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68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水泥砂浆C.加碘食盐D.洁净的空气2、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花香四溢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C.柳絮纷飞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容器总质量不变B.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C.高锰酸钾在敞口容器中受热后质量减小D.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4、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变成气体。

B.血液中碳酸浓度过大时;部分碳酸生成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C.硫化氢和氨水混合产生大量白烟。

D.将煤加工成水煤气使用;从而减少污染。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rm{(}rm{)}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6、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五种溶液: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镁;③硝酸钡;④氯化铁;⑤氯化钾.则下列鉴别顺序合理的是()A.④②③①⑤B.②③①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④①②③⑤7、上海世博园地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红棕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A.FeO粉尘B.Fe2O3粉尘C.Fe粉尘D.碳粉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A.C02B.Na2CO3C.H2S04D.Na2SO49、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NaOH、NaClB.Na2SO4、HCl、BaCl2C.NaOH、KCl、Na2CO3D.Na2CO3、KCl、Na2SO410、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增加,乙中的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干冰B.硝酸铵固体C.氧化钙D.氢氧化钠固体11、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蜡炬成灰-分子质量发生改变。

C.热胀冷缩-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D.铁杵成针-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1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中,仅用水就能加以鉴别的是()A.Fe3O4和CB.CuO和MnO2C.CuSO4和NaClD.NaOH和NH4NO313、某接近饱和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部分溶剂,有晶体析出,对此时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仍不饱和B.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溶液是饱和溶液D.溶解度变小14、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NO3-、K+、H+B.Na+、Cl-、OH-、Fe3+C.Cl-、NO3-、K+、Na+D.SO42-、Cl-、CO32-、K+15、下列操作能放出O2,且较快的是()A.在试管中放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静置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碎瓷片C.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D.加热盛MnO2的试管16、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铜。

B.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一氧化碳。

C.反应结束;先停止通入C0,再熄灭酒精灯。

D.反应尾气要处理。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____.18、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的水,目的是:____;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19、用“√”“×”判断下列物质是否按照“由大到小”排序.

(1)氯元素的化合价:①HCl②Cl2③HClO____;

(2)人体中元素含量:①氧②碳③氢____;

(3)水分子间的空隙:①水蒸气②4℃水③冰____;

(4)空气中物质含量:①N2②O2③He____.20、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Ca2+和X离子,则X可能是______.

A.OH-B.NO3-C.Na+D.______.21、从细口瓶里倒去液体药品时,标签须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22、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_种元素;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

(4)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23、食品保鲜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填充保护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请回答:

(1)可作为食品保鲜剂,且被称作“双吸剂”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

(2)用文字解释为什么该物质被称为“双吸剂”?____.24、如图所示;小红的实验是取一条长10cm;宽l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胶头滴管滴一滴酚酞溶液,把滤纸送入一支比滤纸稍长的试管中,用一团棉花塞住试管口,试管下面衬一张白纸.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向棉花上滴l0~15滴.

(1)实验结果是滤纸没有变红,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红.导致这种异常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这个实验还说明,所用两种试剂中____具有挥发性.实验中,小红在试管下放白纸,它在此处作用是____.

(2)小红的这一错误操作能否得出结论?____(填“能”或“不能”).

(3)实验结束后,小红发现盛酚酞的试剂瓶中溶液也变红了,小刚帮助她分析原因,终于找出了她的错误做法,其错误的操作是____.请你说出使用滴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____;____(写两点).

25、2011年2月13日多家电视台纷纷播放了一段“鞭炮扔进排污管;窖井盖被炸飞”的视频,这引起了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里究竟有哪些气体?

【查阅资料】:

Ⅰ:排污管排放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可能会产生CO、CO2、H2S、CH4等气体。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作出猜想】:已知排污管里气体至少含有上述气体中的三种成分;他们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有CO、CO2、H2S;

猜想二:有CO、CO2、CH4;

猜想三:有CO、H2S、CH4;

猜想四:有CO、CO2、H2S、CH4;

猜想五

【实验验证】: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如下的实验探究排污管里气体的成分.

(1)①你作出的猜想五是____;②你认为简单而可行的收集排污道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

(2)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①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如果装置A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不成立;如果装置B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不成立.

②如果猜想一是正确的,则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装置B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还要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其操作方法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加入____(填物质名称)后振荡.

③如果要验证排污管中的气体是否有CH4,如图所示的装置有不足之处,还需要加一个干燥装置,该装置应放置在____两装置之间(用字母表示).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26、用药匙取粉末状固体.____.27、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____.(判断对错)28、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____.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1题,共8分)2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rm{1}所示的实验。

rm{(1)}写出rm{A}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2)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rm{(}实验前rm{K_{1}}rm{K_{2}}均处于关闭状态rm{)}请写出实验中rm{K_{2}}处于关闭状态下打开rm{K_{1}}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rm{B}实验全过程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rm{(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rm{A}rm{B}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液体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酚酞;水和______;还含有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同学们猜想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rm{CaCl_{2}+Na_{2}CO_{3}=CaCO_{3}隆媒+2NaCl}

【猜想】废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

A.只有氢氧化钠rm{B.}只有碳酸钠rm{C}.______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猜想。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

rm{垄脵}若出现白色沉淀现象,猜想中一定不成立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垄脷}若出现______猜想rm{B}成立,rm{垄脹}若出现______猜想rm{C}成立。

【表达与交流】除氯化钙溶液外,还可用______溶液进行实验。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1题,共7分)30、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为寻找处理CO2,减少其排放的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并将CO2转化的实验.制取CO2装置图如下:

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收集装置为____(填字母).

(3)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____(填化学式,下同),在此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析】【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B;水泥砂浆中含有水、砂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2、C【分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

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较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

C;柳絮纷飞;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正确.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

故选:C.3、D【分析】【分析】先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定反应是否为化学变化;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变化而言的,物理变化不适合.【解析】【解答】解:

A;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容器总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铁钉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反应生成铁锈;所以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生成氧气这一些都是化学变化;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当然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D正确.

故选:D.4、A【分析】

A、干冰变成气体,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

B、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C、硫化氢和氨水混合产生大量白烟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D、将煤加工成水煤气过程中有新物质一氧化碳等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A.

【解析】【答案】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5、B【分析】解:由元素的定义可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故选B.

根据元素的定义考虑: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元素的定义,根据定义考虑元素的决定因素.【解析】rm{B}6、D【分析】【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不用其他试剂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的物质加入到其他试剂中,根据现象的不同逐步进行鉴别.【解析】【解答】解:分析所给物质的水溶液的颜色;氯化铁为黄色溶液,其余为无色,首先将③氯化铁鉴别出来,然后将鉴别出的氯化铁溶液加入到其余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其余无现象,因此鉴别匙氢氧化钠;把鉴别出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剩余的溶液中,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鉴别匙硫酸镁;把鉴别出的硫酸镁加入到剩余的溶液中,硝酸钡能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接着鉴别出硝酸钡,剩余的即为氯化钾,因此鉴别的顺序为:④①②③⑤.

故选项为:D.7、B【分析】【分析】根据信息中的棕红色烟及选项中的各物质的颜色来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FeO是黑色固体;所以能形成黑色的烟,故A错误;

B、Fe2O3是棕红色固体;俗称铁红,所以能形成棕红色的烟,故B正确;

C;Fe粉是黑色的固体;所以能形成黑色的烟,故C错误;

D;煤炭粉尘的颜色是黑色;所以能形成黑色的烟,故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BD【分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生成沉淀进行分析;

B;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C;根据氢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进行分析;

D、根据硫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氢氧化钠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酚酞遇到中性和酸性物质时都显示无色;现在溶液仍先红色,说明反应不消耗氢氧根离子,即无碱性沉淀生成也不和酸反应.

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后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不再有氢氧根离子,溶液不在显红色,故A错误;

B;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后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不变,酚酞依然显红色,故B正确;

C;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后生产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不再有氢氧根离子,溶液不在显红色,故C错误;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不变,酚酞依然显红色,故B正确;

故选BD.9、CD【分析】【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析】【解答】解:A、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u(OH)2的蓝色沉淀;所以该混合液不是无色透明溶液.故A错误;

B、Na2SO4溶液BaCl2与溶液发生反应生成BaSO4的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故B错误;

C、NaOH、KCl、Na2CO3这三种物质的溶液能共存;且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故C正确;

D、Na2CO3、KCl、Na2SO4这三种物质的溶液能共存;且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故D正确;

故选C、D.10、AB【分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来考虑本题尤其是温度对它们的影响.【解析】【解答】解:由图示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增加,乙中的固体减少,说明是降温造成的,降温M由饱和变过饱和,有固体析出,固体增加,N由饱和变不饱和,固体又溶解了一部分,固体减少,干冰溶于水能使温度降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也能使温度降低,氧化钙;氢氧化钠溶于水都放出热量.

故选AB.11、AC【分析】

A;花香四溢是由于花的香料的分子不断运动到人的鼻孔;刺激人的嗅觉细胞,使人闻到香味,说法正确;

B;蜡炬成灰是因为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故说法错误;

C;分子之间有间隔;受热间隔变大,遇冷间隔变小,故C说法正确;

D;铁杵成针只是将铁由粗磨细;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故说法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两种液体混合,体积变小,是因为彼此的分子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中.

12、CD【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用水鉴别需要考虑物质的水溶性、溶液的颜色、伴随的能量变化等,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四氧化三铁和碳都不溶于水;不能鉴别;

B;氧化铜和二氧化锰都不溶于水;不能鉴别;

C;硫酸铜溶于水溶液为蓝色;氯化钠溶于水溶液为无色,可以鉴别;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以鉴别;

故选项为:CD.13、BC【分析】【分析】根据题意,某接近饱和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部分溶剂,有晶体析出,说明此时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某接近饱和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部分溶剂,有晶体析出,说明此时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于由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为了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某接近饱和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部分溶剂,有晶体析出,说明此时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温度没有改变;则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14、CD【分析】【分析】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A;根据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根离子会与铁离子生成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各离子之间不会反应进行分析;

D、四种离子之间以及和氢氧根离子都不会反应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A;氢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A错误;

B;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四种离子之间以及和氢氧根离子都不会反应;可以共存,故C正确;

D;四种离子之间以及和氢氧根离子都不会反应;可以共存,故D正确;

故选CD.15、BC【分析】【分析】催化剂可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解析】【解答】解:双氧水制氧气实验;碎瓷片和二氧化锰都可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度,都可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加热条件下不分解.

故选B、C16、AD【分析】

A;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氧化铜,目的是排尽试管内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正确;

B;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一氧化碳;会造成试管内有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发生爆炸,故错误;

C;反应结束先撤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在较高温度下被氧化,故操作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故反应尾气要处理,防止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是:‘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氧化铜,由黑变红先撤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同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

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略

【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故答案为:用途.18、略

【分析】【分析】根据硫燃烧时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解析】【解答】解:硫粉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集气瓶里预先要装少量的水或细砂;

答案: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生成物受热熔化后溅落下来炸裂瓶底19、略

【分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人体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三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等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1)根据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①HCl、②Cl2;③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0、+1;故填:×;

(2)人体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三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故填:√;

(3)水分子间的空隙;气体最大,4℃水的密度最大,分子间的间隔最小,故填:×;

(4)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填:√.20、略

【分析】解:A、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Ca2+和X离子,NH4+、Ca2+均带正电荷;溶液中应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NO3-带负电荷,能够和NH4+、Ca2+共存;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C、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Ca2+和X离子,NH4+、Ca2+均带正电荷;溶液中应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Na+也带正电荷;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Cl-和NH4+、Ca2+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

故答案为:B;Cl-.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解析】B;Cl-21、防止残留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分析】解:从细口瓶中倒取液体药品时;标签须向着手心的原因是防止残留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试管已经洗干净。

故答案为:防止残留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防止残留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2、略

【分析】【分析】(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3)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4)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5)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6)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小于8的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解析】【解答】解:(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A;B、C、D、E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1、12、16,共表示四种元素.

(2)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是原子;由结构示意图可知BD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

(3)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AE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

(4)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C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5)ACE粒子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6)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小于8的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易得到电子的是B;

故答案为:(1)四;(2)BD;(3)AE;(4)C;(5)ACE;(6)B.23、略

【分析】【分析】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解析】【解答】解:(1)在通常情况下铁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从而除去氧气和水蒸气.可以用作双吸剂,其化学式为:Fe;

(2)在通常情况下铁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从而除去氧气和水蒸气.可以用作双吸剂.

故答案为:(1)Fe(2)Fe能够同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24、略

【分析】

(1)小红是将浓氨水滴在滤纸上;将酚酞溶液滴在棉花上,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所以滤纸没有变红,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红;实验中须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起对比作用,便于观察;

(2)滤纸没有变红;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红也能说明氨分子运动到棉花上,使酚酞试液变红,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而酚酞试液不具有挥发性,如果在实验中发现盛酚酞的试剂瓶中溶液也变红了,可能是滴管吸入了浓氨水,未经清洗就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试剂瓶中,吸取酚酞溶液.使用滴管时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吸入液体的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

故答案为:(1)小红是将浓氨水滴在滤纸上;将酚酞溶液滴在棉花上;浓氨水;容易观察颜色的变化;(2)能;

(3)滴管吸入了浓氨水;未经清洗就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试剂瓶中,吸取酚酞溶液;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吸入液体的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

【解析】【答案】(1)根据分子的性质;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以及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解答;根据实验中须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起对比作用,便于观察进行解答;(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3)根据酚酞试液和氨水的性质,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解答.

25、CO2、H2S、CH4将一装满水的集气瓶伸入排污管内,将瓶中的水倒掉,盖上玻片即可将二氧化碳气体除去(或避免二氧化碳气体对检验一氧化碳的干扰)二三有黑色沉淀产生澄清石灰水C、D(或D、C)【分析】【分析】灵活运用CO的还原性,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性质,结合题目中的信息: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和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再观察图中实验步骤硫酸铜溶液检验二氧化碳,B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即可快速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1)①根据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这一信息,结合四种已做出的猜测,可知猜想五为:CO2、H2S、CH4;②收集排污道中气体可用排水取气法;操作为:将一装满水的集气瓶伸入排污管内,将瓶中的水倒掉,盖上玻片即可.

(2)①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要验证一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原来的二氧化碳要把它除去,氢氧化钠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如果装置A有明显变化,说明含有H2S气体,则猜想二不成立;B中是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它变浑浊,如果装置B有明显变化,说明含有CO2气体;则猜想三不成立;

②如果猜想一是正确的,说明有CO、CO2、H2S;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则装置A有黑色沉淀产生;要验证一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它变浑浊;

③验证甲烷利用甲烷燃烧能够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故甲烷燃烧前的水和二氧化碳都需除去,所以在C和D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故答案为:(1)①CO2、H2S、CH4;

②将一装满水的集气瓶伸入排污管内;将瓶中的水倒掉,盖上玻片即可。

(2)①将二氧化碳气体除去(或避免二氧化碳气体对检验一氧化碳的干扰);二;三;

②有黑色沉淀产生;澄清石灰水;

③C、D(或D、C).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2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药品的取用,属于识记性的知识.【解析】【解答】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使用镊子.

故答案为:√.27、×【分析】【分析】根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判断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