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选修6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选修6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选修6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选修6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选修6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选修6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下列遗产的特色与其价值对应正确的是。

①孔庙;太庙、故宫等建筑——彰显文化传承。

②西藏布达拉宫等边陲明珠——见证民族交融。

③长城;运河等遗产——沟通南北的经济与文化。

④敦煌莫高窟等丝路宝藏——印证文明交流互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图是我国著名建筑的一幅布局图;对于这一建筑解读不正确的是。

A.造园师按照“壽”字布局,寓意“福寿绵绵”B.甲轴线叫千步廊,是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C.乙轴线上自北向南排序有四大部洲、智慧海、佛香阁D.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3、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指出,北京建筑的整个系统是有传统、有活力、最特殊、最珍贵的艺术杰作。遗憾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城市改扩建,整座城市的面貌大变,已不符合世界遗产所要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只能拆整为零,将一些保存完好的地方申报世界遗产。北京境内有一处文化遗产,它始建于15世纪上半叶,以设计巧妙、布局严谨、结构奇特、装饰华丽为特征,四周古松环抱,古柏参天,是文化与环境协调一致的经典范例。该文化遗产是A.天坛B.颐和园C.故宫D.清东陵4、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细腻地塑造了一个在梦中得到爱情,因对爱情的渴望而死,又因为爱情的追求而复生的少女杜丽娘的形象。其中扮演杜丽娘的演员按昆曲的脚色划分应是A.生B.旦C.净D.末5、“面对这个巨大的建筑,任何人可能感到气馁;但由于柱式的采用,人们不再与整个建筑物联系当人同整个建筑相比时,人是多么地小,但当他只要同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相比时,他就显得大多了。”《剑桥艺术史》该段材料描述的建筑是A.奥林匹亚遗址B.雅典卫城C.罗马大斗兽场D.万神殿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北京故宫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永乐年间;夺得帝位的朱棣,为了达到威镇北方;控驭全国的目的,迁都北京,于是迫使全国的农民、军士、工匠修建了比南京更为壮丽的北京宫殿。

——摘编自万依等《故宫——东方建筑的瑰宝》

材料二世界上的建筑师看过北京故宫以后;无一不发出赞美和惊叹。这一建筑早已达到最高的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恭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达到任何文化都难以超越的程度。它的组织方法;构图意念,绝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管在技术上、艺术上,它都是继承了伟大的传统而来的。

——摘编自李允鉌《华夏意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棣在北京修建宫殿的目的,指出北京故宫的布局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故宫的文化遗产价值。7、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材料一中雕塑的名称。并以《创世纪》为例;说明“米开朗基罗是一个善于用人体来表达思想的艺术家”。

材料二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基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米开朗基罗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又译作布拉曼特)设计的平面。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时,已经造到了穹顶鼓座。后来,由泡达和封丹纳大体按照他设计的模型完成了穹顶。圣彼得大教堂成为这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的不朽的纪念碑。——摘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2)圣彼得大教堂被视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的不朽的纪念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米开朗基罗在其中的贡献。

材料三“这(引者注:指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需要而且产生了在思考力上、热情上和性格上,在多才多艺上和学识广博上的巨人的时代。——摘编自恩格斯《自然辨证法·导言》(3)结合所学,简述16世纪的罗马是如何孕育时代巨人的。8、纪念奥斯维辛的意义不仅是见证人性的扭曲;更是修复战后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40年4月希特勒下令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到1945年该营解放时;该营注册编号的囚犯逾40.5万人,其中1/3为女性。除小部分从事修膳和建筑劳动外,囚犯大多从事冶金;矿山和其他工业的劳动。大批犹太人被押解到集中营。据推测,五年中因疾病被处决、被毒气室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其中30万人是注册编号的囚犯。

——(德)古德龙·施瓦茨《纳粹集中营》材料二意大利作家莱维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惨绝人寰的大屠戮记忆的建构理念和书写方式是犹太思维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他强调“不要把对大屠杀的反思‘降格’为专属犹太人的生存;道德或宗教问涉及对整个现代性工程本身的反思;从而把避免欧洲犹太人遭受的悲剧再次发生当成我们必须承担的普遍责任。”

——黄文凯、王晓燕《普里莫·莱维的奥斯维辛文学书写》材料三令人惊讶的是;这座闻名海内外的国家级博物馆,在其战后60多年建馆史上,从未新建一处新馆,其展厅就设在集中营的囚室内,工作人员用高倍显微镜,从营员的皮鞋(文物)中找出如芝麻粒大小的各种虫子,钉在大头针上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相应的治理办法,还将成堆的僵硬变形的皮鞋进行软化和着色处理,修旧如旧。

——朱成山《原样原貌的奥斯维辛遗址保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所制造的人间罪恶,并指出这些罪恶所暴露出的本质。

(2)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在纪念奥斯维辛的侧重点上有何不同?有人认为,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是反映了德国法西斯的罪行,因而这一文化遗产的警示意义只局限于欧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化遗产入选标准的角度,对这一看法进行评议。9、奥斯威辛集中营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欧洲各地来的犹太妇女;男人和儿童被押解到奥斯威辛集中营。到达后即被谋杀的人数大大高于作为囚犯送到集中营去的妇女和男人的数字。据美国历史学家劳尔·希尔贝格推测;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存在的五年中,因疾病被处决、在毒气室中被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400万。

——(德)古德龙·施瓦茨《纳粹集中营》材料二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法案,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馆内耸立着奥斯威辛纪念碑,并在周围划定了一个默哀区,以示对死难者的深深哀悼。馆内陈列着绞死集中营头目赫斯的绞架以及法西斯潜逃时来不及运走的2吨头发和一些饰物;用具乃至儿童靴鞋等遗物,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表示,希望这种丧失人性的卑劣行径以后永远不要再重演。

——胡德坤主编《世界遗产》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说明其实施暴行的理论根源。

(2)1947年,波兰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1979年,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符合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哪些标准?10、建筑语言文化的选择是一种传统;美学、地理文化的选择;也是一种制度、观念、哲学文化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西岐山周原有一周天子宗庙建筑遗址。整个建筑布局由南而北为影壁;门道、前堂;过廊居中,后边为后室,南北构成一中轴线;东西两侧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由前至后又形成前院、中院和东西小院,中院和两小院四周有回廊,布局井然有序。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一卷)材料二故宫建筑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紫禁城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中轴线的两侧对称分布着其他次要建筑。宫内的建筑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布置。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内廷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寝,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向正南方。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材料三雅典卫城的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布局自由活泼,没有明确的轴线。尽管卫城呈现不规则的布局,景观画面并不对称,但整个建筑群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雅典卫城因帕特农神庙的统率作用而成为一个整体。帕特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形制最庄严,雕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卫城的其它建筑物如伊瑞克提翁神庙,装饰性强于纪念性,起着陪衬和烘托的作用。总而言之,雅典卫城建筑群的整体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据谢飞飞的《雅典卫城建筑群布局特色》等改编(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用一句话归纳陕西岐山周原周天子宗庙建筑布局体现的文化原则,并列出这一文化原则在中国明清时期传统的人类居住地中被充分遵循的两个实例。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指出北京故宫“外朝”与“内廷”建筑风格的显著区别,扼要分析北京故宫与雅典卫城在整体布局上的主要差异。

(3)关于北京故宫与雅典卫城建筑语言文化的选择,不少人认为这就是古代东、西方国家两种不同制度、观念、哲学文化选择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有两种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北京故宫体现了礼制等级和皇权至尊的思想,请结合北京故宫建筑所体现的重要政治理念予以阐释②雅典卫城体现了人文主义倾向,请结合雅典卫城的建筑特色予以说明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之皮黄(按:指京剧)由昆曲变化之明证厥有数端;徽;汉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北京之皮黄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嗓,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而迥非汉调,徽班老伶无不擅昆曲,长庚、小湘无论矣,即谭鑫培、何桂山、王桂官、陈德霖亦无不能之其举止、气象皆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此又由昆曲变化的确实证据。

——陈彦衡《旧居q丛谈》材料二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18世纪之前的400年,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昆曲一直以一种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18世后期,地方戏开始兴起,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至此就开始走下坡路。

材料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但是,在自身继承;发展和生存上,昆曲的现状却令人堪忧。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剧在哪些方面对昆曲有所吸收?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昆曲后来为什么会走下坡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昆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哪些困难?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集权性的城市规划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成为罗马独特的艺术形式。罗马最著名的公共建筑当然就是竞技场,这个巨大的圆形空间,可以同时容纳五万人。圆形空间可以适应同时涌入或疏散众多观众。五万人同时进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竞技场以分散在圆形各边的拱门,依据编号,使观众分流,从不同的方向进出,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难题。——摘编自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材料二詹天佑在修建滦河大桥时,多方测量滦河水流地址等情况,新选桥址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不顾塞外飞沙走石,风吹日晒,在深谷和崖间测绘,记下各种第一手资料。他勘测三条路线,反复掂量施工成本,难度,铁路效益,最后定为关沟线。——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请写出罗马“最著名的公共建筑”的名称以及建成时间。并说明罗马如何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解决人口拥挤的难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詹天佑在建造中国铁路过程中的创新之举,以及体现的科学精神。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3、(加试题)昆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塊宝,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蓬勃发展的时期。新剧作不断涌现,深受观众喜爱。然嘉庆三年(1798),苏州官府设立《钦奉谕旨给示》碑,碑文中有“扬州向习昆腔,近有厌旧喜新,皆以乱弹为新厅可喜,转将素习昆腔抛弃,流风日下,不可不严行禁止”的文字。

——人教版《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材料二白先勇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何为昆曲新美学?即古典美与现代感的结合。业内多数人也认为昆曲最基本的曲牌、声腔、程式是不能变的,融入现代舞台的声光电技术,则是允许的。此外,回到历史去把捉昆曲流脉,也是戏曲理论界一直在做的事情。昆曲讲究活体传承,必须“活”在人身上。据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指的新剧作并概括昆曲受到挑战的原因。

(2)如何拯救和保护昆曲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昆曲要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元素。第二种观点主张昆曲应保持原生态形式,不能创新。结合所学,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予以阐述。(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康照到宣统年间,雷氏家族连续八代主持或参与设计皇家建筑。雷家工匠先做烫样(建筑模型)御览钦准后再绘制施工图。立体可折卸的烫样展示了建筑内部梁结构;平面的图档绘制出建筑环境,大小比例等;有些还细化到室内装修、家具和陈设这些精准描绘的烫样和图档有助于还原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真实地位。2007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类型图像备注烫样模型

圆明园“天地一家春”立体模型,原建筑已毁于战火;总样总设计图

《清西陵全图》,图中所有陵寝配合山川形势,因地制宜,“虽为人作,宛如天开”。立样立体设计图样

圆明园“方壶胜境”铜龙陈设立样,描绘了铜龙及石座尺寸及细节平格样二维平面上的三维信息图样

按比例绘制格网,在交点处标注高程数据,与西方“数字高程模型”的技术核心原理一致。——据《国家宝藏》(第二季)解说词整理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的“记忆”,都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

请围绕“中国记忆”的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③长城主要是在北方,不能沟通南北的经济与文化,故③错误。①②④对应及表述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2、D【分析】【详解】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北京故宫,与图示的建筑群不符,但符合题意,故选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建筑群是万寿山建筑群,万寿山建筑群由造园师按照“壽”字布局,寓意“福寿绵绵”,甲轴线叫千步廊,是世界上最长的彩绘长廊,乙轴线上自北向南排序有四大部洲、智慧海、佛香阁,ABC的解读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坛建于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即人神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4、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旦为女性角色,扮演“少女杜丽娘”的演员按昆曲的角色划分应是旦角,故答案为B项。生、净、末的角色都是男的,排除A、C、D项。5、C【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可知,该建筑是指古罗马斗兽场,故选C;由材料“同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可知,该建筑为罗马风格,AB属于希腊风格,排除;是古代罗马城中心供奉众神的神殿,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不符合“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排除D。二、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6、略

【分析】第(1)问;“目的”依据材料一中的“为了达到威镇北方;控驭全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安定北方、控制全国、显示皇权至上等角度概括。“特点”,依据所学知识,从前朝后寝、沿中轴线排列、对称格局、以三大殿为中心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这一建筑早已达到最高的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恭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达到任何文化都难以超越的程度。它的组织方法、构图意念,绝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管在技术上、艺术上,它都是继承了伟大的传统而来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是人类创造力的杰作、超越时代的产物、伟大传统的体现等角度回答。【解析】(1)目的:安定北方;便于控制全国;显示皇权至上。

特点:前朝后寝;沿中轴线排列;对称格局;以三大殿为中心。

(2)价值:人类创造力的杰作;超越时代的产物;伟大传统的体现。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片为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

说明:结合所学可从《创世纪》这一壁画的内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入手分析。从壁画的内容上看;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他们强健的体魄和突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这是一个人类能够创造世界的时代;从这幅壁画蕴含的精神内核上看,它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座丰碑。

(2)结合所学从继承和发展两方面入手分析。首先是继承;圣彼得大教堂的涉及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布拉曼特设计的平面;其次是发展,在建造圣彼得大教堂过程中,米开朗基罗为解决教堂圆顶跨度过大又没有立柱支撑的难题,其专门设计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并用辐条状的肋进行加固。

(3)结合所学可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入手分析。从经济上看,16世纪的罗马,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发展;从文化上看,16世纪初,罗马成为文艺复兴新的中心;从社会角度看,当时的罗马教皇热衷于保护罗马帝国遗迹,重用一大批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解析】(1)名称:《哀悼基督》。(或《圣殇》)说明: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他们强健的体魄和突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这是一个人类能够创造世界的时代。这幅壁画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座丰碑。

(2)抛弃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布拉曼特设计的平面。为解决教堂圆顶跨度过大又没有立柱支撑的难题,设计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再用辐条状的肋进行加固。

(3)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6世纪初,罗马成为文艺复兴新的中心;罗马教皇热衷于保护罗马帝国遗迹,重用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罪恶:根据“除小部分从事修膳和建筑劳动外;囚犯大多从事冶金;矿山和其他工业的劳动。大批犹太人被押解到集中营”得出不仅是苦役营;根据“五年中因疾病被处决、被毒气室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得出更是大规模毒杀犹太人的屠宰场。本质:根据所学可知,奥斯威辛集中营充分暴露出纳粹法西斯的反人类本性。

(2)不同:根据“把避免欧洲犹太人遭受的悲剧再次发生当成我们必须承担的普遍责任”得出材料二侧重精神反思;根据“这座闻名海内外的国家级博物馆”得出材料三侧重保护物质遗存。根据所学;可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完整性;真实性、标作、价值等角度进行评议。可以奥斯威辛集中营保存了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方式的完整性;奥斯威辛集中营保留了真实的屠杀行径,是灭绝人性历史的真实呈现;为特殊意义的事件,目的是提醒人类牢记历史,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罪恶和暴行重演;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全人类了解二战黑暗历史的宝贵资源等分析评议。

【点睛】【解析】(1)罪恶:不仅是苦役营;更是大规模毒杀犹太人的屠宰场。

本质:充分暴露出纳粹法西斯的反人类本性。

(2)不同:材料二侧重精神反思;材料三侧重保护物质遗存。

条件:完整性:奥斯威辛集中营保存了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方式的完整性。

真实性:奥斯威辛集中营保留了真实的屠杀行径;是灭绝人性历史的真实呈现。

标作:为特殊意义的事件;目的是提醒人类牢记历史,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罪恶和暴行重演;是一种警示文化遗产。

价值: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全人类了解二战黑暗历史的宝贵资源;提醒人们除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亚洲更有南京大屠杀。9、略

【分析】【详解】

(1)材料一中“因疾病被处决;在毒气室中被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400万”反映出纳粹虐待甚至是屠杀犹太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还强迫犹太人做苦役;其理论根源依据所学可知是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

(2)关于目的:依据材料二中“希望这种丧失人性的卑劣行径以后永远不要再重演”等信息可知其目的在于警示后人。关于标准:根据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可知,奥斯威辛集中营符合其中两条:真实而完整,与二战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解析】(1)暴行:强迫犹太人充当苦役;虐待和屠杀犹太人。

根源: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

(2)目的:让世人牢记这段黑暗血腥的历史;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

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10、略

【分析】【详解】

(1)原则:综合材料一内容可以看出陕西岐山周原周天子庙具有强烈的等级色彩;因此体现的文化原则是礼制文化。能遵循这一文化原则的实例包括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皖南西递村民居建筑等。

(2)根据“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内廷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寝;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向正南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区别主要在于“外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建筑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差异:根据“紫禁城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这条中轴线上”、“雅典卫城的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布局自由活泼,没有明确的轴线”得出北京故宫中轴对称分布,注重群体的集合性;雅典卫城布局自由,没有轴线,讲究个体的独立性。

(3)本题任选其一展开阐述即可。如选择①,结合所学可知,故宫的整体建筑,渗透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传统礼制思想;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所有建筑面向正南方,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外朝与内廷建筑风格的显著差异,凸现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这些都体现了礼制等级和皇权至尊的思想。如果选择②,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雅典卫城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与自然环境相和谐;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些都渗透着以人为本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解析】(1)原则:礼制文化(或宗法制度;或宗法关系)。

实例: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或平遥古城的古民居建筑);皖南西递村民居建筑(或皖南宏村民居建筑)。

(2)区别:“外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建筑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

差异:北京故宫中轴对称分布;注重群体的集合性(或整体完整性或整齐严肃性);雅典卫城布局自由,没有轴线,讲究个体的独立性(或相对分散性或活泼自由性)。

(3)选择①。故宫的整体建筑;渗透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传统礼制思想;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所有建筑面向正南方,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外朝与内廷建筑风格的显著差异,凸现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这些都体现了礼制等级和皇权至尊的思想。

选择②。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与自然环境相和谐;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些都渗透着以人为本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11、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北京之皮黄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可以得出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清楚;根据材料“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可以得出净角采用阔口堂音;根据材料“徽班老伶无不擅昆曲,长庚、小湘无论矣,即谭鑫培、何桂山、王桂官、陈德霖亦无不能之其举止”,可以得出京剧大家都擅长昆曲。

(2)根据材料“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可以得出昆曲变得日益文雅、繁难;根据材料“地方戏开始兴起,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可以得出地方戏曲的兴起,使得戏曲的发展开始由贵族向大众化过渡。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唱词艰深回答。【解析】(1)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清楚;净角采用阔口堂音;京剧大家都擅长昆曲。

(2)昆曲变得日益文雅;繁难;地方戏曲的兴起;使得戏曲的发展开始由贵族向大众化过渡。

(3)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唱词艰深12、略

【分析】【详解】

(1)联系所学可知;罗马“最著名的公共建筑”是罗马大斗兽场,建成时间是公元80年。罗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来“解决人口拥挤的难题”,根据“中央集权性的城市规划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成为罗马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看出中央集权性的城市规划与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相结合;根据“圆形空间可以适应同时涌入或疏散众多观众”可以看出圆形建筑设计,适应众多观众的同时涌入或疏散;根据“竞技场以分散在圆形各边的拱门,依据编号,使观众分流,从不同的方向进出,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难题”可以看出拱门设计,便于观众分流。

(2)联系所学可知,詹天佑在建造中国铁路过程中的创新之举,包括用新式气压沉箱法修建滦河大桥、设计“人”字形路线减小坡度、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隧道施工困难。根据“多方测量滦河水流地址等情况,新选桥址”可以看出詹天佑的严谨,根据“不顾塞外飞沙走石,风吹日晒,在深谷和崖间测绘,记下各种第一手资料”可以看出求实,联系所学可知,还包括创新精神。【解析】(1)名称:罗马大斗兽场。

时间:公元80年。

解决:中央集权性的城市规划与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相结合;圆形建筑设计;适应众多观众的同时涌入或疏散;拱门设计,便于观众分流。

(2)创新:用新式气压沉箱法修建滦河大桥;设计“人”字形路线;延长坡面,减小坡度;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隧道施工困难。

科学精神:严谨,求实,创新。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问;由材料“扬州向习昆腔,近有厌旧喜新,皆以乱弹为新厅可喜,转将素习昆腔抛弃,流风日下,不可不严行禁止”,得出受到乱弹(花部)的挑战,乱弹(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强烈地吸引观众;由所学知识得出昆曲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

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任选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即可。如主张昆曲要不断创新的观点,需要从昆曲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需要二度创作的舞台表演艺术;只有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即保存昆曲婉转悠扬的声腔特点,又不损失其文学性和戏剧性,才会让广大观众接受等角度阐述。如果主张昆曲不应创新的观点,则要从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活化石”,是“近代百戏之祖”;传统剧目的传承、保留昆曲的原生态形式,也是保持其完整性、真实性的需要等角度阐释。

【点睛】

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解析】(1)作品:《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任答两个)

原因:受到乱弹(花部)的挑战;乱弹(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