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4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把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过一会观察,杯中水都变红了,这主要是因为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②分子很小③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2、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能达到实验本身所需要达到的目的是()A.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B.量取35mL液体。
C.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D.收集氢气。
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15年1月2日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执行下潜科考任务,并首次搭载中国第二批潜航员学员下潜.下列关于潜水器内的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B.分子间的间隔增大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分子总数增加4、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有关氧气的实验,其中相应实验装置有错误的是()A.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B.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C.
氧气的收集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在符号2N、2SO2、2Ca、2H2O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2”的意义是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下列表示水分子的图示为()
A.
B.
C.
D.
7、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可拿回家继续做实验B.实验完毕,要及时洗净器皿,整理好实验用品,擦净桌面,清理水槽C.不说明用量,固体用1-2gE.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E.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8、化学方程式:2Mg+O22MgO读作()A.镁与氧气混合可得氧化镁B.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C.2个镁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D.在点燃条件下,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9、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rm{(}rm{)}A.
导管插入橡皮塞B.
取粉末药品C.
过滤D.
给液体加热10、rm{ag}炭与rm{bg}氧气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反应停止后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是两种气体rm{.}则rm{a}与rm{b}的比值是()
A.rm{a}rm{/}rm{b}rm{漏聞3/8}B.rm{3/8<}rm{a}rm{/}rm{b}rm{<3/4}C.rm{a}rm{/}rm{b}rm{<3/8}D.rm{a}rm{/}rm{b}rm{篓R3/4}11、己知rm{FeO}rm{Fe_{2}O_{3}}rm{Fe_{3}O_{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rm{21}rm{8}则混合物中rm{FeO}rm{Fe_{2}O_{3}}rm{Fe_{3}O_{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rm{(}rm{)}A.rm{9}rm{20}rm{5}B.rm{19}rm{40}rm{33}C.rm{9}rm{20}rm{11}D.rm{5}rm{6}rm{3}12、对于rm{Mg^{2+}}和rm{Mg}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13、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____氧化碳的存在,若二氧化碳过量,二氧化碳又会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氢钙rm{[Ca(HCO_{3})_{2}]}【已知:rm{CaCO_{3}+H_{2}O+CO_{2}篓TCa(HCO_{3})_{2}}】rm{.}向含有氢氧化钙rm{14.8g}的石灰水里缓缓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若生成rm{10g}沉淀,则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为rm{(}rm{)}A.rm{4.4g}B.rm{8.8g}C.rm{13.2g}D.rm{17.6g}14、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正确方法是()
A.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B.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口部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C.夹住后;拇指要放在短柄上。
D.夹住后;拇指不要放在短柄上。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FeS2+____O2-____Fe2O3+____SO2↑
(2)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____
(3)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其在加热时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____
(4)3Cu+8HNO3=3Cu(NO3)2+2NO↑+________.16、初中化学教材“绪言”中;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
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
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⑤钢铁会生成铁锈。
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17、(1)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______.
(2)下列A;B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A中塑料瓶______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可利用密闭的广口瓶内______的变化引起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若______(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则是放热.
(3)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由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学校科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观察.下表是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请你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现象结论______含CuO、C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有黑色不溶物只含______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氧化铜和碳粉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的性质,探究小组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氧化铜和碳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最能说明a试管中氧化铜和碳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18、A、rm{B}rm{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rm{(1)}当rm{A}rm{B}为原子时,rm{X=}______;rm{Y=}______;
rm{(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_,该元素与rm{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rm{(}填“分子”、“原子”、“离子”rm{)}构成的.19、煤、石油、天然气常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rm{(CH}rm{(CH}rm{{,!}_{4}}rm{)}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rm{)}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rm{(1)CH_{4}}从宏观角度看,甲烷是由_____组成的;从rm{(2)}rm{.}20、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空气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在实验室里可用于制取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rm{(}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rm{)}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2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有腐蚀性或有毒为保证安全,必须注意做到闻气味时,不要直接凑到试剂瓶口,应该采用的操作方式是______。22、(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氮气____;②两个氢原子____;③三个铝离子____;④硝酸根离子____;⑤硫化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____
(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3H2O中的“3”表示____
②H2O中的“2”表示____
③OH-中的“-”表示____.
④中的“-2”表示____
⑤2Mg中的“2”表示____.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2题,共8分)23、有rm{A}rm{B}rm{C}rm{D}rm{E}五种含碳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列相互转化关系。请推断:rm{B}是____;rm{D}是____;rm{E}是____。rm{(}均填化学式rm{)}rm{垄脵A+CuOxrightarrow[]{赂脽脦脗}Cu+B;}rm{垄脵A+CuOxrightarrow[]{赂脽脦脗}Cu+
B;}rm{垄脹B+H_{2}O隆煤C;垄脺Dxrightarrow[]{赂脽脦脗}B+}氧化物rm{垄脷C隆煤B+H_{2}O;}rm{垄脻B+Ca(OH)_{2}隆煤D+H_{2}O}rm{垄脼B+Axrightarrow[]{赂脽脦脗}E}rm{垄脹B+H_{2}O隆煤C;垄脺D
xrightarrow[]{赂脽脦脗}B+}24、rm{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rm{.}两圆相切表示能够发生化学反应rm{.(}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rm{)A}物质在rm{E}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rm{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rm{E}中却能剧烈燃烧;rm{C}是黑色固体,在rm{E}中燃烧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rm{D}是一种暗红色的固体.
rm{(1)}同学们你猜到它们是什么物质了吗?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rm{D}______rm{E}______.
rm{(2)}写出rm{B}在rm{E}中剧烈燃烧的其他现象______.
rm{(3)}写出rm{D}与rm{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3题,共9分)25、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标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181.2204.4228.6253.6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根据实验数据;在下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
26、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如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一部分,取一片钙尔奇,放入盛有rm{10}rm{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rm{(}其他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rm{)}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为rm{11.34}rm{g}rm{.}请你计算:
rm{(1)}生成二氧化碳______rm{g};
rm{(2)}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rm{(3)}服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27、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也成为人们的重要习俗rm{.}某品牌粽子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表所示rm{.}请解答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表,项目每rm{100}克营养素参考值rm{%}能量rm{1058J}rm{13}蛋白质rm{6.4g}rm{11}脂肪rm{5.7g}rm{10}碳水化合物rm{44.0g}rm{15}钠rm{460mg}rm{28}rm{(1)}说明书中的“钠”指的是______,若该粽子中“钠”全部是以“rm{NaCl}”的形式存在,那么每rm{100}克该粽子中rm{NaCl}的质量是多少?rm{(}写过程,精确到rm{0.01)}
rm{(2)}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化合物,是人类所需能量来源,可用通式rm{Cm(H_{2}O)n}表示,则碳水化合物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碳水化合物也因此得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因为墨水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故选A.
【解析】【答案】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A【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能像倾倒液体一样倾倒,且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A能达到目的,故A正确;
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图中的视线不对,测量结果会偏大,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应用的原理是用所选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从而进入水来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而在C中用木炭来做实验,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集气瓶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达到目的,故C错;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D错.
故选A.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操作分析;
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体不会明显减少;
D、收集氢气根据氢气的溶解性和密度考虑3、B【分析】解: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只是氧气状态发生改变,仍然是纯净物,氧分子没有改变,因此化学性质不改变,氧分子总数不变,而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B.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
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温度越低,间隔越小.【解析】【答案】B4、B【分析】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正确;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故B错误;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长进短出,故C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预先在瓶内放水,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评价,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实验装置来分析解答,为常考查点,题目难度不大。【解析】B5、C【分析】
A;2N表示两个氮原子;2Ca表示两个钙原子;不是4个分子;故选项错误;
B;2N表示两个氮原子;2Ca表示两个钙原子;不是3个分子;故选项错误;
C、2SO2表示两个二氧化硫分子;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故选项正确;
D;有两个表示的是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解析】【答案】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2N表示两个氮原子;2SO2表示两个二氧化硫分子;2Ca表示两个钙原子;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
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BD【分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观察微观粒子的模型,B和D都符合,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水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据此解答.
7、BE【分析】解:A;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不可带出实验室,应放入制定的容器,故A错误;
B;实验完毕;要及时洗净器皿,整理好实验用品,擦净桌面,清理水槽,故B正确;
C;不说明用量;固体取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故C错误;
D;对所有的药品;不可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一闻气味,不可品尝一下药品的味道,故D错误;
E;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故E正确.
故选BE.
根据实验室中注意事项;药品的取用规则、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等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原则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解析】【答案】BE8、CD【分析】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读法错误;
B;“+”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读法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读法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读法正确.
故选:CD.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解答时要特别注意反应条件、质量守恒定律等方面的问题.【解析】【答案】CD9、ABC【分析】解:rm{A}将玻璃导管插入橡皮塞的孔里;一手取橡胶塞,一手取导管,旋转插入,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rm{ABC}.
A;根据组装仪器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rm{(}“一斜、二送、三直立”rm{)}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操作的正确方法分析.
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rm{ABC}10、B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碳和氧气的不同反应情况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根据碳和氧气反应的特点进行解答:当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当氧气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即有生成的二氧化碳又生成的一氧化碳。【解答】根据题意rm{ag}炭与rm{bg}氧气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反应停止后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是两种气体,为剩余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时,则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
}rm{12}rm{32}rm{a}rm{dfrac{a}{b}=dfrac{3}{8}}故rm{dfrac{a}{b}<dfrac{3}{8}}当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时,取两极限反应分析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
rm{b}rm{dfrac{a}{b}=dfrac{3}{8}
}
rm{dfrac{a}{b}<dfrac{3}{8}
}rm{C+{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
}
rm{dfrac{a}{b}=dfrac{12}{32}=dfrac{3}{8}}
rm{2C+{O}_{2}overset{碌茫脠录}{=}2CO}
rm{12}rm{32}
rm{a}rm{b}
rm{dfrac{a}{b}=dfrac{24}{32}=dfrac{3}{4}}
故rm{dfrac{3}{8}<dfrac{a}{b}<dfrac{3}{4}}故BC符合题意。故选BC。rm{dfrac{a}{b}=dfrac{12}{32}=
dfrac{3}{8}}【解析】rm{BC}11、A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化学式的计算,明确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在解题过程中注意rm{Fe_{3}O_{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恰好为rm{21}rm{8}是关键信息。【解答】因rm{Fe_{3}O_{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rm{21}rm{8}则任意量都可满足混合物中铁、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rm{21}rm{8}rm{FeO}和rm{Fe_{2}O_{3}}可写成rm{Fe_{2}O_{3}?FeO=Fe_{3}O_{4}}形式即它们的分子个数的比应保持在rm{1}rm{1}即质量比为rm{20}rm{9}时,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恰好为rm{21}rm{8}所以rm{FeO}和rm{Fe_{2}O_{3}}的质量比为rm{9}rm{20}时,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恰好为rm{21}rm{8}故选AC。
【解析】rm{AC}12、AB【分析】解:rm{A}由于rm{Mg^{2+}}是rm{Mg}原子失去rm{2}个电子形成的;故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B、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rm{Mg^{2+}}和rm{Mg}两者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C、rm{Mg^{2+}}和rm{Mg}两种粒子都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故其质子数相同;
D;原子和离子都能够构成物质;故镁离子与镁原子都可构成物质.
故选:rm{AB}.
根据两种粒子的特点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镁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的电子数不同,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的实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AB}13、AC【分析】解:二氧化碳是用石灰水来检验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过量,二氧化碳又会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氢钙;如果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少,那么一份二氧化碳生成一份碳酸钙;
rm{Ca(OH)_{2}+CO_{2}篓TCaCO_{3}隆媒+H_{2}O}
rm{44}rm{100}
rm{x}rm{10g}
即rm{dfrac{44}{100}=dfrac{x}{10g}}rm{dfrac{44}{100}=dfrac
{x}{10g}}
如果氢氧化钙完全反应,那么rm{x=4.4g}氢氧化钙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rm{14.8g}生成沉淀rm{8.8g}由题意知,其中rm{20g}沉淀又与rm{10g}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因此此时二氧化碳的质量rm{4.4g}
故答案为:rm{=8.8g+4.4g=13.2g}.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二氧化碳过量;二氧化碳又会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氢钙解答;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继续通二氧化碳又会变澄清,就是发生了上述反应.rm{AC}【解析】rm{AC}14、AD【分析】
试管夹是一种专门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使用时要注意:夹持时应该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取下试管夹时也应该由试管底部取出;夹住后拇指不要放在短柄上,以免打开试管夹,试管脱落.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试管夹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
(1)根据原子在反应前后数目不变来配平化学方程式:
4FeS2+11O2=2Fe2O3+8SO2↑;
(2)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KClO32KCl+3O2;
(3)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Cu2(OH)2CO32CuO+CO2↑+H2O;
(4)根据H;O原子在反应前后数目不变来完成化学方程式:
3Cu+8HNO3=3Cu(NO3)2+2NO↑+4H2O.
故答案是:(1)4;11、2、8;
(2)2KClO32KCl+3O2;
(3)Cu2(OH)2CO32CuO+CO2↑+H2O;
(4)4、H2O.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利用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数目不变来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6、①②|⑤|③|④⑥【分析】【解答】解: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⑤钢铁会生成铁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上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过程中有铁生成、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和灰烬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①②;⑤;③;④⑥.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17、略
【分析】解:(1)A;石灰水可使石蕊变蓝;故不符合题意;
B;石蕊试液喷水显中性;中性溶液中石蕊不变色,依然是紫色,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变红,符合题意;
(2)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水,若塑料瓶变瘪,则说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瓶内气体减少导致气压减小;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若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则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气压变大,U型管内a处水位下降,b处水位上升;
(3)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若粉末中含有CuO;C,则烧杯内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溶液变蓝,碳与硫酸不反应,所以烧杯内还会有黑色不溶物;若溶液颜色无变化,有黑色不溶物,说明黑色粉末中无氧化铜,只有碳;
①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2CuO2Cu+CO2↑;
②该反应是由单质--C,和化合物CuO,生成另一种单质Cu,化合物CO2;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
③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据b中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判断是否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
(1)D;
(2)变瘪;气压(或温度);b;
(3)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C;
①C+2CuO2Cu+CO2↑;
②置换;
③b中的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1)二氧化碳与水可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变红,碱性溶液可使石蕊变蓝,并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2)气体溶于水;则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塑料瓶变瘪;并据气体热胀冷缩引起的气压变化设计实验,据U型管内水位的变化分析物质溶于水是否放热;
(3)氧化铜与硫酸可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水;碳和硫酸不反应,据此并结合实验结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①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方程式;
②据反应特点分析反应类型;
③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据b中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判断是否完全反应.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指示剂的变色情况、碳和氧化铜反应实验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正确分析解答.【解析】D;变瘪;气压(或温度);b;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C;C+2CuO2Cu+CO2↑;置换;b中的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合理即可)18、略
【分析】解:rm{(1)}当rm{A}为原子时,rm{X=2+6=8}当rm{B}为原子时,rm{2+8+Y=11}解得rm{Y=1}
rm{(2)}粒子rm{C}中质子数为rm{17}即原子序数为rm{17}该元素为氯元素,粒子为带一个单位负电子的阴离子,故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rm{Cl^{-}}粒子rm{B}的质子数为rm{11}即原子序数为rm{11}该元素为钠元素;氯元素与钠元素化合时,钠失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氯得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两离子相互吸收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其化学式为rm{NaCl}
故答案为:rm{(1)8}rm{1}rm{(2)Cl^{-}}离子.
rm{(1)}当rm{A}rm{B}为原子时,根据原子结构中,质子数rm{=}核外电子总数,计算rm{X}rm{Y}的值;
rm{(2)}根据rm{C}粒子结构示意图,由质子数判断元素,由质子与电子数的关系判断粒子带电情况,据此写出粒子符号;根据rm{B}rm{C}粒子结构推断两元素的性质;判断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构成形式.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rm{=}核外电子总数,粒子为原子;质子数rm{>}核外电子总数,粒子为阳离子;质子数rm{<}核外电子总数,粒子为阴离子,这些关系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解析】rm{8}rm{1}rm{Cl^{-}}离子19、(1)-4
(2)碳元素和氧元素甲烷分子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合价的计算,根据化学式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能判断物质的微观构成。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解答】
rm{(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因为氢元素为rm{+1}价,所以rm{CH_{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rm{-4}价;故填:rm{-4}
rm{(2)}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从宏观角度看,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故填:碳元素和氧元素;甲烷分子;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解析】rm{(1)-4}rm{(2)}碳元素和氧元素甲烷分子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20、略
【分析】【分析】本题是框图式物质推断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解答】空气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氧元素,则甲乙丙都含有氧元素,丙是单质,故丙是氧气;甲和乙都能生成氧气,且甲能转化生成乙,故甲可能是过氧化氢,乙是水,带入框图,推断合理;甲是过氧化氢,乙是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故答案为:rm{H_{2}O_{2}}rm{2H_{2}O}rm{dfrac{underline{;{脥篓碌莽};}}{;}2H_{2}隆眉+O_{2}隆眉}分子构成不同。rm{dfrac{
underline{;{脥篓碌莽};}}{;}2H_{2}隆眉+O_{2}隆眉}【解析】rm{H_{2}O_{2;;}2H_{2}O}rm{2H_{2}隆眉+O_{2}隆眉}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21、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分析】解: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故答案为:
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
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22、略
【分析】
(1)①氮气的化学式用氮分子表示,其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氮气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N2;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铝离子可表示为:3Al3+;
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硝酸根离子可表示。
为:NO3-;
⑤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硫化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表示为:Na2
(2)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3H2O中的“3”表示3个水分子;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故H2O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1通常省略,“-”表示负电荷,故OH-表示每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中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是负二价;
⑤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
故答案为:(1)①N2;②2H;③3Al3+;④NO3-;⑤Na2
(2)①3个水分子;②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③每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④硫酸根的化合价是负二价;⑤两个镁原子;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四、推断题(共2题,共8分)23、CO2CaCO3CO【分析】【分析】本题是文字式推断题,关键要从文字信息中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由rm{垄脵}可知rm{A}是还原剂,又rm{A}rm{B}rm{C}rm{D}rm{E}是五种含碳物质,则rm{A}是碳或一氧化碳,rm{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rm{B}和水生成rm{C}则rm{C}是碳酸;rm{D}高温生成二氧化碳rm{B}和氧化物,又二氧化碳rm{B}和氢氧化钙生成rm{D}可推知rm{D}是碳酸钙;二氧化碳rm{B}和rm{A}反应生成rm{E}可知rm{A}为碳,rm{E}为一氧化碳,带入验证即可。【解答】由rm{垄脵}可知rm{A}是还原剂,又rm{A}rm{B}rm{C}rm{D}rm{E}是五种含碳物质,则rm{A}是碳或一氧化碳,rm{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rm{B}和水生成rm{C}则rm{C}是碳酸;rm{D}高温生成二氧化碳rm{B}和氧化物,又二氧化碳rm{B}和氢氧化钙生成rm{D}可推知rm{D}是碳酸钙;二氧化碳rm{B}和rm{A}反应生成rm{E}可知rm{A}为碳,rm{E}为一氧化碳;带入验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rm{CO_{2}}rm{CaCO_{3}}rm{CO}【解析】rm{CO_{2}}rm{CaCO_{3}}rm{CO}24、略
【分析】解:rm{A}物质在rm{E}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A是硫,rm{E}是氧气;rm{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rm{E}中却能剧烈燃烧,故B是铁,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出大量的热;rm{C}是黑色固体,在rm{E}中燃烧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rm{D}是一种暗红色的固体;故D是红磷,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故答案为:rm{(1)}硫;铁;木炭;红磷;氧气;
rm{(2)}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rm{(3)}碳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二氧化碳.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rm{A}物质在rm{E}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A是硫,rm{E}是氧气;rm{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rm{E}中却能剧烈燃烧,故B是铁;rm{C}是黑色固体,在rm{E}中燃烧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是碳;rm{D}是一种暗红色的固体;故D是红磷,据此解答.
此题是一道推断判断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判断物质,并通过相互的转化关系对整个过程进行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解析】硫;铁;木炭;红磷;氧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碳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二氧化碳五、计算题(共3题,共9分)25、略
【分析】解:(1)第一次的结果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8.0g+100g÷4-181.2g=1.8g;故答案为:1.8g.
(2)前二次反应后;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都是1.8g,第四次反应没有气体生成,故可判断第三次反应已完全.故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58g+75g-228.6g=4.4g
设参与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44
x4.4g
∴
解之得:x=10.6g;
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6.4%≥96%;
故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合格.
(3)根据前两步可以计算出当碳酸钠存在的情况下;每25g盐酸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8g,当生成4.4g二氧化碳时,消耗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61g.之后再加盐酸无气体生成.而开始时,盐酸为零,二氧化碳也为零.所以得图: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前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总和;
(2)由图表数据可知,前二次反应后,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都是1.8g,第四次反应没有气体生成,故可判断第三次反应已完全.故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58g+75g-228.6g=4.4g.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的气体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参与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