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卷-2022-2023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的特性(原卷版)_第1页
提高卷-2022-2023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的特性(原卷版)_第2页
提高卷-2022-2023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的特性(原卷版)_第3页
提高卷-2022-2023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的特性(原卷版)_第4页
提高卷-2022-2023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的特性(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特性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0分)1.(本题3分)(2021·浙江温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是将两铅块用力压在一起,悬挂后加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做无规则运动2.(本题3分)(2021·浙江丽水·七年级期末)下列是酒精在实际应用时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品工业用酒精来酿制醋酸 B.用酒精制作乙酸乙酯香料C.用酒精擦拭消毒,过一会儿消失 D.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其燃烧3.(本题3分)(2021·浙江·舟山绿城育华学校七年级期末)如图为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示意图,设计该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A.分子间存在空隙 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4.(本题3分)(2021·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小明用托盘天平称取10g食盐,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调节横梁平衡前,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B.称量过程中,先放10g砝码,再添加食盐直至天平重新平衡C.添加食盐后,发现天平未平衡,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D.称取的食盐不放回原试剂瓶中5.(本题3分)(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A.一个鸡蛋 B.一本科学书 C.一辆自行车 D.一辆汽车6.(本题3分)(2019·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 B.石蜡熔化、水分蒸发C.粮食酿酒、烟花燃放 D.汽油挥发、云消雾散7.(本题3分)(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七年级期末)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C.熔化、凝固 D.汽化、凝固8.(本题3分)(2022·浙江·余姚市阳明中学七年级期中)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9.(本题3分)(2022·浙江宁波·七年级期中)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雾是汽化现象 B.露是液化现象C.霜是升华现象 D.雪是液化现象10.(本题3分)(2019·浙江·淳安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七年级期末)某同学要称量17.5克食盐,1克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分别取10克、5克、2克砝码放右盘;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移动游码到0.5克处;④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其合理顺序是()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11.(本题3分)(2022·浙江丽水·七年级期末)小雪利用烧杯装某种液体,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该液体的密度,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质量为100克 B.液体密度为1×103千克/米3C.液体密度为1.25×103千克/米3 D.烧杯中液体体积为60厘米3时,液体质量为80克12.(本题3分)(2022·浙江湖州·七年级期末)小明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升高。在此过程中,下列有关水银的属性或特性发生改变是()A.密度 B.比热 C.质量 D.熔点13.(本题3分)(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空隙B两铅柱挤压后粘合在一起。分子之间有引力C铁块很难被压缩分子之间有斥力D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停运动A.A B.B C.C D.D14.(本题3分)(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科利用测得的数据绘制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杯质量为20g B.该液体密度为0.8g/cm3C.5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80g D.120g该液体的体积为100cm315.(本题3分)(2019·浙江·淳安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七年级期末)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A.该液体的密度是 B.量杯的质量40gC.体积为60ml时液体质量为100g D.该液体可能是酒精16.(本题3分)(2021·浙江温州·七年级期中)与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的因素是()A.质量 B.初温 C.比热容 D.温度变化量17.(本题3分)(2022·浙江·余姚市阳明中学七年级期中)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呜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18.(本题3分)(2022·浙江·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教材中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钩码不能把两块铅柱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乙:黄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C.丙:抽去玻璃板,左侧玻璃瓶中的空气变红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丁: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9.(本题3分)(2022·浙江温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加热后就开始熔化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多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20.(本题3分)(2020·浙江·九年级期末)质量相等的两金属块A和B长时间放在沸水中,将它们从沸水中取出后,立刻分别投入甲、乙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当甲、乙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发现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块A末温比金属块B的末温高B.金属块A放出的热量比金属块B的少C.金属块A在沸水中吸热比金属块B吸热多D.金属块A的比热容比金属块B的比热容大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6分)21.(本题6分)(2021·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内结成冰,则结成的冰的质量将______,若将这些冰由“天问l号”火星探测器带到火星上,则冰的质量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22.(本题6分)(2022·浙江湖州·七年级期末)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能放松。我们进入校园在使用酒精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1)能闻到酒精气味,这是酒精的______现象;(2)洗手液在手上涂抹得越均匀,干的越快,说明液体的蒸发快慢与______有关。23.(本题6分)(2019·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回收加工制成秸秆煤。完全燃烧0.5kg的秸秆煤可放出_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到____℃[已知q秸秆煤=2.1×107J/kg,c水=4.2×103J/(kg·℃)]。24.(本题6分)(2021·浙江·宁海县星海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1∶2,甲、乙两金属体积之比是_______

,如果把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三,剩下部分密度的之比是________。25.(本题6分)(2022·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取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分别放入2只大烧杯中。分别沿烧杯壁缓慢地注水,当快要浸没土壤或铁块时,___________,直到水把土壤和铁块刚好浸没为止。请回答:(1)补全实验步骤___________。(2)当向盛有土壤的烧杯内加水时,会看到土壤快表面产生了许多___________同样体积、同样性质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___________。(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26.(本题6分)(2021·浙江·台州市书生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电吹风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电器,它的使用涉及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1)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干湿头发时,刚开始头皮并未感受到灼热,这是因为___________;(2)灼热感觉的形成部位是___________;(3)家庭电路中电能表表盘上标明“3000r/(kW·h)”字样,将电吹风接入家庭电路中单独工作,当吹热风时工作10分钟后,转盘转过500r,则电吹风吹热风时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探究题(共40分)27.(本题8分)(2021·浙江·七年级期末)小西家新房子装修时,窗台上铺了一种叫“人造石”的材料,小西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为了研究这种石头,他先用他所学过的天平的知识来测量一小块“人造石”的质量。测量过程如图所示,(1)小西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人造石”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2)若按照错误的操作进行实验,当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人造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28.(本题8分)(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如图A是“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图。(1)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___________(选填“铁圈M”或“铁圈N”)位置。(2)图___________(选填“B”或“C”)表示的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当水沸腾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29.(本题8分)(2022·浙江衢州·一模)小科设计关于“气体液化”的延伸实验(如图甲),具体操作如下:(1)用温度计测量出烧杯中水的初始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2)将通有导气管的干燥试管放入烧杯中,向试管中导入水蒸气,一段时间后小科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说明气体液化放热。30.(本题8分)(2022·浙江·余姚市阳明中学七年级期中)小明和小红发现,沸腾和熔化的实验装置比较类似,于是就用同一套实验装置进行了“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两个实验。(1)如图甲是小明和小红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将等质量的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如图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若不计热量损失,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需热量较多的是______(填“小明”或“小红”)。两位同学将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______。(2)他们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甲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如图丙。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填“继续”或“停止”)。31.(本题8分)(2022·浙江舟山·七年级期末)今年小舟家种植的金塘李子获得了丰收。小舟洗的时候发现李子沉于水中,于是他将李子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烧杯来测量李子的密度(注:溢水杯液面超过溢水口的水平面时,水会从溢水口a溢出)。(1)测量李子体积步骤如图乙,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0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李子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李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及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50g。计算出溢水杯中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2)该李子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则李子的密度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3)通过实验测得该李子的密度比实际偏少,仔细分析上述实验步骤,你认为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4分)32.(本题6分)(2020·浙江温州·九年级开学考试)深海是尚未被人类充分利用的潜在资源,为了探索深海资源,我国深海探测载体制造材料在不断研发中,某科研小组研制了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GFC。(1)科研小组用FC及钢等其它材料制成探测载体模型,用了体积为0.5米3GFC材料300千克,求新型固体材料GFC的密度。(2)随着探测载体逐渐潜入深海,水压可高达107帕,探测载体会出现体积收缩导致排水量减少,探测载体表面材料吸水,导致自身重力增加。用新型固体材料GFC制成的深海探测载体在进入深海后,排水量和吸水情况如图乙所示。该探测器载体模型空载时自重1080千克,当探测载体下潜至深海1000米处执行探测任务时,请计算其最多可装载货物多少牛。(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33.(本题6分)(2022·浙江·缙云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