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3年中考科学全真模拟卷(浙江杭州专用)第四模拟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Na:23
Cl:35.5Ba:1373.g=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种锡和硫磺的化合物,能够将红外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该化合物中含有S2-等粒,已知S的原子序数为16,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A.S2-是一种原子 B.1个S原子共含有32个质子C.S原子一定含有16个中子 D.1个S2-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答案】D【解析】A、S2-表示的是硫离子,故错误;B、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1个S原子共含有16个质子,故错误;C、S原子一定含有16个质子,不知道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不能确定,故错误;D、S2-表示每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正确;故选D。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x=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答案】B【解析】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3,故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其质量均不改变,故错误;D.生成物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错误。故选B。
3.如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错误的是()A.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变量为光的对照实验C.步骤③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答案】D【解析】A.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①消耗叶片原有淀粉,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A正确;B.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B正确;C.步骤③酒精能溶解叶绿素,目的是使叶片内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正确;D.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没有遮光的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遮光的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步骤④向叶片滴加碘液漂洗后,未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D错误。
4.图中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与光合作用相比,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B.M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白天引起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一昼夜内该植株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是N点对应的时间【答案】D【解析】A.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A正确;B.据图可见:M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正确;C.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照增强而增强,C正确;D.傍晚时分,由于持续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F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错误。
5.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nm
C.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3m/s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常识与单位换算问题A中学生体重约50kg,G=mg,即重力约500N,A错误;B100张纸厚度约为8mm,即8xl0_3m,平均一张纸厚度为lnm=10_9m,故B错误;C一个成年人质量约为60kg,重力约为600N,双脚面积约为20cmx20cm=400cm2=0.04m2根据P=F/S,可知P=600N/0.04m2=15000Pa;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1.5m/s,D正确;故选D。6.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B.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C.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答案】C【解析】A、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土壤中的无机盐,而不是水分的多少,故A错误。B、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只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因此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实验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故B错误。C、土壤中含有无机盐,因此,土壤浸出液可以为植物提供无机盐。选项C正确。D、本实验中无法确定土壤浸出液的成分,因此,不能说明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氮、磷、钾。
7.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A.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 B.食物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动物有2种C.生态系统受到污染,那么鹰体内毒素最多 D.蛇和鹰之间只有捕食关系【答案】D【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故A正确;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是植物,第二营养级是植食性动物,第三营养级是肉食性动物,第四营养级以及以后的营养级都是肉食性动物,食物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动物有2种,即是鼠和兔,故B正确;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数量越少,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营养级别最高,数量越少,有毒物质在该食物链中不断积累,则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故C正确;在此生态系统中,鹰以蛇为食,同时,鹰和蛇都以鼠为食,所以,鹰与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故D错误。8.小乐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在染色前进行了第一次观察,在染色后进行了第二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观察时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看到细胞质中很清晰的红色大液泡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安放临时装片后就使用较长的物镜观察【答案】A【解析】第一次观察时由于未染色所以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如果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调至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A正确;动物细胞无液泡,所以第二次观察时看不到红色大液泡,B错误;吸水纸的作用是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碘液,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C错误;观察时,一般先用低倍物镜,凡是用低倍物镜能够观察清楚的标本,就不一定要换用高倍镜,如果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再换用高倍物镜,D错误。
9.下列现象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地球自转就形成昼夜现象 B.地球最内层是地核C.板块张裂形成高山 D.太阳最外层是光球层【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故A错误;地球最内层是地核,故B正确;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故C错误;太阳最外层是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10.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C.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答案】C【解析】A、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是正确的,故A说法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该反应也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它们也是黑色的,所以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产物不一定是铁,故B说法正确;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只能说明氧化铁被还原了,氧化铁的氧被一氧化碳夺去了一部分,不能证明一定有铁生成,故C说法错误;D、尾气中可能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故D说法正确。故选C。11.有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原长10cm。若一根弹簧两端受到10N的压力时,弹簧的长度压缩到5cm。如图所示,第一次将一根弹簧水平压在墙壁和甲物体之间,使弹簧的长度为5cm,弹簧和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第二次再将另一根弹簧放在甲和乙物体之间,使两根弹簧都被压缩到5cm且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甲、乙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甲和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重力都是50N。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第一次时,墙壁受到10N的推力B.
第二次时,甲没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
乙受到的地面10N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D.
第二次时,由于两根弹簧都被压缩,墙壁受到20N的推力【答案】D【解析】A.第一次时,弹簧被压缩到5cm,那么它产生的弹力就是10N,即它对墙壁产生10N的推力。因为墙壁对弹簧的推力和弹簧对墙壁的推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二者相等,都是10N,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第二次时,甲左右两边的弹簧都被压缩到5cm,那么左边弹簧给它向右的推力10N,右边弹簧给它向左的推力10N,二者正好平衡,因此甲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受到摩擦力,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乙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弹簧给它的推力和地面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因为弹簧的弹力是10N,所以地面对B的摩擦力也是10N,且方向向左,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第二次时,虽然两根弹簧都被压缩,但是只有一根弹簧作用在墙壁上,因此墙壁受到的推力是10N,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12.中国喀喇昆仑山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山,有关猜想合理的是()A.山脉高耸入云是板块张裂的结果B.岩层中发现贝壳化石,说明地壳在运动C.山坡上大t岩石的风化是内力作用的结果D.山脚植被茂盛.山顶冰雪皿盖是纬度造成的【答案】B【解析】中国喀喇昆仑山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山,山脉高耸入云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故A错误;岩层中发现贝壳化石,说明地壳在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山坡上大岩石的风化是冰川外力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山脚植被茂盛.山顶冰雪盖是海拔高的原因,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13.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A.甲 B.甲和乙 C.乙和丁 D.丁【答案】D【解析】丙和丁是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14.研究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磁场,但与电磁场相比很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内部磁场可能是由人体内的电流产生的B.
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比地磁场密集C.
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不是闭合的曲线D.
把人体看作一个磁体,该磁体可能只有一个磁极【答案】A【解析】A、甶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猜想人体内部磁场存在的原因为人体内有电流,A符合题意。
B、物理学中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磁感线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甶于人体内的磁场与地磁场相比很弱,故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应较疏,B不符合题意。
C、在磁场外部,磁感线从N扱出发,回到S扱,在磁场内部,磁感线从S扱出发,回到N极,是闭合的曲线,C不符合题意。
D、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如图所示是一种自行车前轮的结构图,行驶中,磁铁靠近传感器时磁场能使其中的带电粒子发生偏转(即相当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产生一种信号。信号传入速度计能测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下列能说明其原理的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讲述的是磁场对电流作用;A图是演示电流的磁效应的实验装置,故A不符合题意;B图是演示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装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C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是发电机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电路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BCDA.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B.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随二氧化碳的通入产生沉淀从无到有,而没有通入二氧化碳之前没有沉淀产生,即沉淀的起点应该为零点,所以图中表示沉淀质量的起点存在错误,故A不正确;B、将燃着的红磷放入装置中,瞬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使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增大,随着红磷的燃烧,被消耗的氧气的也随之增加,从而使瓶中压强降低,至氧气被消耗尽并且装置冷却后装置中的压强不再改变,分析题中的曲线可以知道与我们的分析一致,故B正确;C、高锰酸钾分解要产生二氧化锰,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不断增加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但是随着高锰酸钾的不断分解固体总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而不是不变,故C不正确;D、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质量会随盐酸的不断加入而逐渐增加,直至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被完全反应,此时继续滴加稀盐酸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并不是随着稀盐酸的质量一直增加的,故D不正确.故选B.
17.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A.
向外旋转B.向内旋转C.向下旋转D.向上旋转【答案】C【解析】如下图所示:
通过反光镜能够看到车后的树木和天空,却看不到路面,是因为反光镜的镜片向上倾斜的角度太大。如果要通过反光镜看到后面的地面,就必须减小入射角,即将镜面向下旋转,这样反射光线就能射入人的眼睛。
故选C。
18.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B.
0—6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C.
8—10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D.
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答案】C【解析】A.甲在80℃,乙在40℃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那么这两个温度可能是它们的沸点,也可能是它们的熔点,故A错误;
B.0~6min时,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故B错误;
C.8~10min时,甲和乙继续吸热,那么它们的内能不断增大,故C正确;
D.当加热6min时,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即△t甲>△t乙。根据公式Q=cm△t可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故D错误。
故选C。19.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试剂1试剂2
温度/°C溶解后温度°/C静置后温度°/C试剂3
温度°/C混合后温度°/C0.5g10mL20.023.320.010mLHCl(20%)20.023.70.5g10mL20.018.520.010mLHCl(20%)20.020.8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会降低【答案】C【解析】A、由数据表,碳酸钠溶解后温度为23.3℃,大于开始时的20℃,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B、由数据表,碳酸氢钠溶解后温度为18.5℃,小于开始时的20℃,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20.8℃,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温度为23.7℃,故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故C符合题意;D、对照实验要求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都相同,故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下列有关说法符合科学事实的是()A.甲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B.乙图:牛顿做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直接得出了惯性定律C.丙图:阿基米德定律揭示了浮力大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D.丁图: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中存在原子核【答案】D【解析】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A错误;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研究首先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然后牛顿总结前人的研究,提出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故B错误;C、阿基米德原理说明物体受到液体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D、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21.(4分甲乙两人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相同质量200毫升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水,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将测量结果绘成该图.请回答:(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比较正常的是___理由是___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之一是:___.(3)造成甲血糖浓度的原因可能是___.(4)两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答案】(1)乙;乙的血糖浓度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2)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氧化分解)、血糖转化成脂肪(3)胰岛素分泌不足(4)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解析】(1)图示中,甲的血糖浓度总是超过正常值,乙在口服200g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先是升高,继而下降到正常值水平,说明糖代谢处于正常水平,所以两人中血糖浓度正常的是乙;患病的是甲。(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bc段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氧化分解)、血糖转化成脂肪,使得血糖浓度下降,因而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3)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出现糖尿,即糖尿病。(4)由于甲患有糖尿病,其体内的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
2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1)材料一中的___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___免疫.(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细胞产生相应的___,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答案】(1)皮肤;非特异性(2)抗体保护易感人群【解析】(1)材料一中的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4)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23.(4分)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u(NO3)2+2NaOH═Cu(OH)2↓+2NaNO3(2)Cu2+;SO42-;Zn2+【解析】(1)Cu(NO3)2溶液中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2NaOH═Cu(OH)2↓+2NaNO3;(2)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铜之前,所以锌会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而锌片过量,所以溶液中没有硫酸铜剩余,只含有生成的硫酸锌,故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分别是::Cu2+、:SO42-、:Zn2+。24.(4分)实验室中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将滤渣Ⅰ、滤渣Ⅱ混合后,加入足量稀硝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2)除去生成的氢氧化钾和过量的碳酸钾【解析】(1)X溶液中的硫酸镁能够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MgSO4=BaSO4↓+Mg(OH)2↓,滤渣Ⅰ是Mg(OH)2和BaSO4沉淀。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K2CO3,加入碳酸钾后,既能够除去氯化钙,也能够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滤渣Ⅰ是CaCO3和BaCO3沉淀。其中CaCO3和BaCO3和Mg(OH)2能溶于稀硝酸,BaSO4不溶于稀硝酸,故看到的现象是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2)该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钾和碳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钾;25.(4分)长度均为20厘米的相同均质木块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从图示位置开始推木块,当F为3牛时,木块静止;当F为6牛时,木块A、B开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2秒后木块A掉落;继续推木块B使其仍做勾速直线运动直到掉落。(1)推力为3牛时,AB整体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____牛。(2)木块A在桌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米/秒。【答案】30.05【解析】【解析】(1)[1]当F为3牛时,木块静止,即AB整体处于平衡态,此时整体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静摩擦力,此二力平衡,故整体受到摩擦力大小是3N。(2)[2]由图知道,当A的重心到达桌面边缘上时,就会掉落,此时木块A向前移动的距离是故木块A在桌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26.(6分)如图,有一斜面高2.3米,质量为1千克铁球从斜面的A点下滑,经B点再撞击到水平面上C点的金属块。假设撞击时铁球的机械能有20%转化成内能,并全部被铁球吸收,(=0.46×103焦耳/(千克·℃),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铁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所做功的大小;铁球升高的温度;换用2千克的铁球重复上述实验,请比较两个铁球分别从B点到撞击C点金属块前所用时间的长短,并说明理由(势能表达式:=mgh,动能表达式:)。【答案】(1)23J;(2)0.01℃;(3)时间相等,铁球从从相同高度滑下到达B点时,速度相同,故从B点到撞击C点金属块前所用时间的相同。【解析】(1)铁球的重力:G=mg=1kg×10N/kg=10N,铁球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Gh=10N×2.3m=23J;(2)由于铁球从斜面顶端无摩擦下滑,所以该过程中铁球的机械能没有损失,则撞击时铁球的机械能等于最初的重力势能,即W机=W=23J,根据题意和Q=cm△t可得,铁球升高的温度:△t====0.01℃。(3)换用2千克的铁球重复上述实验,铁球从从相同高度滑下到达B点时,速度相同,故从B点到撞击C点金属块前所用时间的相同。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27.(8分)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步骤二:将1〜4号瓶做了如下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编号处理方法实验现象1不做处理盖上瓶盖放入25℃的培养箱中不萌发2不做处理盖上瓶盖放入℃的培养箱中不萌发3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盖上瓶盖放入5℃的培养箱中不萌发4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盖上瓶盖放入25℃的培养箱中萌发请你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1号瓶与____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2)通过对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
(3)该兴趣小组用萌发的种子继续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的架子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大烧杯外的水面下降(如图)。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问题: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因为萌发的种子进行____作用,____,导致大烧杯内气体含量减少,气压减小,使得大烧杯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所以杯外的水被外界大气压入杯内。【答案】(1)4;水分
(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呼吸;消耗了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解析】(1)(2)表中由两组对照,1和4变量是水分,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3和4变量是温度,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同时产生了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减小。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槽的水被外界大气压入烧杯内,使大烧杯内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
28.(8分)已知甲酸(HCOOH)与浓硫酸共热到60-80℃可发生脱水型的分解反应,并由此而制得CO气体。实验室用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后制取CO时,常不需加热,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试管内倒入一定体积的甲酸,然后再小心、缓慢地沿试管壁倒入等体积的浓硫酸,这时可见试管内液体分上、下两层,在两层液体的界面处有少量气泡,轻轻振动试管,可见液体交界面气泡增多,改变振动的力度可控制气泡产生的速率。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述方法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用该法制CO不需加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上操作方法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具支试管(试管侧壁有一支管,如左图所示)在实验室有多种用途,某校实验创新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取CO气体、用CO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氧化产物的实验装置。请说出该装置中三支具支试管的支管所具有的共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COOH
CO↑+H2O(2)甲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可释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液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3)由于甲酸和浓硫酸密度不同所以甲酸在上层,浓硫酸在下层,反应在两液体的界面发生,振动试管可使两反应物相互混合、溶解,增大反应物相互间的接触面而加快反应速率(4)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导出,并进行下一个反应【解析】(1)甲酸(HCOOH)与浓硫酸共热到60~80℃可发生脱水型的分解反应,即反应物为甲酸,生成物为水和一氧化碳,条件是浓硫酸和加热60~80℃,所以方程式为HCOOH
CO↑+H2O.故填:HCOOHCO↑+H2O;(2)甲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可产生大量的热,使反应液温度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所以不需要加热.故填:甲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可产生大量的热,使反应液温度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3)甲酸和浓硫酸密度不同,反应在两液体的界面发生,振动试管可可使两反应物相互混合、溶解,调节两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填:由于甲酸和浓硫酸密度不同所以甲酸在上层,浓硫酸在下层,反应在两液体的界面发生,振动试管可使两反应物相互混合、溶解,增大反应物相互间的接触面而加快反应速率.(4)具支试管(试管侧壁有一支管,如左图所示)在实验室有多种用途,某校实验创新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取CO气体、用CO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氧化产物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三支具支试管的支管所具有的共同作用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导出,并进行下一个反应;故填: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导出,并进行下一个反应。29.(6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温度恒为25℃或40℃.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请回答(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pH浓度/(mg•L-1)H2O2Fe2+①为②③提供参照25320416.8②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251020416.8(2)进一步实验发现,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请从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3)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根据图示信息,请写出迅速停止反应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答案】(1)40;3;204;16.8
探究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易分解(3)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解析】(1)对比实验的基本思想是控制变量法,温度相同时,变化浓度,在浓度相等时,变化温度,故答案为:40;3;204;16.8;探究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根据实验数据内容可以看出温度升高,降解反应较难发生,由于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易分解,所以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故答案为: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易分解;(3)根据实验数据内容可以看出,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就可使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故答案为: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30.(8分)为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科和小丽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为5欧。实验次数一二三电压/V1.01.52.0电流/A0.20.30.4(1)如图甲,若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则待接导线应与______相连(填字母);(2)闭合开关,小科发现电压表指针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则故障可能是______。(3)小科排除故障后,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是______。(4)小丽用另一组同规格器材进行实验,获得的数据作出U-I关系如图乙,发现与预期结果不一样,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______。【答案】A电阻R短路(或电压表断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左,电压表未调零且指针偏右,前两种同时存在【解析】【详解】(1)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的阻值变小,说明接入阻值长度变短,由此可知,滑动变阻器是右下接线柱A接入电路。(2)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排除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定值电阻两端无电压,即说明R被短路(或电压表断路)。(3)由表格数据知道,电压变大,电流变大,比值不变。由此得出结论为: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4)由图乙知道,当电流为0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右;或者是电流表没有调零,指针偏左。
31.(6分)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并使________三者在同一高度上,于是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2)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
(3)小金用同样的装置,只是换了个凸透镜做实验,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与(1)相同但小金在透镜右侧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凸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光屏中心(2)倒立等大实像;20cm(3)换的凸透镜焦距大于或等于40厘米,所以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得不到实像【解析】(1)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并使凸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光屏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上,于是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2)根据图片可知,此时物距u=f=40cm=2f,所以光屏上像的性质为:倒立等大实像;焦距为20cm;
(3)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是:换的凸透镜焦距大于或等于40厘米,所以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得不到实像。
32.(6分)亚硫酸盐的一些性质和碳酸盐的性质类似,如:Na2SO3(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BaSO3(亚硫酸钡)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工业上常用NaOH来吸收SO2气体;现有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请选用下列试剂:盐酸、稀硫酸、蒸馏水、Ba(OH)2溶液、Ba(NO3)2溶液[已知Ba(NO3)2溶液呈中性]、pH试纸、石蕊指示剂,仪器自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该样品中NaOH是否反应完全,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⑴取少量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用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⑵用试管取少量该样品溶液;⑶往试管中逐滴加入________,到________时,停止加入;⑷后续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则NaOH已完全反应;【答案】(3)硝酸钡[或Ba(NO3)2]溶液;不再产生沉淀;(4)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溶液呈中性;(或加石蕊,不变蓝)【解析】【解析】(1)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钠呈碱性,而氢氧化钠也呈碱性,所以在这里若验证氢氧化钠的存在必须先除去亚硫酸钠,根据所给的试剂可以知道应该选择只能和亚硫酸钠反应而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
(2)除去亚硫酸钠后,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如果呈中性,那么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详见答案。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33.(7分)如左图所示是一种适合北方冬季使用的电热加湿器,其工作原理:加湿器水箱中部分水通过进水阀门进入电热槽中受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扩散装置喷入空气中从而提高空气湿度。下表是小明从产品铭牌上摘录的电热加湿器部分参数,其发热电路如右图所示,R1、R2为阻值相同的发热电阻,1、2、3、4为触点,S为旋转型开关,通过旋转可以实现档位的转换。额定电压220V额定最大发热功率400W水箱容积4L适用面积40~60(1)小明在开始加热前测得水温为20℃,电热槽内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若从加热到沸腾最短时间为3分钟,则该电热槽中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不计热损失,c水=4.2×103J/(kg℃),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R1的阻值为多少?(3)该加湿器在低档时的发热功率是多少?【答案】(1)0.21kg;(2)121Ω;(3)200W。【解析】(1)加热时间最短时,电热槽的发热功率为400W且不考虑热量的损失由W=Pt和Q吸=cm(t-t0)可得:Pt=cm(t2-t1),即400×3×60s=4.2×103J/(kg℃)×m×(100℃-20℃),解得:m=0.21kg;
(2)电热加湿器在高档时,R2被短路,电路中只接入R1,由可得:,解得R1的阻值121Ω,所以R2也为121Ω;(3)当加湿器在低档时,R1与R2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低档时的发热功率:
。34.(7分)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金自制了一个杆秤,如图。秤杆、秤钩及秤纽的总质量为0.05千克,秤砣的质量为0.1千克,秤钩悬挂处A与秤纽O间的距离为4厘米。(1)已知秤杆、秤钩及秤纽组成的系统重心在O点。挂上重物后,将秤砣移至距O点16厘米的B处时,秤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求所挂重物为质量与手提秤纽O的拉力?(2)称完以后,小金发现使用的秤砣生锈了,则称得的质量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答案】(1)0.4;5.5;(2)偏小。【解析】(1)∵杠杆平衡,F1L1=F2L2,∴GA×OA=GB×OB,即:mAg×OA=mBg×OB,又∵OA=4cm,OB=16cm,∴被称物体的质量:mA===0.4kg;手提秤纽O的拉力为:F=(
mAmB0.05kg10N/kg=(0.1kg0.4kg+0.05kg)×10N/kg=5.5N;(2)小金发现使用的秤砣生锈了,即mB增加了,据mAg×OA=mBg×OB可知,mAg×OA不变,则OB将减小,即则称得的质量变小了。35.(5分)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5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重量为10N、体积为80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驾驶员劳动合同解除条件与雇佣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买卖居间与车辆保险代理合同2篇
-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产品质量先期策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大型活动组织与管理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酒店入股与民宿产业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医疗设备采购与销售合作协议2篇
- 2024版有关物业管理合同范文
- 二零二五年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外包合同3篇
- 铜仁学院《销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瑜伽馆投资入股与瑜伽用品供应合同3篇
-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医院骨科2025年带教计划(2篇)
- 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制度执行细则
- 2024-2030年中国通航飞行服务站(FSS)行业发展模式规划分析报告
- 机械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手册
- 地系梁工程施工方案
- 藏文基础-教你轻轻松松学藏语(西藏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2024电子商务平台用户隐私保护协议3篇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医学教程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课件
- 内分泌系统异常与虚劳病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