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浙江中考科学复习专练——热点问题建议时间:30min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如图是2021年4月10日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拍摄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对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减毒灭活处理可用来生产疫苗 B.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C.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解答】解:AD、疫苗是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所以,对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减毒灭活处理可用来生产疫苗,使人在不发病或病症较轻时体内产生抗体。AD正确。B、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所以,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B正确。C、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免疫对人体有益,但人体的免疫能力并不是越强越好。C错误。故选:C。2.2021年是航天大年,“天问一号”将择机着陆火星,其中人工智能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智能机器主要通过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与人体比较,人工智能机器()A.具有完整的反射弧 B.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应答环境刺激 C.能繁殖下一代 D.核心芯片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解答】解:人工智能机器主要通过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运作。由于人工智能机器属于机器,不可能和人一样具有完整的反射弧,也不能产生激素来调节应答环境刺激;也不具有感应性,只能通过机器内部的核心芯片控制机器各部位有序配合,因此其中的核心芯片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围棋人机大战,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围棋比赛,最终结果是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4比1战胜人类代表李世石。大盘讲解时带磁性的围棋子可吸在棋盘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围棋子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围棋子所受磁力与围棋子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围棋子所受磁力与棋盘对围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棋盘对围棋子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围棋子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解答】解:A、围棋子所受磁力与围棋子所受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围棋子所受磁力与棋盘对围棋子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D、由于围棋子在棋盘上保持静止,所以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围棋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则肯定还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与之平衡,这个力就是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C。4.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关于太空,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长? B.失重条件下液体的毛细现象是否会不一样? C.夜空中哪颗星星最美? D.为什么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更轻松?【解答】解:A、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长,属于科学问题;B、失重条件下液体的毛细现象是否会不一样,属于科学问题;C、夜空中哪颗星星最美,不属于科学问题;D、为什么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更轻松,属于科学问题。故选:C。5.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运载火箭在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A.NO2 B.N2O3 C.N2O4 D.N2O5【解答】解:由所给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碳2、氢8、氮2,反应后为:碳2、氢8、氮6、氧8,由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2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X化学式为N2O4。故选:C。6.从全球来看,今年强震已发生多次,我国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111次,最大地震是1月30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的6.1级地震。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做法是()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 B.如果在室外,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高架桥下 C.如果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解答】解:如果在室内(楼房),不要惊慌,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并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在室外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如果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同时不传播、轻信谣言,不制造社会恐慌。故选:B。7.《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解答】解: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木星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B正确。故选:B。8.2022年诸多罕见的天象奇观排成队让不少人眼花缭乱。在经历了流星雨,“五星合月”“七星连珠”、日食等天象大戏后,11月8日,出现了月全食的超级血月!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天肯定是农历初一 B.这天月球所处的位置是1 C.如某日月球运行在位置4时,月相是下弦月 D.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月食,否则会危害眼睛健康【解答】解:根据材料,该日出现月全食,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出现的月相是满月,农历是十五或十六,A错误。此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因此月球位于图中的3位置,B错误。某日月球运行在位置4时,对应的农历日期是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月相是下弦月,C正确。月食一般发生在夜晚,此时的亮度较小,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月食,D错误。故选:C。9.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展示了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无法上浮的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乒乓球重力大于浮力 B.乒乓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C.失重环境下乒乓球不受浮力 D.乒乓球所处位置较深,受到水对它的压力较大【解答】解:ACD、在太空中,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乒乓球重力为零,在水中静止时,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所以不会受到浮力,即乒乓球没有受到力,故AD错误,C正确;B、乒乓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质的密度与位置无关,故B错误。故选:C。10.“天宫课堂”上的泡腾片实验让我们再次感受化学的魅力。维生素C泡腾片中含有维生素C、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碳酸氢钠等物质,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柠檬酸是一种氧化物 B.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柠檬酸由21个原子构成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8:7【解答】解:A、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7)=9:1:14,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正确;C、柠檬酸是由柠檬酸分子构成的,每个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21个原子,故C错误;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7)=9:1:14,故D错误。故选:B。11.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航天员在轨工作6个月后,搭乘返回舱于12月4日成果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升空过程中,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机械能增大 B.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四号飞船受平衡力作用 C.在轨工作时,航天员的惯性消失 D.返回过程中,以核心舱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解答】解:A、神舟十四号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则飞船的机械能增大,故A正确;B、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四号飞船绕地球飞行,运动状态不断改变,飞船受非平衡力,故B错误;C、在轨工作时,在微重力环境中,航天员仍然有质量,所以航天员的惯性不会消失,故C错误;D、返回过程中,以核心舱为参照物,返回舱与核心舱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12.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飞船轨道舱和返回舱绕地球飞行5圈后成功分离,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返回舱绕地球飞行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均不变 B.返回舱绕地球飞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均不变 D.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B、返回舱绕地球飞行过程中,沿椭圆形的轨迹运动,返回舱的速度和高度都是变化的,因此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变化,因为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所以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B正确。CD、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过程中,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肯定减小,还需要克服空气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机械能减小,故C、D错误。故选:B。13.2022年11月以来,针对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速度快,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的特点,卫健委提出口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参加体育锻炼 D.沉迷网络游戏【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而经常熬夜上网游戏,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4小题)14.抗击新冠病毒时期医生长时间戴口罩工作,护目镜上经常会出现水雾,水雾的形成属于液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通常在负压病房里进行,负压是指病房内气压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解答】解:(1)戴上口罩后,眼镜镜片上容易出现水雾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负压病房使病房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这样病房内的病毒细菌就不会扩散到外界。故答案为:液化;小于。15.新冠期间,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1)如图甲所示为核酸检测采样管,管中的病毒保存液含有一种指示剂—酚红钠盐,酚红钠盐的颜色与溶液的pH关系如表所示:pH0﹣1.21.2﹣6.56.5﹣88﹣14酚红钠盐橙色黄色紫红色红色正常情况下病毒保存液(pH=7左右)的颜色为紫红色,若不慎混入细菌,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会产生二氧化碳,则管内溶液的颜色会变为黄色。(2)核酸检测采样管的外壁贴有条形码,扫描时(如图乙),条形码扫描器的光源发出的光在条形码处发生反射到达光电转换器。(3)放大整形电路可将电压放大,若放大前的电压为10mV,要使放大后的电压至少让图丙的电压表指针偏转一小格,则该放大电路至少需要将电压放大10倍。【解答】解:(1)正常情况下病毒保存液(pH=7左右)的颜色为紫红色,若不慎混入细菌,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显示弱酸性,pH<7,但酸性较弱,因而显示黄色;(2)条形码扫描器的光源发出的光在条形码处改变了传播路径,发生反射到达光电转换器。(3)要使放大后的电压至少让图丙的电压表指针偏转一小格,图中电压量程是3V,分度值为0.1V=100mV;因而放大的倍数n=100mV故答案为:(1)黄色;(2)反射;(3)10。16.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轨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基本情况和植物生长研究项目,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趣味实验。(1)以下科学实验能在太空站完成的是:①(填序号)①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②用水银气压计测空间站气压③测定溶液的酸碱性(2)为了对抗失重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航天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他们运动过后也会感觉到肌肉酸胀,这是因为航天员在运动后肌肉会产生缺氧的状态,肌肉细胞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堆积在肌肉细胞里,引起身体酸胀。【解答】解:(1)太空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凡是实验中涉及重力的在太空都不能完成。①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不涉及重力,可以在太空完成;②用水银气压计测空间站气压。涉及重力,不能在太空完成;③测定溶液的酸碱性,需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涉及重力,不能在太空完成。故选:①;(2)航天员在运动后肌肉细胞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堆积在肌肉细胞里,引起身体酸胀。故答案为:(1)①;(2)航天员在运动后肌肉会产生缺氧的状态,肌肉细胞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堆积在肌肉细胞里,引起身体酸胀。17.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1)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依次穿过了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2)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失重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通过调整航天员所携带的装备,实现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3)在空间站核心舱中,宇航员们能完成的实验是AC。A.植物的向光性实验B.粗盐提纯实验C.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实验【解答】解:(1)大气层或大气圈其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所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依次穿过了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2)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3)A.植物的向光性与光有关,与重力无关,在太空中可以完成,故A可选;B.粗盐提纯实验,靠重力完成,在太空不能完成,故B不选;C.浮力是随着重力而出现的,在太空中,没有了重力作用,所以浮力也就几乎消失了,在太空中可以完成,故C可选;故答案是:(1)平流层;(2)悬浮;(3)AC。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8.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人机等人工智能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无人机技术也已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和军事中,小源同学学习了物理知识后,对无人机的一些功能进行了科学探究。(1)快递运输(提出问题)无人机运输货物到达目的地抛出时,其水平抛出物体的水平射程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水平抛出物体的水平射程与物体抛出的初速度有关;猜想二:水平抛出物体的水平射程与物体抛出的高度有关;猜想三:水平抛出物体的水平射程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一、二,小源炊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小钢球、刻度尺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小源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与论证)(2)若要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序号抛出点的高度h(m)水平速度v(m/s)水平射程x(m)10.2020.4020.2030.6030.4520.6040.4541.2050.8020.8060.8062.40(3)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抛出物体的初速度相同时,水平抛出物体的高度越高,水平射程越远,当抛出物体高度相同时,水平抛出物体的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越远均选填“越远”或“越近”)。【解答】解:(1)水平抛出物体的水平射程与物体的质量有关;(2)若要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要控制水平射出的水平速度相同,故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3)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抛出物体的初速度相同时,水平抛出的物体高度越高,水平射程越远。当抛出物体高度相同时,比较1、2或3、4或56,水平抛出物体的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越远;故答案为:(1)物体的质量;(2)1、3、5;(3)越远;越远。19.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准备]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实验步骤]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实验数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接种霉菌种类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无小鼠中毒组数1203000与人中毒症状对比相同﹣不同﹣﹣﹣[实验分析及结论](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作对照;(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节菱孢霉菌;(3)本实验中,运用了实验法进行研究;(4)[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素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B.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解答】解:(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作对照。(2)根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与人中毒症状对比,小鼠中毒组数最多,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节菱孢霉菌。(3)实验法是从影响调研问题的许多因素中选出一个或两个因素,将它们置于一定条件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本实验中,运用了实验法进行研究;(4)甘蔗被节菱孢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系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因此食品被节菱孢霉菌污染后,榨汁后,毒素仍然存在,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是正确的。故选:B。故答案为:(1)作对照;(2)节菱孢霉菌;(3)实验;(4)B。四.解答题(共11小题)20.2022年12月5日开始,我国对新冠肺炎不再采取管控措施,现在绝大部分人已经阳康,也有部分人至今未感染。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人的口腔和鼻腔中有大量的病毒,因此病人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中会携带大量病原体。(1)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未感染人士一般特别注意在公共场合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感染康复的人群,在一定时间内体内存在抗体,群体免疫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护整个种群不受传染病侵害的方法。【解答】解:(1)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未感染人士一般特别注意在公共场合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感染康复的人群,在一定时间内体内存在抗体,群体免疫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护整个种群不受传染病侵害的方法。故答案为:(1)新冠病毒;切断传播途径。(2)抗体。21.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各国积极应对,减轻对人体的危害。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资料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易困、贪睡等。资料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对感染细胞进行吞噬,产生的死细胞和病毒大量堆积在鼻腔、咽喉等处,导致鼻塞,咳嗽等症状。若病毒来势汹汹,免疫系统将启动更高级别的防御机制:管控全体细胞,降低细胞活跃度,出现嗜睡症状;调高体温,病毒活动受限,出现发热症状;随后开启第三道特异性免疫防线。资料三:抗原检测是判断是否感染的一种方法,方法是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图甲是某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部分信息。(1)根据材料及所学的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BCD。A.新型冠状病毒有简单的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组成B.各国出现大量的患者,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传染病C.患者出现易困贪睡、体温升高等症状,是因为病毒侵入人体而产生的免疫保护D.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播中部分基因发生变化,会产生变异E.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帮助人体建立第二道免疫防线(2)若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中乙所示,请判定他的检测结果是阴性。(3)随着病毒的变异和医疗的进步,有人认为该病毒会被人类消灭,但也有人认为该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你支持哪种观点,并简述理由。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因为病毒在不断的变异,所以不会被人类消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防病意识的加强,该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会越来越小,这样该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解答】解:(1)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组成。A错误。B、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各国出现大量的患者,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传染病。B正确。C、因为病毒侵入,人体而产生的免疫保护,所以患者会出现易困贪睡、体温升高等症状的免疫保护。C正确。D、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播中部分基因发生变化,会产生变异。D正确。E、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帮助人体建立第三道免疫防线。E错误。所以根据材料及所学的知识,判断正确的是BCD。(2)仅质控区出现一条红色条带,为阴性。所以若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中乙所示,仅质控区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则判定他的检测结果是阴性。(3)随着病毒的变异和医疗的进步,有人认为该病毒会被人类消灭,但也有人认为该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我认为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因为病毒在不断的变异,所以不会被人类消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防病意识的加强,该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会越来越小,这样该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故答案为:(1)BCD(2)阴性(3)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因为病毒在不断的变异,所以不会被人类消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防病意识的加强,该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会越来越小,这样该病毒会与人类长期共存22.近期,各地新冠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式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1)新冠病毒不断出现新的毒株,但注射疫苗仍然能有效抵御的原因是:新老病株间的遗传物质还存在相似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遗传。(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病毒属于病原体(填“传染源”、“病原体”或“抗原”)。(3)肺炎患者经治疗体温从高烧到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产热和散热的大小关系是产热小于散热。(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可多选)A.青霉素能抑制或杀灭新冠病毒B.注射新冠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戴口罩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同一家人同时段感染新冠后症状不同,可能与各人体质不同有关【解答】解:(1)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可见,新冠病毒的新老病株间的遗传物质还存在相似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遗传。(2)病原体是能使人或动物患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病毒属于引起疾病的病原体。(3)肺炎患者经治疗体温从高烧到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体温下降,所以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大小关系是产热小于散热。(4)A、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炼出的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但是病毒无细胞结构,故青霉素对新冠病毒无效,A错误;B、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所以,接种新冠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C、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传播过程。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外出时要带合格的口罩,这样不但能有效过滤颗粒物,还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可见,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D、每个人的体质不完全相同,因此同一家人同时段感染新冠后症状不同,可能与各人体质不同有关,D正确。故选:ABC。故答案为:(1)遗传(2)病原体(3)产热小于散热(4)ABC23.2022中国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于11月21日在成都开幕。阅读下列有关“人工智能”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材料2: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分子机器人。(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分子。(2)在科幻电影《蚁人》中,蚁人可以任意变大或缩小。试想,如果蚁人缩小到一个分子般大小,且处在一杯正在升温的热水中,他将会看到周围水分子的景象是他在水分子间穿行,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有时可以撞到他。【解答】解:(1)根据材料1和2的提供的信息可知,研究的粒子都是分子;(2)水分子很小,分子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因此如果蚁人缩小到一个分子般大小,且处在一杯正在升温的热水中,他将会看到周围水分子的景象是他在水分子间穿行,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有时可以撞到他;故答案为:(1)分子;(2)他在水分子间穿行,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有时可以撞到他。24.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大陆漂移说;②海底扩张说;③板块构造学说。(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大胆的提出假说——“大陆漂移说”,以下证据支持他假说的是②③。①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②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③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2)在如图所示的洋中脊处,板块在不断的张裂(选填“张裂”或“碰撞”)。(3)“板块构造学说”之所以能被大多数学者认可,是因为它能很好地解释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从“板块构造学说”角度分析我国四川省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解答】解:(1)魏格纳观察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高度吻合,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支持这一假说的证据有:①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②人们在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南美和非洲的岩层中,都发现了距今2亿年前的舌羊齿植物化石,将上述几块陆地拼合起来,古老地层也完美对接,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①“许多国家的动物园中都有大熊猫”与人们对大熊猫的喜好有关,与“大陆漂移”无关。(2)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在如图所示的洋中脊处,板块在不断的张裂。(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我国四川省多地震灾害的原因是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灾害。故答案为:(1)②③;(2)张裂;(3)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5.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1)“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D。A.昼夜交替B.季节变化C.昼夜长短变化D.东升西落(2)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二步是通过一系列的变轨操作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其远离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Ⅰ上运行到远日点B加速变轨,进入椭圆轨道。在椭圆轨道日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地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Ⅱ的B点机械能将变大(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解答】解:(1)季节变化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都是地球公转造成的自然现象,而昼夜更替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故选:AD。(2)地球在椭圆轨道Ⅰ上运行要加速进入椭圆轨道,在轨道Ⅰ上B点的动能小于沿轨道轨道ⅡB点的动能,沿轨道Ⅰ运行的机械能小于沿轨道轨道Ⅱ运行的机械能,所以地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Ⅱ的B点机械能将变大。故答案为:(1)AD;(2)变大。26.2021年12月9日在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航天员们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悬浮”在空间站中,这样的环境使航天员难以行动。为了适应这样的特殊环境,航天员在地面的模拟水池中进行太空行走的模拟训练,如图1。科学兴趣小组对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1)某同学认为,王亚萍在大型水池中模拟训练时,她处于悬浮状态(如图1),在空间站中处于(如图2)所示“悬浮”状态,两者“悬浮”的原理是一样的。你认为该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2)天宫课堂的浮力实验,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无法上浮让人印象深刻,同学们给出了以下解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解释正确的是B。A.因为水失去质量,所以乒乓球不受浮力B.在太空环境,水在乒乓球上下表面无法形成压力差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能太空中该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太小D.太空中的乒乓球等同于浸没在液体中但与容器底部紧贴的蜡块(3)若王亚萍质量为55千克,穿戴设备的质量为120千克,她在水中模拟训练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4)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可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是①③④。①地球上到处都是陨石②出现雨雪等复杂天气现象③天空变成黑色④不能看到海市蜃楼(5)模拟水池中的水要消毒杀菌。下列几个步骤可将生活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③①②④。【解答】解:(1)太空中的悬浮是人不受力的作用,水中人的悬浮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者的原理不同,该说法不正确;(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受到液体对其表面的压力差,压力差为0,即不受浮力作用,因此天宫课堂的浮力实验,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无法上浮,是因为在太空环境,水在乒乓球上下表面无法形成压力差,故选B;(3)当王亚萍在水中悬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和设备的总重力,即F浮=G总=m总g=(55kg+120kg)×10N/kg=1750N;答:她在水中模拟训练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750N;(4)①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宇宙间的小天体就会不断对地球撞击,地球上到处都是陨石,故正确;②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就不会有大气运动,也就不会出现雨雪等复杂天气现象,故错误;③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就不会出现大气的反射、散射作用,天空变成黑色,故正确;④海市蜃楼发生在地球大气中的现象,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不能看到海市蜃楼,故正确;故选①③④;(5)③自然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最初的阶段;①化学沉降(用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小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水不能直接饮用,在此过程中不能为最后的净化操作;④加热煮沸,通过加热煮沸,除去水中的氯气,并进一步杀菌,经过净化后的水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为此净化过程的最后步骤;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③①②④;故答案为:(1)不正确;(2)B;(3)1750N;(4)①③④;(5)③①②④。27.2020年12月17夜展,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装有月壤的收集容器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的月往返能力。“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如图甲),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1)进入月球轨道后,载有上升器的着陆器会择机着陆月面,按计划开展自动采样工作。着陆前,着陆器会在月面上空不停拍照,将信息输送给控制系统,由后者进行对比分析并确定最佳落月点,最后发出着陆指令。“控制系统”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B(选填字母)。A.感受器B.神经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2)目前航空界公认的月壤平均密度约为1.6g/cm3,科学家据此为嫦娥五号设计了最多能装2kg月壤的收集容器。但本次带回来的月壤样品虽然装满容器,质量却仅有1731g,该月壤样品的密度为1.38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科学家计划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并为人类登陆其它行星做好前期准备。月壤里含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可用于可控核聚变的燃料3He和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TiO3)。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He的形式存在。23He和24He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2(4)火星与地球、火星与月球间的距离非常接近。未来,我国2可在月球基地发射火星探测器“天问N号”,与在地球发射相比,运载火箭携带的燃料将大幅减少,请从能量的角度予以解释在月球上发射比在地球上发射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少,因为月球表而没有大气,所以无需克服大气摩擦做功,能量损耗少。【解答】解:(1)“控制系统”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故选B。(2)月壤平均密度约为1.6g/cm3,科学家据此为嫦娥五号设计了最多能装2kg月壤的收集容器,则月壤的收集容器的体积是2000g1.6g/cm3=1250cm3,带回来的月壤样品虽然装满容器,质量却仅有1731g,则带回月壤样品的密度是(3)元素是具有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23He和24He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23He的中子数是1,(4)在月球上发射比在地球上发射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少,因为月球表而没有大气,所以无需克服大气摩擦做功,能量损耗少。故答案为:(1)B;(2)1.38g/cm3;(3)属于;中子数不同;(4)在月球上发射比在地球上发射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少,因为月球表而没有大气,所以无需克服大气摩擦做功,能量损耗少。28.如图甲是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演示的“冰雪”实验,通过航天员的小科同学知道了这里所用的溶液是过饱和的乙酸钠溶液。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该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在这种溶液中只要有点结晶核颗粒或振动,就能迅速打破原本的过饱和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液体结晶后外观看起来像“冰雪球”,实为“热球”,原因是:溶液是过饱和的乙酸钠溶液,在这种溶液中只要有点结晶核颗粒或振动,就能迅速打破原本的过饱和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2)市面上有一种掰热暖宝宝(里面装有过饱和的乙酸钠溶液)如图乙所示,只需要用力掰动袋中金属片,袋中溶液就会结晶放热,掰动金属片的目的是产生振动,迅速打破原本的过饱和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3)下表是乙酸钠的溶解度,小科先在100摄氏度水中配制其饱和溶液,一定条件下,降温到40摄氏度,此时并没有晶体析出,求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克3346.565.5139153170【解答】解:(1)溶液是过饱和的乙酸钠溶液,在这种溶液中只要有点结晶核颗粒或振动,就能迅速打破原本的过饱和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2)掰动金属片的目的是产生振动,迅速打破原本的过饱和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3)在100摄氏度水中配制其饱和溶液,一定条件下,降温到40摄氏度,此时并没有晶体析出,求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0g100g+170g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3.0%。故答案为:(1)溶液是过饱和的乙酸钠溶液,在这种溶液中只要有点结晶核颗粒或振动,就能迅速打破原本的过饱和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流行音乐器乐演奏(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与范围
- 公司年度总结与展望模板
- 市场营销成果报告模板
- 业务操作-房地产经纪人《业务操作》模拟试卷2
-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预测试卷3
- 医生辞职报告怎么写
- 二零二五年度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装合同6篇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老窖天府中学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人大提案格式范文
- 《那一刻我长大了》五年级语文下册作文12篇
- 南充化工码头管网施工方案(初稿)
- 2023年消防接警员岗位理论知识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
- GB/T 30285-2013信息安全技术灾难恢复中心建设与运维管理规范
-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任务单
- 第一章 运营管理概论1
- 主体结构验收汇报材料T图文并茂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 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课件
- 施工现场装配式集装箱活动板房验收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