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用地标准化种植手册_第1页
三农用地标准化种植手册_第2页
三农用地标准化种植手册_第3页
三农用地标准化种植手册_第4页
三农用地标准化种植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用地标准化种植手册TOC\o"1-2"\h\u13498第一章三农用地概述 2270481.1三农用地定义 214161.2三农用地分类 3281.2.1耕地 3274471.2.2园地 323191.2.3林地 37671.2.4牧草地 320351.2.5农村居民点用地 364611.2.6农村道路用地 323454第二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3280792.1土壤性质与分类 4143482.1.1土壤性质 4293672.1.2土壤分类 4253822.2土壤养分管理 4101002.2.1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4299242.2.2科学施肥 4276422.2.3有机肥料应用 474802.3土壤改良方法 4266062.3.1砂土改良 4180912.3.2壤土改良 580112.3.3粘土改良 5252372.3.4盐碱土改良 528198第三章种植前准备 5215873.1选地与规划 5111693.2土地整理与施肥 6232703.3种子处理与选择 630068第四章栽植技术 653514.1栽植方法与时间 6288454.2栽植密度与行距 6227024.3栽植后管理 729088第五章灌溉与排水 7110385.1灌溉制度与方法 7194805.1.1灌溉制度的制定 7126685.1.2灌溉方法 8220875.2灌溉设备与维护 879845.2.1灌溉设备 8153725.2.2设备维护 8262135.3排水系统设计与维护 8280325.3.1排水系统设计 8273685.3.2排水系统维护 82805第六章施肥管理 9124656.1肥料种类与选择 94486.1.1肥料种类 930666.1.2肥料选择 9267616.2施肥方法与时期 9181336.2.1施肥方法 10243156.2.2施肥时期 1042486.3施肥量的计算与调整 1051266.3.1施肥量计算 10280666.3.2施肥量调整 1028428第七章病虫草害防治 10210567.1病害识别与防治 11316747.1.1病害识别 11106837.1.2病害防治 11300397.2虫害识别与防治 11212087.2.1虫害识别 11301537.2.2虫害防治 1195487.3草害识别与防治 11116937.3.1草害识别 12286687.3.2草害防治 1230251第八章收获与储存 1276738.1收获方法与时间 12211048.2收获后的处理与储存 12247278.3储存设施与条件 1326100第九章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13284379.1农业废弃物分类 13199599.2农业废弃物处理方法 13124649.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4327289.3.1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1430939.3.2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469639.3.3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14121679.3.4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4219989.3.5农村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432580第十章三农用地标准化种植管理 14654710.1标准化种植管理体系 1599310.2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 152578010.3标准化种植推广与应用 15第一章三农用地概述1.1三农用地定义三农用地,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用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用途的土地。这类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三农用地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道路用地等。1.2三农用地分类1.2.1耕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土地。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根据土壤质地、肥力状况、灌溉条件等因素,耕地可分为水田、旱地、水浇地等。1.2.2园地园地是指用于种植果树、茶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土地。园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园地可分为果园、茶园、中药材种植园等。1.2.3林地林地是指用于植树造林、森林经营、木材生产等活动的土地。林地对于保持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木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林地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1.2.4牧草地牧草地是指用于放牧、割草等活动的土地。牧草地是草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牧草地可分为天然牧草地、改良牧草地、人工牧草地等。1.2.5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指农村居民居住、生活、生产等活动所用的土地。这类土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1.2.6农村道路用地农村道路用地是指农村道路、桥梁、涵洞等交通设施所占用的土地。农村道路用地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道路用地可分为农村公路、乡村道路、田间道路等。第二章土壤管理与改良2.1土壤性质与分类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了解土壤性质与分类对于科学种植具有重要意义。2.1.1土壤性质土壤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物理性质包括土壤质地、结构、孔隙度等;化学性质包括土壤酸碱度、盐分、有机质含量等;生物性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残体等。2.1.2土壤分类我国土壤类型丰富,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分布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砂土:质地疏松,透水性强,保水性差。(2)壤土:质地适中,透水性和保水性较好。(3)粘土:质地紧密,透水性差,保水性强。(4)盐碱土: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对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5)黑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多种作物。2.2土壤养分管理土壤养分管理是提高土壤肥力、保障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2.2.1土壤养分含量测定通过土壤养分含量测定,了解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2.2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2.2.3有机肥料应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应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如绿肥、堆肥、厩肥等。2.3土壤改良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以提高土壤质量。2.3.1砂土改良(1)增加有机质: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2)客土改良:在砂土中加入粘土,改善土壤结构。2.3.2壤土改良(1)调整土壤酸碱度:施用石灰或酸性肥料,调整土壤pH值。(2)增加有机质: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2.3.3粘土改良(1)深翻松土: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水性。(2)客土改良:在粘土中加入砂土,改善土壤结构。2.3.4盐碱土改良(1)灌溉排水: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环境。(2)施用石膏:中和土壤碱性,改善土壤结构。(3)种植耐盐碱作物:选择适宜的作物,降低土壤盐碱度。第三章种植前准备3.1选地与规划种植前的首要任务是选地与规划。选择适宜的土地是保证农作物生长健康、提高产量的基础。在选地过程中,需考虑以下因素:(1)土壤类型: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例如,旱作物需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水田则需选择保水功能好的黏质土壤。(2)地势:选择地势平坦、便于排灌的土地,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田间管理。(3)水源: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4)交通: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在规划方面,应根据土地面积、作物种类、种植模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土地条件和作物生长习性,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形成多样化的种植结构。(2)种植密度:根据作物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以保证作物生长空间的合理性。(3)轮作制度:合理规划轮作制度,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3.2土地整理与施肥土地整理与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环节。(1)土地整理:在种植前,应对土地进行深翻、平整,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深翻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根系生长;平整则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水分蒸发。(2)施肥:合理施肥是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的关键。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科学搭配氮、磷、钾等肥料。施肥方法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3.3种子处理与选择种子处理与选择是保证农作物生长健康、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催芽等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种子发芽率。(2)种子选择:根据种植目标、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等特性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关注种子质量,保证种子纯度和发芽率。通过对种子的处理与选择,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章栽植技术4.1栽植方法与时间栽植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状况与产量。目前常用的栽植方法包括手工栽植、机械栽植和无人机栽植。手工栽植适用于小规模种植,其特点是操作简单,但劳动强度大;机械栽植适用于大规模种植,效率高,但需要专业的机械设备;无人机栽植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栽植方式,具有高效、精准、环保等优点。栽植时间的选择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周期、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而言,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栽植时期,以保证作物能够安全越冬、顺利生长。4.2栽植密度与行距栽植密度与行距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栽植密度过大,会导致作物之间竞争激烈,影响生长;栽植密度过小,则会降低土地利用率,影响产量。不同作物对栽植密度和行距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栽植密度和行距。例如,玉米的适宜行距为608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小麦的适宜行距为1520厘米,株距为510厘米。4.3栽植后管理栽植后管理是保证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分管理: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2)施肥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肥料,保证作物营养充足。(3)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觉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4)除草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杂草对作物的竞争,提高作物生长速度。(5)修剪管理:对于部分作物,如果树、蔬菜等,应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修剪,促进作物生长。(6)收获管理:根据作物成熟度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收获时间,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以上管理措施,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第五章灌溉与排水5.1灌溉制度与方法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环节,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合理的灌溉制度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5.1.1灌溉制度的制定灌溉制度的制定需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具体包括:(1)灌溉周期: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水量,确定灌溉的频率和时间。(2)灌溉量: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水量和气候条件,计算每次灌溉的水量。(3)灌溉方式: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5.1.2灌溉方法常见的灌溉方法包括:(1)地面灌溉:适用于大面积作物种植,如水稻、小麦等。(2)喷灌:适用于果园、蔬菜等需水量较小的作物。(3)滴灌:适用于干旱地区和需水量较小的作物,如花卉、药材等。5.2灌溉设备与维护5.2.1灌溉设备灌溉设备主要包括水源、输水管道、阀门、喷头等。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可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成本。5.2.2设备维护为保证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进行以下维护:(1)定期检查水源,保证水质清澈。(2)检查输水管道,防止管道破裂、漏水。(3)检查阀门,保证阀门开关灵活。(4)清洗喷头,防止喷头堵塞。5.3排水系统设计与维护排水系统对于防止土壤盐碱化、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促进作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5.3.1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地形、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合理布置排水沟、管道。(2)排水系统应与灌溉系统相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3)排水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以应对突发性降雨。5.3.2排水系统维护为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进行以下维护:(1)定期清理排水沟、管道,防止堵塞。(2)检查排水设施,修复破损部分。(3)加强排水系统监测,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灌溉与排水的效率,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六章施肥管理6.1肥料种类与选择6.1.1肥料种类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物质,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机肥和生物肥等。(1)氮肥: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包括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等。(2)磷肥: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包括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二铵等。(3)钾肥:主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包括硫酸钾、氯化钾等。(4)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养分的肥料,如氮磷钾复合肥、氮磷复合肥等。(5)有机肥: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和残留物,富含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如厩肥、绿肥、堆肥等。(6)生物肥:含有一定数量有益微生物的肥料,如根瘤菌肥、菌肥等。6.1.2肥料选择肥料的选择应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土壤肥力状况、肥料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原则如下:(1)根据作物需肥特性选择肥料:不同作物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不同,应根据作物需肥特性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2)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择肥料:土壤肥力状况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择适宜的肥料。(3)根据肥料性质选择肥料:不同肥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应根据肥料性质选择合适的施用方法。6.2施肥方法与时期6.2.1施肥方法施肥方法主要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1)基肥:在作物播种前,将肥料均匀施入土壤,以提高土壤肥力。(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需肥情况及时补充肥料。(3)叶面喷施:将肥料溶液喷施在作物叶面上,迅速补充植物所需营养。6.2.2施肥时期施肥时期应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需肥规律来确定。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播种前施肥:为提高土壤肥力,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基肥。(2)苗期施肥:在作物幼苗期,追施适量氮肥,促进作物生长。(3)拔节期施肥:在作物拔节期,追施适量氮、磷、钾肥,促进作物茎叶生长。(4)开花结实期施肥:在作物开花结实期,追施适量磷、钾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6.3施肥量的计算与调整施肥量的计算与调整是保证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施肥量的计算与调整方法:6.3.1施肥量计算施肥量计算公式为:施肥量(kg)=作物需肥量(kg)×肥料利用率其中,作物需肥量可根据作物种类、产量、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肥料利用率一般为30%~50%。6.3.2施肥量调整在实际生产中,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土壤肥力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调整施肥量:作物生长过程中,如发觉营养不足,应及时补充肥料;如营养过剩,可适当减少施肥量。(2)根据土壤肥力变化调整施肥量:土壤肥力变化会影响作物生长,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时调整施肥量。第七章病虫草害防治7.1病害识别与防治7.1.1病害识别病害是影响三农用地作物生长的主要问题之一。病害识别是防治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观察症状: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叶片、茎、果实等部位的表现,判断病害种类。(2)显微镜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形态、结构,确定病害类型。(3)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基因测序等,检测病原体。7.1.2病害防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改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作物抗病能力。(2)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施用农药,控制病情发展。(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天敌等生物资源,降低病原体数量。(4)综合防治:结合农业、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实现病害的综合控制。7.2虫害识别与防治7.2.1虫害识别虫害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另一重要因素。虫害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观察症状:观察作物受害部位的表现,判断虫害种类。(2)鉴定形态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害虫的形态特征,确定种类。(3)生态学调查:了解害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等,为防治提供依据。7.2.2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调整作物布局,减少害虫发生;清洁田园,降低害虫基数。(2)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合理施用,控制害虫数量。(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害虫数量。(4)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板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5)综合防治:结合农业、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防治方法,实现虫害的综合控制。7.3草害识别与防治7.3.1草害识别草害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常见问题。草害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观察形态特征:了解杂草的形态特征,区分不同种类。(2)生态学调查:了解杂草的生长习性、发生规律等,为防治提供依据。7.3.2草害防治(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调整作物布局,减少杂草发生;加强中耕除草,降低草害程度。(2)化学防治:选用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合理施用,控制杂草生长。(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技术,如微生物、昆虫等,控制杂草生长。(4)物理防治:利用机械、人工等方法,清除杂草。(5)综合防治:结合农业、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防治方法,实现草害的综合控制。第八章收获与储存8.1收获方法与时间标准化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收获,合理的收获方法与时间对于保证农产品品质。通常,收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作物类型、生长特性和当地条件来确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收获方法:(1)机械收获: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采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收获,可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2)人工收获:适用于小面积种植或珍贵作物,如茶叶、药材等。人工收获可以保证产品品质,但劳动力成本较高。(3)半机械收获:结合机械和人工收获,适用于介于大面积和小面积之间的种植规模。收获时间的选择应根据作物成熟度和气候变化来确定。一般来说,成熟度越高,作物品质越好。但过熟的作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收获。8.2收获后的处理与储存收获后的处理与储存是保证农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收获后处理的几个关键步骤:(1)清洁:将收获的农产品进行清洁,去除杂质和污物,以保证产品质量。(2)分级:根据农产品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级,便于储存和销售。(3)包装: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法,对农产品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品质和延长保质期。(4)储存:将处理后的农产品储存于适宜的环境中,防止病虫害和气候变化对产品造成损害。8.3储存设施与条件储存设施与条件对于农产品品质的保持。以下是储存设施与条件的一些建议:(1)储存场所:选择干燥、通风、避光、防潮的场所作为储存地点,避免潮湿、高温和光照对农产品造成损害。(2)储存设备:配置适当的储存设备,如货架、仓库、冷藏设施等,以满足不同农产品的储存需求。(3)温度控制:根据农产品的特性,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以减缓产品的新陈代谢速度,延长保质期。(4)湿度控制:保持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在适宜范围内,防止农产品因湿度过高或过低而受损。(5)防虫防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害虫和老鼠对农产品造成损害。(6)定期检查:定期对储存的农产品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产品质量。第九章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9.1农业废弃物分类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作物秸秆:包括稻草、麦秸、玉米秸、豆秸等。(2)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如蔬菜残叶、果皮、茶叶末等。(3)畜禽粪便:包括猪粪、牛粪、羊粪、鸡粪等。(4)农业生产废弃物:如农药包装物、化肥包装袋、农膜等。(5)农村生活废弃物:如厨余垃圾、废塑料、废纸等。9.2农业废弃物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法:如堆肥、填埋、焚烧等。(2)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药剂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如中和、氧化、还原等。(3)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对废弃物进行分解、转化,如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等。(4)资源化利用法: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资源,如有机肥料、生物能源等。9.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9.3.1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1)秸秆还田:将秸秆翻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秸秆饲料:将秸秆加工成饲料,用于饲养家畜。(3)秸秆生物质能源: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气等。9.3.2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有机肥料: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堆肥化处理,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2)饲料添加剂: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加工成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9.3.3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1)有机肥料:将畜禽粪便发酵处理,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