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第十九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西南昌第十九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西南昌第十九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西南昌第十九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西南昌第十九中学2024至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市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度10月月考高二化学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符合△H>0的是A.Ba(OH)2与HCl的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C.铝片与稀H2SO4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Ba(OH)2与HCl的反应,无化合价的改烃,且属于放热反应,A错误;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吸热反应,B正确;C.铝片与稀H2SO4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放热反应,C错误;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放热反应,D错误;故选B。2.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的反应一定要加热 B.物质A、B、X、C中X最稳定C.A和B的总能量大于C的总能量 D.①②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与是否需要加热等反应条件无关,A错误;B.能量越低越稳定,图中C物质具有的能量比X低,所以C物质比X稳定,由图只能看出A和B的总能量,无法确定二者具体的能量大小,所以无法判断这两种物质与其他物质的稳定性高低,B错误;C.由图可以看出,A和B的总能量大于C的总能量,C正确;D.由图可以看出第一步A+B→X,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第二步X→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D错误;故选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的B.酒精、过氧化钠放入水中,均会显著放热C.由C(s,金刚石)=C(s,石墨)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由kJ⋅mol-1可知,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答案】A【解析】【详解】A.氯气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故,A正确;B.酒精溶于水中热量变化不明显,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显著放热,B错误;C.从C(s,金刚石)=C(s,石墨)kJ⋅mol-1,可知石墨具有的能量较低,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C错误;D.2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则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则氢气燃烧热,D错误;答案选A。4.已知键能数据如下表:共价键C-HH-HC=O键能/kJ·mol-14144367991076根据键能估算,反应CH4+CO2=2CO+2H2的∆H为A.+230kJ/mol B.-299kJ/mol C.+569kJ/mol D.-1811kJ/mol【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414×4+799×2-1076×2-436×2)kJ/mol=+230kJ/mol;故选A。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B.用装置乙证明酸性:硝酸>碳酸>硅酸C.用装置丙准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D.用装置丁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A.定量测定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时,应选用分液漏斗防止气体逸出,同时还需要秒表测定相同时间内生成氧气的体积,则装置甲不能达到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目的,故A错误;B.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硝酸,硝酸也可以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该实验不能证明酸性:硝酸>碳酸>硅酸,故B错误;C.金属的导热性较好,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中不能用铜丝搅拌器,应该用玻璃搅拌器,故C错误;D.装置丁中两个试管中盐酸浓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可以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正确;故选D。6.基于溶液与溶液反应会出现浑浊,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编号水浴温度/℃溶液溶液V/mLc/(mol/L)V/mLc/(mol/L)V/mL14020.120.1022020.120.1032010.120.1a4401.50.120.11A.通过比较出现浑浊所需时间的长短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B.该实验探究了温度、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在实验1、2、3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实验2D.若实验2和3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S沉淀,通过比较出现浑浊所需时间的长短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故A正确;B.实验编号1、2、3、4四个实验中,采用改变温度和硫代硫酸钠浓度两个变量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B正确;C.在实验1、2、3中,实验3的温度最低、硫代硫酸钠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的是实验3,故C错误;D.若实验2、3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要确保溶液的总体积相等,实验2的溶液总体积为4mL,则有4=a+1+2,即a=1,D正确;选C。7.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①减小反应物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入催化剂④增大压强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均能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而增大压强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则只能是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而不能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②③正确,故选D。8.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容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平衡:。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①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⑥密闭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不变⑦反应热保持不变A.②④⑤⑥⑦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⑤⑦【答案】C【解析】【详解】①由题干方程式可知,B为液体,通常不用固体和液体的浓度改变来计算反应速率,①不合题意;②由题干方程式可知,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一直改变,故总压强不变能够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②符合题意;③由题干方程式可知,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一直在变即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在变,则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了,③符合题意;④由题干方程式可知,密闭容器中只有C、D两种气体,且物质的量始终保持3:4,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保持不变,即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④不合题意;⑤由题干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在改变,则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⑤符合题意;⑥由题干方程式可知,密闭容器中只有C、D两种气体,且物质的量始终保持3:4,即密闭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则密闭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⑥不合题意;⑦已知反应热是指1mol反应完全进行时的热效应,与反应的可逆与否和进行程度无关,则反应热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⑦不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②③⑤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平衡时,A的浓度为0.5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B的转化率降低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D.平衡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均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若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变为0.25mol/L,由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0.25mol/L,则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来解答;【详解】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降低,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x+y>z,故C正确;D.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减小,故正逆反应的速率均减小,故D正确;答案选B。【点睛10.下列关于焓判据和熵判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B.的反应均是自发进行的反应C.碳酸钙分解为吸热反应,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D.ΔH—TΔS大于0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答案】A【解析】【详解】A.由ΔH—TΔS<0的过程能自发进行可知,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故A正确;B.熵减的放热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ΔH—TΔS大于0,不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碳酸钙分解的反应为熵增的吸热反应,高温条件下,反应ΔH—TΔS<0,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D.在低温条件下,熵增的吸热反应的ΔH—TΔS大于0,但高温条件下,反应ΔH—TΔS<0,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A。11.下列叙述与图像不相对应的是A.图1表示反应速率时间图像,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B.图2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则X、Y、Z均为气态C.图3表示与足量盐酸的反应速率时间图像,其中段速率增大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D.图4表示用捕碳的反应:,其中b、c、d三点的平衡常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答案】B【解析】【详解】A.时如果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与图像相符合,故A不选;B.如果X、Y、Z均为气态,为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Z的体积分数不变,与图像不符合,故B选;C.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开始时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故反应速率加快,与图像相符,故C不选;D.c点之后,CO2的浓度变化是因为平衡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CO2的浓度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对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小,故,故D正确;答案选B。12.接触法工业制硫酸,其中在接触室中发生反应,实际工业生成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生成条件,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进入接触室的气体要控制含量比含量大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工业生产中选择400℃~500℃进行该反应主要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与原料的平衡转化率无关D.工业上利用热交换器将该反应放出的热量预热反应前的原料气(SO2和O2),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答案】B【解析】【详解】A.增加含量可提高转化率,所以进入接触室的气体要控制含量比含量大,A正确;B.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系数比,任意状态时,平衡时或,时未平衡,B错误;C.工业生产中选择进行该反应是因为此温度范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正反应放热,低温条件有利于平衡正向进行,故选择与原料的平衡转化率无关,C正确;D.工业上利用热交换器将该反应放出的热量来预热进入接触室的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D正确;故选B。13.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检验硫酸厂周边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气,慢慢注入盛有酸性KMnO4稀溶液的同一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硫B探究反应的可逆性往Fe2(SO4)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K2SO4固体若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说明Fe3+与SCN-的反应不可逆C检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将两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Na2S2O3溶液的试管分别置于冷水、热水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观察现象置于热水中的试管比冷水中的试管先出现沉淀,说明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D探究溶液中是否含有Na+用洁净的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现象火焰呈黄色,溶液中含有Na+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SO2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若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几乎不含SO2,A不合题意;B.加入少量K2SO4固体,对Fe3++3SCN-Fe(SCN)3无影响,则溶液的颜色不变,不能证明反应不可逆,B符合题意;C.只有温度不同,且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明显的现象即产生黄色沉淀或者产生气泡,则由实验操作可知,热水中先出现沉淀,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不合题意;D.Na元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根据实验现象及操作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在溶液中钠元素以Na+形式存在,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14.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打开可乐瓶盖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B.人即使吃多了酸性物质,血液的pH依旧可以稳定在7.4±0.05范围内C.煤气中毒者转移到通风地方或者吸氧以缓解中毒状况D.高炉炼铁时焦炭和铁矿石要预先粉碎【答案】D【解析】【详解】A.可乐瓶中存在平衡H2CO3H2O+CO2,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平衡向右移动,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减小,逸出二氧化碳,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A不选;B.血液中存在pH值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人们食用了酸性食品或碱性食品后,通过平衡移动,使血液pH值仍稳定在7.4±0.05,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B不选;C.煤气中毒是CO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可以表示为:CO+HbO2HbCO+O2(Hb表示血红蛋白),煤气中毒者转入高压氧舱,氧气浓度增大,可使平衡逆向移动,缓解中毒状况,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不选;D.高炉炼铁时,将焦炭和铁矿石要预先粉碎,增大接触面积,不影响平衡移动,不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选;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15.化学反应过程伴随有热量的变化。(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①燃烧木炭取暖②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③氯化铵晶体和混合搅拌④食物因氧化而腐败(2)一定条件下,由稳定单质反应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图为VIA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硫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利用可制备乙烯及合成气(CO、)。有关化学键键能(E)的数据如下表:化学键E(kJ/mol)436a348413①已知kJ/mol,则___________。②制备合成气反应历程分两步,步骤I:;步骤II:。上述反应中为吸附性活性炭,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图:表示步骤①正反应的___________,决定制备合成气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步骤I”或“步骤II”)。③已知kJ⋅mol,当放出的热量为nkJ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②③(2)H2S(g)=S(s)+H2(g)ΔH=+20kJ⋅mol−1(3)①.613②.活化能③.反应Ⅰ④.【解析】【小问1详解】①燃烧木炭取暖,燃烧属于放热反应;②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制生石灰,属于吸热反应;③氯化铵晶体和Ba(OH)2⋅8H2O混合搅拌,是室温下即可发生的吸热反应;④食物因氧化而腐败为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填②③;【小问2详解】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生成气态氢化物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而根据热力学,能量越低越稳定,则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其ΔH越小。a、b、c、d依次为H2Te、H2Se、H2S、H2O,则c为H2S,再结合上图,生成H2S的ΔH为-20kJ/mol,可得S(s)+H2(g)=H2S(g)ΔH=−20kJ⋅mol−1,则硫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S(s)+H2(g)ΔH=+20kJ⋅mol−1;【小问3详解】①根据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得:2×4×413kJ/mol-(a+4×413kJ/mol+2×436kJ/mol)=+167kJ/mol,a=613kJ/mol;②根据上图,E4–E1表示步骤①正反应的活化能;速率最慢的反应为决速步,决定制备合成气反应速率的是步骤Ⅰ;③已知kJ⋅mol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NA,对应放出的热量为mkJ,当放出的热量为nkJ时,转移的电子数为。三、解答题(每空2分,共12分)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药品:50mL0.5mol/L盐酸、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已知:①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②弱酸弱碱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1)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_______。(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①依据该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②通过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配制0.55mol/L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内简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e.用量简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3)若实验中改用60mL0.5mol/L的盐酸与6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准确,则所求中和热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若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器(2)①.-51.8kJ/mol②.acd(3)①.不相等②.相等③.ΔH1=ΔH2<ΔH3【解析】【小问1详解】由简易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缺少的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小问2详解】①3次温度差分别为:3.15℃,3.1℃,3.05℃,所以3次温度差平均值=3.1℃;50mL0.5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25mol/L×2=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1℃,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1℃=1295.8J=1.2958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②a.保温、隔热效果差,造成热量的损失,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偏低,a符合题意;b.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俯视刻线,体积偏小,浓度偏大,对结果没有影响,b不符合题意;c.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造成热量的损失,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减小,c符合题意;d.用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计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起始平均温度偏高,温度变化偏低,所测中和热数值减小,d符合题意;e.用量筒量取氢氧化钠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氢氧化钠体积增大,氢氧化钠本身过量,对放出的热量不影响,e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cd;【小问3详解】若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的水量会增多,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也变多,若实验操作均正确,由ΔH=−反应放热n(H2O)知,所求得的中和热仍相等;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程,稀氨水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反应焓变是负值,所以ΔH1=ΔH2<ΔH3。17.研究化学反应时,既要考虑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也要关注反应的快慢与限度。回答下列问题:(1)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中,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A、B均为气体)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反应开始至4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③4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___(填“是”或“否”),8min时,(正)___________v(逆)(填“>”“<”或“=”)。(2)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某科学实验将和8mol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II所示。a,b,c,d,e括号内数据表示坐标。①线II中四段中,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②若在反应中加入了催化剂,则反应过程将变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_(填“I”或“II”或“III”)。③平衡时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比是___________。【答案】(1)①.②.③.否④.=(2)①.a-b②.I③.33.3%④.7:5【解析】【小问1详解】①随着反应的进行,A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B逐渐增多,故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达到平衡时,两者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为:0.6mol,0.3mol,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故化学方程式为:;②4min时,A和B的物质的量相同,设B转化了xmol,则0.2+x=0.8-2x,解得x=0.2,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③4min后A和B的物质的量仍在变化,故4min时未达到平衡状态,填“否”;8min时,A和B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填“=”;【小问2详解】①如图所示,线II中a-b段的斜率最大,平均反应速率最大;②若加入了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反应过程将变为图中的曲线变为I;③如图所示,8min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平衡状态,可列出三段式:,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容器体积恒定,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故前后气体的压强之比为:(6+8):(4+2+2+2)=14:10=7:5。18.NO和CO均为燃油汽车尾气的成分,三元催化转换器可除去汽车尾气中90%以上的污染物,发生的反应为:。(1)某温度下,测得NO、CO在1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①ab段CO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达平衡时,理论上该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_______kJ(保留3位有效数字)。②该条件下,不能判断此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O的同时消耗44g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D.CO与NO的转化率比值不再改变③其它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测得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NO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催化剂a条件下,图中达到平衡状态的点可能在_______(填“M点”“N点”或“M点和N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