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烯公司
合同相关的法律风险管理
目录
一、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2
二、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12
三、企业法律形态选择的风险.......................................15
四、企业权益分配及法律风险.......................................18
五、企业商业秘密法律风险.........................................24
六、企业商标法律风险.............................................28
七、公司简介......................................................39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40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40
八、产业环境分析..................................................40
九、必要性分析....................................................42
十、发展规划分析..................................................43
十一、项目风险分析................................................51
十二、项目风险对策................................................53
十三、法人治理结构................................................55
十四、组织机构管理................................................65
劳动定员一览表....................................................65
一、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合同履行是合同生效后,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其义
务,如交付货物、完成工作、提供劳务、支付价款等,从而使合同的
目的得以实现。合同履行是依法成立后的合同所必然发生的法律后果,
是构成合同法律效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合同法》的核心。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主要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对方丧
失履行能力或对方出现其他可能违约情形,对方违约导致己方生产经
营遭受重大影响的风险;该类法律风险也包括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己
方生产经营发生突发事件或投资战略发生重大调整而可能发生己方违
约需承担违约责任的风险。按《合同法》规定,违约行为包括不履行、
不适当履行及迟延履行3种形态。不履行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全部
合同义务,根本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拒绝履行、根
本违约和预期违约。不适当履行是指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
约定,即当事人虽然履行了合同义务,但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的约定。
不适当履行通常包括标的物的质量和数量不符合合同约定,履行地点
和履行方法不符合合同约定等,但不包括迟延履行的形态。迟延履行
是指在履行期届满时还没有履行。
(一)对方违约的合同救济及法律风险
在合同履行时,最无法避免的情况就是对方违约,企业几乎没有
任何途径避免对方行为不当。当出现对方违约的情况时,企业能够做
的就是及时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避免因此产生的损害进一步扩大。同
时积极行使法定或约定的权利,固定相关证据,以便将来追究对方相
应的责任。若因没有规范行使权利导致权利消灭,或者没有取得有利
证据,或者因自己不慎导致承认对方的行为,都将给企业带来难以弥
补的法律风险。
1、抗辩权的行使及法律风险
《合同法》规定的抗辩权是指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对抗请求权或
否认对方主张权利主张的权利,也称异议权。抗辩权的主要功能在于
行使这种权利可使对方的请求权消灭,或使其效力延期发生。《合同
法》规定了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3种。同时
履行抗辩权(又称不履行抗辩权)是指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
中,当事人一方在对方当事人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先为给付。
法律上设立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在于维持当事人在利益关系上的公
平。后履行抗辩权是指依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负有先履行义务
的一方当事人,到期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有重大瑕疵时,
后履行义务一方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或保证自己履行合同的条件而终止
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不安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负有先履行义务
的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生效后自己一方履行义务完毕前,发现后履行的
一方有丧失履行合同的能力时,有中止履行的权利。不安抗辩灰的设
立在于预防因情况变化致使一方遭受损失,公平地平衡了双方当事人
的利益。
法律为防止抗辩权滥用,针对不同的抗辩权规定了不同的行使条
件,例如,不安抗辩权必须对方具有法定情况时才能够终止履行,这
些情况包括:①经营状况严重恶化;②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
债务;③丧失商业信誉;④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
情形。
若企业不当行使抗辩权,则可能因行为不当而构成违约行为,给
自身造成法律风险。同时在他人行使抗辩权时,也需要准确衡量其抗
辩权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程序,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在对方按照规
定要求行使不安抗辩权时,若企业希望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通过向
对方提供适当担保要求恢复履行。
2、债权保全措施及法律风险
债权保全措施是指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
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
或者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的法律制度。具体体现
在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使上。代位权是为了保全债权人的债权而设置
的一项制度,是指债务人应当行使却不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
享有的权利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双,可
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使主要是为了防止
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称为保持债务人的财产。撤销权是指当债
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
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实施的行为。
但撤销权的行使必须依据一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
恢复债务人的财产,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得到保证。
债权保全措施是债权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策略,企业在自身权
益受到侵害时,若没有及时采用相应的保全措施,同样将给自己带来
法律风险。如保全措施的采纳必须通过人民法院,若企业自行向第三
人主张债务人的债权,则因为违反法定要求而无法达到保全措施的效
果。另外法律规定了撤销权行使的期限,超过法定期限则将丧失撤销
权,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害。
实践中,不少企业不懂得运用债权保全措施维护自身权益,这样
的法律风险较债权保全措施运用不当的法律风险更为严重。甚至有些
企业明知债务人有恶意逃避债务的情况,但并不了解自身享有代位权
或撤销权,这种法律风险一旦识别较容易更正。
(二)己方违约的合同救济法律风险
社会经济活动总是瞬息万变,合同签订后,企业可能由于有更好
的交易条件或特殊的经营恶化,导致不愿继续履行合同。应该说己方
违约本身已经构成企业法律风险,其救济措施本身就是对法律风险的
消除,这种消除必须有效且不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法律风险。但毕竟这
种救济是被动的,原则上公司还是应当尽量履行签订的合同。
当有第三方介入的合同,某些义务的履行不仅依赖当事人,同时
也依赖第三方正常履行合同。违约责任不以当事人具有过错为要件,
因此第三方造成的违约同样应当视为己方违约。
1、为对方提供违约证据的法律风险
企业主动违约时,通常都会寻找一些合理的理由,说明按照原合
同继续履行的困难,以期望与对方协议解除合同。若企业采用书面形
式要求与对方协商解除,一旦协商不成,则对方将利用函件作为证明
企业违约的证据。这种行为直接造成企业的法律风险。而且即使企业
事后期望继续履行合同,对方仍然可能根据企业提供的书面证据拒绝
履行合同,认定企业已经构成根本违约,对方根据法定要求解除合同,
同时追究企业的违约责任。
2、不当成就解除条件的法律风险
一些合同当事人会事先约定可解除合同的情况,在己方违约时,
企业为利用有关的约定,故意成就解除条件,然后向对方发出解除合
同的通知。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为自己
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
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因此企业采用这样的方式解决己方违约同样面临法律风险,一旦
认定“视为条件不成就“,企业解除合同的通知仍然属于违约行为。
该法律风险属于阶段性法律风险,一般情况下双方就解除合同的后续
事项处理完毕,则该法律风险消失。但若对方认为企业行为不当,纠
纷发生概率极大。因此该法律风险属于持续时间短的高风险。
3、违约责任约定不对称的法律风险
在履行活动涉及第三方的合同中,企上与第三方之间合同约定的
违约责任小于企业与对方订立的合同,则一旦因第三方行为导致企业
违约行为,企业将承担两份合同之间需要承担责任的差额。如在运输
合同中约定运送货物应当到达的日期,若迟延按照原合同的责任大小
承担赔偿义务。这种违约责任约定不对称的法律风险,在法律风险评
估活动中,通过对相关的两份合同对比,才能够发现。
(三)不可抗力的合同救济法律风险
在法律上,确立不可抗力制度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利于保护无
过错当事人的利益,维护过错原则作为民事责任制度中基本归责原则
的实现,体现民法的意思自治理念;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在从事
交易时,充分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在风险发生后合理地解决
风险损失的分担问题,从而达到合理规避风险、鼓励交易的目的。
一旦出现了不可抗力事件,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当事人应
当履行通知义务、预防损失扩大等一系列附随义务,否则可能导致不
可抗力不被认可。目前法律对违约的认定不考虑当事人主观是否具有
过错,只要客观事实构成违约,当事人不能证明具有免责事由,就应
当承担违约责任。
1、通知义务及法律风险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
履行合同的,应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由
于不可抗力通常会给双方造成一定损害,而“及时”作为抽象语言,
若双方未在合同中明确为具体的期限,则该法律风险容易引发双方发
生诉讼。
不可抗力通知义务履行的证据固然非常重要,但若在履行通知义
务时方式不当,同样构成企业的法律风险。不少企业因为情况紧急,
采用电话或传真方式履行通知义务,这些方式很难形成有效证据证明
通知义务的履行,企业在履行这些义务之后仍应当以函件形式补充通
知,否则因此产生的法律风险应当予以评估。
判断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与否并不是简单的活动,企业怀疑不可抗
力事件发生,而又不能得到确切的信息,此时若不予通知可能等到信
息明确时就丧失了最好的减少损失的时机;但是贸然通知又可能因没
有不可抗力事件发生而给企业造成违约法律风险。因此双方合同中对
此是否约定在怀疑不可抗力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时,采用提示性信息
方式通知对方,至关重要。
2、减损措施及法律风险
按照法律规定,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因此当
事人应当采用必要的减损措施。然而,在合同中一方损失的降低,并
不一定是该当事人自己可以做到的,可能需要对方协助,甚至需要主
要依靠对方。这个时候就面临着费用的承担和减损获利之间的矛盾,
当事人不愿意承担费用为他方减少损失。这就需要双方另外进行约定,
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约定在多数合同中都没有引起当事人的注意,由于缺乏事先
原则性的确定,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双方很难及时达成一致意见。大
量的减损措施就只能是自己行为可以避免的一点效果。
在长期合同或复杂交易中,不可抗力条款缺乏减损措施采纳的相
关约定,应当给予适当的法律风险衡量。若合同中约定了减损措施费
用承担、措施采纳机制等事项,不仅可以降低不可抗力条款本身约定
不足的法律风险,同时将为企业未来可能遇到的不可抗力情况减少损
失。
(四)合同解除的合同救济法律风险
合同解除是指已经依法成立而且生效的合同,在一定条件下通过
当事人的单方行为或者双方合意终止合同效力或者潮及地消灭合同关
系的行为。合同解除有两种情况,一是协议解除,一是法定解除。
1、长效合同缺乏解除条件约定
一些履行期限很长的合同,在合同履行期内则可能发生各种不同
情况,一些情况将使合同订立基础改变。我国《合同法》并没有规定
“情事变更原则”,因此在出现相应事件时,缺乏法定的变更或解除
合同的规定,则必然损害当事人利益。因此,长效合同缺乏解除条件
的约定,应当作为法律风险予以重视。
(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
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戌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
合同,自条件成熟时失效。”《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
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根据有关规定,当事人在长效合同中应当将
一些合同订立的基础因素改变约定为合同解除条件,如当事人一方资
产状况严重恶化、一方企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等。
2、合同解除通知义务履行不当
在合同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或者根据法定解除条件解
除合同时,解除与否仍然是当事人的权利,行使解除权必须通知对方。
这种通知自达到对方当事人时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但当事人通知义
务履行不当同样会产生法律风险。
采用书面通知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证据固定手段,若企业通过口头
通知解除合同,则可能出现对方不予理会,继续要求履行合同,同时
企业没有及时行使解除权,对方为履行合同的支出则可能要求企业赔
偿。这种法律风险仍然属于法律监管的法律风险。为避免法律风险,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并尽量取得对方的签收。
3、合同解除后续事项约定不明
合同解除并不像有些企业经营者想像的那样,合同已经解除就万
事大吉了。通常合同解除后还有很多善后事项需要约定明确,在协议
解除时,由于解除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就更需要特别注意。完全未
进入履行的合同较为简单,若已经作出了准备活动或者合同已经部分
履行时,双方关于合同之前履行情况的处置就必须与解除合同一并解
决。若解除条件或解除权为事先约定,则此时应当积极对后续事项进
行协商,达成解决方案。如果是事后协商解除合同,必须将有关条件
谈妥后才签署解除合同协议,此时合同一定不能有待定条款出现。否
则产生的各种不规范都属于企业法律风险。
实践中,合同解除后因一些后续事项约定不明产生的纠纷占有一
定比例,该法律风险并非个别现象。
二、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
针对上述常见的合同法律风险,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防范合
同法律风险。
1、减少、消除合同签订前的法律风险
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审查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目前,
企业的重大合同应先经招标程序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这
是减少、消除合同签订前法律风险的有力措施。但是对于未纳入招标
范围的小额合同,也应在签约前审查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
这样,就能全面防范合同签订前的法律风险,做到“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
2、避免、杜绝合同签订时存在法律风险
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认真检查合同条款是否正确完整合法、合同
抬头和落款是否正确齐全。企业合同签订前应送企业法律顾问审查,
这是防范该阶段合同法律风险的有力措施。
鉴于定金有法定罚则,在签订合同时应慎重选用约定定金条款。
以买卖合同为例,如己方为买方,考虑签约后可能取消购买计划时应
在签约时避免约定定金条款以免日后己方违约时无法收回定金;如己
方为卖方,则要考虑签约后己方可能不能按期交货时应在签约时避免
约定定金条款以免日后己方违约时需双倍返还定金给对方。当然,定
金罚则也是双刃剑,如确信己方不会违约而对方可能违约,则应要求
约定定金条款以有力约束对方履约。
3、注意、发现、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如发现对方
可能违约,应通过行使法定抗辩权及时中止或终止合同,或通过行使
法定解除权及时解除合同;如预见己方可能违约,则应及时与对方协
商变更合同,取得对方的谅解而避免承担己方的违约责任。该阶段的
工作很重要,合同经办人员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供法律部门判断合同
履行情况处于何种法律情形,己方应采取何种正确应对措施。
鉴于该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尤其法定抗辩权与法定解除
权的行使需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因此该阶段的工作需认真咨询律师或
法律顾问,必要时可交由企业法律顾问专案处理,以免措施不当,反
而陷于被动,尤其是给对方的函件一定要经律师审查后才可发出,在
该类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该等函件比原合同还要重要。
4、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在合同产生纠纷时争取主动权
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补齐证据和修正证据。需补齐证据的情况很
多,比如原来未签书面合同的要设法补签书面合同,原来对方未签收
货物的要设法让对方补签收,原来对方未开发票或收据的要设法让对
方补开发票或收据,原来未拿到合同原件的要设法拿到合同原件,原
来未拿到授权委托书原件的要设法拿到授权委托书原件,前述该等原
始文件如难以补齐则应设法让对方出具说明确认相关交易的实际履行
情况。需修正证据的情况较复杂,比如对方虽有签收但货物清单上无
签收,对方虽出具收据但收据上只有对方经办人员(非法定代表人)
签字无盖章,合同实际履行情况发生变更但未签署变更协议,等等。
鉴于该阶段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尤其需修正证据的情况需专
业人士方能发现,因此该阶段的工作应及早交由企业法律顾问专案处
理,由企业法律顾问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在合同产生纠纷时争
取主动权。
5、重视法律文件的证据效力
虽然合同订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各种形式的合同在发生纠
纷后,不同形式的文件其作为证据的法律效力却是不同,其中书面文
件原件的证据效力是最好的,白纸黑字,最清楚不过。如果是口头的,
对方可能“翻脸不认人”矢口否认;如果是传真件,还需观察传真件
上是否显示对方企业名称和电话号码以及发送时间,如果没有显示,
可能需到电信部门打印己方传真机的收发记录,否则对方也可能不予
承认;如果是复印件,则除非对方自己承认否则法院将不予采信,但
对方当庭承认的可能性可说是微乎其微。不仅仅合同,相关的法律文
件也是如此。
各种法律文件包括合同、授权委托书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货物
清单、签收单、验收单、发票等单证,也包括合同各方单方签发的往
来函件、通知等,都很重要,都将在合同产生纠纷时成为重要的证据。
鉴于法律文件的重要性,文件的保存也非常重要。合同经办人员
应小心保存各项法律文件,及时将重要文件归档保管,以在合同可能
发生纠纷时能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文件进行法律分析,在合同产生纠纷
诉至法院时可不慌不忙地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文件。只有合法有效的
充足的证据文件,企业的诉讼请求才能言之有据,企业的合法请求才
能受法律保护。
三、企业法律形态选择的风险
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具有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而最基本的3种
企业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所谓企业法律形
态,就是企业法或者商法所确定的企业组织的存在形式。在我国现行
的法律体系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合伙企业法》(以下简称《合伙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对我国企业的法律形态作出了规定。
透过法律对各种企业的不同规定,人们能够感觉到,每一种企业法律
形态都有其对投资者有利和有弊的方面,没有绝对有利的企业法律形
态,也没有绝对不利的企业法律形态。投资者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法
律形态的利弊之后,才能根据自身需要认真选择一种恰当的企业形态。
一旦选定企业形态,企业经营者就应当正确履行法律规定的该企业形
态应履行的义务。然而不少投资者随意选择企业法律形态,并不适合
自身经营需要,因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必然损害投资者利益。
(一)盲目选择公司形态的法律风险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这对于多数投资者无疑具有诱惑力,实
际中在不了解公司的其他弊端情况下,盲目设立公司的投资者大量存
在。除了公司制企业双重纳税的税负弊端以外,公司的资金要求、成
立和解散手续复杂等都会给不适当的投资者带来法律风险。
(1)资金不足的法律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遇到刚刚起步的投
资者缺乏成立公司所要求的资金,而其拟经营的项目并不需要太多资
金,于是进行虚假注资,公司成立后抽逃资金的情况。公司出资不到
位,虚假出资或出资后又抽逃注册资金,则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亦应
承担责任。如果出资不足法定最低出资额的,股东的有限责任同样无
法实现。
(2)特定项目周期与公司存续矛盾的法律风险。一些投资者仅仅
是为了特定的经营项目成立公司,项目完戌后公司则需要解散。按照
《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应当依法清算,并办理注销手续,否则
公司将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在遇有诉讼的情况下,还会被强制承担清
算责任。不仅手续麻烦,成本也较高。相比而言,合伙企业清算则容
易得多。
(3)缺乏法定人数的法律风险。《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
份有限公司的出资人法定人数均做出了规定。但实际中,为了成立公
司,投资者虚拟出资人达到法定人数的现象较多,这给公司带来的法
律后果可能极其严重。《公司法》虽然已经允许设立一人公司,但在
注册资金方面要求比普通有限责任公司更高,为了满足较低的设立要
求,仍有投资者刻意设立普通有限责任公司。
(二)合伙企业合伙人选择的法律风险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往往具有较好的私交,从企业发展需要角度考
虑不足。一些人甚至认为自己办企业赚钱,应该让自己的亲朋好友都
沾光,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都列为合伙人。一旦企业出现经
营问题,所有合伙人都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三)盲目建立股份公司的法律风险
不少企业经营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股份公司是最高的企业形态,
则企业的最终发展必然要走股份化、上市的道路,于是在企业经营状
况良好时盲目改制并上市。上市公司由于它的股东更加多元化、融资
渠道更加多样化,扩张能力更强,导致了政府部门对其的监管更加严
格、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要求更高、信息要更加透明和被社会各界
关注和监督的程度更高,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相比于非上
市公司,除面临与其相同的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
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含合规风险)、不可抗力风险
等以外,作为“公众公司”还面临着其特有的风险,如信息披露风险、
公司治理风险(含董事责任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证券市场风险、
退市风险等多种风险,因此法律风险程度明显加大。
四、企业权益分配及法律风险
(一)股权设置及法律风险
股权设置是出资人根据其出资比例确定的,但基本在最初设立公
司时都会有一个各方洽谈出资份额的过程。往往考虑的是:公司由谁
享有控制权?各方的收益比例如,何均衡?当股东之间发生争执时,
能否有效决策?
股权设置中可能出现平衡股权结构、股权过分集中和股权平均分
散等畸形结构。平衡股权结构容易出现股东僵局或者控制权与利益索
取权失衡问题,对股东和公司构成严重损害。股权过分集中会造成
“一股独大”的情况,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企业无法
摆脱“一言堂”和“家长式”管理模式。不仅对公司股东的利益保护
不利,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利,而且对公司大股东本身也存在不利。
在股权平均分散的股权设置结构中,由于缺乏具有相对控制力的股东,
各小股东从公司的利益索取权有限,参与管理的热情不高,公司的实
际经营管理通过职业经理人或管理层完成,缺失股东的有效监督,管
理层道德风险问题会比较严重。另外,大量的小股东在股东会中相互
制约,要想通过决议必须通过复杂的投票和相互的争吵。公司大量的
精力和能量消耗在股东之间的博奔活动中,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股权设置中还可能出现特殊的股权设置,即夫妻股东的问题。以
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的夫妻股权比例的设置
往往带有一定的任意性或者仅仅出于形式上的需要,并不反映夫妻实
际权益的分配。工商登记不能作为财产所有权份额的依据,工商登记
中载明的夫妻投资比例并不等同于财产约定。因“夫妻公司”引发的
法人资格否定的纠纷,主要体现在公司债权人要求偿还债务和夫妻离
婚诉讼两种情况中。
(二)隐名出资及法律风险
公司中的隐名出资是指一方(隐名出资人)实际认购出资,但公
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的出资人却为他人(显名出
资人)的法律现象。实际的出资认购人是隐名出资人,而公司的章程、
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资料记载的出资人是显名出资人。实际中隐
名出资人既有公司的隐名股东,也有合伙企业的隐名合伙人。
1、隐名出资人基本法律风险
实际中设立隐名股东一般出于两种原因:一种是非规避法律方面
的原因,常见的如实际出资人不愿意公开自身的经济状况等;另一种
是隐名股东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规避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以规避法律强制性规定为目的设立的隐名出资人,由于行为本身
具有违法性,隐名出资人与显名出资人之间关于企业权益的协议通常
应当归于无效。因此所导致的出资人地位的纠纷必然给企业造成较大
的法律风险,如果显名出资人与隐名出资人之间的违法行为影响企业
的存续,则这种法律风险就更为严重了。
在非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设置中,显名出资人与隐名出资人之
间确定权利义务的协议,一般情况F可以作为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
但是在涉及第三人的交易中,隐名出资人不得以工商登记不实对抗第
三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仍然面临着交易不确定的法律风险。从设
置隐名出资人本身而言,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隐名出资人与显名出资人之间协议约定事项不完善带来的法
律风险,包括双方对一些情况约定不明、约定内容本身存在歧义等。
(2)协议效力不被确认的法律风险。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隐名出
资人的明确规定,在理论上也存在一些争议,发生纠纷时更多依赖于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旦协议效力不被确认,事情的处理方式将与出
资人最初设想的完全不同。
(3)涉及第三人交易的法律风险。无论隐名出资人与显名出资人
之间如何约定,第三人都无从得知,因此只要在涉及第三人的交易中,
隐名出资人将陷入被动局面。
2、与隐名出资人相关的法律问题
与隐名出资人相关的法律问题主要有3种情况:虚拟出资人、空
股股东和干股股东。
(1)虚拟出资人。虚拟出资人,又称冒名股东,包括以实际不存
在的人的名义出资并登记和盗用真实的人的名义出资两种情形。虚拟
出资人不同于隐名出资人,隐名出资人是基于自己的意思表示,而虚
拟出资人并非其本身意志表现,或是根本不存在的自然人或法人等主
体。虚拟出资人多数是为了规避法律,其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一旦公司被认定不能成立,股东责任必然被加重。虚拟出资人的法律
风险属于违法风险,风险值明显高于隐名出资人的法律风险。
(2)空股股东。空股股东是指虽经认购股权但在应当缴纳股权款
项之时却仍未缴付出资的股东,亦可将此称为出资瑕疵股东。空股股
东与隐名股东的主要区别如下。①隐名股东一般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
而空股股东是未按照法定或约定将对应的资本缴付到位。②隐名股东
是否享有股东权利处于不确定状态,而空股股东实际享有与其出资相
对应的股权。③隐名股东在一定情形下可以显名,而空股股东一般不
会因出资的迟延履行而当然丧失股东资格,但空股股东极有可能因为
出资迟延履行而承担其他加重义务。我国法律有关于出资不到位或出
资不实的责任规定,严重的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空股股东不仅存在个
人的法律风险,同样会对企业造成影响,因此这种法律风险在评估中
也属于高风险范畴。
(3)干股股东。干股股东,一般是指具备股东的形式特征并实际
享有股东权利,但自身未实际出资的股东。干股多是基于公司及其他
股东的奖励或者赠与形成的,确切地说干股股东是有实际出资的,只
不过其出资是由公司或者他人代为交付的。处理因干股股东引起的纠
纷时应尊重并承认干股持有者的股东资格,同时应尽可能维护赠与干
股股权时的协议。
(三)公司僵局的法律风险
公司的正常运行是通过股东行使权利和公司管理机构行使职权实
现的。因股东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经常会出现
公司运行的障碍,严重者甚至使公司的运行机制完全失灵,股东会、
董事会、监事会等权力机构和管理机构无法对公司的任何事项作出任
何决议,公司的一切事务陷入瘫痪,这就叫作公司僵局。
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在于公司决策和管理所实行的多数表决制度。
如果股东或董事之间发生激烈的争执,采取完全对抗的态度,任何一
方都无法形成法律或章程要求的表决多数,从而产生股东僵局和董事
会僵局。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监事会僵局与其他僵局。
公司僵局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股东都会构成严重损害,在法律风
险中这种将引发公司存续危机的风险是绝对的高损害风险。当公司出
现僵局时,因经营决策无法作出,公司的业务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因
管理的瘫痪和混乱,公司的财产在持续地损耗和流失;因相互之间的
争斗,股东和董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无谓地耗费;眼看公司的衰败
和破落,公司财产的损耗和流失,投资者却无所作为,无能为力。应
当说评估重点不是公司僵局发生的损害结果、解决成本,更应当从发
生公司僵局的概率和频率角度考虑确定其风险值。
五、企业商业秘密法律风险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
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我国《反不
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刑法》等法律都对商业秘密进行了保
护。
商业秘密与其他知识产权相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商业秘密
保护范围广泛。与专利制度保护的专利相比,商业秘密制度保护的技
术范围更大,凡是能够用专利制度保护的专有技术都可以采用商业秘
密制度来保护;有些可借助商业秘密保护的技术,专利制度则无能为
力。②商业秘密保护成本低。商业秘密保护无须申请专利、维护专利
的费用,其成本相对较低。③商业秘密保护没有期限限制。专利保护
则具有期限性,专利期满后,发明创造进入公有领域,所有人都可以
免费实施。而若采用商业秘密的方式保护,只要企业保密工作做得好、
不泄密,就可以永远使用下去。因此,对技术难度大,预计其他企业
在一定期限内不可能开发出来的专有技术,企业应考虑选择采用商业
秘密方式进行保护。
商业秘密法律风险中最根本的就是商上秘密的泄露风险。企业应
注意以下环节发生商业秘密泄密的法律风险。
1、核心人才流动泄露商业秘密
掌握商业秘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被业务竞争的单位“挖走”,
是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主要途径。此外,人才流动还应包括在职职工
兼职、退休职工为他人提供服务等。
防范人才流动导致的商业秘密泄露,应注意从签署与核心人才的
劳动合同入手,在与他们的劳动合同中,应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作出明
确的约定,避免企业人员管理的缺陷。
2、商业间谍导致商业秘密泄密
某些公司为了减少成本,采取向对手委派商业间谍的方式,获取
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为了避免这种商业间谍导致商业秘密泄密,企
业的人事主管部门在核心人才的人事任免、聘用方面,应仔细审查被
录用的职员的职业背景和经历,辨别是否可能系竞争对手委派的“卧
底”O
3、发表学术论文带来商业秘密的泄密
某些企业的专业人士为了建立和现固其个人在本领域的学术地位
和专业威望,通过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介绍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
论文发表后,该技术进入了公众视野,企业无法通过商业秘密来保护
该技术。
企业防范发表论文泄露商业秘密的法律风险的方法是:企业与职
员签署合同,约定工作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不得以讲座、技术交流、
发表论文等任何形式泄露。
4、接待来访等原因泄露商业秘密
明星企业通过接受采访、参观等途径,可以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
然而,采访、参观本身也是商业失密的重要渠道。
防范类似风险的方法是,企业建立完善的对外接待政策,注意在
接受采访和参观过程中商业秘密的保护;组织的参观应避开核心的敏
感区域;与来访者、参观者签订保密协议;不把最核心的秘密介绍给
来访记者等。
5、签署合同泄露商业秘密
有时候企业对外商业谈判、签署协议的过程中,为了达成合同条
款,双方需要逐步向对方提供一些信息、产品资料、性能数据等。有
些场合下,可能最终协议没签成,却反而泄露了商业秘密。如何防止
商业秘密被泄露,这就要充分利用保密协议或者框架协议中的保密条
款。为了保护商业秘密,防范法律风险,企业在对外进行商业谈判之
初就应签署保密协议。尤其是涉及重大投资、融资、增资扩股、公司
并购等项目中,签署一份完善的保密协议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保
证即便最终未能成交,不会因为谈判的进展而泄露商业秘密。否则,
若没签署保密合同,就可能导致要么企业不敢给对方提供必要的交易
参考信息,造成交易障碍;要么提供这类信息后被对方泄露出去,影
响公司未来经营。
一般保密合同可以包括以下条款。
(1)保密信息接受方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合伙人,高
级职员,雇员,法律顾问及代表人或代理人,在保密协议中承诺对有
关本项目的资料、信息进行保密。
(2)对保密信息进行定义。“保密信息”是指所有由披露方向接
受方及其代表通过任何形式或媒介提供的与本项目有关的所有非公开
的信息。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由接受方及其代表整理的所有分析、
编辑及其他包含与本项目有关信息的文件(也就是派生文件)。
(3)保密信息的例外。保密信息不包含以下信息:①并非由本协
议接受方违背本协议所造成的、已经或正在公开的信息;②接受方在
非保密的基础上,已经或正在获得的信息,并且接受方并未知道提供
信息的来源方对保密信息负有保密义务的信息;③接受方或其代表在
接受披露方提供此信息前已经获取的信息;④在未使用保密信息的情
况F,由接受方或其代表开发的信息。
(4)泄密赔偿的约定。保密信息的接受方同意,在其违约泄密的
情况下,承诺赔偿经济损失。包括全部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包括诉
讼发生的全部费用、合理的律师费等。
(5)保密信息的销毁。在保密信息披露方的要求下,接受方将销
毁或返还披露方所有保密信息(包括计算机硬盘中的电子文档),销
毁所有派生文件。
如果在洽商、谈判过程中被对方泄露商业秘密或者不当使用企业
的商业秘密,企业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我国《合同
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
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
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六、企业商标法律风险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
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
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
的标志。
商标是现代经济的产物,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
合信息传递的媒介。商标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战略的最主要部分,
在企业形象传递过程中,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
关键的元素。企业强大的整体实力、完善的管理机制、优质的产品和
服务,都被涵盖于商标中,通过不断的刺激和反复刻画,深深地留在
受众的脑海中。
随着新《商标法》的施行,商标的申请量日益增加,国内企业和
跨国企业之间的商标纠纷越来越多,各种新的纠纷形式层出不穷,同
时各企业的商标意识以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如何正确判定是否构成
侵权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商标申请战略及法律风险
商标战略是制定者为了本身的长远利益和发展,运用商标制度提
供的法律保护,在非技术性因素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大经济利益,
并保持自己非技术性竞争能力优势的整体性战略观念与谋略战术的集
合体。商标申请战略作为商标战略的分支,是为了实现商标战略的整
体目标,在商标申请活动中,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商标注册
时间、申请类别、商标文字和图形等因素的影响,确定申请的总体方
案。
1、注册商标时间安排及法律风险
商标从申请到核准注册,需要较长时间,从各国规定来看,短的
需要一年左右时间,长的需要几年时间。不少企业创立品牌时,往往
采取先投放市场,根据实际市场效果再决定是否注册商标。随着企业
品牌知名度的上升,被他人抢注的法律风险日益增强。另外商标注册
周期较长,企业从申请到获得注册商标过程中,可能由于商标在社会
的实际使用,而被他人仿冒、恶意注册类似商标等。由于此时企业仍
不具有商标专用权,无法禁止他人行为,商标被恶意行为淡化的法律
风险显而易见。
2、缺乏防御性商标注册的法律风险
防御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将其著名商标在各种不同类别商品
上分别予以注册,以防被别人在这些商品上注册该商标。注册防御商
标的目的,并非是要立即使用这些商标,而是限制他人在某些其他相
关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或注册与主商标(被防御商标)相同或相
近似的商标,起到一定的防御保护作用,由于这种商标具有防御作用,
故称为防御商标。例如,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先后受让或者自己注
册了“国美电器”、“国美”、“GOME”、“GUOMEI”文字和图形商
标,涉及9个类别。
缺乏防御性商标注册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近似或类似
商标被他人抢注的法律风险。因为同一类别的商品中,存在多个近似
或类似的商标,将直接导致商标权淡化。虽然法律规定不得注册与他
人注册商标相混滑的商标,但法律规定的混淆比通常理解的类似或近
似更为狭窄,这使商标淡化的法律风险客观存在。②相同商标在不同
类别被抢注的法律风险。商标法除了对驰名商标实施跨类别保护外,
并不对一般商标实施跨类别保护。他人在其他类别注册相同名称商标,
必然导致企业商标权淡化,影响企业形象,限制企业未来跨行业的发
展。另外,商标在不同类别归属多个法律主体,该商标则很难再获得
驰名商标认定。在缺乏防御性商标注册的法律风险中,该风险比类似
或近似商标的法律风险更为严重,甚至可能直接导致企业整个品牌战
略的失败。
(二)商标注册及法律风险
商标权,是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利。商标仅仅
作为一种标志并不以注册为条件,但是如果想让商标具有专用灰等权
利,就必须进行注册。
企业在商标注册领域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将他人的注用商标
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使用,可能被诉侵权;或者自己的
商标被他人作为字号使用,自身的商标权遭受侵害。防范该类法律风
险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1)不要将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
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
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将与他人注册商
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
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
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侵权行为。
(2)避免与他人商标中的文字和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相同或者近似。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
规定“商标中的文字和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相同或者近似,使他人对市
场主体及其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包括混淆的可能性),从而
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应当依法予以制止。“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名称
登记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登记主管机关有权纠正已登记注册的不
适宜的企业名称。”
(三)商标转让中的法律风险
1、商标转让未一并转让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
一般情况下,转让的商标往往都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其余
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并不被转让人和
受让人重视。然而,由于这些商标极易混涌或者淡化转让的商标,一
且出让人自行使用或者再将这些商标转让给第三方,将给受让人造成
严重损害,也会造成市场对涉及的商标的混淆。
根据我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转让注册商
标的,商标注册人对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
的商标,应当一并转让。未一并转让的,由商标局通知其限期改正;
期满不改正的,视为放弃转让该注册商标的申请,商标局应当书面通
知申请人。”根据上述规定,为防范未一并转让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
标的法律风险,企业应审查转让商标是否有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
注册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如有则应当一并转让。
2、商标转让未办理备案登记
商标转让必须依法办理转让备案登记手续。如果自行转让商标而
未办理登记,就要按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接受行政处罚。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
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
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
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根据上述规定,为防范
法律风险,转让注册商标之时,就应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办理转让备
案登记手续。
3、待转让的商标已被设置负担
例如,准备转让的商标已经被商标权利人设置了质押、已经被许
可给其他人使用(并在商标主管机关备案登记)、已经被其他人提出
撤销申请等。上述负担会严重影响到商标的顺利转让。
例如,关于“奥妮”商标转让而产生的纠纷即如此。此案中,广
州立白公司花费巨资受让取得了“奥妮”商标,但是没有注意到之前
“奥妮”商标权利人已经将该商标独占许可给了香港一家公司,并且
这种许可已经备案。如此,则对于“奥妮”商标究竟应当由谁来使用
出现纷争。其实如果广州立白公司在受让“奥妮”商标之前,进行商
标查询,就比较容易发现准备买入的“奥妮”商标是否已设置了负担,
从而为其是否买入或者是否以如此高的价钱买入提供参考。正是由于
缺少了上述查询,所以才导致出现如此大的纷争。
4、其他法律风险
有关商标转让的其他法律风险包括商标转让人因为其他债务纠纷,
其商标被申请冻结,或者商标转让人在破产申请受理之日起前一年内
无偿或者恶意转让其商标的。
例如,甲拥有某注册商标,由于甲欠乙到期债务未还,乙方将甲
方诉至法院。经查甲方除了商标没有其他财产可供清偿,于是经乙方
请求,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
冻结财产的规定》将甲方的商标予以冻结。此后甲方又将该商标转让
给丙方。很显然,由于丙方拟受让的商标已在转让行为发生前被冻结,
除非该冻结被解除,否则丙方很难获得该商标权。
(四)商标许可使用的法律风险
商标权人有权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我国《商标法》第四十
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
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
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
产地。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1、超范围许可的法律风险
被许可人使用许可商标的商品或服务,应当与商标注册的使用范
围一致,不得超出商标局核准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的范围。否则有可能
侵犯他人的商标权;许可方也面临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
2、商标使用不当的法律风险
一些被许可人为避免商品被认为是贴牌产品,故意隐瞒实际的生
产人名称和产地,这种对商标的不当使用,将导致行政法律风险和民
事法律风险。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情况被许可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
理机关可以责令被许可人限期改正,收缴其商标标志,并可根据情节
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另外,被许可人违反商标许可合同的正常使
用商标的义务,将面临承担违约责任的法律风险。
3、未将使用许可合同备案的法律风险
我国《商标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
报商标局备案。”《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许可他人
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应当自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签订之日起三个
月内将合同副本报送商标局备案。”
通常认为,商标许可合同备案并不是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生效的条
件,仅仅是程序要求。但商标许可合同没有进行备案,不能产生对抗
第三人的效力。在这种时候,若商标权人将商标转让,新的受让人可
能排除被许可人使用商标的权利。因此没有进行备案虽然不影响许可
合同的效力,但同样给被许可人造成法律风险。
4、合同当事人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法律风险
被许可商标必须是注册商标,许可人必须是注册商标的所有人。
按照相关规定,使用人用药品、医用营养食品、医用营养饮料和婴儿
食品商标的,被许可人需提供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证明文件;使用卷
烟、雪茄烟和有包装的烟丝的商标的,被许可人需提供国家烟草主管
部门批准生产的证明文件,被许可人是我国内地以外的,不需要此类
文件。
若合同当事人不符合相关规定,属于不具有法定资格的主体不适
格,因此将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
(五)未进行商标的国际注册的法律风险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拓宽国际市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
商标注册的时候,应考虑商标的国际注册。有些企业在国内默默发展
壮大,未在国外申请商标。当某一天企业实力强大、想进入国际市场
的时候,却发现企业的商标已经被他人抢注了。如“狗不理”商标和
“王致和”商标被抢注就是典型的案例。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
据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总共发生了2000多起中国出口商品
的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案例,仅商标一项每年造成的无形资产损失就
高达1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商标被抢注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之路设
置了法律上的“禁地”。
防范这类法律风险的方式是抢先在自己未来的出口国家或地区申
请注册商标,以使自己的品牌不因别人的抢注而不能进入。具体方式
可以根据《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通过国家商标局向世界知识产权
组织的国际局提交国际注册申请,这样就可以一次申请,同时在该公
约的成员国中获得注册。
(六)驰名商标及法律风险
驰名商标是指经过有关机关(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
员会或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商标。
由于驰名商标既具有一般商标的区别作用,又有影响范围广、被
相关消费者和经营者所熟悉,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这些特点使之常
成为侵犯的对象。为了防止和减少这种侵权行为的发生,《保护工业
产权巴黎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都对驰名商标的特
殊保护作了特殊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依法认定的驰名商标给予特殊的保
护,即对注册的驰名商标不但给予商标专有权的全部司法保护,还给
予跨商品、服务类别的特殊保护。
根据《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①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②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③该商
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④该商标作为驰名
商标受保护的记录;⑤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有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两种。行政认定是指
由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权争议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
认定驰名商标的行为。司法认定是指由设立知识产权庭的中级人民法
院,在商标权争议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认定驰名商标的行为。
一旦获得了驰名商标的认定,该商标就可以获得商标专有权的全
部司法保护,还给予跨商品、服务类别的特殊保护。甚至将商标的保
护延伸到互联网,他人将驰名商标作为域名注册,是不被允许的。鉴
于驰名商标能得到优于一般注册商标的保护,有实力的企业应争取自
己的商标获得驰名商标的认定保护。
七、公司简介
(一)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
2、法定代表人:蔡xx
3、注册资本:73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1-12-11
7、营业期限:2011T2T1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简介
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
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
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
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
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
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
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
铤管理平台。
(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4459.723567.783344.79
负债总额2106.521685.221579.89
股东权益合计2353.201882.561764.90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
营业收入17576.1314060.9013182.10
营业利润4003.973203.183002.98
利润总额3754.613003.692815.96
净利润2815.962196.452027.4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2815.962196.452027.49
者的净利润
八、产业环境分析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
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
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我国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
大乙烯生产国。中国乙烯工业主要以石脑油为原料,一些原料短缺的
企业,还会使用凝析油、轻柴油、抽余油、加氢尾油、轻烧等与石脑
油的混合物作为原料进行裂解,但总体来说,这些原料主要源自石油,
属于石化路线制乙烯。非石油化工的替代工艺主要是通过煤炭替代石
油生产甲醇,进而转化为乙烯、丙烯等。
我国乙烯产业已逐步进入成熟期。下游化工产品种类繁多,不同
产品的产业发展均存在较大差异,市场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乙
烯消费结构中,最大消费领域仍是聚乙烯,占总消费量的59%,其次是
环氧乙烷和乙二醇。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21年发布的公告,2020年我国
乙烯新增产能755万吨,至3518万吨;乙烯产量2160万吨,预计未来
新增产能步伐进一步加快。
2020年,乙烯需求继续保持增长,乙烯表观消费量2349.16万吨,
同比增长4.5%,当量消费量达到6450万吨,同比增长6.6%。国内加
大进口乙烯下游产品替代力度,进口增速放缓,当量自给率同比提高
7.5个百分点,达到59虬
中国乙烯行业产能主要来自国有企业。根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
术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国有企业
合计产能占比则从上年的74.9%降至57.1%;民营乙烯产能达873.5万
吨/年,占比升至24.8%,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我国乙烯行业仍处于产不足需状态,但供给状况已经得到极大改
善,乙烯当量自给率已经从2018年的不足50%提高到了2020生的接近
60%,预计未来自给率会进一步增加。
九、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
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100虬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
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
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
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
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
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
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
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
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
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十、发展规划分析
(一)公司发展规划
1、发展计划
(1)发展战略
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
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
“科技、创新”为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
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
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经营目标
目前,行业正在从粗放式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将
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
近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
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染整技术,保持清洁生
产和节能减排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按照公司
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公司运行,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公司打
造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
2、具体发展计划
(1)市场开拓计划
公司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基础上,根据下游行业个性化、多元化的
消费特点,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支撑,加快市场开拓步伐。主要计划如
下:
a、密切跟踪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建立市场、技术、生产多部门
联动机制,提高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b、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销售队伍建设,优化以营销人
员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c、加强品牌建设,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利用互联
网宣传途径,扩大公司知名度,增加客户及市场对迎丰品牌的认同感;
d、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省内外市场
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
(2)技术开发计划
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将重点围绕提升产品品质、节能环保、知识
产权保护等方面展开。公司将在现有专利、商标等相关知识产双的基
用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将技术研发成果整理并进行
相应的专利申请,通过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保护,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
维护。
为保证上述技术开发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强
化研发队伍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参加行业标准的制
定,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开发能力。
(3)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培育、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创造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核心竞
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人才
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人才对公司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为此,
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a、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培育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
b、加强与高校间的校企人才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教
育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
质;
c、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
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
d、积极探索员工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人力资源
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企业并购计划
公司将抓住行业整合机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
综合竞争优势,整合有价值的市场资源,推进收购、兼并、控股或参
股同行业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公司,实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产业
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
能力。
(5)筹融资计划
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科技开
发、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将根据经
营发展计划和需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资产结构、资金使用时间等
多种因素,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推动
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
公司的长远发展筹措资金。
3、面临困难
公司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业务将不断发展和扩大,但在战略
规划、营销策略、组织设计、资源配置,特别是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
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公司今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管理、营
销、技术等方面的人不,也使公司面临较大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合理
使用的压力。公司必须尽快提高各方面的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
展,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
(1)资金不足
发展计划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融资手段较为单
一,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成本较高,还本付息压力
较大,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将
成为公司发展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足够的
资金,公司的发展计划将难以如期实现。
(2)人才紧缺
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生产经营
管理方面,高级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将影响公司进一步提
高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能否尽快引进、培养这方面人才将对
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公司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4、采用的方式、方法或途径
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实现公司经营发展目标公司拟建立资本市
场直接融资渠道,改变融资渠道单一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为公司未
来重大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的
实现。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构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及
时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缓解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1)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对经营规模快速提升面
临的挑战
公司现有人员在数量、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将不能完全满
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公司需加快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
的力度,确保高素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国际贸易实务买卖合同的标的
- 二零二五版车辆贷款保证合同规范样本2篇
- 2024科技创新项目前期咨询服务协议版
- 2024版权授权协议书范本
-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光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山学院《设施园艺学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房屋出售委托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电子制造企业技术工人劳动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教育股份分红与人才培养协议3篇
- 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别墅空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二物理竞赛霍尔效应 课件
- 金融数学-(南京大学)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考核评分表
- 亚什兰版胶衣操作指南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1口算除法 人教版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6.农业产值与增加值核算统计报表制度(2020年)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供应商物料质量问题赔偿协议(终端)
-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共19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