为终点。酒店英语课程致力于培养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在酒店服务与管理实践活动中使用涉

外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当前形势,中国酒店业在水平,规模和服务方面一直以来都

远远落后,与世界酒店业的发展差距较大。与酒店服务相关的英

语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材内容等各

方面都需要改革。为了改善中国酒店业的落后现象,缩小与世界

水平的差距。酒店英语课程教学在各个环节上都应当以国际酒

店的现代要求为标准。

目前通过对生人单位调查发现:涉外酒店和国际酒店引因其

使用英语频率较高,对员工所要求的英语水平比较高,最看重的

是英语听说能力,是员工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调查中90%员

工认为英语听说能力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同时我们也获悉,酒店

每年对员工进行英语培训时,毕业学生和实习生中都大量存在

不敢说和不会说的情况。反映出酒店英语教学与酒店实需还有

距离,学校对学生的听说和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是

酒店英语教学中急需改进的内容。

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中,有近50%的学生认为教材落

后,跟不上时代变化和趋势,与实际需要有脱节现象,学生感到

学无致用。教学方法单调陈旧,课堂教学模式有待改变,课程分

配不合理,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缺乏,课程评估手段不完善,天够

重视,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没有针对本行业或本课程的等级考

试。三、酒店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

酒店英语课程目标中的职业价值理念与职业功能未能凸显,

能力培养不够突出。课程教学目标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存在

差距。英语教学改革要以现代酒店发展与岗位设置为方向,细化

专业岗位能力,合理设置酒店英语课程。

1.以需求分圻为出发点,促进酒店英语课程改革。

由于酒店英语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走向社会,酒店管理方

向的毕业生就是去酒店就业,因此,首先应该分析这些用人单位

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而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目标。

目前,酒店集团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些

酒店还发展了多个档次,成为酒店航空母舰,这是目前世界著名

酒店的最新发展趋势。我们课程应该结合其发展变化,紧随时代

的进步、与时俱进。酒店英语在课程的设置中,要充分以此为

依据,结合现代的教学手段进一步细分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学科

的实用性,不断开展教学革新与探索。

2.改进教学方法,增进教学实验。

教学方法本着以工作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职

业能力为重点的思想进行开放式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单

调乏味,生硬死板,轻实践的缺点。将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行为导向法等方法综合运用,充分满足了酒店英语

的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的特点需要。

同时,积极寻求酒店合作伙伴,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断

发展和开拓国际项目,加强与国外交流,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学习

机会,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革评估手段,建立酒店英语评估体系。

酒店英语课程的评价着重考核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在实

际中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日常学习中,以学习周记、会议讨

论与测试相结合。也可采用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办法。

积极调动教师、学生、实践单位参与评价,从静态,动态,弹性

三方面的角度考虑,建立立体多元化一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从而

达到综合考量学生外语习得过程与能力水平。

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酒店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英语基础

知识,二是文化背景知识,二是酒店专业实践经验。

目前,高职教育对酒店英语重视不够,英语课程的教师通常

是一些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教师本身对酒店专业知识的缺

乏,导致了他们授课重点放在了语法、单词等内容上,难以将英

语专业课知识和酒店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教师缺乏专业实践,调查发现,教师缺乏酒店企业的实践经

验,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如果没有在国

际和涉外酒店实践和锻炼的话,不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目标的不确定,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再次酒店英

语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西方文化,礼仪,习惯

等方面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常常因为文化障碍

而出现失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

见稿)[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3.

[2]杨雪霁.高职院校酒店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校外

教育,2009,(11).

ESP旅游英语课程设计第7篇

关键词:专匚用途英语,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建筑英语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的融合快

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应用性和复合型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影响着高职教学改革发展方向、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高职英

语教改重心逐渐转向专门用途教学,建筑英语课程的设置体现了

专门用途英语的特征。但从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建筑英语课程来

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令人堪忧。因此,ESP需求分析理论对建

筑英语课程设置具有指导意义。

1对ESP的界定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是

为满足学习者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ESP起

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文化科

技交流的日益趋繁,英语逐渐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各行各业的专

业人士处于不同的目的和需求而学习英语,由此ESP应运而竺。

ESP具有四个根本特征:1)ESP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

要求;2)ESP在内容上与特定的专业、职业以及实践活动相联

系;3)在句法、词汇、词义等各层面上,以适合与特定专业、职

业及与之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和话语分析为中心;4)ESP与GEP

有鲜明对照。建筑英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按照

Kennedy&Bolitho以学习者最终语言使用目的和语言环境为主

线的划分,建筑英语归为EOP(EnglishforOccupational

Purpose)o

2建筑英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相继设置了建筑英语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土木工程专业或建筑专业的ESP课程,在师资培训、教材开发、

授课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已开的ESP课程成为“鸡

肋”。

2.1师资状况

我院2006年开设建筑英语课程,授课老师大多毕业于师范

类院校,其英语基本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但缺少专业背景,

对于建筑专业知识不感兴趣,懒于学习专业知识,常常望文生义、

断章取义、主观臆断,讲授专业英语的难度较大。如:在建筑英

语这一特殊语域中“cock”译作“风压板”,而不能译成普通英

语(EGP)中的“公鸡”;“桩号”(chainage)不能只根据字面意

义对应为upilenumber"钢束"(bundlereinforcement)

也不能简单对应为"steelbeam”。而外聘的专业教师通晓建

筑专业知识,但由于他们自身语言功底不足,缺乏语言教学的方

法与技巧,如:教学中发音不标准、语言点解析欠妥等,并不能扮

演好语言教师的保色,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建筑专业领域的英语运

用能力。

2.2教材开发

目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建筑教材内容多是零散堆积、深浅

不一,缺乏专业系统性和形象性,诸多不同版本建筑英语教材不

是缺少译文就是缺少巩固练习、不是注解笼统就是没有语言点

解析、要么内容过时要么实用超度,导致英语教师教起来难,学

生学习也难,几乎要进入步举步维艰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高职

院校采用“宽进严出”的招生策略,造成生源水平大幅度下降,

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应月能力A级考试通过率基

本在10%左右。因此,语言材料的难易度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水平。没有一套真正实用、适用的专业教材,专业课的开设也只

能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开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

学生在头脑中难以构建与实际相符的建筑类专业英语体系。

2.3授课形式

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师资明显不足,很多高职院校

采取了英语大班授课形式。笔者曾在阶梯教室给4个班200多

人上英语课,感触颇深。人数太多,学生容易在课堂上玩手机、

看小说、讲话、走神,甚至睡觉,而老师无暇顾及,难以对课堂纪

律进行有效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