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28:方、放、非_第1页
【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28:方、放、非_第2页
【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28:方、放、非_第3页
【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28:方、放、非_第4页
【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28:方、放、非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28:方、放、非

120个考纲实词+其他常考实词

【实词积累】

【名句导引】

1.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2.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

今日积累:(82)方(83)放(84)非

(82)方fang

词性词义典例及出处

①相并的两船方,并船也(《说文•方部》)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②方圆,周围

荆之地方千里(《墨子•公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③区域,地方

(1)名词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论积贮疏》)

④指大地戴圆履方(《淮南子•本经训》)

⑤方向,方位相与枕藉平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⑥道,道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①并,并排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⑵动词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演渴之水,比诸大江(《天

②比拟

演论》)

①四方形的方首,长胫(《促织》)

(3)形容词

②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传》)

①表示将要成为事实,将要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②表示事情己经成为过去。伐山取村,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⑷副词

方才,刚

③表示正在进行。正,正在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记》)

(5)介词当,正当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游褒禅山记》)

(6)合成词比拟,比较胡中无花可方坦(《于阅采花》)

【成语助记】

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

倔强、顽固。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大政方针: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戴圆履方: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

间。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方便之门: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方寸不乱: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方寸万重:方寸:指心。万重:多话。心里头有千言万语。

方领矩步: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方衲圆凿:柄:梯头;凿:梯眼。方衲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方头不劣: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方外之人;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高考链接】

(2018•全国卷)方务去前之苛方:正,正在

(2012•辽宁卷)诸人成以君方乐广方:比拟。

(83)放fang

词性词义典例及出处

①远出,委派。指既而胡即熬宁夏知府(f谭嗣同》)

京官外任

屈原既成,游于江潭(《渔父》)

放逐义看而自立(《项羽本纪赞》)

②放逐

虽放流,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屈原列传》)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③放纵,放任

放僻邪侈,无不为矣(《齐桓晋文之事》)

(1)动词

④发放陈州放粮(《三侠五义》)

⑤释放、放置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⑥安置沉吟也拨插弦中(《琵琶行并序》)

⑦散放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尚书.武成》)

⑧走失,散失人有鸡犬抽,则知求之(《孟子・告子上》)

⑨借钱给别人,收这倪二是个泼皮,专放重利债(《红楼梦》)

取利息

⑩开放江县红梅已放春(《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⑵副词尽兴,尽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合成词狂傲放肆则辞以放筝,兄则以妪(《庄子•庚桑楚》)

【成语助记】

放刁撒泼:放:使用;刁:无赖,刁滑;撒泼:蛮不讲理。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

形容极不讲理。

放饭流歆:歆: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放歌纵酒: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

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放辟邪侈: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放任自流:听凭自然的发展,不加领导或过问。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

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放言遣辞: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占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放纵驰荡:放纵:无拘束。驰:乱跑。荡:游荡。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形容不求进步,

到处游荡。

(84)非fei

词性词义典例及出处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

①反对,货怪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亦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人芈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用在判断句中,相此物故亦西产(《促织》)

(1)动词当于“不是”

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段太尉逸事状》)

登高而招,臂亦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③无,没有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珠、猗顿之富也

(《过秦论》)

⑵名词错误以是为非,以吉为凶(工战国策・楚策》)

(3)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

汝芈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训俭

①多用在叙述、描写

⑷副词句中,相当于“不”示康》)

②除了,除非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成语助记】

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含贬义。

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

之处,应予以谅解。作谓语,用于人或事情等。

想入非非:非非:原为例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丰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

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含贬义。

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形容人、事、思想

等。

是古非今: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推导助记】

“非”是象形字,金文像两翅相背,表示违背、违反,“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

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II)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非:责难,认为不对

(2018•浙江卷)太初(颜太初,人名)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非:不是

(2017•全国卷川)发人之墓,非盛德事非:不是

(2017•天津卷)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非:费难,认为不对

【强化练习】

一、填写词义

(1)方正之不容也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2)秦土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土》)

(3)方七百里____________(《愚公移山》)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方首,长胫(《促织》)

(6)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游褒禅山记》)

(1)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2)沉吟放拨插弦中(《琵琶行并序》)

(3)虽放流,眷顾楚国,心系怀王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4)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5)白日放歌须纵酒(《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

(7)放僻邪侈,无不为矣(《齐桓晋文之事》)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