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45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A.胰岛素B.结晶牛胰岛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素2、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接触性传染病.下列预防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饭前便后勤洗手。

B.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D.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3、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最高单位分别是()A.属和界B.种和界C.界和种D.纲和界4、下列动物中,属于线形动物的是()A.蛔虫、线虫B.涡虫、蛔虫C.海葵、线虫D.线虫、绦虫5、下列不能用做组织培养材料的是()

A.叶片。

B.花药。

C.花粉。

D.导管。

6、蟋蟀的发育与蜜蜂的发育相比;蟋蟀不经历的发育阶段是()

A.受精卵。

B.成虫。

C.蛹。

D.幼虫。

7、下列有关种子萌发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B.茎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C.叶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D.主干和侧枝都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8、【题文】下列不属于两栖类特征的是A.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B.幼体用鳃呼吸C.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D.成体能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不包括()A.容易感染病毒B.容易诱导变异C.受季节影响小D.繁殖速度快10、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1、如图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B.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慢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D.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12、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特征的是A.有花、果实和种子B.种子裸露C.无果皮D.有果皮1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棉花的细绒与长绒B..豌豆的髙茎与矮茎C.桃花的红花与白玉兰的白花D.人体的有酒窝和无酒窝14、【题文】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A.杀虫剂使用之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B.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C.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D.害虫通过生存竞争实现了自然选择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蘑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比一般蔬菜、水果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的含量都要高;所以蘑菇常是饭桌上的美味,而且许多人更喜爱野外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蘑菇.蘑菇生存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和____.16、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从_________、从水生到陆生。17、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______.(判断对错)18、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和。19、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经常危害人类和家畜的生命,所以应该全部消灭____.20、近视一般是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过长造成的。佩戴镜矫正。21、种子中的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____、____、____和____组成.22、根据动物行为____来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____的,由____决定,如蚂蚁筑巢,蜜蜂采蜜.____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或积累生活经验获得的,如:黑猩猩用树枝“钩”白蚁吃.23、林伟同学在探究种子呼吸作用时将萌发种子装入一个密闭的实验装置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部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表示氧气变化的曲线是____,说明萌发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____(填“释放”或“吸收”)氧气。

(2)另一条曲线表示温度的变化,说明萌发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___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4、生物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植物到动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30分)25、【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6、【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7、【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8、玉米种子由_____、胚和_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胚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部分组成。29、下图是某植物细胞,请据图作答:(10分)(1)图中⑤是,⑥是(2)图中②是,其主要作用是(3)对生物的传种接代起重要作用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内。(4)在细胞分裂中,变化最明显的是【】___,细胞分裂前后遗传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_(填变多或不变)(5)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主要不同是【】【】和细胞壁。(6)细菌与该细胞相比主要的区别是30、【题文】(9分)养蚕织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图表示桑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蚕的发育经历____时期,这种发育过程从幼体到成体有较大的变化,称为____。

(2)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

(3)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他们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____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蚕和子代蚕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推测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____。

(4)2008年,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____,这个事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

(5)蚕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请你列举两个事例:____

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试题分析:1965年,王应睐等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考点:生物学史【解析】【答案】B2、D【分析】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选项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饭前便后勤洗手、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均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故选:D

【解析】【答案】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3、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单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以及各等级单位之间的关系。【解答】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故选B。

【解析】B4、A【分析】略【解析】A5、D【分析】

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受精卵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细胞以高度分化,而且导管细胞是死亡的细胞,不能进行组织培养.

故选: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

6、C【分析】

昆虫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如蝶、蚊、蝇、菜、蝶、蜜蜂,蚕等.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差别不大,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所以蟋蟀的发育与蜜蜂的发育相比;蟋蟀不经历的发育阶段是蛹.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昆虫的发育方式.解答时可以从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7、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由胚根发育成根,由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供胚芽、胚轴、胚根发育。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种子的萌发。【解析】【答案】C8、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两栖动物的精子与卵细胞是在体外结合成受精卵的;所以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青蛙的幼体叫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是青蛙用肺呼吸,用四肢游泳或跳跃,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因此这种发育叫变态发育。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和生殖特点。【解析】【答案】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AB【分析】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故选:AB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

植物的组织培养知识难度一般,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解析】【答案】AB10、AD【分析】解:A;具有保护色变异的野兔在与鹰的生存斗争过程中更容易生存下去;而具有锐利视觉变异的鹰在与野兔的生存斗争中更容易捕获到野兔,在长期的相互选择中,形成了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A正确;

B;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错误;

C;蛇属于爬行动物;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但仍然可以爬行,C错误.

D;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因此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D正确.

故选:A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无论哪一种生物,无论其高等、低等、简单与复杂,现在能够正常地生活在地球上,就说明其适应现在的地球环境,否则的话就已经被淘汰掉了.【解析】【答案】AD11、BC【分析】解:A;①是嫁接;②是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因此①②是无性生殖;③种子繁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是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A正确.

B;②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可以加快植物的繁殖速度,B错误.

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根;C错误.

D;①是嫁接;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方式的一种,D正确.

故选:BC.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①是嫁接;②是组织培养,③种子繁殖.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区分植物的生殖方式.【解析】BC12、B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祼子植物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祼子植物的特征,注意与被子植物特征的区别。

【解答】

种子植物包括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着,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繁殖;被子植物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为双受精,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繁殖。因此种子裸露和无果皮属于祼子植物的特征,故BC符合题意。

故选BC。【解析】BC13、BD【分析】解:A;棉花的细绒与长绒;是棉花的粗细绒与长短绒,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

B;豌豆的髙茎与矮茎;是豌豆高矮的不同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正确;

C;桃花的红花与白玉兰的白花;是两种生物,不是同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

D;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人酒窝的有无,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BD.

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解析】BD14、A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杀虫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害虫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解析】【答案】AB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水温度有机物【分析】【解答】细菌外面有荚膜保护;遇到不良环境时看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个体微小,生殖能力强.因此细菌真菌分布广泛.细菌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故答案为:水;温度;有机物。

【分析】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类,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子实体是蘑菇长出地面的地上部分,样子很象插在地里的一把伞.地下还有白色丝状,到处蔓延的菌丝体,这是蘑菇的营养体部分,吸水分和有机物.蘑菇的生存不需要阳光.16、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生物进化的规律;生物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析】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

17、√【分析】解:病毒是一类形体十分微小的生物;形体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所以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形态特点.病毒的形态各异;多种多样.

病毒是形体最微小的一类微生物,可和细菌、真菌的形体进行对比.【解析】√18、略

【分析】试题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资,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道防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人体的三道防线。【解析】【答案】皮肤黏膜19、略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个基因库只有一种生物.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经常危害人类和家畜的生命,但是如果彻底消灭干净,生物多样性将会减少;狼的独特基因库将会消失.狼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占据一环,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数量过多过少对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狼等凶猛的动物要控制数量,而不是彻底消灭干净.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和价值方面来分析.

20、略

【分析】试题分析: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解析】【答案】晶状体前后径凹透镜21、略

【分析】

我们知道大豆种子种子主要有种皮;胚构成.而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其中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它们最终发育成幼苗,所以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

故答案为: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种子的结构.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幼体.

22、略

【分析】

根据动物行为获得途径来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望梅止渴,听到上课铃响了就进教室等.

故答案为:获得途径;生来就有的;遗传物质;后天性。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23、B吸收释放【分析】【解答】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1)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因此密闭的实验装置中的氧气越来越少,因此图中表示氧气变化的曲线是B,说明萌发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吸收氧气;

(2)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使密闭的实验装置中的温度越来越高,因此A曲线,说明萌发种子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释放能量。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只有活种子才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能量。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4、×【分析】试题分析: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题干中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解析】【答案】×五、其他(共3题,共30分)25、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或用澄清石灰水检验)26、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和发酵原理的应用.解答此题结合图中的现象从酵母菌发酵现象;发酵原理和发酵原理的应用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观察到瓶中液体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这是酵母菌分解蔗糖产生的气体.

(2)酵母菌进行发酵;分解蔗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小气球会膨胀起来.

(3)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目的是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触.

(4)酵母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是因为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5)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酵母菌在有氧气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用于制作蒸馒头、面包.没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彻底,产物是酒精、二氧化碳和少量能量,用于酿酒.

故答案为:(1)产生气泡;(2)小气球会膨胀起来;因为酵母菌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3)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触;(4)酵母菌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5)制作面包;制作馒头等.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酵母菌的发酵现象、发酵原理和发酵原理的应用.【解析】【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产生气泡(2)小气球会膨胀起来,因为酵母菌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3)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触(4)酵母菌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

(5)制作面包、制作馒头等27、略

【分析】【解析】

考点: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鳍的作用是游动及平衡的器官;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

解答:解: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背鳍;所以我们将观察到鱼体侧翻(失去平衡)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尾鳍;所以我们将观察到不能控制前进的方向.

(3)丙图中的鱼未作任何处理;应是对照组,其对照作用.

(4)要注意在捆绑鱼鳍时动作要轻缓;不能对鱼造成伤害,以免使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1)背;鱼体侧翻(失去平衡);(2)尾;前进缓慢或不能控制前进的方向(答对一点即可).(3)对照;(4)动作要轻缓,不能对鱼造成伤害(意思正确即可)

点评:明确鱼的各种鳍的位置及作用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解析】【答案】(6分)⑴背、鱼体侧翻(失去平衡);⑵尾,前进缓慢或不能控制前进的方向(答对一点即可)。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